转跳到内容

变革之潮——第三次世界大战风云录(10.4 铁幕装置)


推荐贴

  • 回复 1.1k
  • 创建于
  • 最后回复

本主题的最活跃

热门回复

红色精英兵

【由于论坛改版后精华主题不能轻易修改首楼,故今后目录的更新将在二楼进行,望周知】   这是我做的一个关于红色警戒3的设定,利用了原版红警3和命令与征服:将军的部分框架,但是整个设定的时间线是我设计的。由于这个设定太大,有几十万字,不可能一次发完,所以请各位坛友帮忙回帖、这样我就能避开三连了……   这个设定最开始是在我的百度空间和百度红警3贴吧发表的,受到了

红色精英兵

科迪亚克级战巡舰    定位:重轰炸/运输单位    科技需求:T3    原产方:未来科技公司    量产方:无(由建造场在防御界面召唤)      关键指标:    三联装“白田”型400毫米舰炮(x3)    天西VX型脉冲导弹和伊卡洛斯近防系统组成的防空单元(x4)    质子撞击反应堆  

红色精英兵

任务“先发制人”     指挥官同志,华北战事已然进入最关键阶段。在此前几天,旭日帝国因损失过大而被迫放弃对大连-旅顺的进攻,并且也未能从我军手中夺取承德。这意味着帝国既无法将其最强大的海军舰队投入对渤海西岸的进攻,也无法穿过燕山山脉迂回北京,现在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强行突破狭窄的辽西走廊、冲入华北平原,凭借优势兵力展开对京津的包围。当然,帝国军队也很清楚在没有水上力量策应的情况

        战争生命线——东南亚战记(下)        

        一、核子威慑        

        驻守在毛淡棉的“全球联合阵线”地面部队,一共只有中国的一个加强了装甲和炮兵力量机械化步兵师、以及数千名刚刚入伍不久的缅军士兵而已。虽然泰缅这一段边境上,“东南亚军团”也很难一次性投入过多兵力,不过中国军队必须分兵防守直通和毛淡棉、并保证敌人的远程火力无法封锁这一地区的机场和港口,因此数量上的劣势还是非常明显的。而由于雅加达势在必得的要拿下这次战役的胜利,GLA出动的都是精锐部队,中国军队也很难在战斗素养上完全压倒对手。除了这些不利条件之外,程世涛大将还面临着“必须尽快打一个漂亮仗”的压力,因为有情报显示“中亚军团”即将在西北地区使用生化武器来扭转不利的战局、并对中国内地城市发动生化恐怖袭击——GLA已经在欧洲战场上多次使用过同类武器,中国急需一场“显示力量”的胜利来震慑住那些打算用相同手段来对付自己的“东南亚军团”。        

        雅加达充满信心的在2月2日下达进攻命令、并等待着他们认为几个小时之后就会传来的胜利消息,一些高级的指挥官甚至相信对缅甸南部沿海的这次进攻将使得中国军队处于困难的境地、并迫使那位给GLA带来诸多麻烦的程世涛将军因为政治因素而在中国的军事指挥机构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这意味着中国在南部的整个军政系统发生混乱、无疑是对“东南亚军团”非常有利的。但是令他们感到疑惑和不安的是,进攻开始后几十分钟内他们就丧失了对前线第一攻击群的联系,前线指挥部与一线部队的联络也完全中断了。GLA的“追猎者”电子战车则侦测到了攻击出发阵地上出现了异常的电磁反应,而前线指挥部派出的侦察部队则很快发出了确切的回报——中国军队大量使用中子武器,覆盖了毫无心理准备的“东南亚军团”前线部队。        

        2月2日,程世涛大将令人意外的出现在一场于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他麾下的科研团队已经部分破解了GLA的中子干扰器、使得核反应堆与部分核武器能够重新正常的发挥作用,而这次在平民已经完全被转移的缅泰边境发生的中子武器攻击就是对GLA施放生化武器的报复。程世涛大将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中国希望这次在无平民地带进行的中子攻击能够向GLA的战争狂人们意识到:他们肆意使用生化武器袭击平民而不受对等惩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耶路撒冷拒绝悬崖勒马,那么中国军队将对GLA发起的每一次生化袭击进行对等的核报复。”在战后,这一宣言被普遍认为是GLA不敢对新华约各国的主要城市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的重要原因;而程世涛大将似乎也并没有打算以GLA在西欧、非洲和美洲无限制的使用生化兵器为借口实施核报复。尽管“全球联合阵线”内部颇有一部分媒体指责程世涛大将使用核武器的行为,但是考虑到GLA此前的“无限制生化战”和中国军队于战前撤退了毛淡棉以东大片地区的全部平民,这种指责的声音就并没有成为主流。        

        二、来势汹汹——第一次万象战役(上)        

        2051年2月初发生在缅泰边境上的这次核攻击摧毁了“东南亚军团”相当一部分精锐的军队,也使得雅加达“重启交通线”的计划失败了一半。中国军队自此在缅甸完全站住了脚跟,开始有条不紊的清扫那些依然敢于在中方控制区内部捣乱的GLA游击队;“东南亚军团”也不得不转入防御态势,并从一些人烟比较稀少的地方撤出自己的战斗部队;被包围在清迈附近的泰王国军趁机收复了1月末被GLA攻下的部分国土。除了丧失主动权并且听任泰王国军获得喘息机会、进而威胁自己在泰国占领区的稳定统治之外,雅加达必须面临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东南亚军团”在短时间内依然无法重新恢复通向中东总部的交通线。值得庆幸的是,向迪戈加西亚基地发动登陆作战的计划虽然没有被排到第一顺位,但是其筹备工作却一直在继续,“恢复交通线”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当然,其时间将不可避免的被大大推迟。事实上,缺乏足够防空船只和两栖作战部队的GLA直到四月份才成功发动了对迪戈加西亚美军基地的进攻、彻底摧毁了印度洋上的这颗钉子,重新打通了与中东总部之间的海上运输线。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在至关重要的欧洲战场、中亚战场和高加索战场上,形势都已经出现或者即将出现巨大的变化,“东南亚军团”输送的大量宝贵的战略物资已经彻底“迟到”了。        

        虽然GLA的毛淡棉攻势在程世涛大将的核打击下灰飞烟灭,但是中国军队在缅甸的兵力总数同样让人心生疑窦:诚然中南半岛上很难展开大部队作战,不过中国军队也不至于仅仅在毛淡棉和直通部署一个加强师的兵力吧?南宁司令部下辖的其余兵力,刨去仍然驻守在中越边境和海南岛的那些部队之外仍然有至少十个师,那么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就只充当预备队么?

        很显然,军委和南宁司令部里面的“极端民族主义派”在这个旱季是绝不会满足于仅仅攻占并守住缅甸南部地区的。泰国局势的剧烈变化在增强了“东南亚军团”所直接控制的力量之余、也拉长了它与新华约直接对抗的战线,现在中国军队可以不用顾忌泰国军政府而直接从泰国东北部发起进攻了。五个师的中国军队在旱季的前几个月中完成了一切准备,现在他们准备向侵扰老挝北部地区的GLA军队发起反击。第一场战斗2月5日在万荣打响,装备着“黑潮”无人坦克和“龙马”步兵战车的中国装甲先遣队与“东南亚军团”的袭击部队展开了一场遭遇战,后者试图突击老挝人民军残部在琅勃拉邦的总部和训练中心、以此作为巩固万象周边防御系统的第一步骤。这场短暂的战斗以GLA的失败而告终,侥幸逃回万象的士兵报告了“大批中国军队”正在向南开进的消息。        

        虽然并不相信那些逃回的士兵遇到的就一定是“大批中国军队”,可负责组织万象防务的“东南亚军团”指挥官西蒙·哈迪扬托少将对于自己面对的危险有着很清楚的认识:GLA在万象周边并没有根基、能够动用的精锐兵力也相对有限,因为攻占万象原本就是为了在泰国北部建立一道预警防线、并且迫使大部分无路可走的前泰军溃兵投降;而也正因为如此,优先增筑和拓宽的道路也放在了曼谷—凯山丰威汉市的方向上,万象目前可以应用的地面道路暂时只有原先的那些,这为补给工作增加了困难;最后,万象周围也不像曼谷、凯山丰威汉市或者顺化那样,受到坚固的既设阵地或者友邻重兵集团的掩护。这三点极端不利因素迫使西蒙·哈迪扬托严肃的考虑从万象撤出自己的部下——尽管雅加达批准这一计划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三、开放的天空——第一次万象战役(中)        

        毫不令人意外的,从雅加达发来的命令斩钉截铁的否决了西蒙·哈迪扬托少将撤退的计划。当然,“东南亚军团”也并没有想要如此轻易地丢失这个至关重要的阵地、让自己的“三角防御体系”崩塌成一条易被突破的直线,因此GLA决心向万象提供一批支援。由于情势的紧迫,首批援助将通过空运方式调往万象,这包括一批精锐的“萨督卡”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万象紧缺的战备物资。为了掩护对“东南亚军团”来说非常重要的大型运输机,大量的“毒牙”截击机被调来掩护这次空运任务,不过它们并没有如同雅加达司令部预测的那样遭遇中方“神龙”战机的拦截——万象周围的防空力量并不充足、空军兵力更是几乎没有,那些强大的“神龙”战机拥有充足的理由来攻击这支对万象守军和整个“东南亚军团”都非常重要的飞行部队。        

        这个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正在为万象防务而焦头烂额的哈迪扬托少将的注意,他请求“毒牙”截击机进行一下对中国前线基地的侦察行动。执行这次侦察行动的“毒牙”截击机也只受到了地面防空火力和少数“神龙”战机的攻击,它们带回的情报表示这次中国军队对万象的进攻当中的确没有多少空军力量担任侦察和火力支援的任务、进行空中掩护的兵力也非常不足。这次侦察行动让西蒙?哈迪扬托少将从中国军队即将大举进攻的沉重压力当中解脱出来,他知道应该如何应付这一波进攻了:为了守住万象,雅加达为哈迪扬托少将开出了一张“可以随意填写金额的空白支票”,当然由于“东南亚军团”的大部分地面部队要么部署在泰国西部边境要么防守着越南中部、这张支票有点“远水不解近渴”的味道在;不过如果说调动空军部队的话,那么西蒙·哈迪扬托少将还是拥有非常便利的条件的。        

        众所周知,泰国空军是东南亚地区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给予横冲直撞的越南同行以迎头痛击。而随着泰国军政府假意加入越南拼凑的军事集团,泰国空军在北部边境修建的战备设施也大大增加了,一部分修建在以清迈为中心的西北地区、战时任务是“对抗受中国支持的缅甸军队”,另一部分则修建在以乌隆为中心的东北地区、战时任务是“支援受中国进攻的越南军队”。2050年底泰国军政府崩溃之时,泰国空军的大部分飞机都在混战中被击毁、或者被GLA的潜伏人员所破坏,少数仍然忠于泰国王室而尚未被清洗的飞行员驾机逃向清迈,这部分力量和清迈地区的战备设施也在“东南亚军团”随后向清迈发动的攻势当中被消耗殆尽。然而在东北地区修建的机场和储存的大量物资却被完整的保存下来,最后被攻打万象的GLA军队所俘获,这就导致了“东南亚军团”虽然在万象以南地区没有部署多少空军部队、但是机场等配套设施却一应俱全的现象。这对于西蒙·哈迪扬托少将而言,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

        四、致死打击——第一次万象战役(下)

         正是在这次空中侦察之后,正在琅勃拉邦完成集结的五个中国陆军师就发现GLA的袭扰行动不断地升级,在己方的补给线、前线基地和先遣部队的进军路线上自杀性爆炸袭击和冷枪狙击如同雨后的蘑菇一般不断冒了出来,严重干扰了中国军队的集结速度。负责这次攻势的方以哲中将命令各师迅速击退这些袭击,完成进攻前的准备工作,然而在卫星与网络尚未完全恢复的现在、缺乏足够空中支援的这五个陆军师很难快速扫平这些以小分队的规模活动在复杂地形中的袭击者

        当然,这样的攻击虽然迟缓了中国军队的行动、但是并不能阻挡整整五个师的地面进攻,而“东南亚军团”的陆军主力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从仍然不是完全稳定的曼谷或者顺化赶到万象。一些军官甚至认为,本来就在素质和数量方面处于下风的GLA将更多的兵力消耗在野战当中是个败笔,如果他们依托既设阵地进行抗击那么还可能会拖延更长的时间。2月27日,方以哲中将终于摆脱了“东南亚军团”游击队的困扰,指挥着手下的军队朝着万象发起了正式的进攻。        

        按照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毕业的方以哲中将的部署,这次攻势以一次猛烈地炮击拉开了序幕。同那个脾气暴躁但也更加知名的同行、鲁阳少将一样,方以哲也非常推崇地面远程火力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虽然他并不像鲁阳那样激进到要求在每个炮兵团当中都配属恐怖然而也非常笨重的敦煌重炮,不过大量相对来说更加轻便的单管自行火炮也许更加适合中南半岛的特殊地形。在弹幕尽情覆盖GLA方面构筑的野战工事的时候(方以哲中将也对为什么兵力相对较弱的“东南亚军团”没有选择固守城市而感到奇怪,不过他并没有仔细思考),大量的步兵战车在坦克的支援下发起了凶猛的冲击、在最后一发炮弹炸响在敌军阵地上的时候恰好推进到距离弹着点五十米的地方。当浓浓的硝烟在风中逐渐散去,蜷缩在破烂不堪的堑壕当中的GLA士兵可以清晰的看到刚从步兵战车上跃下的中国军人娴熟的展开了战斗队形、在装甲部队近距离的炮火掩护下发起了一波勇敢的冲锋。而现在,在“东南亚军团”的阵地上,已经没有足够的火力来拦阻这一轮进攻了。        

        不过这也仅仅是“阵地上”没有而已。        

        在GLA方面狂暴的电磁干扰下仅仅能够维持内部通讯、而又没有空军作为警戒和掩护力量的中国军队,并没有发现从南面的树海上空呼啸而来的“恶魔堡垒”重型轰炸机和“藤本·马穆鲁克”空中炮击平台、以及就在阵地后方十几公里处腾空而起的“安拉之翼”超轻型战斗机,这些轰鸣着的空中魔鬼在进攻方几乎还毫无觉察的时候就冲入了合适的进攻距离,然后就用它们的链炮、轻型波动炮和大口径无后坐力炮在中国军队的进攻序列上打出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空白、把己方的一线阵地和那些冲入防线的中国士兵一同淹没在熊熊火海当中。在中国地面部队中原本负责防空任务的“龙马”步兵战车和“坦克猎人”火箭筒手则因为专注于破坏敌军地面防线、而没能在强大的电磁干扰和辐射酸雨中反应过来,结果就是他们首先被那些可怕的爆炸所吞没,接下来那些“安拉之翼”超轻型战斗机就在极低的高度迅速掠过这些熊熊燃烧着的防空部队,径直扑向中国军队阵地的深处。        

        如果说这些彻头彻尾的“一次性消耗品”冲击的是正在一线阵地上与残余GLA士兵缠斗的第一攻击波,那么中国军队的攻势仍然可以继续;如果它们突袭的是在出发阵地上寻找防空掩护的第二攻击波,那么虽然这些宝贵的坦克和步战车(五个师里面并没有装甲师,单纯机械化步兵师配属的坦克数量较少)的损失会让方以哲选择暂停今天的进攻,不过他依然可以重新编组自己的部队、加强防空火力以求在下一轮攻势中彻底摧垮“东南亚军团”的防线。但是西蒙·哈迪扬托的命令是突击中国军队的炮兵阵地和辎重部队,趁着这些地方的剩余防空兵(方以哲当然也收到了攻击开始前“毒牙”截击机进行侦查的报告,所以他还是在这些关键阵地上部署了防空兵力)忙于射击遥远天幕上的“恶魔堡垒”重型轰炸机和“藤本·马穆鲁克”空中炮击平台的时候——事实上这些防空兵已经取得了第一批战果——发起了致命的自杀性攻击,将中国军队的自行火炮和防空兵力、补给车队一同炸上了半空。        

        这才是西蒙·哈迪扬托的信心所在,他非常清楚在没有足够远程火力掩护的情况下、单靠步兵和装甲部队在中南半岛上推进有多么的困难,擅长应用炮兵的方以哲在受到这一重挫后将很难再度发动一次对万象有足够威胁的攻击——虽然万象的高楼大厦不多、但是用来给缺乏轰炸和炮击掩护的中国陆军放血,那还勉强可以做到。当然要完全剥夺中国军队的远程攻击能力,仅仅靠在战场上的这次自杀性袭击是远远不够的,西蒙·哈迪扬托少将准备的后手就是利用速度较快的空军不停袭扰中国军队的补给线、摧毁那些从后方增援而来的物资和补充兵力,同时运用装甲气球继续向琅勃拉邦投送小规模的渗透部队去袭击中国军队的前线基地和中转站、伏击那些从前线撤退下来保护补给线的中国军队机动兵力(其中主要是运载着“坦克猎人”火箭筒手的“龙马”步兵战车)。        

        3月9日,不断遭到GLA袭扰战术和空中力量打击的中国军队已经越过了万荣到万象之间的160公里距离,然而他们再也没有力量来攻克近在咫尺的老挝首都了。方以哲中将不得不痛苦的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尽管在数量和素质上都超越了对手,但是中国军队依然不可能在卫星和网络被极大压制的现在、顶着GLA源源不绝的空中打击与后方骚扰在中南半岛的丛林中打胜一场对坚固既设阵地的攻坚战,因为他们缺乏足够强大有效的远程支援火力、也无法依靠空军兵力去实行侦察和压制对手,只能被动的迎战敌军的空袭和游击战术骚扰、并且饱受补给缺乏的折磨。虽然“东南亚军团”的地面部队也在过去十天的战斗中伤亡殆尽,可从凯山丰威汉市出发、沿湄公河前进的首批增援部队已经抵达万象,中国军队达成任务目标的可能性已经完全消失了。        

        在这次失败的万象攻击战当中,五个参与攻势的陆军师丧失了他们大部分的火炮和补给车辆,步兵和装甲单位也受到了不小的损伤,这导致这些部队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来补充装备、恢复士气、调整编制。没有空中力量的支援并且对“东南亚军团”守卫万象的战斗意志估计过低,是这次进攻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这也成为了中国军队当中“极端民族主义派”攻击程世涛大将的重要借口——如果不是程世涛大将把所有可以动用的空中力量都调往缅甸、执行对中国而言并不是立刻见效的安达曼海封锁作战的话,攻击万象的失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虽然这些目光短浅(当然更有可能是别有用心)的将领们不可能知晓(或故意无视)“东南亚—中东”运输线在2050年秋季到2051年春季这关键的几个月里面陷于低效运输或完全中断意味着什么,但是程世涛大将却很明白正是这个行动严重影响了GLA在欧洲、高加索、北非和中亚的攻势,全力封锁安达曼海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价值的(雅加达那么痛快的将大批空军部队调拨到万象,除了因为该城非常重要之外,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作战分散中国空军的力量、伺机重夺安达曼海的制空权)。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程世涛拒绝调动剩余的五个作为战略预备队的陆军师和驻守缅甸的航空兵、向万象发动新一轮的攻势,而是使用战术导弹和轰炸机去袭击曼谷作为报复行动,随后将那些完成了消灭GLA游击队的任务的地面部队调动到清迈、命令他们支援泰王国军向彭世洛府和甘蓬碧府发动压迫性的攻势。        

        五、易手的主动权        

        这两次作战完美的达成了程世涛的意图:进一步削弱“东南亚军团”对整个GLA的补给能力,并且威胁他们在中南半岛上的“大三角防御体系”——天鹰战机利用“东南亚军团”向北调动空军产生的微小间隙突袭了曼谷的仓库和港口,将储备了大量物资(其中大部分是粮食)的仓库和许多运输船彻底摧毁;而泰王国军和中国军队朝着彭世洛府与甘蓬碧府的推进则打乱了GLA的防御计划,迫使他们暂时延缓了重新强化万象防御的行动,因为一旦这两个府的防御被突破(顺带一提驻守在这里的“东南亚军团”还没有从核打击造成的士气低落当中恢复过来),中国军队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装甲力量上的优势、投入更大规模的部队在中部平原地带上发起势不可挡的攻击,届时GLA将丧失一个重要的产粮地带、并且暴露三角防御体系空虚的腹地。

        “东南亚军团”的计划被打乱了,西蒙·哈迪扬托虽然成功击退了方以哲指挥的第一次进攻、守住了万象,但是出现在泰国西部地区的新威胁使得万象的防御虽然得到了提升、却仍不稳固。西蒙中将(万象战役结束后被提升)在发给雅加达的报告中称他的辖区变得更加脆弱而不是稳固了,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兵力与物资支援,所以万象的防御体系只完成了一部分,而下次来袭的敌军将对地形了若指掌、并且不会再犯与上次相同的错误。不过现在GLA只能优先应对来自清迈的泰王国军和他们的中国盟友,并且时刻警惕着那些恢复了在南海上的活动、已经多次炮击顺化甚至芽庄的中国舰队,他们没有多余的物资和兵力来彻底完成万象防线,只能寄希望于刚刚受挫的中国陆军不会在雨季即将到来的时候立刻向万象发起第二次进攻。这个希望可以说有一半是成功了,考虑到2051年的雨季即将到来、程世涛将军不打算在这个时候立刻反攻曼谷,然而到了2051年底、获得了充足后援的中国军队将彻底摧毁这个因为缺乏支援而依然空虚的万象防御区。        

        2051年雨季到来之前最后的战斗发生在泰国西部和越南中部。在第一个战场上泰王国军一波比一波凶猛的攻势打垮了几乎所有部署在彭世洛府与甘蓬碧府的傀儡军、并从大批俘虏中补充了自己的兵员,同时在中国军队强有力的空炮火力支援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军团”部队、使其麋集在天鹰战机和敦煌重炮的打击范围以内。在第二个战场上,重整旗鼓的越南人民军(尽管其规模比战前大为下降)开始了对凯山丰威汉市和顺化的渗透作战,尤其将打击重点放在连接万象和凯山丰威汉市的湄公河水道上,他们在中国海军的配合下也牵制了GLA大量兵力和物资。这些重大消耗连同“东南亚—中东”运输线低效运输的沉重消耗,最终使得“东南亚军团”在2051年雨季到来的时候丧失了主动权——不仅难以发起对任何一个方向上的进攻,而且连维护自己防御体系的完整都很难做到了。        

        2051年的雨季如期到来,在程世涛将军指挥下进行的东西两线的渗透作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消耗了GLA的大部分精力。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却终于开始充分享受总动员带来的优势——数量惊人的物资和装备源源不断的进入缅甸、泰国西北、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前线的老部队补充了新兵、而一个个新编师也被划入了南宁司令部的指挥序列。由于2050年的雨季作战教训深刻(即使总体上来说属于胜利一方的“东南亚军团”,其非战斗减员和物资损耗也达到了令雅加达几乎无法承受的地步),双方都没有发动师级规模的攻击,而是专注于调整部署和囤积物资、增筑或拓宽通向前线的道路。GLA尝试在东西两线的危险地带补强他们的防线,而中国军队则将万荣建立成为一个前线基地、并从这里出发向南建设坚固据点以拓展自己的控制区,为下一步攻打万象奠定坚实的基础。        

        雨季的小规模冲突单调然而血腥,双方都力图破坏对手的计划、为下一个旱季开始时爆发的决定性战役铺路搭桥。战线后方,两军的清剿部队都在与另一方的渗透部队展开激烈的厮杀,正面战场上也没有一天停歇了为接应渗透部队返回而进行的炮击或突击作战。在这种不断地小规模冲突当中,新编部队很快就在老部队的帮助下熟悉了中南半岛热带雨林中的战斗方式,为自己将来的战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雨云在2051年10月渐渐散去的时候,中国军队已经在西部、中部、东部三条战线上形成了多个有利的楔形插入,并且完全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六、第二次万象战役        

        2051年10月26日,针对“东南亚军团”防御体系的猛烈攻击正式开始:第一轮攻势依然在西线和东线爆发,自愿或不自愿充当先锋部队的泰王国军和越南人民军在凶猛程度远超六个月之前的空炮火力掩护下、从有利的进攻阵地出发一举打碎了当面GLA军队的首道防线,随后又击退了敌方预备部队的反攻。协助他们扩大战果的是配属到营级的“战神”坦克、“龙马”步兵战车和“凤凰”武装直升机,它们将会提供足够的突击力量和近距支援、并且把连级的中国步兵战斗群投送到那些关键的支撑点和交通要地上。尽管“东南亚军团”为了迎接这次攻势已经做了整整一个雨季的准备,但是由于在综合实力上远远落后于已经完全在总动员轨道上运转起来的中国(虽然只是其中的一条战线)、以及雨季渗透作战当中被摸清了情况,他们依然无法在这一轮攻势当中坚守所有的防线。10月29日,GLA军队在东线退守防御核心顺化、在西线退守彭世洛和甘蓬碧,这实际上意味着他们已经被逼到了最后的防线上,雅加达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动员一切机动兵力向东西两线进行支援以稳住那里岌岌可危的形势并尝试着阻挡那些受到中国方面充分支援的泰王国军和越南人民军(随着战事的进展,中国军队在前线的比例正在迅速升高)。        

        现在,即便是一个军事白痴都能看到,当拥有充足兵力的中国军队在东西两线牵制住了“东南亚军团”大部分的机动部队之后(随着中国海军在南海上获得的一连串辉煌胜利,越南沿海已经不存在多少成规模的GLA军舰了,这意味着“东南亚军团”必须抽调大量兵力去防卫自己的侧后),下一步南宁司令部会下达什么命令了。对万象的进攻命令在11月8日发出,这一次发起进攻的中国陆军得到了大量空中部队的保护(尽管其中大部分都是新组建的)和更多重炮的支援,同时他们的补给线和大部分进攻道路都被一连串互相呼应的据点组成的封锁链极为有效地保护着。尽管这一次万象周边的防御系统较之上次而言更加完善、兵力也相应增多了,但是这丝毫没有改变西蒙?哈迪扬托手下GLA军队的命运——在上次作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空军力量已经被成群的“神龙”战机逐出天空(尽管飞行员大多数经验并不算丰富,但是飞机性能和指挥系统上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现在换做恶棍机甲和天鹰战机来向“东南亚军团”的阵地上倾泻成吨的钢铁和火药;而曾经迟滞过方以哲中将手下五个陆军师、并且用骚扰战术使其补给短缺疲劳不堪的GLA游击队,这次也难以突破严密设防的据点链重施故技、少数漏网之鱼也被熟悉了地形的机动部队全歼;曾经在上一次战役中为奄奄一息的万象守军提供补给和援兵的机场与道路也都在中国空军的猛烈打击下化为一个个巨大的、冒着袅袅青烟的弹坑,而湄公河上到处漂浮着“东南亚军团”摩西运输艇和战斗舢板熊熊燃烧的残骸……毫无疑问,这一次不可能再出现什么“万象奇迹”(雅加达给2051年2月末到3月初那次万象攻防战取的名字)了,中国军队轻而易举的碾碎了驻守在万象周围的全部GLA军队并且占领了位于它南方的泰国乌隆府、摧毁了泰国东北地区“东南亚军团”控制的几乎所有机场,西蒙?哈迪扬托中将孤身一人逃回后方。第二次万象战役的结果是GLA在中南半岛上的“大三角防御体系”崩塌了一个角,孔敬市(这个城市掩护着顺化—曼谷交通线和泰国中部产粮区)和凯山丰威汉市都暴露在占领了万象的中国军队面前。        

        2051年11月第二次万象战役的结果,是“东南亚军团”不得不透支式的挖掘自己的潜力、紧急在孔敬市和凯山丰威汉市集结两支足够对抗中国军队从万象发动的任何进攻的重兵集团,并且加紧了对那支狡猾而强大的中国南海舰队的反攻(这支舰队在参谋长郑海成的带领下以较小的损失接连在南海上击溃GLA的庞大船队,目前正在严重威胁着越南中部和南部地区的海岸线)。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东南亚军团”被迫取消了向澳大利亚东海岸那些仍然艰苦战斗着的远征军的支持,美澳联军在2050年那个危险的夏天一度被逼到距离崩溃只差半步、然而终于缓过劲来的他们在特遣舰队的援助下(这支倒霉的特遣舰队也多次受到GLA的重创,不过由于2050年底GLA抽调海上力量攻打迪戈加西亚基地、以及这次调遣军舰支援南海战场使特遣舰队能够获得补充、重振旗鼓)发起了2051年南半球的“夏季攻势”,完全收复了屡经巷战摧残的悉尼并把“东南亚军团”的远征部队赶出了纽斯卡尔,准备在2052年1月发起对GLA在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最大堡垒——布里斯班的总攻。除了这些军事层面上的直接影响之外,“东南亚军团”也不得不紧急动用大量原本计划运送到中东总部的战略物资来补充自己的损失、并且加重了对其稳定控制区的盘剥,这在战略上进一步影响了GLA在世界其他战区的行动、而在政治上激起了更多的不满——中南半岛上被攻占的那些地盘反抗情绪激增自不必说,就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这些稳固的“根据地”也出现了相当的动摇。        

        七、中线的“装甲游击战”        

        在2051年的年底,南宁司令部当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派认为应该趁着“东南亚军团”的“三角防御体系”崩溃之际,从万象继续发起攻势,在泰国东部地区寻求一场决战以歼灭GLA部署在曼谷与顺化之间的军队、将敌军彻底割裂成两个部分;另一派则认为这样的行动将会把“东南亚军团”过早的逐出中南半岛、而中国海军还暂时没有足够的力量掩护陆军在东南亚各岛屿上实施登陆行动,那么不妨继续将“东南亚军团”的部队继续拖在中南半岛然后慢慢放血,削弱“东南亚军团”的战争潜力、争取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出现有利于新华约一方的变化。这两个计划的优劣如何直到战后也没有定论,不过在几天后前线战况的转变使得第二种方案占了上风:泰王国军对彭世洛和甘蓬碧的总攻遭遇了GLA的伏击,损失了两个师的兵力和大约三百辆装甲车辆;而越南人民军却成功击溃了守卫顺化的“东南亚军团”、占领了顺化北城和西部的香茶县,并且其伤亡也并不大。南宁司令部分析战况的时候认为这是越南人民军实力恢复的结果,出于对战后东南亚重新出现一个与中国对抗的强大地方势力的担忧,最终中国军队决心停止2052年初原本计划发起的新一轮攻势。这迫使越南人民军在单独抵挡了GLA数轮反攻后不得不再度退出顺化和香茶县,仅仅保住了东河市作为自己的前进基地,同时越南人民军在老挝境内的渗透部队原本已经逼近凯山丰威汉市和那空帕侬府,现在也被迫撤回他们在丛林中的营地。        

        东线攻势的停止不仅使得南海舰队得以休整以便抗击从澳大利亚战区返回的“东南亚军团”舰队、并且让南宁司令部能够将大量的战争物资转用于其他战线。2051年12月末,距离GLA北方战略要地孔敬市仅有不到一百公里的中国陆军再度发起了进攻——和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万象战役一样,铺天盖地的炮火首先覆盖了“东南亚军团”构筑的全部防御工事,然后就是由空军掩护的装甲部队发起了缓慢然而坚定的进攻。无论是比较装备的优劣还是素质的高下,孔敬市周边刚刚集结起来的GLA军队显然都无法与中国军队正面对抗,似乎不久之前发生在万象的战斗又将分毫不差的重演一遍。        

        不过这一回,“东南亚军团”显然也有了新的应对措施:GLA著名的坦克指挥官福阿德·萨比金并没有按照“裁决所”的要求处死从万象逃回的西蒙·哈迪扬托中将,而是利用自己作为“萨督卡”部队指挥官的特权将他招募为军事顾问,以便详细了解中国军队在万象战役中采用的战术;而孔敬市周围集结的“东南亚军团”部队包括从曼谷地区增援的新锐部队和从西部战线抽调的老兵,在战斗力和数量两个方面上都远远超过了原本守卫万象的军队、并且能够获得充分的补给——雅加达也很清楚,如果不能在孔敬市拖住中国陆军、那么很快整个中南半岛的局势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拥有了这些有利条件的福阿德·萨比金决心利用自己擅长的战术给中国军队一个深刻的教训。        

        第一次万象战役之后,为了强化“三角防御体系”的北方顶点,GLA优先拓宽了孔敬、万象、凯山丰威汉市之间原有的道路,并且增筑了一些新的道路。虽然最北部的修筑工程因为第二次万象战役的爆发而没有完成,但是孔敬和凯山丰威汉市周围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这些道路对于中国装甲兵团大量的重型车辆来说是比较难以通过的,但是“东南亚军团”的轻型战车却可以自由行动,福阿德·萨比金在中国陆军主力猛攻孔敬方向时,派出了大量的“装甲游击队”利用这些交通网潜入中国军队的攻击阵列、大肆进行破坏。这种战术将大量中国军队拖入近战而抵消了其支援火力方面的优势,虽然中方拥有士兵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可“东南亚军团”却可以借近战来“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他们投入的大量“裁决者”坦克歼击车凭借其良好的隐蔽性可以躲过“战神”坦克的相当一部分攻击、而车体相对高大的“战神”却无法抵挡如此近距离上敌方致命的炮火,除此之外“天蝎”坦克的毒气、“散播者”战车的速凝水泥、自爆卡车的陷阱、“殉教者”的路边炸弹等等也给中国军队的攻势带来了数不胜数的麻烦。当中国军队尝试着封锁那些密如蛛网的狭窄交通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可能分出那么多的兵力来完成这个任务,纵使勉强为之那些担任封锁任务的轻型部队(大部分重型装备在这样的道路上都很难有回旋余地)也必然会被神出鬼没的GLA军队各个击破。“东南亚军团”的“装甲游击队”战术成功拖住了中国军队进攻的步伐,尽管八一军旗在2052年2月一度插上了孔敬市、不过这仅仅是给福阿德·萨比金更多的反突击机会而已;战斗到2052年3月,中国军队无法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始终被GLA迟滞在孔敬市周围地区,考虑到不断衰减的士气以及南宁司令部最终决定采用了“放血”战略,程世涛大将下令从孔敬市撤军、回到进攻出发地乌隆府。        

        这次被称为“孔敬—凯山丰威汉战役”的作战一度被视为“第一次万象战役”的翻版,雅加达的宣传部门为了提振士气而对此大肆吹嘘。然而福阿德·萨比金提交的报告表示即便在熟悉地形且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东南亚军团”在“孔敬—凯山丰威汉战役”当中依然没有给正面进攻的中国军队带来足以使其丧失战斗力的打击(不同于“第一次万象战役”,这次作战结束之后中国军队仍然保有强大的突击能力,只不过南宁司令部认为继续攻击意义不大罢了),中国军队在素质和装备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报告结尾,这位将“装甲游击队”战术运用到极致的GLA将军声称他需要更多的兵力和物资、尤其是需要足够的大炮和战斗机来对抗敌方凶狠的火力打击。由于越南人民军曾经在顺化方向上取得了令人惊异的突破性进展,雅加达无条件的满足了福阿德·萨比金的要求,将最精锐的部队和大量技术装备向北进行调动,来保卫“三角防御体系”这几乎被击溃了的一条边,并动用大量战斗机在这一区域发起了争夺制空权的作战、力求让中国军队无法在雨季到来前打断GLA的部署。        

        八、程世涛的右勾拳        

        2052年3月到6月,从孔敬到顺化上空一直在进行着激烈的空战,双方的地面防空部队也时有参战。似乎是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制空权上的中国军队并没有对GLA调整地面部队部署的行动加以干预,好像是任由“东南亚军团”逐渐封闭自“第二次万象战役”所打开的巨大突破口、并且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调来越来越多的增援部队。而在雨季到来、GLA开始侦察对手的动向的时候,也只是发现程世涛大将似乎正在乌隆府和东河集中新的战斗单位、并且进一步拓宽通往后方的交通线,摆出一副待雨季结束后打响一场正面会战的架势来。几乎全世界的媒体都在猜测程世涛是不是已经被“东南亚军团”依托有利地形施展的“装甲游击队”战术困住,而只能寻求主力决战、单纯倚仗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来取得胜利。曾经在2051年初利用新闻发布会宣传“以核报复来应对生化袭击”而为新华约带来巨大优势的程世涛大将现在拒绝任何媒体的采访,好像也在证实这种猜测。        

        不过,了解程世涛的人都知道,他从来都是崇尚“斗智”而不喜欢在尚有其他选择的时候“硬碰硬”的,这次也并不例外。当GLA的前线将领和后方统帅都一致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时候,彻底完成了对缅甸的巩固工作的中国军队悄悄替换了驻守在彭世洛府和甘蓬碧府附近、因为遭遇伏击损失惨重而士气低落的泰王国军,在倾盆大雨中秘密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2052年10月30日,重新集结完毕并且得到了大幅加强的“缅甸突击群”发动一次经典的突袭,将那些猝不及防的“东南亚军团”打得溃不成军。仅仅一天之内,“战神”坦克和“龙马”步兵战车就顺利突破了仍然认为对手是泰王国军而十分轻敌的GLA的外围防线,在“凤凰”直升机的掩护、“黑潮”无人战车的配合与“敦煌”重炮的支援下隆隆行驶在彭世洛和甘蓬碧的大街上,碾压着守军仓促遗弃的机枪和火炮、向那些仍然在负隅顽抗的火力点打出一个个精确的点射;在“神龙”战机保护下尽情翱翔的“天鹰”战机则把大量的巡航导弹与制导炸弹倾斜向“东南亚军团”的后勤基地、集结点和机场,把尝试着进行反扑或者就地固守的敌人炸得粉身碎骨。在不到两天的战斗后,驻守在泰国西部的GLA军队就因为错估了对手实力而被完全击穿,程世涛大将麾下的“缅甸突击群”已经彻底打开了通向富饶的泰国中部平原的大门!现在这些强大的中国军队和“东南亚军团”在中南半岛上最大的补给通道曼谷之间,除了那些慌不择路的溃军和被分割包围在阵地上的倒霉鬼之外,就只剩下驻守曼谷的几个后方守备师和刚刚从港口上岸的新兵部队了;而一度与“神龙”战机、“天鹰”战机在安达曼海上争雄的庞大的GLA空军,要么在此前的战斗中受到重创正在恢复、要么就被调到“更加危险”的北方战线与那里的中国航空兵争夺制空权,剩下则在战术导弹和空军突袭的联合打击下灰飞烟灭。在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之下,也许只有奇迹才能拯救“东南亚军团”在中南半岛上的战局不至于糜烂。        

        然而奇迹终究没有发生。        

        2052年11月5日,“缅甸突击群”攻占那空沙旺、歼灭了试图在那里重整旗鼓继续抵抗的GLA残军(这部分部队是原先驻守彭世洛府和甘蓬碧府防线的残余,装备和素质都优于部署在曼谷周围的守备师和新兵部队),至此“东南亚军团”设置在泰国西部的防线已经完全不复存在。同日,搭乘“凤凰”直升机的中国步兵先遣队在华富里截住了曼谷方面向那空沙旺输送的补给、消灭了护送的敌军部队。这两场战斗震撼了曼谷周围的GLA军队,虽然他们还拥有大量的士兵和来自海上部分军舰的支援,但是其战斗意志已经极为低落。11月9日,中国军队攻入曼谷,几个已成惊弓之鸟的守备师一触即溃、没能组织起有效地抵抗,而刚下船不久的新兵部队则大部分缴枪投降。        

        对于仍然在孔敬和凯山丰威汉市与中国 “万象战斗群”对峙的“东南亚军团”主力而言,曼谷的失陷不啻于一记晴天霹雳:中国军队已经成功摧毁了他们的侧后防线、占据了中南半岛上GLA最大的后勤中心,现在他们随时会遭受“万象战斗群”和“缅甸突击群”从南北发起的下一轮夹击。一旦这次攻势按照程世涛大将的意图展开,那么所有位于泰国地区的“东南亚军团”部队都将被彻底歼灭,剩下部署在老挝、越南和柬埔寨的GLA军队的灭亡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为了挽救自己的命运,福阿德?萨比金作为“东南亚军团”在泰国地区存活下来的军阶最高的指挥官(一名叫做凌雪瑶的中国女特种兵带领着她的部下在泰国王室派的接应下,在战役开始前引导中国空军对曼谷GLA指挥部发动了一次精确打击,正在开会的高级军官无一生还)接过了驻泰“东南亚军团”的指挥权,开始为了微弱的一线生机而战。             

        攻占了曼谷的“缅甸突击群”迅速扫清了泰国湾沿岸地区、避免尚且控制着这一海域制海权的“东南亚军团”舰队趁火打劫之后,掉转兵锋向东北方向开始了进攻——那空沙旺战斗结束之后,已经有一支分遣队向东进攻、去消灭那些驻守平原产粮地带的泰国傀儡军,现在需要接应他们以建立一个对抗GLA北方军队的前哨阵地。然而,“东南亚军团”的回援速度也并不慢,尽管他们受到“万象战斗群”的牵制,但是福阿德·萨比金指派富有防御经验的西蒙·哈迪扬托负责指挥后卫部队,自己率领大部分机动部队快速南下。在“缅甸突击群”的两路军队会合之前,抢先进入了战场,在一场激烈的遭遇战之后将中国先遣队赶回了威迁武里并包围了起来,然后以主力部队继续扑向曼谷。        

        九、北标府坦克大决战             

        福阿德·萨比金不愧为“装甲游击战”的大师,他不仅能够在“万象战斗群”的巨大压力下迅速抽调大量兵力南下而不至于造成防线直接崩溃,而且还能指挥着这些士气低落的部队高速行军、赶在“缅甸突击群”的前哨和主力会师之前将其分割开来。如果这个前提条件没能达成,那么GLA军队就只能无望的在“缅甸突击群”逐次抵抗下消耗自己宝贵的物资,最后连曼谷的影子都不会看到。现在,“东南亚军团”的回援部队抢在中国军队重新部署完毕之前在巴冲实施了一次短促突击并占领了这个地方,与曼谷之间可以说是只隔着一个北标府的GLA军队看到了一线希望。

        当身陷困境而又看到一线希望的时候,求生本能总会让人们变得疯狂。“东南亚军团”攻打曼谷的机动部队目前就是这样,巴冲的战斗让大部分的官兵都提振了士气:“缅甸突击群”确实很厉害,但那么快打破西部防线还是由于轻敌的原因;从彭世洛和甘蓬碧到曼谷并不比从孔敬到曼谷来的近,中国人除了一路奔波之外还要不停的战斗、并且防范泰国湾外面的GLA海军……这种乐观的情绪加上对物资匮乏的忧虑,迫使“东南亚军团”下决心在11月19日、也就是巴冲战斗后的第三天立即发起进攻。        

        为了一鼓作气突破“缅甸战斗群”在北标府的防御,福阿德·萨比金将他引以为豪的“萨督卡”装甲突击队全部投入了战场:数百辆“天蝎”坦克分成小群,每群的战斗队形当中掩护着数辆“裁决者”坦克歼击车、跟随着大量的“冥河摆渡者”运兵卡车和“苍穹撕裂者”自行高炮,一批“散播者”毒素车低速跟在冲击队列的尾部——如果在没有进入乱战的状态下让它们进入战斗队形,那基本等于自杀——而在攻击出发阵地上,“追猎者”电子战车正在和“铁马”卡车炮一道掩护整个装甲集群的猛烈攻势。多批次的小型合成装甲战斗群在远程炮火和电子支持的援助下发动进攻,这是福阿德?萨比金所擅长的“装甲游击战”囊括的经典战术之一,无论是在越南南部还是在孔敬郊外,他都曾利用过这个战术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如果从空中俯视,气势汹汹开进的GLA装甲部队似乎势不可挡。        

        不过,无论是越南南方还是孔敬郊外,从那些地方上空俯视下去基本上是很难看到这么大规模的装甲部队的全貌的,因为森林会遮蔽观察者的视线、配合上电子干扰也颇可以扰乱对手的侦察。然而在北标府周围……是平原。        

        第一轮迎接“萨督卡”装甲突击队的是中国军队漫天的炮火。在孔敬市北面的丛林里,利用预先构筑的各种小道神出鬼没的打近身游击战、最终击退了中国陆军的“萨督卡”们从来不曾尝到过被猛烈炮火覆盖的滋味儿,而“缅甸突击群”现在可以依托既设阵地利用观通和射程上的优势规避“铁马”卡车炮的轰击、任意的向敌方坦克集群倾泻自己的火力。中国军队强大的炮火很快打乱了GLA的战斗队形,其炮火密度已经达到了即便是无需制导也能给敌方装甲兵带来可怕杀伤的程度。而当“萨督卡”精锐的驾驶员们忙着做规避动作乱成一团、或者在通讯频道了扯着嗓子互相呼叫的时候,猛烈的炮火打击却突然从他们头上挪走了。        

        当然这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逃过一劫。        

        更可怕的“天鹰”战机在“神龙”战机的掩护下呼啸而至,反坦克导弹像从蜂巢里冲出的马蜂一样扑向了地面上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东南亚军团”装甲车辆。战斗队列当中那些“苍穹撕裂者”自行高炮原本是用来对抗这种空袭的,但是中国军队精确的配合根本就没有给敌人醒过神来的时间:在自行高炮的乘员还在竭力重整旗鼓的时候,天空中的死神已经洒下了致命的火力;而攻击出发阵地上那些作为预备队的高炮阵地和防空导弹阵地,则正在遭到转移了目标的中国远程炮火的打击。就在GLA防空火力出现短暂断档的这几十秒内,中国空军的轰炸已经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地面装甲力量。        

        对于那些倒霉到家的“萨督卡”装甲突击队而言,这一轮空中袭击还不是他们今天所遭受的最后一波苦难——对面的阵地上也很快出现了一支同样庞大的装甲部队:“战神”坦克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攻击箭头,箭头的两翼是“龙马”战车、后面是“龙威”电子干扰坦克和“地狱猎犬”战车,远两翼上则是数量惊人的“黑潮”无人战车蜂拥而至。“东南亚军团”的坦克手们绝望的向面前这支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发射火力、希望尽可能的给对手造成一些伤害,但这根本无法办到,“战神”披挂了反应装甲之后、不是在较远的交战距离上可以被“天蝎”贫弱的火力击穿的,就连“裁决者”坦克歼击车也无法造成什么致命的伤害。相反,“战神”坦克却可以轻易将“天蝎”甚至“裁决者”用远射精确的打成一团火球、而“龙马”战车则负责清扫那些倒霉的运兵卡车,试图逃跑的战车则多半被“龙威”电子干扰坦克所瘫痪。当以战斗意志坚定而闻名的“萨督卡”精锐也终于忍不住逃跑的时候,中国军队适时打爆了那些被电子干扰坦克瘫痪在装甲突击队战斗队形尾部的“散播者”毒素战车……

        2052年11月19日的战斗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屠杀,福阿德·萨比金将军终于醒悟了过来——没有制空权(中国空军控制了曼谷周边的机场)和掩蔽物的情况下,即便是最精锐的GLA军队也无法在空旷的平原上正面击败实力相当的中国陆军,中国陆军的威名是靠着相应的实力支撑的。不过现在这位“装甲游击战”的大师即使醒悟过来也为时已晚,中国军队在11月19日的作战当中已经完全打垮了他麾下最精锐的“萨督卡”装甲突击队,并且在随后三天的反攻当中把其余那些突然从希望摔入绝望当中的普通部队杀的落花流水。在向泰国湾里面扔了一批定时水雷、并且在沿岸的一些交通交叉点上埋了足够的地雷之后,“缅甸突击群”几乎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了这次反击,至11月25日不仅解了威迁武里之围、并且还突击到了呵叻府。同日,“万象战斗群”也终于彻底歼灭了留守在孔敬防御阵地上的GLA军队(其指挥官西蒙·哈迪扬托自杀),开始快速南下夹击溃败的“东南亚军团”机动部队。至12月8日,程世涛大将在南宁指挥部宣布中国军队已经歼灭了这个GLA重兵集团,雅加达在中南半岛上近一半的兵力已经灰飞烟灭了。        

        十、越南自有打算        

        在一片惊慌失措的氛围中,雅加达尝试挽救“东南亚军团”残余的陆军主力:剩余GLA军队的大部分人马从10月中旬起就被越南人民军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死死牵制在凯山丰威汉市和顺化,诚然他们依托完善的防御体系大量杀伤了元气未复的人民军,但是现在他们也陷入了后路被断的危险境地当中。“东南亚军团”留下一批部队继续扼守正面防线、另一批部队负责在老挝和柬埔寨境内阻击向东进攻的中国军队,其他的兵团准备从尚未被南海舰队完全封锁的胡志明市撤退到印度尼西亚。        

        2052年11月20日,得知福阿德·萨比金向曼谷的总攻失败的消息后,部署在凯山丰威汉市—顺化防线上的GLA军队开始着手执行他们的撤退计划:留下坚强的后卫部队来顶住越南人民军的追击,西侧的“东南亚军团”以泰国东部的乌汶府为中心实施机动防御、并支援柬埔寨方向上的守备部队,东侧的GLA部队向老挝收缩、破坏中部沿海地区的公路和港口。“东南亚军团”的思路是避免南海舰队掩护机械化部队顺沿海地区的交通线快速追击,同时也能够为在泰国东部地区进行防御作战的断后部队提供适当的支援。由于程世涛大将没有打算在越南方向投入中国陆军进行追击作战,破坏中部沿海地区的公路和港口造成的唯一后果就是切断了驻守在顺化—岘港防御区的后卫部队的退路、逼迫他们只能拼死一搏。        

        11月23日,越南人民军得知GLA开始执行撤退计划之后,向顺化防线发起了最后一轮总攻。尽管负责火力掩护的中国炮兵部队和空军部队在战前已经被抽调去支援老挝境内中国陆军的作战,但是越军依然前赴后继的发动了进攻,凭借着前段作战中已经攻下的顺化北城作为前进基地、最终在11月25日将“东南亚军团”的后卫部队赶出了顺化市区。而在市区的战斗告一段落之后,越军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和巨大的人员装备损耗,继续攻打“东南亚军团”后卫部队的最后一处据点岘港。        

        岘港曾经是GLA海军对抗南海舰队的重要前线基地,虽然不久之后这个基地就被郑海成麾下的海军精英们严密封锁、在中期争夺南海的重大海战当中几乎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但是这不妨碍“东南亚军团”将其改建成一个极其坚固的要塞化城市:城内的所有重要建筑都被重点强化以抵御空袭或炮击,地下构建了坚固的仓库、指挥中心和四通八达的地道系统,在城外的福祥山和五行山上构筑了包括地道系统在内的大量永备工事、并修筑了数个藏于山腹内的炮兵阵地。而当曼谷失守的消息传来之后,颇有先见之明的GLA前线指挥官就命令在城市内外布设大量炸弹陷阱和生化毒气释放装置、在主要街道上构筑街垒并挖掘战壕,到11月25日越军准备发起进攻的时候,岘港已经完全做好了防御准备,已经完全绝望了的“东南亚军团”死硬分子彻底破坏了港口设备、凿沉所有船只封锁了航道,决心抵抗到底。        

        越军并非不清楚GLA在岘港防守非常严密,也并非不清楚此时追击“东南亚军团”向东南逃跑的主力才是决定东南亚局势的关键所在,但是在两年半的战争当中越南并没有单独打过任何一场像样的歼灭战,这无疑对战后越南的声望有很不利的影响。如果追击GLA主力,那么最多只能获得“配合中国军队消灭‘东南亚军团’残部”的荣誉,也很难赶在程世涛前面解放越南的重要城市;但是如果攻打岘港,不仅能独揽“全歼敌军断后精锐”的荣誉、还至少能解放岘港这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为了达到这个政治目的,越军没有依照南宁司令部(《东京条约》签字后,南宁司令部实质上就成为了东南亚战区的总司令部,负责指挥全球联合阵线在东南亚战区所有成员国辖下军队的作战行动)发来的“以一部监视岘港之敌,主力追击敌军”的命令行事,而是将所有前线部队都集中起来进行攻坚作战。        

        11月25日晚23时,越南人民军投注所有力量发动的总攻开始了:首先投入战斗的是越南空军少量的攻击机,它们负责攻击GLA重点防守的坚固建筑;紧随其后的是越军的火炮和火箭炮部队,它们的任务是扫清敌军布设的雷场、破坏其防御工事杀伤其有生力量。在火力准备结束之后,越军步兵在上百辆坦克的掩护下发动了对市区和城外各制高点的进攻。        

        “东南亚军团”在越军进行火力准备的时候很少还击,防空火力也颇为稀疏,这给越军带来了一种“敌人所剩无几”的错觉。当越军攻入市区(接近福祥山和五行山上的主要防御带)的时候,GLA突然从各侧打和倒打火力点内猛烈射击,并引爆炸弹陷阱、开启生化毒气装置。当越军一线进攻部队遭受重大杀伤、呼叫增援的时候,隐蔽在坚固阵地当中、躲过越军算不上猛烈的火力准备的“东南亚军团”炮兵部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射击诸元,向赶来支援的越军二线部队凶狠的倾斜着拦截炮火,隐蔽在山腹炮台当中的直瞄火炮更是将大多数暴露在开阔地上的越军装甲车和坦克一一击毁。打垮了越军先头部队之后,GLA军队甚至出动了一支“天蝎”坦克和“苍穹撕裂者”自行高炮组成的混编突击队来反击越军遭受重创的二梯队,利用比越军老式坦克拥有的炮弹更加优越的穿甲弹(这种穿甲弹的材料也是利用新矿石矿渣研究出来的,只不过GLA没钱将同样是应用矿渣的新式装甲也装备上)向越军的攻击出发阵地发起了反攻。        

        虽然“天蝎”坦克和“苍穹撕裂者”自行高炮大量杀伤了越军地面单位,但是它们随即成为越军攻击机突袭的目标。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越军也把这支装甲突击队全部埋葬在岘港郊外、解除了己方受到的最直接威胁,而且完全出乎守军意料之外的、毫不休整就立刻进行了新一轮进攻。更加谨慎小心的越军在粗略确定了GLA的主要防御阵地和火力据点之后,重新调整了炮兵部队的攻击目标、将重点放在压制对方还击上面,然后以分散的步兵群发动突击、大肆爆破敌军据守的建筑物。这次进攻取得了不小的战果,越军攻击群接应出了少数被困在城内各火力伏击圈内的前锋士兵,并在他们的指引下扩大了突破口、将“东南亚军团”的守军也搅入一团混乱的近战当中,而对福祥山和五行山的进攻也在近乎是无限制的小型云爆弹覆盖下顺利的发展起来。战斗到11月30日的中午,越军摧毁了岘港城外制高点上GLA所有的远程火力阵地、将残余守军分割在地道和少数地表工事当中,在岘港城内也将“东南亚军团”压缩到几个街区当中。

        按照通常的情况,GLA的守备部队通常会选择突围或者投降,然而留下死守岘港的都是最忠诚最狂热的死硬分子,他们失去了火炮和坦克就用轻武器坚持战斗、失去了指挥联络就以小组为单位死守据点或流动作战、失去了地表工事就依托地下工事继续抵抗……不停的肉搏战和自爆攻击消耗了更多的时间,也最终让整个岘港在双方连续不断的爆破、纵火和炮击轰炸下彻底变成了一座废墟。越军付出了所有机动兵力全部丧失战斗力作为代价,在12月4日彻底歼灭了据守岘港的GLA残军、收复了曾经名为“岘港”的一座大瓦砾堆,而这对整个东南亚的战局却并没有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十一、对峙中的东南亚        

        而在越军艰难的攻克岘港的同时,中国军队对“东南亚军团”撤退部队的追击却显得相对轻松:由于北标府战斗将大多数GLA军队打击得士气全无,程世涛向乌汶府的攻击并未遭到很大的困难——由于必须采取机动防御,“东南亚军团”没有坚固工事或者有利地形作为依托,在中国军队强大的装甲部队和空中打击面前很快就如同强烈阳光下的冰雪一般消融。在包围了凯山丰威汉市之后,中国军队在老挝的其他地区自由的发动进攻,轻易摧毁了从顺化方向撤退过来的、并没有多少斗志的GLA军队;由于没有得到来自老挝方向的前线部队的支持,“东南亚军团”在柬埔寨的后方守备部队在克服疲劳持续进攻的中国先遣部队面前很快土崩瓦解。12月3日,中国军队摧毁了泰国东部和老挝南部大部分担任掩护或准备撤退的GLA兵团,并且开进了金边;12月6日,程世涛大将在南宁宣布中国军队已经攻占了由少数“东南亚军团”残兵把守的胡志明市,在中南半岛上已经不存在任何一支完整的GLA师级作战部队。这意味着“东南亚军团”在中南半岛上部署的最精锐的陆军部队,除了极少数的幸运儿通过海路逃走之外,已经彻底覆灭了,“东南亚军团”只能依靠它的海上力量和剩余的空军部队(这些空军除了在中南半岛的作战中损失了大批飞行员和飞机之外,还损失了大量的油料、地勤人员、零配件、负责掩护的防空部队及其装备等)来保卫自己。东南亚地区的地面作战至此基本上可以说告一段落,“东南亚军团”不得不更加依赖同日韩的地下交易、并且完全转为防御态势。反过来,中国南疆的地面威胁基本上完全解除了(至少是在全球联合阵线还没有破裂的时候),可以腾出大量的物资和兵员来应用于其他地方的战事,这一力量消长的对比在全球层面上也是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的。        

        随着2052年底GLA在中南半岛上的军事力量损失殆尽,“东南亚军团”不得不准备收缩兵力固守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此他们从澳大利亚撤退了全部军队、用于加强所罗门群岛和莫尔兹比港的防御。已经在围攻布里斯班的战斗中吃足了苦头的澳大利亚军队暂时不打算继续追击GLA,美国方面也因为长期战斗损失了大量军舰和舰载机而无力攻打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亚战事的重心因此转移到了南海的南部——“东南亚军团”必须利用从澳大利亚调回的全部舰艇、拼死拦住中国海军,确保他们不会在曼谷设置新的海军基地;而中国军队也必然要突破这道封锁线、掌握泰国湾的制海权,以此掩护陆军突破马来西亚半岛与中南半岛连接的那道地峡。现在轮到海军来唱主角了:当程世涛大将回到北京之后,南海舰队事实上的掌门人郑海成参谋长成为了全球联合阵线在东南亚战区的最高指挥官。不过郑参谋长面临的局势也并非就是一帆风顺:他要把相当部分的精力放在防范作为“友军”的日韩同盟上——白川直美占领了吕宋岛、民都洛岛和巴拉望岛,并且东京方面通过外交途径将菲律宾划进了太平洋战区——同时从澳大利亚归来的GLA海军也可以称得上的经验丰富的百战之师,这让在两年多战斗中舰船受到很大损耗的南海舰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为了一举摧毁“东南亚军团”的海上力量,郑海成参谋长提交了一份秘密报告,强烈要求迅速将“浮空补给舰”安装上武器系统以彻底完成“云顶天宫”级浮空战舰的建造。但是中央军委最终否决了这个要求,日韩同盟跟GLA方面频繁的地下贸易多少已经被北京察觉出了一些端倪,“云顶天宫”级浮空战舰在海口、广州、台北、福州、杭州、上海、南京、连云港、青岛、威海、天津、北京、大连这些城市分别完成最后的组装和调试工作,出于保密的需要这些工程进行的都非常缓慢。不过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无论是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这些浮空战舰的建设、还是为了保密的需要没有立即完成这些可怕的武器以解决东南亚占据,对于新华约在三战当中的命运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没有浮空战舰提供的强大支持,郑海成很干脆的决定在南海上采取彻底的对峙策略,转而将精力投入到其他重要事项上:第一,积极援助缅甸、泰国和柬埔寨的战后恢复建设,并彻底清算泰国傀儡军系统的残余;第二,加紧对老挝的控制,以中国的影响力取代越南的影响力;第三,以全球联合阵线的名义征用胡志明市、芽庄、金兰湾等港口作为南海舰队用以对抗“东南亚军团”的海军;第四,加紧完善南海各岛屿上的防御系统、重点警戒控制了半个菲律宾的日韩联盟。        

        就这样,东南亚地区的大规模战事在2053年初暂时告一段落:在GLA方面,耶路撒冷一个重要的战略物资补给来源受到了致命的削弱,控制东南亚以夹击印度、牵制中国的计划也完全失败了;而且由于防守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需要,雅加达通过效率不高的南方航线向中东运送的物资也日渐减少,这进一步使得“东南亚军团”同整个GLA出现严重的离心倾向。在中国方面,北京对基本上控制中南半岛的结局感到非常满意,长久以来南方受到的重大威胁终于得以减轻、而中国的力量也辐射到了印度洋;当然,为了中亚、中东地区的战事,也为了防范心怀鬼胎的“盟友”日韩联盟,中国并不打算继续攻打“东南亚军团”的残部,而是专心建立中南半岛上的新秩序。在日韩联盟方面,东京利用这次烈度不高的战争检验了自己再度改革后的军事力量、并借机完成了发动新一轮全球战争的准备,同时还通过与“东南亚军团”的秘密贸易完成了资源的储备、甚至为自己拉拢了一个很有用的潜在盟友(“东南亚军团”与GLA整体出现离心倾向后,唯一能够倚靠的对象也只剩下秘密贸易的对象日韩联盟了)。东南亚的烽火硝烟暂时熄灭,在虚假的平静对峙当中酝酿着新一轮战争的汹涌暗流。        

 

今天更新完毕了……话说手头剩下的背景稿子不多了呢(兵种设定倒是还有很多)……不知道能不能在七月之前赶完新一篇

惯例的呼朋唤友——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各位有回复的给个回复,没回复的给个查看,在下这里先谢过了!

 

@月见闪光 @万里狂徒 @空空 @苍云静岳 @Drakedog @逝去王女 @结局的续篇 @南川彩文 @qweion

@YoYo子 @蛋疼的死猪 @zeroomjh @难勃丸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封锁与反封锁——西非战役        

        一、西非风云变        

        当新华约那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碾碎了“中东军团”最后一面绿色战旗的时候,人们都认为曾经不可一世的GLA已经彻底完了:伴随着那支资格最老的精锐军团的覆灭以及“三巨头”的失踪,几乎所有还在勉强支撑的GLA军团都在全面的崩溃或者收缩,成千上万的GLA铁杆追随者在绝望中自杀、而失去了他们的约束的普通士兵则整师整军的溃散或者投降——特别是在北非,“非洲军团”在开罗兵变之后被拆成两个军团、直接受崔克斯博士控制的“北非军团”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大换血,在苏联东地中海舰队运送着包括雇佣兵集团在内的新华约大军登陆埃及之后,就成建制的投降了新华约,把埃及、苏丹、利比亚、乍得、突.尼斯、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中非、喀麦隆交给了社会主义阵营。倘若不是担心向登陆摩洛哥的雇佣军投降会遭受报复,可能连阿尔及利亚的驻军也会倒戈、从欧洲撤退的GLA潜伏势力将永远被隔断在新华约和雇佣军的腹地。        

        新华约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开罗刚刚成立的新华约武装力量非洲司令部的主要工作是尽快接手那些“北非军团”投降后交出来的地盘,恢复那里的社会秩序并建立起有效的统治、解除那些投降部队的武装(这里面包括很多在GLA内部有着半独立性的军阀、如何平稳的从他们手里缴枪成了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而当他们终于大致平定了广阔的新解放区,开始放眼整个非洲的时候,才发现形势再度复杂起来:        

        在遥远的南方,曾经身为全球联合阵线一员、而今接收了盟军强硬派(未来科技公司派)转移的大量财富技术与人员的非洲同盟强势崛起,趁着GLA全面收缩之际控制了赤道以南的非洲、并且收编了大量曾经投靠“黑非洲军团”的地方军阀(此外还有GLA遗留的大量装备与物资)的这支资本主义武装力量正在加紧准备同新华约对峙,有可能的话还要趁莫斯科和北京为仍在北美腹地负隅顽抗的盟军强硬派头痛之际、将社会主义阵营赶出非洲大陆。        

        而如果说野心日益明显的非洲同盟还属于“有形的敌人”,在正面战场上歼灭了无数强敌的新华约虽然一时腾不出多余的兵力、好歹能够凭借缴获的中子干扰技术与战术核武器加以威慑的话,那另一个“隐形的敌人”却更加严重的威胁着社会主义阵营在非洲的势力:绿色军旗下残存的最后一支军团“黑非洲军团”并没有如同开罗司令部设想的那样自行解体,而是在战争后期GLA声望最高的劳伦斯将军麾下于西非重整旗鼓。全世界的GLA狂热支持者都涌向西非、发誓要在“三巨头”失踪后再度擦亮属于安拉的荣耀,而这位从开罗兵变中全身而退、在“黑非洲军团”中以一介“空降干部”的身份迅速被擢升为率领大军碾碎盟军和新华约支持的中非抵抗军的前线总指挥、最后还从新华约和非洲同盟的夹击下于人心涣散之际策划了“大撤退”而保存了“黑非洲军团”骨干的传奇将领正在带领着这些给他带来数不清的技术、情报、财富和新生力量的狂热者们重新掀起可怕的绿色狂潮——不幸的是,这股狂潮的第一个目标毫无疑问的将对准新华约的非洲解放区。        

        用不着什么未卜先知的天才,就可以预见到当劳伦斯将军凭借整个“黑非洲军团”的精英和全球GLA残党的支持初步压服了长期空虚的西非控制区里那些桀骜不驯然而却因自相残杀而变得虚弱的地方军阀之后,会打算干些什么:驻扎在突.尼斯、利比亚、乍得和喀麦隆的新华约边防部队每天都向开罗司令部发出雪片般的报告,宣称他们的侦察系统发现“黑非洲军团”正在阿尔及利亚、尼日尔和尼日利亚集结军队、准备用强力压服那些对GLA统治不满的地方民兵并在这三国建立前进基地,同时他们还指出GLA渗透部队与间谍组织新华约控制区内的活动与日俱增。毫无疑问,劳伦斯将军准备趁着开罗方面忙于内政和与非洲同盟的对峙时把阿尔及利亚、尼日尔与尼日利亚建设成一个广阔的游击区,让成千上万的游击队从这里出发潜入到新华约的整个非洲领地、然后迫使兵力匮乏的社会主义阵营被反游击战放干鲜血并最后退到苏伊士运河以东。        

        二、困难重重        

        摆在开罗司令部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先发制人,趁着非洲同盟还忙于消化新占领区(亲华的坦桑尼亚、赞比亚和肯尼亚并不服气南非的统治),迅速出兵西非、把劳伦斯构想的“大游击区”扼杀在萌芽当中。        

        只不过这说来容易做来难:这个名副其实的“大游击区”和新华约的控制区之间有着一条漫长到令人绝望的边境线,任何一个单独使用陆军发起全面进攻的指挥官、唯一的下场就是被他的后勤军官撕成碎片;而如果只从路况相对较好的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带发起攻势、又很容易被以逸待劳的“黑非洲军团”利用狭窄的战线堵住。换句话说,这次作战需要大量海军和空军的配合,这样才能让新华约的陆军顺利在阿尔及利亚北部取得一个能够通过海运和铁路直接补充大量物资与援兵的立足点,并顺着西非不多的南北纵贯主干铁路向内陆发展攻势。要实现这个计划,就必须从突尼斯东进、吸住GLA的注意力,然后使用海空军掩护登陆部队突袭阿尔及尔——难点在于,现在地中海上新华约可没有足够的海空军来执行这个任务:        

        按照盟军温和派、雇佣军和新华约达成的协议,温和派在西欧发动兵变来推翻那些仍然在意大利、低地三国、德法边境与苏军死战的强硬派盟军(未来科技公司派)的政权,而新华约将承认战争结束后雇佣军和盟军温和派、欧洲共.产党人在西欧与中欧共同建立的新政府,因此苏联并没有在南欧建立足以攻击非洲的空军基地。除此之外,苏联的海空军力量此时基本上都在美国沿海地区作战,红军总参谋长马格尼科夫元帅在答复开罗司令部关于抽调红海军地中海舰队参加阿尔及尔登陆战的要求时如此回答:“除非你们坚持认为,在美国最重要的沿海工业区进行作战来占领(至少是破坏)它们、以根除这个庞大的国家的持续抵抗能力的任务,在优先性和重要性上都不如在遥远的地中海南岸执行一次三栖登陆以夺取一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不熟悉的国家的首都的任务,否则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把那些将在美洲沿海发挥巨大作用的飞机和军舰从增援北美的部队中调动到增援北非的军队中。”而中国在地中海上的海军力量基本上等于零,无法指望那些从GLA手中缴获的破烂舰只以及极少数的、只够巡逻与警戒任务的旗鱼导弹艇和巨浪水上飞机能够掩护这样一场规模不小的登陆作战。        

        好在地中海上还有其他的势力:盟军温和派、雇佣军和西欧共.产党建立的“欧洲联合体”虽然将大部分船只提供给了远征北美的苏联,但是他们在地中海依然拥有足够的吨位来运载远在班加西的中国登陆部队、并且还答应从西西里提供登陆部队的补给直到它跟从突.尼斯出发的主力会师。虽然欧洲联合议会否决了从摩洛哥出动地面部队策应新华约这次攻势的决议,但是跟GLA仇深似海的雇佣军却宣布出动一支“志愿空军”来支援在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的战斗——雇佣军航空兵著名指挥官东方恪将亲自带领这支空军向GLA讨还血债。        

        话又说回来,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肯定是无法完全隐瞒住的,更何况这个军事行动的实施还必须由一系列外交活动来铺路:劳伦斯将军预料到了新华约将发动的进攻,甚至预料到了突.尼斯的佯攻和阿尔及尔的登陆战。长期以来,GLA都是靠控制沿海/河城市群+挑动内陆军阀自相残杀的方法来保持自己在西非的统治并榨取资源,这也导致了“黑非洲军团”现在已经无法有效的控制内陆地带。劳伦斯将军原本打算利用优势的兵力和资源来压制地方民兵、进而通过恐怖威慑来逼迫他们为GLA建立游击区的计划而战,但是倘若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陷落,荒凉的西部将阻碍他对内陆的控制。在这种形势下,“黑非洲军团”决心就在阿尔及尔给新华约一个沉重的教训,使得对手再也没有能力来干涉游击区的建立。GLA在阿尔及尔周围建立了复杂的地道网络系统,准备将中国的登陆部队消耗在激烈的巷战当中——劳伦斯将军对这些隐蔽的工程非常自信,认为这将迫使新华约和雇佣军无法发挥火力优势、而只能在近距离巷战中与GLA拼人头。        

        三、抢滩阿尔及尔        

        开罗司令部如期下达了进攻令,中国的装甲师在突.尼斯与阿尔及利亚的交界处与“黑非洲军团”的守备部队展开战斗,并受阻于敌方坚固的既设阵地和空袭。而那些驻守在阿尔及尔的警戒部队也冷冷的注视着远方海天交接之处,等待着敌方舰队的出现——如他们所料,当阿尔及利亚东北沿海地区爆发了三天的激烈战斗之后,GLA的雷达系统就探测到了“猎鹰”战机的行踪。        

        不过出乎他们所料的是:这些“猎鹰”的攻击异常的精准而凌厉——他们顺利的规避了“黑非洲军团”设置在城市周围或明或暗所有的防空火力网,并且只用一轮攻击就命中了那些原本预备用来运送或藏匿支援部队的地道网络系统出口和屯兵洞、使其在冲天的烟尘中垮塌下来。这已经不能用志愿部队拥有多么高超的军事素养所能解释得了的了,而清楚的表明了GLA防御设施的秘密已经完全曝光——尽管这时候驻守阿尔及尔的“黑非洲军团”已经没有什么机会来考虑这个问题了:中国军队正如同潮水一般涌上海滩,而预计中将从地道和屯兵洞里杀出的伏击部队则要么不得不暴露在“猎鹰”的火力下从地面推进、要么就直接被活埋在巨大的废墟之下……仅仅几个小时的战斗之后,中国军队就顺利的控制了整个城市、进而准备攻打沿海地带的所有GLA基地。        

        本来打算压缩中国军队登陆规模的“黑非洲军团”现在发现事态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控制,新华约已经在海岸上建立了稳固的立足点、那些被阻绝在城外的GLA军队已经无法通过混战来遏止他们扩展登陆场的行动。上百辆“战神”坦克和数量更多的“龙马”步兵战车从据守城市的步兵的身后杀出,先是击溃了那些已经被“猎鹰”炸得焦头烂额的“黑非洲军团”陆军、然后摧毁了他们的基地,最后向东推进、从背后击溃了那些封锁通向突.尼斯的道路的GLA守军。还不到一周,GLA设置在沿海地区、用于控制整个阿尔及利亚的基地群已经荡然无存,中国军队打出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为自己在西非的行动获取了巨大的声望。        

        在西非打响了名声的中国军队很快享受到了相应的好处:那些饱受GLA压榨的地方民兵原本还只敢向开罗司令部秘密提供“黑非洲军团”的布防图,现在新华约的辉煌胜利解除了他们的最后一丝顾虑——成千上万的民兵们暂时停止了内.讧、开始神出鬼没的打击GLA设置在阿尔及利亚的每一个据点,并且积极为中国军队的攻势提供方便。在登陆摩洛哥的雇佣军的帮助下,新华约顺利控制了盐沼地带以北的整个人口密集区,并且开始沿着通向南方的几条主要交通干道继续进军,第一阶段的目标是与从利比亚南部开来的支援兵力会合、做好攻打尼日尔的准备。

 

        四、反游击战和发动人民群众        

        向阿尔及利亚南部挺进的行军并没有遭遇多少正面抵抗,毕竟在茫茫撒哈拉沙漠里面藏匿一支大部队实在是个办不到的任务、即便是对擅长伪装的GLA来说也是如此。劳伦斯将军运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来破坏新华约的计划:他派遣了大量“劫持者”潜入敌方控制区、制造恐怖袭击并散布谣言,试图用恐惧和混乱来动摇中国军队的后方;而在撒哈拉沙漠当中,则派遣“装甲游击队”依托那些隐蔽的秘密基地和居无定所的游牧部落的掩护无止境的袭击中国军队不断延伸的后勤补给线。        

        对于这种游击战术,开罗司令部也自有应对之策:新华约最大的优势就是掌握了民心,他们通过整编民兵组织的方式凭空获得了大批具有战斗经验的守备部队、并利用这些熟悉风土人情的士兵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情报网。被派去发起袭击或散播谣言的“劫持者”大多在成功之前就被经过新华约情报部门短暂培训的民兵们活捉,少数侥幸成功的恐怖袭击不仅未能动摇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带的秩序、反而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怒火——趁着这股势头,开罗司令部下令在阿尔及利亚从由民兵组建的地方守备队中选拔精锐、用缴获的GLA常规武器装备他们编成一支“非洲人民解.放军”(简称APLA,是后来由新华约解放的非洲各国组成的“非洲社会主义邦联”的武装力量,非洲各国本国的军队是守备性质“人民武装力量”、其中精锐被挑出来接受进一步训练并编成野战部队;在“西非隔离作战”开始前已经在其他被解放的非洲国家推行),在接受过短期训练之后、由本地军官在中方教官顾问的帮助下指挥。这一制度已经在新华约控制的其他非洲地区广泛实施、以便将中国军队从繁重的守备任务中解脱出来、集中起来应对突发事态——只不过在这次“西非隔离作战”中,开罗司令部有意让新建的APLA担任今后主要的正面作战任务,明确地证实了“新共.产国际派”领导集团提出的“切实将新解.放区人民融入到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来”的方针、并再度确认了整个“西非隔离作战”的制胜关键(早在还没有进攻阿尔及利亚时,这一关键就被反复强调过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争取人民、组织人民、武装人民。        

        劳伦斯将军没有想到“黑非洲军团”的袭击行动造成了这么大的反作用,他现在有更加值得烦恼的事情:中国军队非常熟悉“装甲游击队”所使用的游击战术,并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措施进行反制——不是被动的去追剿那些行踪飘忽不定的“装甲游击队”,而是先对兵站和运输车队施加严密的保护(尤其是空中掩护),然后使用卫星、侦察机和特工小组来搜索那些贮藏着对“装甲游击队”至关重要的油料、弹药、备件和维修器械的秘密基地,一旦发现就投入快速部队加以打击。这种战术严重的限制了“装甲游击队”的活动,使得他们在攻击新华约补给线时往往付出比预想中沉重很多的代价、而且能进行休整和补给的据点也越来越少。决定性的战斗爆发在阿尔及利亚南方的塔哈特山,中国情报部门在那里发现了GLA“装甲游击战”的总部,并很快派出了一支精锐的空降兵部队加以打击。“黑非洲军团”驻守在这里的警备队无法对抗装备了轻型战车和自行火炮、并有“猎鹰”战机不间断火力支持的精锐空降部队的袭击,结果导致总部连同仓库中大量宝贵物资全被摧毁。由于失去了前线指挥中心和最大的物资集散地,GLA在阿尔及利亚破坏中国军队补给线的游击战计划至此彻底破产,新华约做好了向尼日尔推进的准备、并开始在阿尔及利亚和马里的交界地带构筑“西非封锁线”的第一部分。        

        五、小试牛刀——兵发尼日尔(上)        

        阿尔及利亚南部的兵站和机场完工之后,新华约向尼日尔的进攻就开始了:这次攻势主要由APLA发动的,其前锋部队基本上由来自利比亚、乍得的豪萨族和图阿雷格族士兵编成的——尼日尔资源匮乏、人口不多,“黑非洲军团”无力在这里维持大量的战斗部队。因此开罗司令部就以APLA作为这次进攻的前线主力、而以部署在阿尔及利亚南部机场的“猎鹰”战机、“神龙”战机和“天鹰战机”提供支援,除此之外还投入了地面炮火、运输工具和情报方面的支持,主要的目的就是以战代练、让接受了初步正规化训练的APLA尽快通过实战的淬炼。        

        进攻尼日尔北部地区的作战进行的非常顺利,大量手持ADK-45突击步枪的APLA士兵在少数“天蝎”坦克(无毒气版)和“苍穹撕裂者”自行高炮的掩护下,如同浪潮一般漫过了“黑非洲军团”简易的沙包阵地、把那些同样装备简陋的守军打倒在地。战役开始后不久,APLA就占领了尼日尔中部的阿加德兹,控制了通往首都尼亚美和南方邻国(也是本次远征最终目标)尼日利亚的道路。        

        接下来的行动方向在前线指挥部里面形成了一点小小的分歧:部分出身图阿雷格族的军官主张挥师尼亚美,而豪萨族的军官则希望继续向尼日利亚挺进。最后新华约顾问团给出的建议是主力向尼日利亚发起攻势,以一部兵力推进到塔瓦、保障主力的侧翼安全并建立前进基地,以便于接应到尼日利亚那些活动愈发频繁的反GLA民兵后能够很快的发起对尼亚美的进攻。        

        比较激烈的战斗在靠近边境的津德尔爆发,劳伦斯将军意识到了不能够让新华约把触角伸进尼日利亚北部、否则从北方和东方推进的APLA将与反GLA民兵联手摧毁“黑非洲军团”的最后一个游击前进基地——但是在这个时候,以智计闻名的劳伦斯将军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大撤退已经消耗了“黑非洲军团”太多的实力、在毛里塔尼亚和马里部署针对阿尔及利亚的防线并压制那些心怀不满的本地军阀又牵扯了将军手头绝大多数可用的核心部队。这样的尴尬情况使得劳伦斯将军只能向尼日利亚方面的指挥官下令加紧镇压反叛的游击队、并且守住津德尔,却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支援这个已经焦头烂额的家伙。于是,APLA在津德尔遇到了一个相对坚固然而却没有强大火力掩护的阻击阵地,部分身经百战的GLA老兵利用精心构筑的野战工事让那些尚未完全熟悉战斗的前民兵们付出了一定代价。不过也就仅此而已,随后中国的“敦煌”重炮和“天鹰”战机就彻底夷平了主要的防御支撑点,APLA则在剩下那些破烂不堪的残存阵地上用实战的方法训练了一回步兵战术。        

        六、血的教训——兵发尼日尔(中)        

        控制了尼日尔南部地区之后,图阿雷格族官兵的不满增强了,他们在塔瓦已经完成了建立前进基地的任务、甚至前出到尼亚美周围进行了战斗侦察(这有赖于当地人的帮助),所以现在他们要求立即发动对西部地区的攻势。而占领津德尔之后,APLA已经获得了接应尼日利亚反GLA武装的通道、但一时还无法突破“黑非洲军团”收缩兵力重点防守的卡诺,在从乍得境内东进的APLA没有取得突破的情况下,新华约顾问团同意了攻打尼日尔西部的作战计划。        

        攻取尼日尔首都的战斗也并不显得有多么激烈:目前严重缺乏兵力的劳伦斯将军主动退出了不易防守的尼亚美甚至是尼日利亚西北重镇索科托,APLA经过几场短暂的战斗之后就解放了尼日尔河以东的大部分土地。阿尔及利亚西南地区的封锁线和贯通尼日尔中部的补给大动脉在尼亚美解放后先后完成,中国开始将陆军部队从那些针对交通线和居民点的封锁线上撤出、由APLA换防,尼日尔西部地区的封锁线将沿尼日尔河建立、并且为防止GLA污染河流而在西岸建立一系列预警体系。在开罗司令部看起来,一切发展的都很顺利。        

        然而劳伦斯将军绝不是一个甘于坐以待毙的人:诚然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带的溃败、以及这次失败造成的连锁反应使得“黑非洲军团”步步失先处于被动地位,但是这一次失败并不能摧毁GLA建立游击前进基地的整个计划。在战略上,劳伦斯将军同过去的敌人“非洲同盟”握手言和、以联手驱逐新华约在非洲的势力作为合作的基础,换取了“非洲同盟”利用几内亚湾北岸的港口向“黑非洲军团”提供物资与装备的支援;而在战术上,确认了新华约无意从阿尔及利亚进一步攻打毛里塔尼亚与马里的“黑非洲军团”得以抽调出新的机动部队、准备发起一次局部反攻——劳伦斯将军相信这次局部反攻将打中APLA的软肋、并严重干扰其下一步的行动。        

        在黎明前的黑暗还笼罩着大地的时候,GLA的反击悄然开始:“劫持者”们潜入APLA设置在尼日尔河西岸的各个警戒阵地,干脆利落的结果了那些经验不足、在凌晨被睡魔折腾得无精打采的哨兵;在河东岸的APLA主力还没有察觉到与警戒阵地失去联系之前,“黑非洲军团”就迅速渡过河流、向着对自己悲剧命运懵然无知的对手发动了突然袭击。        

        在用自爆卡车和毒气开路、以生化部队作为突击先锋的GLA凌厉攻势下,经验不足的APLA很快全面溃败,他们没有守住任何一处河岸防线、而通向两翼和后方的全部五条道路都已经被“黑非洲军团”控制。在将四个APLA的师包围在尼亚美及城市周边地区之后,GLA开始在其余五条道路上设置阻击阵地、用来抵御APLA预备部队的反击;与此同时,劳伦斯将军下令以更快的速度建设尼日尔河两岸的渡口,以便于向东岸输送更多的军队、物资和重型装备。        

        此前一直在打顺风仗的APLA陷入了混乱:豪萨族的官兵们主张退守尼日尔中部地区、认为只要保住了通向尼日利亚的陆上交通线就算完成了进攻尼日尔的战略目标、解围的任务可以交给已经从阿尔及利亚封锁线上撤退下来的中国军队;而图阿雷格族官兵则强烈要求去救出他们被围的战友,并率先向GLA尚未建成的防御阵地发起了几次反攻。由于准备尚不充分、相互之间也没有形成协同,这几次攻势都被“黑非洲军团”凭借强大的火力轻松挫败,尼日尔地区那些初步受到了战火锤炼的APLA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        

        七、重取主动——兵发尼日尔(下)        

        通过对GLA防御阵地和后勤补给情况的侦察,新华约顾问团很快搞清了劳伦斯将军的意图:通过“围点打援”的方式来消耗新华约的力量,如果开罗司令部决心出动中国地面部队解围、那么就把尼亚美城内的APLA消灭掉并退过尼日尔河,这样将使开罗司令部不能指望APLA单独执行任务、而迫使其在西非消耗更多的正规部队;如果负责解围的主要是APLA的部队,那么就在外围先狠狠的打上几个歼灭战,挫伤APLA的士气和实力,并且准备继续向东渗透。因此新华约顾问团采取了一种完全出乎劳伦斯将军意料之外的战术。        

        中国空军从尼日尔中部刚刚建立的基地出发、向尼亚美城内的APLA空投补给物资和一部分侦察部队,但却并不将大批中国陆军南调,仅仅是重组APLA的作战部队、并以大量的炮兵予以加强。在GLA看来,这似乎证明开罗司令部依然将解围的希望寄托于APLA、向尼亚美空投补给物资只不过是为了给解围部队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罢了,于是“黑非洲军团”也继续向各个阻击阵地输送新的部队、准备等待对手自投罗网。        

        然而,完成了重组的APLA却并没有贸然发起全面的进攻,他们仅仅是在GLA的阻击阵地前对其保持着强大的压力、看着“敦煌”式重炮在对面砸出成串的巨大弹坑。阵地前每天都在增加的APLA士兵和愈发猛烈的炮火吸引了“黑非洲军团”全部的注意力,虽然GLA的简陋装备让他们在对抗“敦煌”的炮战中处于绝对下风,但是他们依然多次出动反击部队试图摧毁这些火炮——于是不久前击退图阿雷格族部队的情况反了过来:虽然APLA的战斗力与GLA相比处于下风,但是他们凭借野战工事和新华约炮兵近乎浪费一般的火力支援仍然挫败了对手的反攻,整条战线上处于僵持状态、“黑非洲军团”的注意力几乎全部被吸引到阻击阵地上了。        

        在东线炮火连天的时候,尼亚美本身却显得相对静寂:劳伦斯将军能够抽调的总兵力是有限的,因此他们没有多少功夫来构筑包围圈的对内正面或炮击城市,反正被包围的APLA也颇为“安分”、除了少数骚扰行动外并不打算主动突围。只不过这份静寂没过多长时间就被来自天空的巨响所打破:依靠先期空投的侦察人员摸清了GLA布防情况的“天鹰”战机和“猎鹰”战机呼啸而下,猛烈轰炸“黑非洲军团”设置在尼日尔河两岸的渡口和物资集散地,重点打击了对手的运输车辆和空军部队。这一轮打击颇出GLA意料之外,以至于他们没能立即补上防空体系的漏洞、在接踵而来的下几轮空袭中损失惨重——而这不是新华约唯一一轮出敌不意的行动,从**起飞的运输机群载着空降兵和轻型坦克在轰炸还在继续进行的时候就抵达了尼亚美。

        轻型战车的载人空降固然危险,但是在尼亚美的这次冒险确实非常值得,中国空降部队几乎是一落地就立即展开了对“黑非洲军团”的攻击、轻易破坏了已经被空袭炸得一塌糊涂的交通线。在暂时破坏了对方快速机动的能力之后,APLA和中国空降兵从北方突破了GLA没有构筑对内正面的包围圈——上至劳伦斯将军下至普通一兵,没有谁预料到他们居然向北方突围,因为那个方向上是“黑非洲军团”控制的马里、接应的APLA军队最少。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那是为什么了:在那里的APLA军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华约的部队扮演的,他们驾驶着曾被伪装为笨重的辎重车辆的“战神”坦克和“龙马”战车,在“敦煌”重炮的伴随和空军的全力掩护下冲向尼亚美,反过来彻底切断了尼日尔河东岸GLA军队西撤的道路。曾经被雄心勃勃的将军们秉着“愈多愈好”的思路送到尼日尔的“黑非洲军团”部队,现在尽数陷入到被前后夹击的尴尬局面当中。        

        开罗司令部曾经设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有利时机,一举歼灭“黑非洲军团”这支宝贵的机动部队。然而刚刚经历了一场可以称得上是“惨痛失败”的APLA却并没有立即取回信心,他们行动上的迟疑和犹豫、以及过分依赖新华约支援火力却缺乏主动精神的弱点(客观来讲,他们相对贫弱的装备让发挥主动精神也实在是很困难),使得大部分GLA军队得以向西南或者南方撤退。由于新华约并不希望现在就进攻劳伦斯将军经营已久的马里,因此机动部队的南撤没有严重的影响“黑非洲军团”在北线的防御态势、却给镇压尼日利亚的反GLA武装提供了更多便利。APLA先遣部队以及他们所支持的民兵在尼日利亚腹地的活动变得愈发困难,“西非封锁计划”所面临的形势再度复杂起来了。        

        八、浑水摸鱼的南非        

        总体来说,尼亚美战役还是给新华约带来了更大的被动:他们向尼日利亚进军的计划被打乱,为解决兵力不足问题而建立的APLA现在看来也不能独当一面,“黑非洲军团”夺回了自阿尔及尔战役后就失去的主动权。不过劳伦斯将军自己却很清楚,这并不意味着现在就能够放松警惕:事到如今只能靠恐怖政策压制占领区人民的GLA在民心方面已经彻底输给了新华约,对手能够充分利用非洲丰富而廉价的人力资源迅速建立一支又一支新的部队、并且让战争来将他们磨练成型——越来越稳定的非洲解放区能够支撑这种程度的消耗,如果不尽快弭平尼日利亚的反抗、那么“黑非洲军团”将永远被封锁在贫瘠的西非。除了加紧部署在尼日利亚的作战行动之外,劳伦斯将军还采取了另外一个措施:与“非洲同盟”谈判、尝试从比勒陀利亚获得支援。        

        这种把戏在GLA的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使用,在崛起阶段、GLA曾经借用北约远征军和以色列的力量来消灭阿拉伯世俗政府,也曾经和日韩联盟勾结要打倒新华约和盟军。而在GLA最后一个军团也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当中时,劳伦斯将军当然不会介意跟不久前的敌人握手言和以求打破当前的困局——毫无疑问的,已经成为前所未见的超级势力的新华约巩固其在非洲的统治,对于意识形态与新华约截然不同的“非洲同盟”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无论是南非的“土著”统治者还是从欧洲逃过来的盟军强硬派残余、未来科技公司余孽,都指望着“黑非洲军团”能够给开罗司令部制造更多的麻烦,毕竟现在急剧扩张的“非洲同盟”还远远不能消化它新占领的地盘、甚至因为“扩张过度”而陷入了一系列的麻烦当中。为了争取时间调整回正常状态、进而消化那些曾经得到过新华约支持的东非各国,“非洲同盟”爽快的答应为“黑非洲军团”提供物资、装备甚至是部分技术人员的支持,前提是GLA必须维持它在尼日利亚的存在、证明自己依然能够消耗新华约在非洲的力量。        

        借助“非洲同盟”支援的大量物资和军械,从全球各地赤手空拳撤退到西非的大批GLA死硬分子现在终于能够把自己武装起来了,这大大增强了劳伦斯将军的实力、使他能够得心应手的压制那些给他带来诸多麻烦的本地军阀,然后将新锐部队派往仍处于混战当中的尼日利亚。几次大规模的“围剿”之后,尼日利亚境内原本就被机动部队压得喘不过来气的民兵不是被歼灭就是向北退入APLA的解放区、或者干脆放下武器隐藏起来,“黑非洲军团”基本保证了控制区内的平静。        

        APLA也尝试着阻挠对手的镇压行动,但是他们的进展非常不顺利:尽管“非洲同盟”支援给劳伦斯将军的都是GLA惯用的简单武器、而不是来自盟军或者未来科技公司的高技术产品,但这也正好令GLA的铁杆们不必熟悉新的装备而直接就可以投入战斗、在短时间内就为“黑非洲军团”增加了大量的有生力量。现在神出鬼没的“装甲游击队”严重干扰了APLA那些以轻步兵为主的前线部队的活动,接二连三的重创甚至歼灭那些哪怕是稍显孤立和突出的营团级单位,把一度从三个方向逼近首都阿布贾的APLA击退回他们的出发地、或者更进一步:爆发在索科托的战斗就是这样,遮天蔽日的“安拉之翼”战斗机群再次出现、配合着“毒牙”截击机把疲惫而且减员严重的中国空军和雇佣军空军赶出了战场,然后“恶魔堡垒”重轰炸机和“洗劫者”战机向APLA据守的非密封的防御工事尽情的倾泻火力——包括大量的生化弹药,最后浪潮一般的GLA步兵和巨魔无视守方“敦煌”重炮和“地狱猎犬”战车带来的可怕伤亡、在“天蝎”坦克和“散播者”毒素车的掩护下漫过了整个城市……不仅士气未复的APLA丧失了整整一个师、配合该部守城的一个中国炮兵团也同样被歼灭掉了。        

        索科托的惨败震撼了开罗司令部,在登陆阿尔及尔以来新华约从来没有成建制的损失掉任何一个中国团级战斗部队,而被“机海战术”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雇佣军空军也开创了非洲战役中前所未有的单日最高损失记录。新华约不得不痛苦的承认想要只动用APLA就扫平尼日利亚是完全不切实际的,至少在切断“非洲同盟”向“黑非洲军团”提供支援的大动脉之前是这样。开罗司令部在无法利用尼日利亚反GLA游击队的情况下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从尼日尔中部的空军基地出发,派遣大量“天鹰”战机和“神龙”战机对拉各斯、哈科特港以及“黑非洲军团”的各个物资补给中心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轰炸,试图干扰对手的补给能力。然而这却是一次悲剧:诚然“天鹰”战机和“神龙”战机在对抗来自天空和地面的反击火力方面都还是表现优异的,然而GLA的制空力量仍然足以使得这次空袭无功而返——尤其是在目标区域位于对手设防森严的腹地的情况下。新华约空军前线指挥部对轰炸结果的评估很不乐观——这是客气的官方说法;不客气的非官方说法则是:我们白跑了一趟,收获的只有飞机装甲上难看的弹坑。        

        九、几内亚湾的封锁与釜底抽薪        

        在西非战役眼看就要演变成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大规模血腥消耗战的时候,转机从其他地方降临:北美战役的重大进展使得红海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脱出来,抽出一支分舰队回到非洲东海岸。这支装备了阿库拉潜艇、无畏级导弹巡洋舰的分舰队虽然不能够完全对抗“非洲同盟”的海军和岸基航空兵,但是“非洲同盟”和“黑非洲军团”之间的交易毕竟是见不得光的——否则曾经被GLA残酷占领过的中非和东非各国肯定会产生对比勒陀利亚的强烈反弹——因此双方之间的交易还是只能遵循“现购自运”原则,“非洲同盟”是不可能给GLA那些脆弱的运输船队提供护航的、GLA岸基航空兵的对舰攻击力又是众所周知的贫弱……总而言之,短短一周时间,这支“几内亚湾”分舰队就在“欧洲联合体”补给船只的帮助下击沉了所有开往“黑非洲军团”控制区的商船、完全切断了“非洲同盟”和GLA之间的物资联系。现在,问题变得容易多了:摧毁劳伦斯将军在运输通畅时期积攒下来的储备(鉴于这个时期并不长,所以说该任务并非不可完成),然后消耗光那些已经被装备起来的GLA老兵、结束这场战争。        

        破坏那些位于“黑非洲军团”控制区内的武器仓库虽然依然很难,但在它们无法得到补充的情况下已经不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了——尤其是APLA在前线的活动迫使劳伦斯将军属下那些前线指挥官不得不违逆他的期望而持续消耗这些武器储备的时候。幸运的是,开罗司令部有个解决这个任务的最佳选择,而这个选择还是自己迫不及待送上门来的:在索科托地区的空战中受到重大损失的东方恪怒气冲冲的返回了位于德国的雇佣军总部、强烈要求雇佣军在非洲实施更多的作战行动作为这次失败的报复。尽管为了一场战术失败而出动更多的陆军或者空军对于“欧洲联合体”来说是不现实的,但是调动一些精锐的特战小队却并不为难,特别是在雇佣军正在急于把“欧洲联合体”的战略目标转向对付GLA余党及其支持者的时候。在特战高手云集的雇佣军当中也是当之无愧的头名的“赤色幽灵”别动队及其领导人燕妮·冯·威斯顿也出现在这次的派遣名单中,而她和她的别动队也并没有辜负雇佣军总部和开罗司令部的殷切期望,因为反GLA民兵大部分转入地下而放松了戒备的“黑非洲军团”守备部队压根就没想到自己还会碰上一群无论在战斗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面都超过前者许多倍的专业杀人机器,于是劳伦斯将军被这样一个坏消息从对抗APLA和新华约重新组织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的忙碌中拉了出来:他的武器储备在半个月内全部报销、而且没有留下任何一个袭击者或者袭击者的尸体。        

        这对“黑非洲军团”在尼日利亚的行动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新一波攻势中,开罗司令部投入了他们能够动用的大部分中国机动部队、其中包括GLA目前完全无力抗衡的“炎黄”坦克,这已经让GLA疲于应付了。现在武器储备的完全丧失意味着“黑非洲军团”无法武装新的部队来填补越来越大的损失、甚至连补充已有部队的战损也成了问题(尽管马里联邦曾经为GLA的海军建造了大量船只,但是从头建立整个工业体系毕竟是另外一码事),GLA在尼日利亚的末日提前进入了倒计时。        

        十、尘埃落定——阿布贾之战        

        最后的战斗爆发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这个重要的锡矿产地和中部公路网的中心自上次APLA逼近以后再次迎来了激烈的战斗。在相当一段时间的激烈战斗后,豪萨族官兵组成的APLA终于艰难的在城市北部建立了稳固的前进基地、并在随后的战斗中击退了“黑非洲军团”仅存机动兵力的多次反攻,这使得新华约能够从容的调集后续部队加入争夺阿布贾的战斗、也给东南方向APLA的前进提供了便利——来自喀麦隆、由伊博族官兵组成的APLA新部队在红海军强大火力的掩护下突破了已经被不断抽调兵力所削弱的GLA南方防线,攻占了尼日尔河的入海口以及重要的石油工业中心哈科特港。集结在阿布贾的“黑非洲军团”受到了北、东、南三个方向的合击,守住这个尼日利亚的首都已经完全没有可能了。        

        无奈之下,劳伦斯将军不得不下令大部分守军从尼日利亚撤退、毕竟他不能承受在这个紧要关头损失一个完整的机动兵团。留守阿布贾的阻击部队为了给主力争取时间,将阿布贾建立成了一个拥有复杂地道网络系统和密集炸弹陷阱的死亡城市,并且部署了大量的狙击手、自爆和生化部队驻守其中。这些坚固的防御工事给APLA的战斗工兵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当然在战斗中得到了锻炼的APLA现在也有了处理的经验:对那些坚固的支撑点就呼叫空中轰炸和远程炮击进行集中打击,然后在“祸斗”战车、“凤凰”武装直升机火焰攻击的掩护下,用重型手雷、高爆炸药和闪光弹杀开一条通向敌方掩体和战壕的血路,最后用工兵锹和霰弹枪清扫残敌。虽然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是APLA依然在激烈的巷战中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证明自己终于从此前一系列磕磕绊绊的战斗中吸取经验成长起来,能够在新华约主力部队的掩护下完成对抗GLA的任务。        

        阿布贾战役结束之后,“黑非洲军团”的部队基本上撤出了尼日利亚。新华约建立的“西非封锁线”彻底完成、GLA和“非洲同盟”之间的秘密条约也随之作废,自此,他们失去了最后一个动摇新华约在非洲的解放区的机会。虽然GLA的最后一股余孽还能在西非最后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而“非洲同盟”也能够在东非三国政.变之前继续勉强维持一个虚有其表的架子,但是他们距离崩溃和衰落已经非常接近了。新华约巩固了在非洲的解放区、而且没有让这里的战事牵制过多的资源和兵力,红色的黎明已经出现在天际、属于社会主义的灿烂光芒即将为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惯例的呼朋唤友——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各位有回复的给个回复,没回复的给个查看,在下这里先谢过了!

 

@月见闪光 @万里狂徒 @空空 @苍云静岳 @Drakedog @逝去王女 @结局的续篇 @南川彩文 @qweion

@YoYo子 @蛋疼的死猪 @zeroomjh @YD教授 求版主把昨天更新的糖也给补上呗?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暴风雨之中的雄鹰之国——墨西哥内战记        

        一、垂死挣扎        

        当三战的战火随着纽约会战的结束而渐渐熄灭的时候,新一轮冷战也已经悄然展开:获取了一连串军事胜利的新华约虽然风光无限,但是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和正统的国际派正在从暗中较劲逐渐转变为公开对立,这导致新华约不希望(至少是在短时间内)发生新一轮战争;而接受了来自盟军各国转移过来的资源、财富、人才的“南美邦联”和“非洲同盟”也不想亲自试一试新华约的刀锋是否锐利依旧。在双方互相仇视但是又不能直接通过战争来分胜负的时候,全球范围内的冷战和关键地区的热战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墨西哥,这个位于美国南部、靠近中美地峡的国家,作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最前线之一,理所当然的无法逃脱“代梨人战争”的命运。        

        墨西哥执政的国家行动党代表中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在三战之前一直追随着美国和未来科技公司的步伐。而在三战爆发之后,墨西哥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却给予盟军不小的支持,尤其是在美国入侵古巴的时候,很多部队(尤其是空军)都是从尤卡坦半岛出发的。纽约会战结束、全球盟军相继投降的时候,墨西哥当局自知不可能得到新华约的宽恕,于是变本加厉的支持那些在美国内陆地区继续抵抗的死硬派盟军和未来科技公司的残余势力,更是充当了“南美邦联”支援死硬派盟军的重要通道:据墨西哥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纽约战役结束后三个月内,墨西哥当局就利用自己的领土和领空,帮助“南美邦联”向美国南部地区残存的死硬派盟军支援了约一千门各型火炮和五百辆装甲车辆,以及二十万吨油料和十万吨弹药。墨西哥本身则接收了来自“南美邦联”的更多军事和经济援助,军队当中也接受了“南美邦联”的军事顾问团,要把自己打造成“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的桥头堡”。        

        然而,墨西哥人民却不愿跟随疯狂的当权者走向灭亡。早在墨西哥允许美国使用它的领土设置基地、为入侵古巴做准备的时候,墨西哥民主革.命党就曾经领导人民反对这一把墨西哥拖入战争当中的无谋行动。而当新华约大军登陆北美之际,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也趁势而起,要求联合新华约一方、收回历史上被美国侵占的土地。国家行动党害怕它们的行动会动摇自己的统治,下令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禁止这两个党的活动并宣布它们为非法组织。在和平获取政权的希望破灭之后,民主革 命党和革 命制度党先后走上了以武力推翻反动当局的道路,而这也受到了新华约的大力支持。        

        二、北上,开辟新根据地!        

        在最开始,这些反抗运动并没有给国家行动党带来什么麻烦。虽然墨西哥军队在对付毒贩的时候表现并不怎么样,但是那主要是由于政府甚至军方内部一些高层人员与这些毒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已,何况“南美邦联”援助的大量武器、物资和派驻到军队当中的军事顾问团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他们能够比较容易的对付那些军事斗争经验尚不丰富的反抗军。墨西哥民主革.命党曾经在尤卡坦半岛和瓦哈卡发动过几次起义,但是都在不到半个月内就被摧毁了:在那里他们只有未受训练的民兵和毫无经验的军官、以及一部分轻武器,根本无法抵抗国家行动党在多功能步兵战车、激流ACV、守护者坦克与维和轰炸机联合发动的立体攻势;而且平原地区也没有什么适合游击作战的地形,墨西哥当局在“南美邦联”那些“反.共专家”的指导下很快在南方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锁死了起义军残余部队的活动空间。        

        无奈之下,民主革.命党和革.命制度党只能选择在地形更加复杂但人口也相对稀少的北方作为他们活动的基地,并寻求新华约的直接援助。而新华约方面自然也不乐见在新占领区的南边出现一个强大的敌意势力,于是在新共 产国际的框架下准备向在北部山区建立根据地的民主革 命党和革 命制度党提供武器、物资方面的援助和军官培训方面的支援,具体承担的则是分别占据着美国东部和西部的苏联与中国。        

        三、支援通道        

        不过,要想为墨西哥的反抗军们提供实质性援助,那么首先必须打开供应的通道。在反抗军于北部山区草创根据地的时候,美墨边境的局势还是很复杂的:在东线的德克萨斯州还盘踞着美军大约四个非满员师的兵力,它们是从新奥尔良战役之后撤退到圣安东尼奥-休斯顿-达拉斯这个三角地带的,虽然其目的是准备趁苏联进攻孟菲斯、威胁圣路易斯临时首都的时候威胁红军的侧后,但是客观上却阻断了苏联通过东部支持反抗军的道路;在西线,按理说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本来会使反抗军比较方便的获取支援(畏惧于新华约可能的进攻,海军不占优势的墨西哥压根没敢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部署多少兵力),但是中国海军却无法凑出足够的舰船单独向反抗军输送装备和物资,走陆路的话,刚刚胜利结束对犹他州的向心突击的中国陆军又没有多余的军队派往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控制通往墨西哥的通道;东西两线的情况尚且如此,就更不要指望中线尚且处于死硬派盟军完全控制下的新墨西哥州了——虽然它确实是通向山区根据地的最近道路。也就是说,除非专门发动一次扫清边界地带美军(大约总共有十个师左右的兵力)的作战,否则向墨西哥反抗军提供大规模支援是不可能的。        

        恰巧,由于欧列格在北翼对圣路易斯的进攻受到巨大损失而被迫停止,苏联在南翼向这一美国临时首都的攻势也止步于孟菲斯。这样一来,苏军就有足够的兵力发动一场扫清侧后地区的作战,尤金·德鲁姆将军从孟菲斯前线和新奥尔良刚上岸的增援部队当中要来了六个精锐的机步师(苏/俄军把机步师都称为摩步师,为便于理解以下统称机步师)和两个坦克师,从东北和正东两个方向分别攻打达拉斯和休斯顿。德克萨斯州的美军虽然获得了“南美邦联”支援的装备,但是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却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因此虽然苏军在休斯顿进展缓慢,但是达拉斯一战却一举歼灭了美军一个师,让敌人的后勤基地圣安东尼奥直接暴露在红军的兵锋下。剩下不到三个师的美军也无心恋战,很快从圣安东尼奥和休斯顿利用高速公路撤向新墨西哥州。考虑到作战目标已经完成(消除侧后威胁,打通援助墨西哥反抗军的道路),苏军也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开始将新共.产国际提供的第一批援助物资就近交给在墨西哥东北地区安营扎寨的民主革.命党。        

        这批包括相当数目的反坦克武器和防空武器的物资给了民主革 命党带来了很大的支持,他们的武装力量“墨西哥人民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刚刚从新共 产国际的短期训练营毕业归来的军官和苏联军事顾问的指挥下,新编的墨西哥人民军第一师击溃了驻守在阿库尼亚城的墨西哥政府军边防部队,获得了一个稳定的边境支援通道。而为了保证这个来之不易的通道不致丢失,苏联方面的尤金·德鲁姆将军从德克萨斯州的红军当中调来了两个师驻守在边界对面的德尔里奥,对墨西哥政府军形成威慑;很多“预备役”苏联军官和士兵也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墨西哥人民军。在新共.产国际源源不断的补给之下,墨西哥人民军很快就在东北边区组建了四个师和更多的民兵部队,并控制了南到蒙克洛瓦、东到新雷拉多的地区。        

        四、反“围剿”        

        国家行动党自然不能对东北区域的局势变化坐视不理,人民军的前锋已经逼近东北部重镇蒙特雷,虽然由于政府军兵力众多的原因而暂时没有进一步行动,但是实力在一天天膨胀的他们肯定不会就这么一直停止在这一小块地区不动。国家行动党从刚刚平定的尤卡坦半岛调回了一个装甲旅和一个军,联合一批 “地方武装”要“剿灭”墨西哥人民军。政府军部队都是经过“南美邦联”教官训练、经过战火的精锐部队;而所谓的“地方武装”实际上就是墨西哥东北两个最大的贩毒集团拥有的部队,这些毒贩甚至比轻敌的政府军更加可拍,他们拥有更加完善的情报系统和大量亡命之徒。新成立的墨西哥人民军兵力上处于劣势,经验不够丰富,回旋余地也很小,局势十分危险。        

        墨西哥人民军估计到了政府军经过南方的作战之后必然有轻敌之心,很可能与驻守蒙特雷的敌人合兵北上,快速突击新雷拉多,因为这最有利于他们重型装备的发挥;而贩毒集团的部队很有可能从53号公路进攻蒙克洛瓦,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避开人民军主力。人民军果断决定从蒙克洛瓦撤退,集中兵力在半路上突袭进攻新雷拉多的政府军,然后回头围歼把自己暴露在蒙克洛瓦的毒贩武装。        

        虽然人民军参谋部制订的计划很周详,而政府军得知人民军退出蒙克洛瓦之后也确实更加麻痹大意。但是双方实力上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人民军在85号公路上的埃尔奥希托伏击政府军的战斗中,很多步兵部队都在政府军装甲旅的冲击下溃败,包围圈摇摇欲坠;幸亏由苏联志愿人员组成的人民军第41坦克旅发动反冲击,利用铁锤坦克在火力和耐久度方面的优势拖垮了政府军伤痕累累的守护者战车。接下来的战斗就没有什么悬念了:尽管墨西哥政府军的航空力量匆匆忙忙的赶来救援,但是已经绞杀到一起的双方部队让它无法发挥作用;而几个小时之后,政府军最后一批有组织的抵抗在铁锤坦克的履带下崩溃,大量溃逃的士兵穿越了混乱的战线回到了蒙特雷。而人民军也没有时间去追击了,他们需要赶在贩毒武装闻风撤出蒙克洛瓦之前把他们包围在那里。        

        由于从埃尔奥希托到蒙克洛瓦的道路迂回曲折,人民军在通常状态下无法赶在贩毒武装撤退之前截住他们。因此参谋部耍了一个花样:他们故意在战报上做了手脚,让人以为埃尔奥希托伏击战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并夸大了墨西哥空军的力量;将从埃尔奥希托向北转移的部队称作是“撤退”,大肆宣传“保卫新雷拉多”。这果然迷惑了贩毒武装,使他们认为人民军无力进攻他们,并认为墨西哥空军会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掩护。因此,甚至当人民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57号和35号公路的交叉点的时候,贩毒武装仍然留在蒙克洛瓦、甚至有一部分人员开始向北推进。蒙克洛瓦战役的结局在这时候已经注定了:人民军围歼了盘踞在蒙克洛瓦的贩毒武装主力,并利用牛蛙战车伏击了赶来支援的政府军空中力量,政府军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对于墨西哥东北地区的制空权。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民军对墨西哥东北第一重镇蒙特雷的进攻了。很快,毫无战心的政府军残部撤出了蒙特雷,人民军控制了东马德雷山脉以北的所有地区。        

        五、节外生枝        

        在民主革.命党捷报频传的时候,革.命制度党却发展得十分艰难。为了支援很难打开局面的西雅图战线,中国军队主力正在不断向北推进,俄勒冈州的惨烈战斗吸住了大量兵力;而剩余的机动部队也正在向东进攻,进窥科罗拉多州,意图实现与苏军西进部队的会师。因此,中国军队没有多余的部队可以用来攻打兵力密度增强了的亚利桑那州(在这里驻守的美军得到了新墨西哥州的支援),自然也就打不开通往墨西哥的支援通道。革.命制度党只能依靠从民主革.命党那里获得的一部分装备和物资组织在西北地区的作战,而与他们对阵的政府军只要卡住奇瓦瓦市这个要点,革.命制度党就很难扩大他们的根据地。对此革.命制度党当然十分不满,其领导人访问中国,要求中国也提供像苏联给予民主革.命党那样规模的援助。考虑到俄勒冈州和科罗拉多州的惨烈战斗,中国军队事实上已经很难主动在第三条战线上发动进攻了,因此中国领导人无法做出承诺(这些领导人就是后来所讲的“新共.产国际派”,主张坚持共.产主义道路,在政治舞台上占优势)。        

        不甘心获得如此结果的革.命制度党领导人秘密拜访了中国领导集团当中的另外一些成员,这些人没有掌握大部分权力,但是在军事和政治方面有一定的发言权。这些人的共同点在于倾向极端民族主义、而对意识形态采取冷漠的态度,在21世纪30-40年代曾经积极鼓动过战争,而在2047年也是国内反对支援苏联而主张入侵远东和中亚的领头人。根据后来公布的材料显示,革.命制度党领导人在与这些“极端民族主义派”会谈的过程中,自荐成为在墨西哥反对“苏联势力扩张”的桥头堡,并指出他们对美国南方各州的领土要求将成为中国对周边各国类似要求的一个先例。这些说辞打动了“极端民族主义派”的成员,他们向革.命制度党许下了“全力援助”的诺言,并在随后趁“新共.产国际派”大部分人离开北京外出巡视之际在军委的会议上搞了一次“突然袭击”,以微弱优势通过了“向美国南部各州发动进攻、援助革.命制度党”的决定。        

        迫于军委下达的命令,北美前线的中国军队指挥部不得不调整部署,而这无论对于指挥部还是对于部队来说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这意味着中国军队只能利用极为有限的机动兵力、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穿过整个亚利桑那,顺着仅有的两条交通线打到新墨西哥的南部,途中不仅会遇到死硬派美军的抵抗、还有可能碰上“南美邦联”的“志愿部队”。刚把自己的总部从拉斯维加斯搬到盐湖城的陈龙军将军对此表示了极大地不满,并预言这次打破了他所设定的“南守北攻”策略的攻势将是注定失败的。        

        六、喋血亚利桑那        

        由于机动兵力已经非常匮乏,中国军队不得不调动原本驻守在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的守备部队。这些部队要么是二线部队,要么就是在此前进攻犹他的战斗中受到了重大的损失,凭借着既设阵地进行防御尚堪一战,要他们发动进攻就很困难了。但是北美前指已经别无选择,墨西哥人民军正在为了抵抗国家行动党北上的一个军外加一个装甲旅与贩毒集团的联军而积极备战的时候,中国军队在南方发动的攻势也开始了:一个被扣下的、原本用于支援丹佛前线的装甲师外加上四个摩步师,其中还有一个是二线师、两个是受过重创的师,从他们在加利福尼亚东南地区的防线出发,进军亚利桑那。        

        而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两个州美军的司令则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四星上将——“精确点”汤文斯将军,这位重视激光武器的老将曾经在宾汉元帅的指挥下在西欧以铁壁防御重创过气势正盛的GLA大军、也曾经在太平洋各岛甚至是不久前的洛杉矶会战中给中国军队带来不少麻烦。中国军队北美前线指挥部原本计划攻陷北边的科罗拉多、联合苏军一起把汤文斯指挥的美国南方集团军群残部困死在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而如今却被迫为了某些“大人物”的政治算盘和一个组织的私利发动一次极为冒险、把握甚微的军事行动!        

        为了配合中国军队向科罗拉多的进攻,尤金·德鲁姆将军在部署好德克萨斯的防御之后,率领苏军部队北上进攻奥克拉荷马。这样一来,汤文斯就可以把原先用于警戒苏军的部队用作预备队来对抗来自加利福尼亚的进攻,结果就是中国军队在8号公路和10号公路两边无尽的旷野中受到了汤文斯将军机动部队没完没了的骚扰,到达目的地凤凰城的时候已经是筋疲力尽——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即使算不上一场灾难,也绝对是惨痛的回忆:中国军队深入凤凰城市区展开激烈的巷战之后,才在各个制高点和关键的路口发现了汤文斯将军埋伏已久的激光炮塔,而后又得知自己的后勤补给线在不断受到美军特遣队的骚扰,士气一时大为低落。为了打开这个绝境,北美前指不得不再次抽调原本用于支援科罗拉多前线的后备部队投入到这个绞肉机当中,并使用运输机通过空运的方式向被困在凤凰城地区的五个师提供补给。不幸的是,早就预料到这一点的汤文斯彻底破坏了凤凰城西部和西南部的两个机场,而以市中心的凤凰城天港国际机场作为诱饵迫使中国军队前来争夺,趁机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于是,当第二批将近十个师的援军击破沿途的美军阻击部队之后,看到的是第一批出征的部队已经几乎被放干了血。虽然汤文斯在看到第二批对手的援军即将抵达的时候,就果断放弃了凤凰城,甚至开始了撤出边境各州的行动,但是毫无疑问,陈龙军将军指挥的向科罗拉多州的进攻已经由于后援不继而无法得到预想的效果,而原本制订的在新墨西哥州全歼美军南方集团军群的计划也失败了。        

        七、弄巧成拙        

        当中国军队为他们失败的计划、惨重的伤亡和一条屡遭骚扰的后勤补给线而头疼的时候,革.命制度党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依靠来自中国极端民族主义派的援助,他们的实力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而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长期挡在他们面前的钉子——奇瓦瓦市,这个城市在革.命制度党派出的由祸斗战车、凤凰直升机和祝融步兵混编而成的突击部队的攻击下与它的守军和居民一起化作灰烬。这次使用中国援助的装备进行的攻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南美邦联和南非同盟抓紧机会大肆宣传“赤.匪”的恐怖;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派面对新共.产国际派愤怒的指责淡然的说:“这不过是个实验,也不涉及中国人,何必大惊小怪”;墨西哥人民军原本在东部地区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这一下原本稳定的形势又动荡起来;而对于革.命制度党自己,则依靠恐怖的声威慑服了墨西哥高原以西、北回归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并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军队“墨西哥民族复兴军”。        

        一下子丢掉了将近一半国土的国家执政党大为震惊,虽然他们多少已经意识到了在清剿墨西哥人民军的行动失败之后,一向动荡的北部局势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但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原本默默无闻的革.命制度党会发展的这么快。但是,国家执政党的智囊团也很快反应了过来:革.命制度党依靠恐怖威慑建立起来的统治并不稳固,一旦遇到失败则很有可能溃不成军。为此,政府军咬牙拼凑出了一支大军,除了派出一个半军的兵力卡住墨西哥人民军可能南下的道路之外,一共调动了超过四个军的兵力,向着“民族复兴军”的控制地区发动了猛烈进攻。有两个军沿海岸线铁路快速北上,力图收复那些距离“民族复兴军”根据地比较远的、情况还不很稳定的地区;另外两个附带装甲旅的军则向杜兰戈推进,吸引“民族复兴军”的主力,使其无暇顾及沿海地区的战事。        

        政府军的策略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革.命制度党在前一阶段的盲目扩张之后,也开始醒悟过来自己根基不稳的问题;但是为了继续获取支援、提高革.命制度党在极端民族主义派心中的地位,立刻打一场胜仗也是必须的,否则仅仅是一个心怀不满的北美前指就能卡断革 命制度党的外援。为此“民族复兴军”决心在杜兰戈打一场防守反击:他们计划佯装派部队拦截在西海岸沿铁路推进的敌人,迫使东路敌军主力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进攻当中、提前消耗掉自己的潜力;等到敌人的机动兵力全部被牵扯到激烈的巷战中的时候,就突然将西进的部队调回发动决定性的攻势,重创东路敌军。如果作战成功,那么西路敌军也就自然不战而退了。为此,“民族复兴军”借用多洛雷斯-伊达尔戈这个墨西哥民族主义的“圣地”鼓舞守军的士气,并在杜兰戈修筑多层防御体系,尽管由于时间问题很多工事直到开战都没有完成,但是在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国工程兵“志愿”部队的指导下,杜兰戈的防御还是相当坚强的。        

        政府军东路主力推进到杜兰戈南部地区的时候,就切实感到了这些防御体系的威力:由于缺乏足够的空中力量(在蒙克洛瓦战役当中政府军损失了大量有经验的飞行员),政府军发现他们很难对付那些纵横交错的战壕网、星罗棋布的火力点、像鼹鼠的洞穴一样布满整个地区的藏兵洞与坑道,当地的地质条件也限制了政府军大量装备的磁性扫雷器对地雷的探测。因此政府军不敢使用宝贵的装甲部队快速穿插推进,只能一步步稳扎稳打的清除“民族复兴军”的前沿据点,并不断使用炮火破坏对手的纵深,为下一步的推进开辟道路。诚然,这样进攻的速度自然快不起来,但是在政府军指挥官的心中,这种伤亡不大而又能保持压力的攻势是正好的,“民族复兴军”的主力被吸引在东线的时间越长,西路军“收复”的地盘就越多。        

        然而,“民族复兴军”在40号公路上的“示形”很快就打消了政府军东路指挥官悠闲的心态:政府军不多的侦察机报告有大批“民族复兴军”的部队、包括大量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正在快速向西推进,他们对为了尽快收复地盘而分散了兵力的政府军西路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于是东路政府军的进攻立刻变得积极起来,不仅大幅度增加了投入到一线的部队数量和进攻频率,而且还咬牙动用了并不宽裕的航空兵力量对“民族复兴军”的防线支撑点实施重点打击。双方的伤亡总数很快急速攀升,杜兰戈外围的防御阵地也开始瓦解,然而即使在这个时候,政府军东路指挥官依然谨慎的保留了那两个精锐装甲旅作为总预备队以应付突发情况。这样一来,政府军就没有在杜兰戈的战局中陷溺到“民族复兴军”所期望的程度,而“民族复兴军”也无法继续等待下去了,否则西进的部队很有可能就直接跟已经收缩防御的政府军西路兵团交上手,假戏真做的话战局很有可能向恶劣的方向转化。结果就是“民族复兴军”被迫在时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决心发动杜兰戈战役的第二阶段,提前向东路敌军主力进行进攻。        

        还保留有预备队的政府军东路主力自然还有余力应付这样的攻势:当“民族复兴军”机动部队从西侧的40号公路上气势汹汹的杀过来的时候,就与准备已久的政府军装甲主力迎头相撞。“民族复兴军”虽然在数量和装备上都占有优势,但是其过快的扩军使得兵员素质良莠不齐、而且地形也不利于发挥其数量优势,结果就是双方在图纳尔展开了一场残酷血腥的拉锯战——政府军的守护者坦克虽然损失不小,但是牢牢卡住了“民族复兴军”机动部队突击的路线;另一方面政府军的步兵仍然在凶猛的炮火下不停的向杜兰戈城区发动冲锋,尽管他们缺乏足够的坦克作为掩护,可经验不足的守军也很难把他们就这么赶出去、甚至据守的阵地还时有失陷。        

        随着杜兰戈的战况陷入僵持,政府军的战略规划顺利的展开了:原本政府军就计划在杜兰戈拖住“民族复兴军”主力、而用缺乏重型装备和有经验士兵的西路军夺取对手新占的地盘以削弱其实力,现在虽然杜兰戈更加激烈的战斗导致了东路军以出人意料的速度消耗着,但是大势上并没有出现改变。“民族复兴军”沮丧的发现他们在东路陷入了不利的局势后,拼凑最后的部队在库利亚坎罗萨莱斯部署了一道并不稳固的防线,暂时阻挡了西路军的推进,不过这样的平衡是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的。        

        八、破局与干涉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库利亚坎罗萨莱斯战役打响后的第四天,“民族复兴军”的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大量亮点、接着就变成了一片雪花,几群数量不详的运输机在“阿波罗”战斗机的护送下大摇大摆的穿越了“民族复兴军”缺乏空中力量的防线。很快,深处“民族复兴军”控制区内部的希门尼斯和圣布拉斯就分别出现了大量电子讯号,据“民族复兴军”电子战部队的菜鸟们分析至少有两个师的规模。压根没有想到政府军还能大规模进行空降作战、在后方基本上没有保留预备队的“民族复兴军”一时束手无策,东西两线的防御先后崩溃,尤其是在图纳尔的机动部队被西卡德雷山脉限制了行动能力,所受损失尤为重大。可以说这一战过后,“民族复兴军”单靠自己的力量是完全没有办法挽回局势了。        

        中国军队北美前线指挥部对“民族复兴军”的溃败极为震惊,他们没有想到接收了大量援助装备和物资的“民族复兴军”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遭到如此重大的打击。从前线军事顾问团发回的情报显示,“南美邦联”在政府军的此次攻势中提供了关键的“世纪”运输机和电子战设备,使得政府军能够把两个营空投到希门尼斯和圣布拉斯并把他们伪装成整整两个师,直接导致了“民族复兴军”的战线动摇。“南美邦联”派现役部队介入墨西哥使得正在艰难的收拾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两个州内混乱局势的中国军队承受了极大地压力,北美前指可不希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脆弱的侧翼暴露在“南美邦联”驻墨西哥部队的面前。为此,中国方面紧急联络了“墨西哥人民军”和北美苏军指挥部,要求他们对墨西哥西北地区失控的局势予以干涉,同时将杜兰戈-马萨特兰以北划为“禁飞区”,派遣了大批“神龙”重型歼击机和“天鹰”强击机进入这一空域。        

        中国现役部队进入墨西哥和人民军装甲部队出现在托雷翁的情报很快就传到了“南美邦联”的手中,并使巴西利亚(“南美邦联”首都)方面断定这是“墨西哥共 产势力合流、新华约即将发起对墨西哥的大规模干涉”的先兆。考虑到“天鹰”强击机对在前一阶段作战中已经十分疲劳的政府军造成的巨大杀伤、以及从托雷翁不断出现正在向杜兰戈迅速反扑的人民军生力部队,墨西哥当局不得不紧急命令前线的四个军停止行动,后退到杜兰戈-马萨特兰一线,放弃这个一举歼灭革 命制度党的大好机会而等待“南美邦联”的支援。趁着“民族复兴军”忙于重整自己溃散的主力部队的时候,墨西哥人民军则以“分担防务”为名控制了连接墨西哥东北和西北两大地区的所有交通线,并利用政府军把重兵集中在西侧的时机跨过东卡德雷山脉进逼圣路易斯波托斯-萨卡特卡斯一线——当然,人民军不可能妄想拿下这两个城市,但是“南美邦联”对中国在墨西哥西北地区划定“禁飞区”的反应却是谁都能看出来的,为了准备抗击来自南方的守护者、多功能步兵车、平定者甚至是未来坦克,人民军必须准备足够的缓冲区。        

        当“民族复兴军”在自己的控制区重新编练起一支部队的时候,“南美邦联”的正规部队也抵达了墨西哥。不过考虑到新华约可能做出的反应,这些部队并没有如同墨西哥当局所希望的那样立刻北上,仅仅是在墨西哥南部驻扎下来、轮换南部的墨西哥政府军使其能够北上而已。“南美邦联”很明显还是希望隶属于盟军强硬派的墨西哥当局在内战中消耗大部分的实力,这样一来邦联当中的本土派就可以借机打压盟军强硬派余部和未来科技公司的残余,完全控制整个南美。墨西哥当局虽然很清楚邦联的计划,但是他们已经别无选择。现在,墨西哥政府军的主力正在杜兰戈一线进行休整,如果得不到援兵和来自邦联方面的物资,那么他们是很难面对锋芒正盛的人民军的。        

        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大家都有所顾忌的情况下,战场上的形势陷入了僵持:三派都在积极恢复自己的军力,力图在下一次战役前获取超越对手的力量。这种相对平稳的战局一直持续到北美战事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为止——中苏大军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之后终于转入了新一轮攻势:东北方向上,欧列格元帅在五大湖区域击退了加拿大人之后,全力以赴的向圣路易斯发动了钳形攻势;东南方向上,尤金·德鲁姆将军则再度挥师孟菲斯,从南边威胁美军的核心地带;西南方向上,陈龙军指挥中国军队死死拖住了汤文斯的南方集团军群使其无力它顾,而胡霄汉麾下的钢铁洪流则在宽广的中央大平原上尽情的驰骋。在这种互相呼应的攻势下,残余美军的防御被逼迫到了极点,而邦联方面也意识到了墨西哥局势到了必须做出了断的时候了。        

        在南美邦联的援助和催促之下,墨西哥政府军最后一次发动了向北的进攻:这次进攻的主要目标依然是“民族复兴军”,整整八个军——这是墨西哥当局能够拿出来的最大兵力了——沿着上次进攻的道路平推了过去,但是在战线大大缩短的情况下“民族复兴军”的防守也显得更加顽强了,依靠西马德雷山脉的地形和预先构筑的工事、以及人民军在东方的策应行动,两支都是仓促成军的部队打了个难解难分。总体说来,获得大量生力军的墨西哥政府军部队还是占了一定的优势,将经验相对更加薄弱的对手的防线逐步逼退,并利用人数上的优势顶住了托雷翁方向上人民军的牵制性反击,“南美邦联”更是出动了他们部署在墨西哥的全部“志愿空军”提供空中支援——驻墨西哥的“神龙”和“天鹰”似乎因为美国南部的战争局势而大大减少了活动,这在邦联看来不啻天赐良机。可以说,在政府军主力拿下特佩瓦内斯( “民族复兴军”西马德雷山脉以东防线的后勤基地)之前,战运似乎完全是站在他们一边的。        

        正当政府军为了他们苦战后获得的“胜利”欢呼的时候,人民军的全线反攻开始了:东部地区待命已久的精锐倾巢而出,猛扑圣路易斯波托西和坦皮科,尤其是在坦皮科方向上的平原地带,由第41坦克旅扩编而来的第4装甲师所向披靡,在政府军来得及组织巷战之前就夺下了这个重要的港口城市;而在中部,人民军继续在杜兰戈东北地区政府军的防线上加强牵制,以便利从萨尔蒂约出发的主力进攻敌军暴露的后方基地萨卡特卡斯。        

        这是一场令人震撼的进军!长期雪藏自己力量的人民军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实力,草创时期的四个老牌师中有两个被拆散成为新的兵团的核心(这些兵团当中有一部分也参与了这次对萨卡特卡斯的进军,充当撕开突破口后扩大战果的力量),而另外两个则全都被投入到了中路的攻势中。而伴随着这两个全员由老兵构成的整编师的,是用从AK-104突击步枪到双刃直升机、V4战术导弹的全套苏式装备,甚至还包括尤金·德鲁姆将军挥师北上之前、从德尔里奥地区驻扎的两个红军正规师当中抽调出来的精锐装甲步兵团。当这些完全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的精锐战士乘坐着牛蛙步兵战车在铁锤坦克的保护下前进的时候,长空中呼啸而过的是成群的“神龙”和“天鹰”,它们与车队后方高高昂起发射架的V4一道,把无数钢铁与烈火倾泻到政府军原以为是万无一失的防线上,然后就是潮水一样的攻击淹没了残存政府军相形之下显得微不足道的抵抗。在邦联方面援助的大部分装备都被使用在西北前线的现在,人民军发挥全部潜力的攻势在中部是不可阻挡的。        

        对人民军真正实力和战斗决心判断不足的政府军顿时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他们认为人民军的主力将会在托雷翁一线坐山观虎斗、至多是在东面的坦皮科方向组织进攻,因此在中部地区部署的兵力仅限于防备人民军牵制性进攻。于是刚刚拿下特佩瓦内斯、兵员伤亡与装备损毁都没有补充的政府军疲惫之师就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两难的局面:如果坐视中路人民军继续扩大战果,那么萨卡特卡斯作为中转站储存的大量物资和军火就必然会丧失、而且那里还驻扎一部分邦联空军(墨西哥政府军的空中力量已经消耗殆尽,现在完全是由从“南美邦联”支援来的空军部队提供支援)也是在劫难逃;而如果匆促南撤,那么正面虽然步步收缩但是仍然维持着一定战斗力的“民族复兴军”就会在中国志愿空军的全力支援下发起反攻(自从人民军在中路和东路发动进攻后,此前故意削减了活动的中国志愿空军就全力出击,很快就把猝不及防的邦联空军打得晕头转向丧失了制空权)。两相权衡之下,墨西哥政府军抽调出前线部队中的装甲兵和摩托化步兵南撤提供支援,而其余部队就地固守提供掩护。这支援军如果能与杜兰戈周边地区的预备队会合,那么依然能够对人民军构成不小的威胁,毕竟政府军在中路的防务上还是颇下了一番心思的。        

        墨西哥政府军的反扑使得突击过快的人民军陷入了麻烦的境地:刚攻破坦皮科的人民军遭到了一支“墨西哥政府军”(实际上他们隶属于“南美邦联”,而且是全球联合阵线对抗GLA时派到南美的老牌盟军部队)的强力阻击,伤亡很大,就连第4装甲师都吃了不小的亏;进击圣路易斯波托西的人民军也不复前期的顺利,被醒过神来的政府军牢牢阻击在东马德雷山脉的南侧;在萨卡特卡斯逐渐变得惨烈起来的攻防战中,人民军也要在攻击城区的同时面对来自侧后的政府军重兵集团,打红了眼的政府军装甲部队成群的守护者坦克仗着多功能步兵战车的掩护,不顾来自头顶的V4导弹和火箭弹、疯狂的冲击人民军的队列,他们的攻势直到两个苏联装甲步兵团装备的磁暴坦克向阵地上的突破口发起了反冲锋才被击退;而在南方,发现自己判断失误的邦联军队正在不顾一切的向北调动空军甚至是地面部队要挽回战局。        

        十、下山摘桃子        

        萨卡特卡斯决定性的激战当中,人民军进攻的锋锐已经由于政府军机动部队的回撤而迟钝下来,这时“民族复兴军”才开始了迟到的反攻。由于邦联空军都在中路反击人民军的攻势,有着大批“天鹰”强击机支援的“民族复兴军”用火海淹没了当面守敌的阵地,然后不顾伤亡强行突破,将墨西哥政府军来不及撤走的一切收入囊中。很短的时间内,“民族复兴军”就把政府军的残部赶回了他们的进攻出发地,并包抄了仍在萨卡特卡斯西北鏖战的政府军机动部队侧后,甚至于“民族复兴军”前指已经开始向圣地亚哥大河派遣突击部队了。在墨西哥政府军主力基本上全军覆没(残余的机动部队在看到“民族复兴军”袭击了自己的侧背之后向其投降)、而自己缴获了数之不尽的装备与物资之后,这点稍嫌激进的行动压根算不上什么“过火”或者“冒险”。事实上,正是这样的行动让“民族复兴军”能够赶在人民军攻下萨卡特卡斯之前控制通向阿瓜斯卡特连斯的道路,从而为自己争取到了进攻墨西哥城的门票。        

        西北方向的政府军主力在萨卡特卡斯覆灭之后,在圣路易斯波托西方向的抵抗也就再也没有意义了。由于“民族复兴军”控制了萨卡特卡斯以南的地区,人民军展开了对圣路易斯波托西以北仍然进行抵抗的墨西哥政府军的合围,尽管由于不掌握直达的交通线的原因,这些敌军有相当一部分通过铁路撤退到了克雷塔罗,但是人民军已经拉平了战线、下一步就可以向墨西哥城发动正面进攻了——在坦皮科周围作战的敌军已经无心在左翼毫无保障的情况下继续战斗、而选择了向南撤退。        

        十一、裂痕        

        正当人民军和“民族复兴军”庆贺着自己的胜利、满怀希望的憧憬着不久之后打到墨西哥城的辉煌之时,两份一明一暗的情报摆在了民主革.命党和革.命制度党领导人的案头:第一,在战场上遭受了一连串失败之后,国家行动党当局的稳定性已经是摇摇欲坠,他们的军队处于极为混乱的情况下、分散在从圣地亚哥大河到波萨里卡-德伊达尔戈的漫长战线上,根本没有形成有效的防御,首都墨西哥城处于一片空虚之中,为此“南美邦联”正在紧锣密鼓的向墨西哥中部地区运兵,并计划成立一个完全听从邦联命令的政府以取代国家行动党政权、使得墨西哥加入“南美邦联”。第二,自己的友军(墨西哥人民军或墨西哥民族复兴军)出现了一些不稳的现象,而新华约的两大巨头中国和苏联之间也出现了裂痕,“新共.产国际派”已经失势,“极端民族主义派”正在利用舆论的助力逐步掌权。        

        这两份通过秘密渠道送达的重要情报引发了民主革.命党和革.命制度党的高度重视,他们都计划趁着国家行动党阵脚大乱之际拿下墨西哥城、打破邦联另立政府的阴谋,同时为自己战后的政治地位增加筹码。考虑到人民军占领连接东北与西北交界地区的行动和“民族复兴军”在萨卡斯卡特战役末期的作为,两党都不约而同的向对方隐瞒了自己的作战计划,甚至没有动用来自中国和苏联的“志愿军”来执行这些任务。相当巧合的,当“民族复兴军”特编的突击队攻抵墨西哥城西北郊的时候,人民军的战斗群也刚刚击破残余政府军的抵抗到达了墨西哥城的东北郊、而预定从北方赶到的人民军支援部队却在半路上被阻挡住了。这两支部队分别向己方的指挥部发回“已抵达城外攻击出发阵地”的信息后,就自此杳无音信,任何与他们的联络都变成了沙沙的静电杂音。        

        此后那一天在墨西哥城外究竟发生了什么始终没有人知道,当从北方赶来的人民军支援部队赶到战场时,只发现了人民军和“民族复兴军”遍地的尸骸和武器残片,没有任何一名士兵生存下来,而墨西哥政府军一方的尸体却极少。从战场上残存的痕迹判断,应该是人民军和“民族复兴军”的部队互相交火而导致的这种结果,这一调查结论与此后莫名其妙发生的几次刺杀与破坏行动联系起来之后,就很快导致了人民军和“民族复兴军”在建立联合政府一事上的破裂(两者之间本来就有较大的分歧,主要是体现在意识形态和北方边界的问题上)、并即将发展为互相攻击。关于这次改变了整个墨西哥国内局势的冲突到底是怎么回事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有一些疑点还是可以查明的:第一,战前的两份至关重要的情报都来自于在墨西哥政府军之中的内线,而作战开始后这些内线都同时失去了联系;第二,中苏两国派到墨西哥的军事顾问团对“民族复兴军”和人民军调兵行动奇怪的保持缄默(按道理这种行为是不可能完全瞒过他们的);第三,“南美邦联”在人民军和“民族复兴军”开始作战后曾经用飞机向墨西哥城运送了很多不明物体(甚至无法查明是装备、物资还是部队),但是在冲突发生的当天却没有这些“不明物体”出现的任何记录,墨西哥城的城防司令部只是派遣了两支小部队“出城迎战”,细节却无人知晓,而且这些人在战斗结束后没有一个生还;第四,北京后来解密的一份文件显示,中国的情报部门曾经在新华约首度在墨西哥划定禁飞区时发现潜逃中的崔克斯博士与“南美邦联”有所联系,但是这一情报被“极端民族主义派”的情报官员扣压了下来。        

        十二、摊牌        

        为了尽可能避免自相残杀,在与“民主革.命党”和“革.命制度党”都有联系的中间派人士的斡旋和中苏双方的军事顾问团的保障下,两党的首脑人物计划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奎基会晤以寻求解决当前紧张局势的途径。然而在先期前往阿布奎基的“革.命制度党”代表团当中,有一名高级军官秘密向从科罗拉多前线赶回的陈龙军将军透露了“民族复兴军”意图趁会晤之机突袭人民军控制的东部地区并将其缴械的计划、同时指出“民族复兴军”正与中国军方内部属于“极端民族主义派”的接触以获得外界援助。在得到麾下绝对忠于自己的情报部队(冼辉大将手下部队的共同特点就是绝对服从)的佐证后,陈龙军将军通过私人渠道向北京发出了警告、并通知了正在中部平原作战的胡霄汉和苏联军方。        

        有了准备的人民军和新华约“共.产国际派” 就在会晤召开前夕里应外合反过来突袭了“革.命制度党”控制的西部地区和那些受“极端民族主义派”影响的中方将领:陈龙军指挥着他的“铁军”重现了当年在铁门关进行的精彩空降战、成功制服了在墨西哥西北地区主要城市和基地驻守的“民族复兴军”守备部队,并在海军陶炅将军与他的“海狮”运输船与“云顶天宫”级浮空母舰的支持下、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大量“铁军”重型部队运到了“民族复兴军”主力集中地迫使其缴械。苏联方面,在纽约会战结束后就回国坐镇的摩斯科芬元帅和夏娜元帅分别在驻莫斯科、中亚、中东和北非的军队当中进行了清洗活动,将苏军内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派别”一网打尽(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化学步兵”部队掌握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派别”手中,曾经试图掀起叛乱活动。然而鄂木斯克科学部出身的摩斯科芬元帅对此早有准备,仅仅是通过启动了几个特制干扰装置、就让预先被做了手脚的化学步兵装甲失去了战斗力,不流血的终结了这次叛乱),随后开始清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派别”在其他重要部门的存在。        

        这时候在北京的“极端民族主义派”已经感到了危险,他们借指责陈龙军将军在墨西哥 “擅自行动”的机会开始做夺权的准备。然而在随后召开的党和人大的紧急会议上,从北美战区被紧急召回的陈龙军将军甩出了从“民族复兴军”总部查抄出的大量证据、甚至包括“极端民族主义派”领导人与“民族复兴军”秘密会谈的内容,而与会的大部分人都反对“极端民族主义派”的作为并要求他们对北美战事中的一些不应有的损失负责(即进攻美国南部边境各州的战役,原本这次重大损失的责任被算在了陈龙军将军的头上)。“极端民族主义派”自此在政治上完全失势,“新共.产国际派”重新掌握了大权。在中国军方“三巨头”的指挥下、以及秘密回国的胡霄汉将军和留驻海外控制区的鲁阳将军的直接行动下,“极端民族主义派”在中国以及中国控制的海外地区发动的叛乱迅速被平定,其残余势力也被从党政部门当中清除出去。        

        十三、决战的前奏曲        

        趁着墨西哥人民军和新华约忙于“内部整肃”之机,“南美邦联”也成功的用完全听命于巴西利亚的傀儡取代了国家行动党成为墨西哥城的主人,并借此时机完成了邦联军队在墨西哥城一线的军事部署。虽然已经丢掉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但是邦联也在墨西哥境内投入了空前的兵力、消除了内部的分歧,而北军则刚刚结束“整肃”、处于动荡不安的阶段。邦联的将军们对即将在墨西哥城爆发的会战充满信心,认为北军将为了提高威信、稳定内部而匆促发动进攻墨西哥城的战役,南军(即邦联扶植的傀儡军队)和邦联军将以逸待劳一举歼灭他们,进而趁着新华约还忙于对美国残余强硬派盟军发动最后进攻的机会占领整个墨西哥。为了准备这次作战,邦联抽调了近三十万军事人员(三个军种都有)部署在墨西哥南部,并把在墨西哥南部历年以来积攒的全部傀儡军(这些部队从革 命制度党和民主革 命党尚且在南方活动的时候就由派驻到墨西哥南方的邦联军事代表团训练的,扑灭红色起义的火种后基本上就完全被代表团所控制,国家行动党当局历次抽调军队北上进攻“民族复兴军”和人民军都没有取得这些部队的指挥权)都派上了战场。为了抵抗来自北军的进攻(或许还要加上苏联志愿部队的进攻),南军沿着从克雷塔罗到帕丘卡的45号公路依托地形构筑了第一道防线,在这道防线与墨西哥城之间设立了大量的支撑点,在这里一共部署了一半以上的邦联军队和相同数量的南军士兵;在西侧的圣地亚哥大河南岸,则由三分之一的邦联军和一部分南军控制着从特皮克到瓜达拉哈拉的战线,威慑着刚刚接收了“民族复兴军”控制区的北军部队,一旦东部转入攻势就发起反攻;为了防止北军从帕丘卡到墨西哥湾之间的平原地带迂回进攻墨西哥,在普埃布拉部署着最后五万名邦联军部队作为战略预备队,巴西利亚方面甚至考虑过调动一部分海军冒险通过古巴和尤卡坦半岛之间的海域对可能出现的北军迂回部队实施侧翼打击,不过最终还是顾忌在佛罗里达半岛周围游弋的强大苏联舰队而就此作罢,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苏联海军就一定不会参与墨西哥的战事;至于中路由于地形复杂、不便于保障大部队的后勤补给,因此只有塞拉亚-伊拉普阿托-普鲁安迪罗地区部署了一部分南军士兵以掩护克雷塔罗-帕丘卡防线的侧翼,一旦北军真的把主力部队投入到这个方向,那么他们就要且战且退拖住北军的步伐,然后等待从东西两侧赶来的南军和邦联军主力进行合围作战。考虑到北军刚刚完成“内部整肃”、需要重兵把守新控制的地盘,而且新华约也不可能放着美国强硬派盟军的残余不管而大举南下,因此南军和邦联军都对这次战役显得信心十足。        

        随着北军调整部署、准备对南军发动最后一击的时候,关于北军动向的情报也源源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被送到了墨西哥城的总指挥部当中:这些情报显示北军正在努力修缮基本已经被破坏殆尽的51号公路(该公路位于中部战线上),并建设与其并行的新交通线和其他各种后勤设施,大批部队——尤其是具有强大突击能力的装甲部队和数量较少的“空中突击部队”——也频频在这一地区活动,苏军志愿部队的番号更是时常在中部战线的通信讯号中被提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北军认为是攻击重点的东路战线却出现了反常的沉寂,似乎在这一地区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感到诧异的南军和邦联军仔细分析了递交上来的情报,赫然发现东部地区侦查人员的损失率在北军在中线积极备战的这段时间内异常的高,而获取的情报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大大下降,幸存的情报人员反应北军在东线对侦察部队进行了“赶尽杀绝”的政策,甚至为了追杀他们而攻入距离南军主防线很近的地方、并不惜使用大规模的全频段干扰。理所当然的,这引发了南军和邦联军的高度注意,虽然没有就此肯定“中路北军大张旗鼓的做进攻准备仅仅只是一个烟幕、真正的攻势仍将在最有利于进攻的东路展开”这一信息,不过却派出了更多的侦察部队刺探东路地区的情况。        

        在付出更大的代价之后,更多关于东路的信息被送到了墨西哥城:从东路到中路的交通线上,火车和汽车每个白天都运载着少量士兵和装备大摇大摆的向西前进,而到了夜里则满载人员掉头向东;东部地区严格的保密条令的掩护下,有大量的部队正在进行调动,还有很多神秘的仓库和营房出现……尽管由于北军强化了保密措施,关于这些行动的具体细节无法被探知,但是南军和邦联军已经认为他们掌握了北军的计划:通过对中路兵力薄弱的“陷阱地带”进行佯攻以吸引己方的注意力,实际上却通过交通条件优良的东路直接袭击墨西哥城。墨西哥城方面决定将计就计:命令西部战线的部队东移准备一举吃掉北军派来的“诱饵”,在东部战线则按兵不动坐待北军的进攻;挫败北军的锋芒后,利用驻扎在普埃布拉的左翼机动部队和刚在中部吃掉北军诱饵部队的兵力从左右两翼发动钳形攻势,围歼北军主力。        

        十四、决战的变奏曲        

        当北军的数百辆铁锤坦克、牛蛙战车和镰刀机甲在大批米格和双刃的伴随下在51号公路上向南运动的时候,自以为得计的南军和邦联军指挥官甚至打算提前在墨西哥城中的总司令部庆祝胜利,然而来自西线的紧急通讯却让他们立刻摔掉了手中的酒杯:正在向东前进准备进入攻击出发阵地的西路军团遭到了大批伞兵的袭击,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已经被切断、无法进行有效指挥!突然出现在被认为是万无一失的西路防线上的敌军是隶属于陈龙军将军指挥的“铁军”,他们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伞兵的力量;而除了通过突然的空降夺取主动权之外,这些勇敢的伞兵还得到了陶炅将军麾下“云顶天宫”级浮空母舰的火力掩护和从巴亚尔塔港登陆的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有力支援。原以为成功将“民族复兴军”缴械的中国军队应该已经被新华约调回北方参与对美战事的南军和邦联军根本没有办法应对这一支突然出现的突击兵团,更没有对抗强大的“云顶天宫”级浮空母舰的武器,在三天之内就丢掉了作为西路军团核心的瓜达拉哈拉,整个西路军团被分割包围。        

        西路作战开始后不久,中路的北军主力就开始了强有力的突击。失掉了西路援兵的南军虽然凭借既设阵地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缺乏重型装备和足够兵力的他们是不可能长久维持这条防线的——在南军和邦联军从克雷塔罗-帕丘卡防线上抽调的援军赶到之前,北军就从中路防区上碾压了过去、迂回到了敌军主防线的后方。从克雷塔罗赶到塞拉亚的邦联军机动部队猛烈突击负责突破口侧翼防守的北军,一度摧垮了北军守备队的前沿防御,但随即就一头撞到了苏联志愿部队负责的主防线上,在付出了数千人伤亡的代价后被阻拦了下来。几小时后,迂回的北军主力拿下了防备空虚的克雷塔罗,切断了这支援军的后路。        

        克雷塔罗和阿坎巴罗(中部战线通向墨西哥城唯一一条铁路的起点)的陷落,使得在东部战线维持庞大兵力已经毫无意义,南军和邦联军开始在苏联无畏级战舰猛烈地导弹轰炸和趁着大军转移的混乱潜入的恐怖机器人的无情骚扰下艰难撤退。从帕丘卡方向撤回墨西哥城的邦联军和南军还比较幸运,但是原本被部署在克雷塔罗附近的部队基本上都在撤退途中溃散了。邦联军紧急调动原本驻守在普埃布拉的五万预备队进驻托卢卡,总算是在北军的主攻方向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暂时稳定住了局势。而北军也不想在没有完全巩固战果的情况下贸然进攻已经有准备的墨西哥城,因此也没有过分逼近托卢卡,而是转过头来扫清从克雷塔罗-帕丘卡防线上撤退的残敌,并用空军和战术导弹不断攻击墨西哥城及其周边的敌军驻地。        

        随着绝望的西路军团最终向中国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投降,以及北军完全扫清墨西哥城以北所有残余敌军部队,向墨西哥城的总攻也即将开始。陆战的前奏是为争夺制空权而进行的惨烈空战,邦联从国内调来了大批歼击机意图阻遏可怕的“云顶天宫”级浮空母舰、并形成对北军地面部队的空中优势;而中国和苏联的志愿空军也一心要为自己最强的空中武力打开进攻道路。原本在航程上处于劣势的中苏志愿空军在地面的V4导弹和敦煌重炮对邦联军机场进行了多次毁灭性打击之后,逐渐获得了优势;邦联方面不断向北调动的歼击机部队也由于中苏海军南下的态势而变得谨慎起来。此消彼长之下,墨西哥城的制空权终于由北军所获得,南军和邦联军据守的阵地受到了日渐增长的空中威胁。        

        十五、资本主义安魂曲        

        地面的总攻终于开始了,进攻的序曲是空前凶猛的火力准备:数百架“天鹰”强击机和“双刃”直升机在相同数目的“神龙”和米格的掩护下尽情的向南军和邦联军的阵地散布着死亡和绝望,V4导弹和敦煌重炮的怒吼覆盖掉了一切杂音、甚至让大地都随之而颤抖,遥远的地平线那边飞来的是图波列夫飞艇的“红星”导弹和“云顶天宫”级浮空母舰的能量光束、直接抹消了每一个还在弹雨中苦苦挣扎的堡垒和工事。当在炮击和轰炸中幸存下来的南军和邦联军士兵摇晃着被震的发晕的脑袋、忍受着尖锐的耳鸣勉强从工事中探出头来时,他们模糊不清的视野中充满了全速前进的坦克和步战车,隆隆的引擎声合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声浪,伴着北军的装甲部队迅速突入城市。战斗打响不到十个小时,北军就多处突破了南军和邦联军的外围防线,分割围歼了其前哨部队,控制了墨西哥城周边的诸多制高点,取得了极为有利的进攻态势。        

        即便在兵力兵器上都占据优势,并且利用墨西哥城四周的制高点准确的轰击守军的防御重点,但北军依然无法快速突破对手经营已久的巷战工事。而墨西哥城作为全球第二大都市,本身的面积和复杂程度也给北军的进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起义者大道和改革大道上,苏联志愿部队此前所向披靡的坦克和装甲车被地雷、防坦克障碍物、壕沟和隐藏在各种掩蔽物后面的反坦克手弄得焦头烂额,北军试图通过这两条最主要的主干道快速前进、会师宪法广场切割守军防御体系的计划很快失败了。不仅如此,利用拉丁美洲之塔和墨西哥饭店作为观测阵地的守军还适时进行了几次炮火反击,隐蔽在西南工业区坚固高大的厂房与仓库中的“平定者”自行火炮给北军的火力支援部队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北军为了拔出这两个钉子,曾经试图派遣突击队利用未经改造的旧城区、古废墟等复杂地形穿越守军的防线,直接突击这两个市内最高的建筑物,但是却被熟悉地形的南军发现并击退。        

        为了限制守军反击炮火,北军调转兵锋向西南的工业区连续发动了几次进攻,但是却很难破坏那些坚固建筑物。幸运的是,北军在攻占一座仓库的时候发现了隐蔽在这里的民主革 命党一个地下工作小组,他们曾经试图在战斗开始前离开墨西哥城,但是却因行踪暴露而被迫隐藏在这里。北军从这支地下工作小组手中获取了墨西哥城的城区布防草图,调集全部支援火力猛烈轰击图上标注的守军防御枢纽、指挥中心和弹药库等关键区域,几处储存着大量重型炮弹的仓库被击中引发的殉爆,使得很多修建在回填土上、基础不牢的建筑垮塌,为北军打开了进攻的道路。加上“云顶天宫”级浮空母舰在获得北军前指的允许后,炸毁了拉丁美洲之塔和墨西哥饭店这两座建筑物,更为北军的前进减轻了压力。在北军总攻发动后不久,隶属于第41装甲旅的战士就把红旗插上了市中心宪法广场,这标志着据守墨西哥城的残余南军和邦联军的防御体系业已完全崩溃、无法再进行有组织的抵抗。除了在西南工业区、南部大学城地带还有部分南军和邦联军在几个狭小的包围圈中困兽犹斗外,大部分守军都开始溃退,其中成立不久的墨西哥傀儡当局和它的护卫部队在城东方向的特斯科科湖被北军的追击部队包围并宣布投降。        

        墨西哥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的陷落,以及负责保卫它的几十万南军和邦联军“志愿部队”的覆灭,使得南美邦联认为继续向这个中美洲国家投入兵力已经毫无意义,在战役结束后不久就宣布从墨西哥撤出自己所有的军事力量。民主革.命党很快完成了墨西哥的统一任务,正式建立了墨西哥人民共和国并宣布加入新华约。        

        从各种意义上来讲,墨西哥内战的结果都是具有很大影响的:从墨西哥本身来看,它使得墨西哥成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并且能够和战后由社会主义国家构成的全球经济网络接轨,有利于墨西哥自身的发展;从新华约的角度来看,它使得中国和苏联都能够在墨西哥建立军事基地并部署大量的军队,包括战略导弹部队,使得这里成为新冷战中对抗南美邦联的前沿阵地,为美国的战后改造和重建工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与南美邦联之间一条更短的边界也减轻了新华约军事上的压力,有利于新华约的战后恢复;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角度来看,墨西哥内战里民主革.命党和革.命制度党的冲突给“新共.产国际派”提供了一个一举消灭日益嚣张的“极端民族主义派”的机会,防止了新华约内部的分裂;从整个新冷战的角度上来看,这场代梨人战争可以说是变相消灭了南美邦联和新华约之间立刻发生另一次大规模正面冲突的可能性,同时进一步拉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实力差距。        

        就在墨西哥内战结束的时候,中苏军队也基本上消灭了美国残余强硬派军队的最后一个重兵集团,整个北美洲的战事终于真正落下了帷幕。今后出现的,将是新一轮漫长的冷战……        

 

惯例的呼朋唤友——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各位有回复的给个回复,没回复的给个查看,在下这里先谢过了!

 

@月见闪光 @苍云静岳 @YD教授 @空空 @zeroomjh @蛋疼的死猪 @结局的续篇 @YoYo子 @Drakedog @南川彩文

@2114xiao @凤凰.诺斯缇 @万里狂徒 @qweion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蛋疼的死猪 发表于 2014-6-29 19:58

坚持了四年。。。当初我那中二的小说写了几章就弃了,当然归根结底就是我太懒了。。。 ...

 

有一部分原因可以算的是闲得慌吧……毕竟开坑的时候是大一下学期,有时间。另外一部分原因是有朋友,在贴吧更新的时候碰到了很多朋友,可以说正是有他们的鼓励、支持和帮助,我才能坚持写这个设定。

我把设定发到这里来其实也是向寻找这样的朋友,毕竟反馈越多、作者才越有动力么……

链接到点评
红色精英兵 发表于 2014-6-29 20:05

有一部分原因可以算的是闲得慌吧……毕竟开坑的时候是大一下学期,有时间。另外一部分原因是有朋友,在贴 ...

 

尼玛我在贴吧碰到的不是基佬就是坑货,这地方就是其中一个禽兽介绍的,但是他自己没来,说什么等我拿到了资源再给他。。。同样是贴吧认识的这差距怎么那么大。。。{:7_498:}

链接到点评
蛋疼的死猪 发表于 2014-6-29 20:09

尼玛我在贴吧碰到的不是基佬就是坑货,这地方就是其中一个禽兽介绍的,但是他自己没来,说什么等我拿到了 ...

 

你要是把小说发到相应的贴吧里,也会有愿意交流的吧友跟帖的。我当初把设定帖扔到红警3吧里面去了么……

 

至于那位介绍人么,建议把资源的封面发给他:“想看剩下的么?自己进来吧……”

链接到点评

        三战中的离子炮计划        

        离子炮是21世纪头几十年当中西方集团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武器,它拥有很高精度和极大威力、而且几乎无法被拦截。诚然,这种庞大的天基武器非常容易遭到来自地面的袭击,但是同时它不像核武器那样附带着可怕的长期效应,使用起来不会有什么“道义上”的压力。由于北约期望能够获得一种新的战略性打击方式来对付拥有大量核武器的俄罗斯和中国,因此离子炮对北约来说具有非常高的吸引力,在未来科技公司的倡导下,很多科学家汇聚到北美开始进行对离子炮的研究。        

        2047年东欧红色起义爆发之后,北约对离子炮的需求变得更加急迫起来:尽管参与研发的大部分科学家表示这一武器系统尚不成熟,但是在未来科技公司派的研究人员的支持下,北约依然决定将这种尚处在试验阶段的武器部署在太空当中。2050年4月初,世界上第一套能够同时打击全球各个角落的天基离子炮系统部署完毕,开始进入调试阶段,这一工作由未来科技公司派系的研究人员来完成。        

        可是,这套强大的武器系统并没有在随后爆发的三战当中发挥作用,准确的说是没有为了北约方面而发挥作用——原本应当是被防护的万无一失的离子炮系统地面控制中心竟然被GLA的北美分部所渗透,并且这些GLA突击队员还通过使用迷幻药的方式掌握了这套武器的使用方法!由于北约对离子炮系统地面控制中心的防护过于自信,这一系统的控制权限(甚至还包括该控制中心本身防御系统的控制权限)依然掌握在负责调试的未来科技公司研究人员手中。结果这造成了极为可怕的悲剧发生:GLA通过被迷幻药控制的研究人员发射了离子炮,一举击沉了北约各国的绝大多数现役航空母舰、并摧毁了这些国家的航天中心(包括科研、建造等相关区域)和重要造船中心。更倒霉的是,由于GLA的渗透人员获取了操纵控制中心自动防御系统的权限,北约特种部队向该控制中心发动的突击也铩羽而归。为了避免GLA使用离子炮继续攻击其他目标(中国和新苏联威胁如果离子炮在GLA的操作下攻击了自己的地盘,那么就要代替北约来清除这些天基武器并向该控制中心发射核导弹),北约不得不自己摧毁了这个脱离控制的离子炮系统;而GLA的渗透人员随后也启动自毁程序,将这个控制中心内的一切——包括至关重要的研究人员和宝贵的无数资料数据——都毁灭在猛烈的爆炸当中。        

        三战尘埃落定之后,关于2050年4月末的这次震惊世界的可怕突袭又掀起了大量讨论,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为什么GLA能够成功渗透戒备森严的控制中心?要知道这个控制中心位于洛基山脉内,为了抵挡来自敌方的核打击而深藏于山腹之中,守卫它的也是未来科技公司的精锐私军——而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在三战当中也是有目共睹的强悍。第二就是GLA所选择的打击目标。虽然北约拥有的那些航空母舰的确是对海军短板的GLA构成了也许是不可逾越的威胁,但是“未来”号和“阿克曼”号超级航空母舰在中东地区被击沉则说明GLA并非是没有对抗航母的手段,能渗透到离子炮控制中心也说明GLA破坏航天中心与造船中心不甚困难。依照GLA对西欧、澳洲和美洲的攻击风格来看,这些离子炮似乎更有可能被用来轰击全球各大城市。        

        这其中的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释,因为在2054年后新华约和雇佣军就明确指出未来科技公司是支持GLA的幕后黑手,这也就是GLA的北美分部能够顺利渗透到由未来科技公司严密把守的控制中心内,并且不仅可以迅速夺下它、还能坚守它直到离子炮发射时为止的原因。        

        至于第二个问题则是在三战结束二十余年后才得到解答,一名退役的克格勃高级领导人出版的回忆录中描述了新苏联对GLA的间谍行动,其中有一节就指出一名效忠于新苏联的原俄罗斯特工打入了GLA的北美分部、并在其中担任关键的通讯官职务。2050年4月末这次突袭通讯中心的行动当中,该特工收到了来自北美分部的两份打击坐标清单,第一份是来自中东总部的命令、要求打击全球各主要城市,第二份则是来自于GLA内部技术派人士(即后来支持“欧洲军团”报告的那批人)的建议、即要求打击航母与航天中心等目标。虽然北美分部最后听从了中东总部的命令,但该特工串通了他在通讯部门内发展的几名下线,删除了第二份清单中的非北约坐标(因为非北约坐标数量相对较少、删除后不易被发觉)后,将其发给了渗透进控制中心的突击部队。这才是GLA操纵的离子炮没有打击全球各大城市的真正原因。        

        而在2050年4月末的这次突袭行动后,由于所有的天基平台都已经被炸毁、而大部分参与研究的科学家都和相关资料数据一起化为了灰烬,北约就彻底放弃了离子炮的研究计划,只有作为离子炮系统研发副产品的冷冻光束卫星和“雅典娜”型战术轨道炮被最终保留下来——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科技公司投资并不占主导地位的离子炮系统受到军方极大关注的时候,冷冻光束卫星和“雅典娜”型战术轨道炮这两样完全有未来科技公司研发的武器系统原本并不是很受北约重视的,它们后来在盟军中被大量普及乃至变得不可或缺并非源自未来科技公司声称的“因为2048年在俄罗斯战场上的优秀表现”、而正是起自2050年4月末离子炮系统被彻底摧毁。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看到了日韩联盟的设定了,说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韩国人的脑子都不能说是正常,首先,他们很仇视日本这是没的说,毕竟日本殖民他们几十年

丧尽天良的事没少做,但是,韩国在仇视日本的情况下还对着中国大开地图炮,近些年来韩国国内对中国的敌视就没低过。

对于这么一个逗比云集的国家,形成联盟的唯一可能(我个人认为)就是朝鲜拥有了毁灭他们的力量让他们不得不向美国干爹求助,

美国干爹忙着对付别的事情就把日本扔来帮忙了,然后聪明的日本人就控制了韩国的命脉(经济或是军事力量,毕竟日本人口不少)

没办法,韩国就被日本绑上了战车,就像二战时一样成为了附庸国,而日本卖给美国干爹一大笔空头支票相信美国干爹也不会说什么

最后日本再反捅干爹一刀,趁机摆脱美国的钳制,并以加入新华约相要挟逼迫美国承认它的国际地位什么的,同时向新华约示好。

最后,要么它机智的加入一个势力,要么在两大势力间作死般地玩平衡,结局当然是在我大中华的铁蹄下灰飞烟灭啦

大中华万岁

链接到点评
zeroomjh 发表于 2014-6-30 16:23

看到了日韩联盟的设定了,说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韩国人的脑子都不能说是 ...

 

应该说,在我透露的情报非常少的情况下,你猜中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确实,在这个设定中,美国的注意力从东亚转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北极油气资源大发现,这使得美国重新把俄罗斯当成了主要敌人。为了孤立俄罗斯,美国要向中国示好,因此美国要从亚洲收缩军力;但是中国的发展对美国也不利,因此美国需要扶植日本来对抗中国,单靠日本一国遏止不了中国、美国就默许日本在东亚进行扩张并且扶植其他反华势力。

 

北极油气资源大发现之后,俄罗斯为了打破美国的包围,在亚洲除了拉拢中国之外、还必须给美国添堵——因此俄罗斯就向朝鲜低价出口石油(朝鲜的工业体系本身就是烧油的)、使得朝鲜力量增强;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很快被美国打垮、但是又不方便跟美国立刻翻脸,所以也支持朝鲜。这使得韩国感觉来自北方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美国的撤出东亚,韩国被迫向日本靠拢。而日本就抓住这个机会,准备吞掉韩国。

 

新矿产能源的发现(就是红警3里面的矿场),使得日韩力量对比彻底失衡——日本本土发现了大量高品质矿产,但是朝鲜半岛上却没有矿。于是日本正式将韩国收为附庸国,形成了日韩联盟。这个新的“日韩联盟”最大的对手是同在东亚的中国,因此“日韩联盟”在东南亚寻求“遏制中国”的机会。

 

美国早在“撤出亚洲”的时候,就策划着扶植反.华势力:最开始是扶植印度和东盟,但是东盟内部意见并不统一、而印度又跟中国隔着喜马拉雅山脉,不好发力。在GLA崛起之后,美国就扶植GLA的“东南亚军团”和“中亚军团”,以此来牵制中国和俄罗斯。但是GLA在全球势力的扩张又逐渐使得西方国家感到了威胁,因而西方国家一方面继续支持GLA对抗中俄,另一方面又收买雇佣军去打击GLA、防止其过度膨胀。日韩联盟趁着这个机会跟GLA搭上了线,秘密向GLA提供武器、技术和资金,帮助GLA牵制中国、并从GLA手中换取粮食和资源(例如东南亚的橡胶)。

 

到2047年东欧和俄罗斯发起红色起义的时候,日韩联盟也出兵干涉俄罗斯远东地区,主要目标是检验一下自己建立起来的新军队、同时缓和美国对自己的怀疑(美国也担心日韩脱离西方阵营)。虽然最后俄罗斯起义成功、日韩从西伯利亚撤回了军队,但是日韩联盟本身损失不大,而且还暂时打消了西方国家的疑虑、完善了自己的军事机器。

 

2050年GLA发动全球叛乱的时候,日韩联盟出兵菲律宾、假装跟GLA交战,实际上是继续跟GLA做生意(尤其是获取能源,本土的高品质矿快开采完了);同时日韩联盟还继续在太平洋上囤积重兵、迫使中国分出一半的精力来防范日韩联盟撕毁条约发起偷袭,这样中国就不能很快的消灭东南亚的GLA军队了。日韩联盟希望盟军和新华约、GLA之间互相消耗,这样日韩联盟就有机会“渔翁得利”。至于日韩接下来会怎么做,这个我就不剧透了……

链接到点评
红色精英兵 发表于 2014-6-30 17:22

应该说,在我透露的情报非常少的情况下,你猜中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确实,在这个设定中,美国的注意 ...

 

哈哈,我还是很聪明的(其实这句是在开玩笑)

根据我所看过的军事小说的一贯尿性,日本这玩意总是会撞到好的发展机遇,然后因为自己的逗比把自己玩死

而且根据R3剧情中日本的军事实力来看,吞并韩国也是很有可能的,最后联系一下实际,日本吞并韩国的可能性远高于中国,毕竟美国好歹是日本的干爹,不帮干儿子难道帮打儿子的人,最后联系了一下安倍弯人最近一阵子的傻×言行,其实日本高层想脱离美国的念头是愈来愈浓的,毕竟给人当儿子不如自己好好活,日本其实就是美国养来对付中国的狗,那天美国认为日本没用了说不定就拿去下火锅了。

根据以上内容,我完成了之前的猜测,就是这样啦

链接到点评

上午更的《三战中的离子炮计划》篇幅略短,不好意思拿来骗糖,思忖再三,决心再更一篇……

 

顺便说下,本文为《读者》体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把它的结论太当真了……《读者》杂志经常这么干:片面的拔高某细节的意义,最后得出“扭转历史进程的关键力量是这一细节”这种荒谬的结论。所以说本文实际上只是为了解释为什么GLA“中亚军团”进攻的是中国西北而不是俄罗斯,至于是不是“一份情报决定了三战的结局”、我想大家其实都知道……

 

 

        胜负之间只相差一份情报(本文为仿《读者》体)        

        如同此前的两次大战一样,三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各式各样的评论员、史学家和军事专家就开始搜集材料,研究不久前发生的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例。这其中很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到GLA这个一度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势力的战史上面,他们想搞明白:是什么让这支潜伏几十年后一鸣惊人的可怕武装力量,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从主动沦为被动、最后仅仅能在非洲一些偏远的国家苟延残喘?在这些人当中,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的李炽霜教授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        

        李教授认为,GLA最大的失误在于2050年命令中亚军团向中国的西北地区进攻,而没有选择构筑防御工事堵死阿拉山口、北上进攻苏联的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他在自己关于三战的著作《胡尘硝烟——GLA中亚军团征战实录》当中指出,如果中亚军团以部分兵力防守阿拉山口、派遣以伊朗军队为主的强大部队攻打乌拉尔、新西伯利亚甚至是斯大林格勒,那么就能有效地削弱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并牵制其兵力,导致苏联在高加索地区的防御崩盘也并不是不可能,这样一来2051年上半年苏联就无力对东欧发动攻势、GLA“欧洲军团”把盟军赶下大西洋的计划就会成功!这样一来,整个三战的进程就会大大改变、GLA称霸全球的作战也就不会功亏一篑了。        

        从中亚军团的命运来看,似乎封锁阿拉山口、进攻苏联远比突袭中国西北来的划算:从2050年4月底发动对中国的进攻开始,中亚军团一共也只掌握了不到半年的主动权、而且从来没有拿下乌鲁木齐把自己的影响扩展到省境之外,可以说原本计划中“扰乱中国西北地区、迫使中国消耗通过总动员获得的庞大兵力与物资进行长期反游击战”的目标根本没有达成;相反的,中国军队却很快发起反击,不仅收复失地、占领中亚,而且最后发动了致GLA于死地的中东大远征。那么是什么原因迫使耶路撒冷“舍易取难”、选择了这样一个看上去并非最优解的方案呢?        

        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曾经有过很多种说法:譬如说苏联军队在中亚周边屯集重兵阻碍GLA进攻、GLA认为苏联甫经大战不会主动出击、中国极端民族主义派控制西北导致人心尽失、中国为了防备日韩同盟把主力置于东部导致西北防务空虚等等。然而这些理由都显得比较牵强、不能完美的解释中亚军团东进而非北上的原因。而战后审讯GLA和日韩同盟那些被抓捕归案的战争罪犯的时候,出现一些更具说服力的答案:        

        一些GLA总参谋部的战犯供认,他们过低的估计了苏联和中国的力量、而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认为苏联不会对GLA在欧洲和中亚的行动造成干扰、中国的西北也将一击即破。当然,这些估计是不可能作为决定一个军团命运的唯一根据的,GLA对这个问题有着更加深远的考虑。        

        众所周知,东南亚地区给GLA提供了很多重要的资源(包括对GLA来说非常宝贵的粮食、橡胶等),同时也是GLA和日韩同盟的唯一交易平台。一旦丧失东南亚地区,那么GLA不仅会失掉一个宝贵的军团和太平洋攻略计划、丧失极其重要的资源供应地,还会导致它失去与潜在盟友日韩的联系渠道,更重要的是日韩将会因为失去东南亚这个与GLA共享的资源供应地而被迫与控制东南亚地区的势力联手反对GLA。而中国,这个拥有极其强大的动员力量的国家,与GLA直接接触的主要有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尽管GLA对自己属下的各个军团都非常有信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耶路撒冷认为东南亚军团能够长期对抗中国的强大力量——即便中国不得不把一半的力量用于防备日韩。        

        在GLA的“三巨头”看来,中国进攻东南亚的可能要远大于进攻西北:首先,东南亚地区距离中国人口工业的密集地带更近,而且民族和宗教问题相对更轻,这为中国军队的进军提供了便利;其次,中国军队的海军尽管较弱、但是对比GLA来说应该还是有优势的,通过海路进行补给也比使用漫长的兰新线更有效率;最后,中国军队进攻西北需要跋涉极远的距离才能威胁到GLA的心脏地带,而进攻东南亚则可以直接掐住GLA的命脉。那么,既然中国军队进攻东南亚的可能性远大于进攻西北、而东南亚军团又很难守住这个对GLA来说至关重要的地区,就有必要把中国的注意力引到西北,那么命令中亚军团进攻中国西北而不是死守阿拉山口、很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而根据耶路撒冷总部冷酷无情的计划,中亚军团成功祸乱西北、将中国大量力量牵制在国内反游击战当中固然很好;即便失败,也可以引诱中国军队发动对中亚和中东的远征,在中亚的游击战可以牵制中国军队的力量、而GLA可以在拥有地利人和的中东迎战远征万里的新华约大军。        

        但是从战事的实际走向看来,中亚军团很快就被打垮、而中国和苏联的军队紧接着就占据了中亚地区,相反的中国海军却始终被日韩海军所牵制、没有支持陆军发动对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登陆作战。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牵涉到中国对当时局势的战略判断:        

        北京认为,中国在三战中实际上只有一个扩展方向、那就是西北。如果全力向东南发展,那么占领中南半岛之后就很难继续前进,因为日韩的潜在威胁会牵制中国发起跨越海洋的远征,这将使得中国在三战后很难在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中获得重要的发言权;而从西北发动远征则可以把自己的力量延伸到中东甚至非洲,这样一来对战后局势的影响力就要大大拓展、并避免苏联所控制的地区脱离自己的影响。至于攻打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则由于中国海军受到严重牵制、很难为登陆部队提供稳定的补给,因此不予考虑。        

        那么,问题的关键这时候暴露出来了:GLA没有执行攻击苏联的方案、而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实施了那个最终导致自己陷入被动的攻击中国的计划,是因为耶路撒冷认为日韩海军是不能够牵制住中国海军的全部力量、致使中国军队能够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构成威胁的;但实际情况是中国海军确实被日韩完全牵制住了。是什么导致了GLA和日韩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呢?        

        GLA和日韩的战犯供认,这个“关键”在于中国军队大名鼎鼎的“云顶天宫”级浮空母舰。        

        熟悉三战战史的人可能会问:“云顶天宫”级浮空母舰固然威力巨大,但是它们安装上所有武器首次参战是在2054年,此前所有浮空母舰也一直承担着防备日韩的任务、可以说是被完全的牵制住了,它们怎么会这样大的误导了敌人呢?        

        实际上,这属于“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个乌龙:在三战爆发之前,“云顶天宫”级的制造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但是并没有安装武器,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过分刺激盟军和日韩、使它们更注重GLA的威胁,另一方面也是预防万一盟军和日韩真的来入侵中国、就可以给浮空母舰快速安装上武器打对手一个冷不防。于是,GLA和日韩就错误的将浮空母舰当做是新式的运输工具,进而认为中国海军能够用现有的兵力应付日韩的牵制、同时使用这些浮空母舰为登陆东南亚的军队提供补给(因为很显然的,要进攻日韩肯定是从朝鲜半岛动手),2050年10月中国利用这些浮空母舰从陆上向缅甸仰光港运输轻型舰只更确定了这种印象,于是才大费周章的命令中亚军团进攻中国西北。其实如果他们知道中国军队原本就打算进攻中亚、这些浮空母舰实际上是防备日韩的战舰的话(攻打GLA的海军用它显然是大材小用),恐怕就会让中亚军团执行完全不同的计划、导致三战走向另一种结局吧?        

        胜负之间,往往只差一份情报。        

 

差点忘了要呼朋唤友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各位有回复的给个回复,没回复的给个查看,在下这里先谢过了!

 

@月见闪光 @苍云静岳 @YD教授 @空空 @zeroomjh @蛋疼的死猪 @结局的续篇 @YoYo子 @Drakedog @南川彩文

@2114xiao @凤凰.诺斯缇 @万里狂徒 @qweion

问下版主,这篇更新和119楼的更新加起来,能拿糖么?上午没呼叫是感觉那一篇太短不好意思要糖,于是又更新了一段……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我又想到了一些东西

GLA和未来科技公司合作,那么他们应该有庞大的物资需求和场地要求,但是在美国的调查中GLA只是插手了一部分公司罢了

那么他们的科研项目应该是在地下,说不定整个阿拉伯半岛地下布满了GLA的秘密机构呢

而且新式装备和生化武器什么的没有未来科技公司光凭GLA绝对研究不出来,毕竟科技的累积差距在哪里。

最后,未来科技公司应该有控制GLA高层人员的设备,或者是反制手段。

而且地下研究厂很可能会是GLA未来翻盘的重要砝码

期待大大继续更新啦,话说我看得好慢呀

链接到点评
zeroomjh 发表于 2014-6-30 18:34

我又想到了一些东西

GLA和未来科技公司合作,那么他们应该有庞大的物资需求和场地要求,但是在美国的调查中 ...

 

美国的调查仅限于西方国家内部的公司,对于GLA传统“势力范围”里面并没有进行调查(实际上也没有那个条件去调查),所以GLA需要的物资和场地完全可以在美国势力范围所不及的地方获得。

 

GLA和未来科技公司不是“直接”合作,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皮包公司”间接的进行接触。因此未来科技公司实际上并不能控制GLA高层,也没有直接的反制手段。但是由于未来科技公司对GLA的援助深度要高于西方各国的政府,所以未来科技公司对GLA的情报了解的更多一些(不过,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假情报所迷惑)。

 

GLA的科技并不仅仅依靠未来科技公司一家:早在GLA刚刚成立的时代,“三巨头”就秘密的收购、吞并了许多公司和实验室,并且接管了其势力范围内各国的科研机构,GLA的科技基础来自这里;在发展阶段,除未来科技公司和西方政府的援助外,GLA还得到了俄罗斯(收买那些贫困的科学家,或在俄罗斯起义时绑架)、中国(通过控制巴基斯坦获得)、日韩(日韩秘密支援)的部分科学技术。所以说GLA的“渠道”很多、而且有相当的自主性,单独任何一个势力都不可能掌握它的“命脉”。

链接到点评
  • 铃Beru将标题更改为变革之潮——第三次世界大战风云录(5.22 任务:“惊涛拍岸”)
  • 铃Beru将标题更改为变革之潮——第三次世界大战风云录(10.4 铁幕装置)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