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变革之潮——第三次世界大战风云录(10.4 铁幕装置)


推荐贴

        装甲氢气球

 

        【基本信息】

        制造需求:$750/10秒

        必要建筑:无

         设计用途:空中运输

        制造方:安全航线公司

        原产国:阿联酋

         量产方:GLA空警中心

 

        生命值:2000

        攻击力:300高爆类(坠毁)

        攻击间隔:一次性

        射程:面杀伤半径30

        速度:30

        自身视野/开图半径:150/500

        弹头修正比:枪弹200%,机炮66.7%,狙击1,肉搏0,火箭150%,破片150%,穿甲200%,光棱NA,电击NA,脉冲NA,高爆75%,鱼雷NA,毒素5%

        其他:装甲氢气球搭载的步兵对空优战斗机只能造成25%的伤害

 

        【配套装备】

        包有钢丝的铝合金龙骨

        刚性材料氢气囊(×18)

        LR-9型12缸动力涡扇

        储备浮力的压舱杂物

        带有步兵观察口的装甲吊篮

 

        【背景资料】

         20世纪初,德国著名飞艇设计师斐迪南·冯·齐柏林将硬质飞艇技术推向了全盛时期,这种远比当时刚刚问世的活塞螺旋桨飞机成熟的飞行器后来被广泛运用到高空轰炸、军事侦察、远洋长期巡逻等任务中,并派生出了基洛夫飞艇这般终极的“空中死神”,可以说,飞艇的神话仍在不断延续着。深受德国飞艇制造技术和苏联军事思想影响的阿联酋人以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由阿布扎比安全航线公司于十几年前开发制造了一款气球形的装甲空运设备,后来被中东联合国防军大量使用,并承担了空中警戒和防御拦截等任务。自从GLA与盟军在半个世界范围内展开较量之后,价廉物美的装甲氢气球又成为了其不可或缺的空中力量。

         装甲氢气球从设计上来看非常的原始,仅有18个由铝合金骨架支撑、彼此分隔的刚性氢气储存囊和一个半密封的装甲载货吊篮组成,但实际上,安全航线公司的设计师们还是在其安全性能和多样化军事用途上下了一番功夫的。由于该飞行器有相当的储备浮力,空运主战坦克级别的重型单位是不在话下的,而在搭载步兵小队时,装甲吊篮上留有的射击口可以保证这些步兵即便是在运输途中仍可以战斗。不像空间拥挤的战斗巴士,装甲氢气球运输区区5名士兵是有很大的空间富余的,因此即便是RPG火箭这种尾焰极其严重的装备都是允许使用的。而且,由于氢气球的飞行平稳,可以对空作战的步兵仍能保持打击敌方空军的能力,这就使得装甲氢气球变成了GLA名副其实的空中碉堡。 

        不过,相比于技术先进程度高出不止一个数量级的基洛夫飞艇,装甲氢气球除了飞行速度外的各项指标都相去甚远。虽然正常情况下,一架制空战斗机的载弹量不足以将其击落,但如果它同时碰到多架敌机,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尽管有些人认为,圣战军的RPG火箭完全可以迎击这些苍蝇一般讨厌的敌人,但实际上这么做收效甚微。面对机动性非常优秀的敌战斗机,圣战军很难做到像在地面偷袭时那样的命中率,因此装甲氢气球的最大克星仍是空优战斗机。另外,氢气囊一旦被击毁点燃,其坠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也是极为可观的,在敌人基地上空滞留还好,如果是在自家大本营,那么GLA的指挥官都很清楚后果如何。

 

         【作战摘要】

        -> 悬浮碉堡——装甲氢气球是少数拥有5名步兵载员同时射击能力的运输单位,而且它还可以对空作战,称其为悬浮在空中的碉堡一点也不为过。

         -> 空中力士——凭借出色的浮力储备和强化吊篮设计,装甲氢气球能够运输主战坦丵克以下所有车辆和人员,利用雷达监视死角,或者电子干扰车的掩护发动敌后突袭空降也是其拿手好戏。

         -> 糟糕速度——像所有飞艇装备一样,装甲氢气球的速度缓慢是GLA运输队必须考虑的不利因素。该劣势虽然可以用各种隐藏行迹的手段遮掩一二,但不得不承认有时战斗巴士是暗度陈仓的更好选择。

         -> 无谓抵抗——虽然具备对空射击能力,但即便是搭载满员的圣战军,在对抗空优战斗机时,装甲氢气球仍然势同鱼腩,因为战斗机的灵活机动能力会令它的载员损失大部分火力。因此,把对抗敌方战斗机的任务交给地面防空部队或者毒牙截击机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 回复 1.1k
  • 创建于
  • 最后回复

本主题的最活跃

热门回复

红色精英兵

【由于论坛改版后精华主题不能轻易修改首楼,故今后目录的更新将在二楼进行,望周知】   这是我做的一个关于红色警戒3的设定,利用了原版红警3和命令与征服:将军的部分框架,但是整个设定的时间线是我设计的。由于这个设定太大,有几十万字,不可能一次发完,所以请各位坛友帮忙回帖、这样我就能避开三连了……   这个设定最开始是在我的百度空间和百度红警3贴吧发表的,受到了

红色精英兵

科迪亚克级战巡舰    定位:重轰炸/运输单位    科技需求:T3    原产方:未来科技公司    量产方:无(由建造场在防御界面召唤)      关键指标:    三联装“白田”型400毫米舰炮(x3)    天西VX型脉冲导弹和伊卡洛斯近防系统组成的防空单元(x4)    质子撞击反应堆  

红色精英兵

任务“先发制人”     指挥官同志,华北战事已然进入最关键阶段。在此前几天,旭日帝国因损失过大而被迫放弃对大连-旅顺的进攻,并且也未能从我军手中夺取承德。这意味着帝国既无法将其最强大的海军舰队投入对渤海西岸的进攻,也无法穿过燕山山脉迂回北京,现在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强行突破狭窄的辽西走廊、冲入华北平原,凭借优势兵力展开对京津的包围。当然,帝国军队也很清楚在没有水上力量策应的情况

        MI-30“荒芜直角羚”直升机炮击系统(GLA)

 

        单位用途:远程反人员/反建筑武器平台

        图纸来源:原米里直升机设计局阿拉伯籍电气工程师依穆扎及下属阿拉伯籍工程人员

        样品来源:GLA伊朗SATNER“安拉之铁”兵工厂

        信念:“适者生存”

 

        装备:

        1、规模化生产的机身骨架、动力系统和三层共轴螺旋桨

        2、充满拼接痕迹和焊接缝隙粗糙的装甲

        3、装备四连装液压地犁和双段式炮管制退器的203mm加农炮

        4、布满大大小小的仪表盘和电线,杂乱不堪的鱼泡型4人驾驶室

        5、臃肿不堪的尾部武器收纳舱

        6、乱七八糟颜色的机身上涂有巨大的红色标语“安拉之剑”

 

        背景:

         第一苏联的米里直升机设计局在30年前曾经研发并顺利生产著名的MI26重型直升机,优美的机身和强大的性能让苏联的军队着实兴奋了一阵。随着第一苏联的解体,米里直升机设计局的状况只能用凄惨来形容,大量技术人员流失、国家注入的资金不足以及陆续失去多笔陆军和空军订单让它只能做一些小型民用直升机的设计制造工作。米里直升机设计局不堪忍受这种困难处境,在电气工程师依穆扎的率领下,他们开始设计一种新型的重型直升机,并希望以此从军队拿到宝贵的订单。

         MI-30MK-II直升机炮击系统基于常规火力支援压制/据点防御和“蛙跳战术”的理念进行开发,力争在生存力、移动力和震慑力三个方面做到最优。随着日以继夜的图纸设计和数据整合,耗费几乎全部的资金人力来投入的实机检验,最后研制成功迄今为止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直升机炮击系统。工程师依穆扎对他的作品感到十分满意。它虽然看着外形怪异、但是性能优良,并且相比于新式米格战机、天启坦克等高耗资的项目来说,他的这个飞行炮台确实显得稍微廉价一些。

         但是军备部的官员显然不认为这个丑陋的怪东西真得能发挥作用,他们更喜欢V系列的发射平台,更钟情于双刃,更喜欢把钱花到天启坦克项目上,而不是这个用着常规火炮,飞行速度缓慢,更适合防守的怪物身上。工程师依穆扎没有想到倾其所有的直升机炮击系统在陆军和空军那里没有拿到一份订单,理由仅仅是因为“和我军现在战略目标不符”这个莫名的理由。

         GLA给了他新的曙光,同年经过秘密接触和达成合作协议,郁郁寡欢的米里直升机设计局的工程师依穆扎,背叛了苏维埃红色帝国,为了金钱和自己的私愤将宝贵的图纸交给了GLA,年底,因行为败露,工程师依穆扎被秘密枪决,米里直升机设计局就此解散。

 

        战场情报:

         第二年,在南欧的苏联方面军传来报告,报告中提及在GLA阵营中,可能出现了一种远程炮击武器,因为“我军的地堡和岗哨经常被凶猛的火力摧毁。”,前线的装甲部队也经常传来诸如“它速度很快!当我们的装甲部队靠近时,它就飞走了!!”“天哪,为什么我的高射机枪打不下它!!”此类的战况时讯,随着越来越多此类报告的出现和一些清晰的照片显示,在苏维埃未能结出硕果的“荒芜直角羚”的确在GLA繁衍出一片恶花。这种装备的加入使得GLA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阵地防御能力,使得苏军的远程优势尽失,无数英勇的战士因此丧命。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数点关于“荒芜直角羚”的情报:

        安拉之剑----“荒芜直角羚”的203mm加农炮尽管不能做到像敦煌炮那样火力密集压制,但是它的射程更远,单发炮弹的威力更大。从战场时讯来看,这种火炮对于人员、车辆和建筑都有不小的杀伤力。

         庞大耐用----作为一架直升机来说,MI-30拥有史无前例的抗击打性,这得益于其合理的架构和类似船舰上水密舱功能的“装甲单间”,机体主要部分都由这种装甲单间层层包裹,使得摧毁它变得困难。尽管由于GLA冶金技术的落后造成一些“荒芜直角羚”没有很好的铺设装甲板,但是这种一打就穿的破玩意儿倒是很好的缓解了重型对空火力的威力:显而易见,那些弹丸都穿体而过了。

         还是忒慢----MI-30飞行速度由于GLA的兵工技术限制,根本无法达到原型机标准,尽管这样的速度对于转移阵地来说够用了,但是一旦被速度快的部队盯上,被干掉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除了203mm火炮以外,它上面只有一挺可怜的机枪。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它从落地到开炮所用时间出奇的短,但是再让它升空的话,那可就长喽。

         恰似犀牛----如此大威力的火炮竟然没有任何火控系统。有的时候只能靠前线那些步兵才能指引目标,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不过一想到GLA那如同回收站一般的兵工厂,倒也说得过去。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藤本·马穆努克”四发螺旋桨滞空攻击机(GLA)

 

        单位用途:重型滞空全方位攻击平台

        图纸来源:三菱重工&GLA的erthary“真主之翼”航空工厂技术部门

        样品来源:主体:GLA南太平洋erthary“真主之翼”航空工厂,火控系统&武器平台:三菱重工濑户兵器厂

        信念:“一击必杀!必杀必胜!!没有我们射不碎的东西!!!”

 

        装备:

        1、反向安装的三菱“飞鸟改”串联同轴航空自供电发动机

        2、视野良好的驾驶舱和强化装甲覆盖的机身

        3、三挺30mm六管“濑户岚”链炮和对应的先进动态捕捉火控系统

        4、精密复杂的先行量产型波动武器发射平台

        5、巨大的悬空气囊以及充气装置。

 

        背景:

         日韩联军出于战略目的和GLA合作已是不争的事实。GLA的首领们也很“习惯性”的向这群矮小的东亚人伸手要任何他们搞不出来、搞不成功的关键性科技。生化武器就是明显的例子,要是没有日韩方面提供的硬件设施,即使再有才华的科学狂人也无法用木桌和显微镜做出什么成绩来。

         其实在军事技术方面,两者的合作关系很密切,日韩联军可以通过GLA的阵线来实际测试自己用起来毫无把握的武器,而GLA反过来也会提供给军工企业一些“疯狂且实用”的灵感。“藤本·马穆努克”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三菱重工是日韩联军曾经最重要的战斗机生产伙伴,但是现今地位尴尬,传统的战斗机已经败给了高新科技企业生产的VX系列可变战机,而三菱现在的作用仅仅是提供庞大的生产厂来制造别人授权的东西。

         这时,GLA的空军官员也不甘于自身装备太过落后的现状,积极的和日韩联军相关企业展开接触。而不得志的三菱重工首当其冲。借助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GLA和三菱重工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同年,GLA就得到了一批传统战斗机来武装自己的“破烂大军”。然而真正的疯狂还在后面。

         次年,“藤本·马穆努克”正式加入GLA战斗序列。作为首款由GLA和三菱共同研发的(注:GLA仅仅提供了建设性意见)滞空战机,“藤本·马穆努克”搭载了三菱重工利用最新技术研发的“飞鸟改”串联同轴航空自供电发动机,这种看似传统的发动机拥有强劲的动力性以及革 命性的设计:可以通过停止动力输出的方式来为“藤本·马穆努克”装备的波动武器发射平台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持。同时机体背部搭载的悬空气囊会快速充气提供必要的浮力。这时滞空战机彻底转换成发射波动武器的空中打击平台。发射完毕后,只需要重新启动发动机甩掉气囊便又可以转为传统的飞机脱离战场。

         外形守旧的螺旋桨飞机并非可以轻易歼灭,安装在左右发动机下方和机体后方的三挺30mm六管“濑户岚”链炮和对应的先进动态捕捉火控系统可以轻易撕碎任何胆敢来犯的敌机地面部队,而且它根本不用机头对着敌人,链炮的底座可是360°活动的,通过火控系统捕捉任何方向的敌人。

 

        战场情报: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数点关于“藤本·马穆努克”的情报:

        旧日幽灵----复古的外观以及机体上面涂装的日本体汉字“一击必杀”,再配上传统的绿色机身红色整流罩涂装,以至于跟它正面交战的飞行员都有一种时光错乱的感觉。

         断恶之刃----链炮狂暴迅猛的弹雨攻击和小型化波动炮单发决胜的破坏力让GLA终于可以放心实施自己的破坏计划,仅仅投产一个月,区区几十架的数量就迫使盟军放弃多处空军基地,而波动炮击中目标后留下融化形状的残骸也让盟军吃惊不已。这似乎也让GLA的游击队形象有所改观。

         珍贵的恶魔----如果不是三菱重工自己不停的注入国家资金,这玩意儿GLA根本用不起。光是一次任务后对发动机和武器系统的维护费用就够让700个难民为GLA战斗半年。

         忒不稳定----试作型发动机、试作型武器系统,高新技术虽然带来了明显的战场局势改观,但是也无法掩盖其毛病百出的现实,说是战斗任务,倒不如称其为实战测试。脆弱的机身仍然是它无法逾越的障碍,“只要能活着冲过去,我敢打赌我用突击步枪就能给丫射下来”苏联地面战斗英雄图别列夫如是说。

 

作者补充:

         “藤本·马穆努克”的链炮攻击系统可以同时攻击三个目标,但是底座结构设计问题无法攻击空中部队。你可以把它的链炮模式想象成一个专属对地,对轻型单位比较给力的古旧暴击机。当然它确实打不动重装甲/特殊装甲的地面部队。

         试作型小型化波动武器带来的优势就是让GLA拥有稳定的空-空远程攻击平台,优点是杀伤力巨大且准确无比;缺点是充能时间过长并无法对地。你可以把它的波动炮发射模式相像成一个热气球,天上飘着,速度缓慢但是带来绝佳的稳定性。没错,空中炮台。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恶魔堡垒轰炸机

 

        【基本信息】

        制造需求:$2500/25秒

        必要建筑:空军研究所

         设计用途:重型轰炸/电磁干扰机

        制造方:诺韦尔·哈克公司

        原产国:美国

        量产方:GLA空警中心

 

        生命值:3000

        攻击力:100×4连发高爆类/20毒素类/秒,还可以停滞发电厂和防御建筑的工作(辐射酸雨)

        攻击间隔:4秒/持续30秒,使用间隔60秒(辐射酸雨)

        射程:200,面杀伤半径30/最大范围500×200(辐射酸雨)

        速度:100

        自身视野/开图半径:200/500

        弹头修正比:枪弹100%,机炮125%,狙击1,肉搏0,火箭100%,破片100%,穿甲100%,光棱NA,电击NA,脉冲NA,高爆75%,鱼雷NA,毒素5%

 

        【配套装备】

        “蹂躏者”178毫米无后坐力炮(×4)

        高效风冷尾焰导排管(×4)

        强磁辐射酸雨云层催化剂

        盘旋状态下稳定机身的平衡调节装置

        莱特V-28超级增压星形发动机(×6)

        重甲防护的超大弹药和油料舱

 

         【背景资料】

         无论今天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盟军与GLA军事联盟的这场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常规战争的结局如何,后者都注定为其能够在这场在任何人眼中都打不赢的战争中可圈可点的表现而彪炳史册。善于从对手身上学习制胜之道是能令GLA坚持战斗至今的众多秘诀之一,他们不但成功的从现实的对手盟军,以及潜在的对手苏联和中国的军方搞到了许许多多在他们的军队里担当重要职能的装备,更是使用了很多对手的理念来改造自己手中的劣势或老旧武器,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从盟军那些呼之即来、能够抵抗漫天防空炮火,并以压倒性的火力优势迅速歼灭地面敌人的“空中鬼魅”——先驱者武装炮艇机身上,GLA的空军工程师们看到了机载侧射武器在对地打击中的出色表现。于是,以美国在大战前向中东联合国防军(也就是GLA军事力量的前身之一)提供的C-5X“堡垒”式六发螺旋桨重型运输机为基础,开发GLA前线空军重轰炸火力的工作,就在纷飞的战火中开始了。

         C-5X与著名的B-2X“世纪”轰炸机同出一门,是美军装备的最后一种不能垂直起降的螺旋桨式重型运输机,远超小兄弟的庞大机身和诺韦尔·哈克公司精研的低油耗发动机技术让它成为了世界上少有的几种可全球部署的超长航程运输机之一,并且,其运输重量也远非只能搭载伞兵的世纪轰炸机可比。不过,由于维护费用庞大,战略性运输任务相对减少,再加上这些空中“堡垒”的服役寿命已接近尾声,美国空军最终将它们全部低价抛售给了当时的中东联合国防军。这些GLA薄弱的工业基础几乎无法制造的大型飞机当然就成为了空中轰炸载体的首选——当然,它们不可能在GLA狭小的前线空警中心机场上起降,只能够从后方被指派到前线助战。不过大可不必担心油料和弹药问题,因为经过改装的名为“恶魔堡垒”的超级轰炸机有足够大的肚量容纳它们。

         “恶魔堡垒”轰炸机装备了4门178毫米“蹂躏者”式重型无后坐力炮,这些曾经被考虑成为阵地反装甲武器和瘟疫坦克的主炮的旧式火器虽然不及先驱者的质子对撞炮那般轻巧,但同样威力颇佳,其高爆弹丸的破坏力与后者相比毫不逊色。不过,178毫米的口径和超长的身管,再加上为了解决无后坐力炮本身锥形尾焰问题而追加的高效风冷尾焰导排管,使得这套武器系统的体积大增,导致了人员操作位置的拥挤。不过这看来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至少看起来,恶魔堡垒上那些狂热的驾驶员和操炮手们依旧可以斗志昂扬的将沉重的实心高爆炮弹倾泻在敌人头上,对自己被卡在炮弹和发烫的炮管中间的尴尬境地丝毫没有怨言。

         当然,无论怎样改装,已经落后先驱者整整20年的老式螺旋桨动力运输机不可能达到其原型的装甲和速度,但GLA的化学家们另外赋予了恶魔堡垒轰炸机一个可怕的高招,使它成为了有时比先驱者更加棘手的强敌。这就是位于机尾的一组强磁辐射酸雨云层催化剂雾化喷筒,在使用它们的时候,恶魔堡垒必须保持平飞状态,而非射击时的盘旋状态,说得形象一点,使用这些辅助武器的恶魔堡垒就好像一台大号的农药喷洒飞机。不过,恶魔堡垒洒下的,可是对建筑物和电力系统有致命威胁的强磁辐射酸雨的催生剂,一旦被这片可怕的浓雾笼罩,地面上的电网将全部处于瘫痪状态,人员也会遭到严重到足以致命的酸性灼伤。凭借这一手段,恶魔堡垒轰炸机可以在某些机动防空火力欠缺的基地上空肆意妄为——只要敌人的制空战机不能及时出现。

 

         【作战摘要】

        -> 另类炮艇机——恶魔堡垒轰炸机已经参与过多次军事行动,早为盟军所熟知,不过,GLA一直否认盟军空军分类系统中将其划归炮艇机的做法,而坚持使用轰炸机的编制。虽然无后坐力炮确实与身管火炮有区别,但是就威力和攻击模式而言,恶魔堡垒还是与先驱者非常类似的。

         -> 死神自天降——制造大面积的辐射酸雨,中断敌方基地的电力来源,同时让那些耗电的防御建筑失效,是恶魔堡垒最拿手的铺垫大戏。虽然与航空母舰的断路导弹相比控制范围略小,对机动载具也没有影响,但这种腐蚀性降水也有它的独到之处,比如可控性强、效果持久等。

         -> 速度与力量——美制大型运输机的品质还是有足够保障的,恶魔堡垒虽然各方面性能都不算最突出的,但也基本中规中距:其速度可以规避一般的地面防空炮火,装甲也能够抵挡数轮强度较高的打击,火力也足以摧毁一般的加固目标,对于工业基础为零的GLA来说,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 真正的威胁——实际上C-5X曾经安装了多达24挺12.7毫米防空机枪,拥有强大的反空中打击火力,但是在改装过程中,这些对于安装“蹂躏者”炮是累赘的物件全部被拆除了。因而,空优战斗机成了恶魔堡垒最大的威胁,毒牙截击机的掩护有时是必不可少的。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zeroomjh 发表于 2014-10-20 18:43

果然还是富帅靠钱,屌丝靠脑呀,GLA能从这么多古董级的东西发展起来也真是难得呀,再加上穷人的核武器, ...

 

一切都是穷的原因……其实GLA和日韩同盟颇有相似之处,都是想要“以小搏大”、以比较弱的积累来争霸世界(GLA缺的是工业基础和技术,日韩缺的是人口和资源)。因此两者就都走上了极端:GLA是疯狂暴兵,用数量弥补质量、尽可能用最简易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日韩是攀科技树,依靠强大的技术能力发动一次突袭来瘫痪对手,浮岛要塞和巨型机器人都是这方面的体现。哪怕是在两者看似相同的地方,背后也有不同的理由,比如同在隐匿伪装这一块,日韩追求的是“尽可能不要死”(损失不起)、所以搞出了迅雷载具这样能够变化外表的东西,而GLA追求的是“在死前杀个够本”、因此出来的就是追猎者电子干扰车和裁决者坦克歼击车这样的东西。

链接到点评

        海蛇警戒艇

 

        【基本信息】

        制造需求:$900/10秒

        必要升级:无

         设计用途:防空护卫舰

        制造方:苏哈尔苏丹造船厂

        原产国:阿曼

        战场制造:GLA船坞

 

        生命值:400

        攻击力:150破片类

        攻击间隔:1.5秒

        射程:300,面杀伤半径30

        速度:125

        碾压/被碾压等级:1/20

        自身视野/开图半径:300/500

        弹头修正比:枪弹50%,机炮50%,狙击0,肉搏0,火箭100%,破片100%,穿甲150%,光棱150%,电击100%,脉冲100%,高爆100%,鱼雷75%,毒素5%

 

        【配套装备】

        FLAK-702G型102毫米固定角破片防空炮

        “海巫”式强效磁暴云电子干扰弹

        “圆顶”式对空警戒/炮瞄雷达(仿制)

        改装了强化玻璃钢装甲的征调民船船体

        耐腐蚀处理的陆军型高速柴油机组

 

         【背景资料】

         令人难以想象,曾在对苏战争中表现英勇的盟军第1886维和轰炸机中队,竟在轰炸苏哈尔苏丹造船厂——GLA超过半数的小型快艇制造基地——的任务中,于短短7分钟的海空大战中全部折戟沉沙,而对手竟然是一群以民船为蓝本改造的吨位甚至不及水翼艇的小炮艇。更夸张的是,这支防空舰队竟然毫发无损,如此干净利落的歼灭战令几乎每战都要依赖空中支援的盟军指挥官们吃惊不小。GLA海上游击队的主力防空快艇——海蛇警戒艇也就在这场轰动世界的精彩战斗中强势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海蛇级警戒艇上配备的最主要武器是苏联海军上一代重型巡洋舰斯维尔德洛夫级上使用的防空副炮——FLAK-702型的仿制品。这种在苏联军中早已退居二线的老式FLAK系列大口径防空破片火炮在GLA海军中获得了第二春。最初苏丹造船厂以几乎是废铁的价格,从黑市引进了15门苏制FLAK-702型102毫米火炮,这种曾经计划安装在牛蛙原型车上的候选武器最终输给大名鼎鼎的“乌云”双联45毫米破片炮不无道理。首先,其射速过低,仅为“乌云”的十分之一;其次是战斗全重过大,对于车体重心偏后部(原因当然是那门“人间大炮”)的牛蛙而言是很危险的;还有,其弹丸威力在口径大增的前提下却并不突出。所以,随着无畏级战舰的入役,火炮巡洋舰时代在红海军画上句号,FLAK-702也就自然而然的依据“最大限度利用原则”而成为了海军炮术训练学校和部分边远海区海岸防卫部队的装备。

         在狂热的GLA军工机械师们手中,FLAK-702最终被改版为强大到可以媲美盟军水翼艇上伊卡洛斯速射炮的新式火炮,并且安装了自动供弹机,配备了改进型的弹丸和海军用稳定悬挂系统,型号更改为FLAK-702G。相比于原型,其射击精度更高,射速更快,而且杀伤面积更大。在试射中,安装在陆地固定架上、由海上船只装备的仿制型“圆顶”雷达引导的FLAK-702曾经创造了一炮同时击落3架靶机的成绩。

         不过,用仿制的雷达、改造的火炮加上接受了强化船体改造措施的征用民船凑起来的小型炮艇,看上去还是无法与执行同类任务的水翼艇、海翼潜艇和牛蛙载具相提并论。但这个平民级的选手却有着让这些大牌对手都自愧不如的强大辅助武器——“海巫”式强效磁暴云电子干扰弹。这是一种能够通过在爆炸中制造强力电磁干扰场,暂时停滞对方空军火控系统工作的特殊弹药。虽然它们的高昂造价使得其配发量并不大,但持续、并且是范围性的效果却足以应付任何敌人空军的疯狂突袭。

 

         【作战摘要】

        -> 冲天一炮——改进型大口径破片防空炮的外形虽然显得很笨重,但比苏联同行使用的声名显赫的“乌云”炮在威力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有更大的杀伤范围,足以让那些集群的薄血空军有来无回。

         -> 小样闭嘴——在GLA水兵眼中充满神奇魔力的“海巫”电子干扰弹是整支舰队的防空护身符,它们可以在眨眼之间让任何猖狂的敌空军乖乖的“闭嘴”,当然,这是要在干扰弹能打中它们的前提下。

         -> 你打不着——由陆军型上舰的高速发动机组赋予的敏捷身手和“圆顶”雷达可以移动中瞄准的优势使海蛇级这型改进自民船的极其脆弱的“军舰”可以有效规避敌方空军的狂轰滥炸。

         -> 全炮指天——可惜的是,海蛇警戒艇的所有武器都只对空中目标有效,面对海上和陆上的威胁它们毫无对抗策略,只能高速规避或者寻求GLA对海军舰以及空军的掩护。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zeroomjh 发表于 2014-10-21 16:33

感觉盟军基本上就是在给GLA送人头呀,又是一支部队倒在了小米步枪下。

总体感觉,盟军在全世界乱送人头

...

正解……盟军就是在全世界送人头……2047年之前,北约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没有之一。但是它内部太不稳固了,欧美之间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并且被北冰洋油气资源、新矿产能源和GLA崛起等事件不断激化,结果内 斗大大拖延了战争准备工作、甚至包括2047年初期的战事——原本北约是可以在中国的支援大规模抵达之前碾压新苏联的,但是欧美矛盾和欧洲内部矛盾导致他们没能如愿。再加上未来科技公司暗中渗透欧美各国、以及GLA的崛起,都非常沉重的打击了西方阵营,结果从战前综合实力来看最强的北约最后输掉了三战。

链接到点评

        “摩西”级走私船

 

        设计用途:水面运输

        制造方:无法考察

        量产方:GLA船坞

        科技需求:T1

        信念:“在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面前,绞刑架算什么。”

 

        装备:

        为了增加容量而抛弃了诸多次要设备的船体

        超大功率引擎

        给晕船者和生化单位准备的镇定剂

        快速卸载舱口

 

         背景:

        GLA和全球的犯罪组织的关系现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三巨头”慷慨支付的金钱换来了情报、势力范围等方面诸多便利。理所当然的,GLA本身不甚擅长的方面也要靠这些似乎是不值一提的家伙来代劳,水面运输就是其中一点——本身并没有多少海军实力的GLA根本就不可能分出精力来专门研究看似不甚重要、实则关乎全局的运输舰,尤其是战地运输舰,于是这项业务就被外包到了GLA所控制的海上走私组织那里。

         那些拿了钱就什么都敢干的“蛇头”们果然也没有令GLA失望,通过多年走私所掌握的经验、情报和人脉,他们在战前帮助GLA秘密调动了无数的人员、物资和装备而且甚少失手。这样的成功使得“三巨头”十分满意,在战争开始之后依然利用这些走私船来完成GLA的海上运输——至少是那些规模不算太大的运输。当然,对手由缉私船升级成全副武装的海军、运载单位大大增加还是让“蛇头”们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为此他们将本来就很简陋的船体做了进一步的精简,并不顾船只本身的承受力而换用了简直不成比例的引擎。这样一来虽然使原本就不高的抗打击能力几近于零,但是确实极大增加了航行速度和运载容量。

         尽管用走私船搞战地运输的确不登大雅之堂,但是GLA水面运输的效率确实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跨越地中海的大运兵还是横渡里海的突然袭击,亦或是在东南亚无数的岛屿中辗转作战,这些来自全球每一个角落的船只都出色的完成了运输任务。开战初从卡塔尔撤退的科塞德亲王曾经对走私船的效率大加赞赏,并且为这些由走私贩子转化而来的GLA海军运输部队命名为“摩西”,希望他们能够像先贤一样把辽阔的海洋变成GLA面前的坦途。

  

        战地情报:

        战场侦察揭示了关于“摩西”级走私船的至少以下几点情报:

        高速——最大限度的精简船体并加装了超大功率的引擎之后,“摩西”级走私船的速度变得极高,这不仅提高了运输的效率,而且使自己的生存几率明显增加。

         容量——“摩西”级走私船的容量很大,即使是GLA一方最大的地面单位生化怪兽都能装进去,更不用提普通的士兵和装备了。

         隐蔽——多年来与缉私部门的斗争使得“蛇头”们能够有效的规避侦察,虽然肉眼上是可视的,但是战地指挥官的雷达上却显示不了“摩西”级的影踪。在东南亚的作战当中,这曾经给中国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困难。

         薄皮——即使是最弱小的海军单位的攻击对于“摩西”级来说都是致命的,所以最好不要给对手开火的机会。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冥河破交舰

 

        【基本信息】

        制造需求:$1500/20秒

        必要建筑:起重码头

         设计用途:破袭制海舰

        制造方:亚特兰蒂斯海运机械公司

        原产国:英国

        量产方:GLA船坞

 

        生命值:1000

        攻击力:60×4穿甲类/400鱼雷类(“狗鱼”自爆)

        攻击间隔:2.5秒

        射程:150/1500(“狗鱼”的最大航行距离)

        速度:75/175(“狗鱼”的航速)

        碾压/被碾压等级:1/20

        自身视野/开图半径:200/500,200/200(“狗鱼”的探测半径)

        弹头修正比:枪弹50%,机炮50%,狙击0,肉搏0,火箭100%,破片100%,穿甲100%,光棱100%,电击100%,脉冲100%,高爆100%,鱼雷50%,毒素5%

 

        【配套装备】

        隐藏于甲板下的维克斯4英寸舰炮(舰首一座双联装,两舷各一座单装)

        “狗鱼”式自杀侦察潜艇弹丵射器

        做工粗糙的防鱼雷栅网和附加装甲

        改造的军用级动力系统

        用于打捞沉船残骸的设备

 

         【背景资料】

         自18世纪以来,海洋的控制权就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成为世界大国,或者一个地区性集团能否在世界政坛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最重要筹码,作为精明的战略家,GLA的领导者们当然清楚自己的窘境。GLA势力的发祥地中东地区,原本就没有一个国家发展出了像样的海军,即便是对于今天逐渐成形的GLA集团来说,保有一支庞大的、至少能在局部战争中压制盟军地区性海上力量的海军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这还不能将战时庞大的舰只消耗计算在内。斯拉克斯博士曾经提案制造一种强有力的海底生化怪兽——龙王鲸——来解决这一难题,但仿造盟军海豚的声波瓦解炮的工程一直不顺利,这一提案也就只得作罢。而阿萨德亲王的高级参谋艾哈迈迪·利库比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就是用商船改造成破交巡洋舰。

         中东各国除了庞大的老旧重型油轮储备外,还有各型排水量超过,或在万吨左右的商船、货轮、邮轮等数千艘,其中尤以英国亚特兰蒂斯海运机械公司的舰型质量最高、发动机的军用改造潜力最大。于是,阿萨德以利库比为首席执行官,开始了引进英国技术实现自产,同时对现有民船进行军事化改造的工程。首先是为这些民船配备制海舰级别的平射火力,利库比选择了中东联合国防军海军部队中最广泛装备的英制维克斯4英寸(折合约102毫米)舰炮。虽然这些老炮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产品,但在GLA手中经过了翻新,威力已今非昔比。它操作简便,即便没有自动供弹设备射速也较快,在5级海况以下均可保持良好的弹道特性,虽然单发威力与盟军突击驱逐舰的重炮相差甚远,但凭借更高的火力密度它在炮战中依旧不落下风。改造中,这些体积并不算大的火炮被安置在了隐蔽的伪装网下,或干脆藏在了侧舷折叠式的甲板盖下,使这些伪装的杀手在不露出凶恶嘴脸之前和普通商船没什么两样。

         改造完成的破交巡洋舰统称为“冥河”级,每艘以前甲板一座双联装型、侧舷各一座单装型的方案配备有4门4英寸舰炮,在正面接敌时,4门炮可以齐射;在陷入敌群时,两舷炮还可以分出火力来对抗轻装甲目标。除了火力改造之外,冥河舰还敷设了简易的抗冲击装甲和防鱼雷栅网,增强了民用型舰体在海战中的生存力,实验证明,至少一半的鱼雷攻击伤害会被栅网成功阻拦掉,但是简易装甲对穿甲弹的防护力微乎其微。

         不过,GLA的军事评估人员对冥河破交舰实战能力的最终评估给分并不高,这一点也在利库比的想象之中。毕竟以民船为基础改造的军舰在辅助作战和偷袭破交战中尚可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堂堂正正的海军对决中很难战胜突击驱逐舰、鲨鱼级潜艇等对等的敌手。不过,冥河破交舰上还配备了一套弹射滑轨,用于发射一种外表类似超重型鱼雷的“狗鱼”式袖珍自杀艇。每一艘冥河舰上都配有数目相当可观的自杀艇驾驶人员,他们随时都准备为母舰打前站,用自己的生命先将敌舰重创,为接下来的炮战赢得先手。不过,这种自杀艇只配有最基本的燃料储量,航程非常有限,而且,由于弹射器的操作时间很长,一次只能投射一艘“狗鱼”。故此,GLA的舰长们经常采用先陆续投射几艘“狗鱼”埋伏在战区,在需要时让它们一拥而出,突袭敌人的阴险战术。

 

         【作战摘要】

        -> 伪装杀手——高超的伪装手段令冥河破交舰在外表上很难被认出是一艘危险的军舰,它与普通商船在远处看来一模一样。不过,在这巧妙的设计之下藏有4门舰炮的火力,一般的小型舰艇很难在其连环打击下生存,甚至连高级制海舰都会有棋逢对手的感觉。

         -> 投石问路——除了舰炮之外,“狗鱼”式自杀侦察潜艇也是冥河破交舰的重要武备,这种仅能容纳一名乘员、只配备了最基本的通讯和观测设备以及少量燃料的“人操鱼雷”速度极快,很难被鱼雷和舰炮击中,所以它们是为母舰探明敌情的重要消耗品。

         -> 蜂拥而上——“狗鱼”不但是战场临时侦察的重要手段,还是冥河破交舰的额外攻击策略,它们的自杀式撞击可以造成可观的伤害,威力超过一般的重型鱼雷。不过,其航程较短的问题有掣肘之嫌,所以冥河的舰长们倾向于让“狗鱼”编队埋伏,敌人进入伏击圈再一拥而上。

         -> 不够结实——冥河破交舰的原身毕竟是商船,虽然它有造价较低廉、战时征调容易等优势,但舰体结构不如军舰结实还是其最大的问题。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死雨武库舰

 

        【基本信息】

        制造需求:$2000/30秒

        必要升级:海军研究所 

        设计用途:重型攻击舰

        制造方:穆萨船业公司

        原产国:马里联邦

        量产方:GLA船坞

 

        生命值:1500

        攻击力:直接伤害200×8连发高爆类,生化沾染伤害200毒素类/秒,持续10秒

        攻击间隔:16秒

        射程:200-750,单发面杀伤半径30,生化沾染半径75,散落半径50-187.5(随着射程增大而增大),弹着点分布完全随机/200-850,半径500(照明火箭)

        速度:50

        碾压/被碾压等级:1/30

        自身视野/开图半径:750/500

        弹头修正比:枪弹50%,机炮50%,狙击0,肉搏0,火箭100%,破片100%,穿甲150%,光棱150%,电击100%,脉冲100%,高爆100%,鱼雷75%,毒素5%

 

        【配套装备】

        “圣甲虫”8管500毫米超级火箭炮

        发射-储运-供弹一体化火力集装箱

        伪装为大型集装箱货轮的坚固船体

        “探路者”远程照明火箭

        用于打捞沉船残骸的设备

 

         【背景资料】

         马里联邦(包括今马里、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和塞内加尔等西非国家)的穆萨船业公司是世界第四大集装箱货轮制造企业,也是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非洲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型跨国托拉斯之一,它以历史上著名的西非马里帝国皇帝康康·穆萨命名,可以说从骨子里带有一股皇家的霸气。作为该公司最大的国际股东,阿萨德亲王投入了高达30亿美金的巨额资金,但这笔巨款究竟用来干什么,直到阿萨德亲王流亡非洲,才最终揭晓。在过去数年中,穆萨船业为阿拉伯国家制造的装备精良的集装箱货轮几乎在阿萨德的一声令下之后,全部变成了重型攻击军舰,与临时改装的冥河破交舰一起,在世界各地严重威胁着盟国海上航运线的安全,GLA内部编制称之为“死雨武库舰”。

         与冥河破交舰不同,排水量超过盟军航空母舰的死雨武库舰在最初的设计中就是完全按照军用标准制造的,包括那些看似人畜无害的集装箱,实际上都是价值不菲的重型武器。每艘死雨武库舰装备有2个火箭发射集装箱、4个供弹集装箱和16个弹药储运集装箱,通过一体化串接传送带的配置,可以达到全自动发射。每个火箭发射集装箱内装有4个500毫米“圣甲虫”超级火箭发射管,这种几乎可以说毫无技术含量的直射无控火箭的弹体大小不亚于苏联著名的V-4弹道火箭(海军型),因此在射程和威力上也毫不逊色。不过,由于没有制导系统,其精度偏差会随着射程的加大而大幅度提高,而且所有一次发射的8枚火箭会完全随机散落,这使得死雨武库舰单舰无法完成精确打击任务。因此一般情况下GLA的指挥官们喜欢使用数艘死雨一起攻击,以达到命中所有战术目标的目的,这与苏联陆军V-4火箭发射车的子母弹的使用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死雨武库舰的“圣甲虫”重型火箭与很多GLA的大威力爆炸物一样,也配备了额外的生化毒素弹头。只不过由于发动机和燃料需要更多的安装空间,“圣甲虫”的毒素弹头略显袖珍,沾染时间和毒素威力对于一般载具都不能够成威胁,不过对于步兵而言还是绝对致命的。从另一方面讲,可造成较大面积污染的生化毒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火箭自身精度的劣势,使得死雨武库舰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重型攻击舰更具杀伤力。就是这样一件危险的大杀器,竟然凭借GLA和穆萨船业巧妙的集装箱货轮伪装,骗过了盟军的眼睛,几乎毫无障碍的完成了全球部署,使全世界的海军战术家都不能不佩服GLA在海军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给世界各国海军上了一堂“新概念海军”的大课。

         尽管威力不俗,伪装也无懈可击,但GLA在某些方面的技术,如空中侦察能力的欠缺使得死雨武库舰不得不另辟蹊径,以达到完全发挥火力的目的。每艘死雨武库舰都配备有相当数量的“探路者”远程照明火箭,它们可以与“圣甲虫”的发射系统完全兼容,随时被用来探测守备严密、GLA空军无法有效探查的敌军基地。在短暂的数秒照明时间中,由“探路者”弹头上附带的微型摄像机传回母舰的图像和不精确攻击坐标足够舰长们确定下一波火箭的攻击目标,或者评估目标被破坏的情况。因此,死雨武库舰的单独行动能力比较强,无需配备海上侦察兵,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护航舰和防空部队的配合。实际上,在面对闯入攻击死角的敌舰和海上攻击机时,死雨武库舰与其它大型军舰一样只能是活靶子。

 

         【作战摘要】

        -> 死亡之雨——带有高爆和生化毒素两枚弹头的“圣甲虫”火箭可以一轮齐射8枚,对大面积区域内的敌方目标造成严重的爆破伤害和持久的毒素侵蚀,用“死亡之雨”形容它的夺命射击再合适不过了,不过由于制导技术和供弹效率问题,死雨武库舰的精确打击能力和射速一直以来屡遭诟病。

         -> 绝妙伪装——由于所有的武器装备都隐藏于外形与普通集装箱无异的特种作战平台以内,死雨武库舰在正式转入军用之前,在四大洋畅通无阻。不过随着GLA势力走上前台,发动恐怖战争,死雨武库舰的伪装也彻底被拆穿了。

         -> 投石问路——“探路者”照明火箭是极为有效的侦察手段,它可以替代毒液巨蜥或者侦察机身赴险境,为母舰和其他死雨武库舰指引攻击方位。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因为探测半径较大,数艘死雨相互配合就可以达到让敌方基地持续“曝光”的效果。

         -> 高端消费——尽管外表类似集装箱货轮,但一身昂贵的重型装备使死雨武库舰的计价单位完全无法与普通货轮相提并论,而是轻松的达到了与盟军航母、苏联无畏舰等量齐观的水准。并且,死雨武库舰需要海军研究所的技术开方方可使用,因此它在绝大多数战场上是极为罕见的。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zeroomjh 发表于 2014-10-24 13:29

死库水战舰终于出现了,话说非洲兄弟们是如何突破技术个人才的限制制造死库水战舰的?只是有钱的话似乎不 ...

 

这个技术水平不高,宁波大学海运学院的老师们都能自筹资金建造万吨轮(2004年的事儿),北洋时期江南造船所也能造,所以技术上不成问题。至于武器么其实就是增程火箭炮,这个门槛也不高。主要是生化毒素——尤其是对敌舰起侵蚀作用的化学毒素——占了大头。

链接到点评

        黑船(GLA)

 

        单位用途:重型海上作战/建造平台

        图纸来源:播磨造船厂技术部

        样品来源:播磨造船厂

        信念:“播下毁灭的种子,然后在一片废墟中收获。”

 

        装备:

        1、巨大的双体舰身和可以支持建造电力和动力的新式内燃机组

        2、六座十二门155mm七十七倍径超规格锥形炮

        3、2000吨船坞级别的建造设施、龙门吊和工作模块

        4、像极了旧日本军大和号战列舰的综合指挥/建造分离式舰桥

 

        背景:

         黑船,这个取自日本历史带有些屈辱感的名字,现如今就像当初敲碎顽固封建头脑的炮舰一样,再次震撼到那些拿GLA当做游击队对待的盟军和苏军指挥官,把他们轻敌的思想带进地狱。

         播磨造船厂是白田船业的有力竞争者,起码在几年前是。后来战争爆发时,白田孤注一掷的高科技战舰模式赢得了军方的赏识,而播磨造船厂这次败得很彻底,只得到了几艘轻型巡逻舰的订单。GLA这时又“适时”的出现了,先是购买了一些过时的战舰来缓解造船厂的危机,同时又用各种手腕软硬兼施,强迫播磨造船厂为它建造之前军方竞标里败给“幕府将军”级战列舰的“黑船”级重型船坞战舰。

         “黑船”级重型船坞战舰采用少见的双胴战舰布局,主要武装为:(图纸)八座二十四门356mm六十五倍径超弩级锥形炮;(实际)六座十二门155mm七十七倍径锥形炮。锥形炮的制造工艺要求极高,而且就其本身而言,从图纸规划方面已经落伍。由于播磨造船厂曾有一批制造于40年前保存完好的155mm锥形炮,遂干脆改变图纸形成此舰现有火力布局。就一艘制海战舰水准来说,黑船虽然及不上幕府将军的超远射程,但是锥形炮的精确度和穿甲能力确实要优于那些发射能量炮弹的轰击重炮(单发比较)。

         “黑船”级另一大特征就是他的双体可变船坞系统。只需要短短几十分钟,通过可变舰桥和内部液压分离机运作,便可从一艘战舰转变为一个可以进行维修整备的船坞,这使得黑船在作战中其实更像一个舰队核心而非纯粹的打击兵器(这也是为什么日韩军方选用幕府将军级的原因,他们只需要一件贯彻自己战略方针的兵器而已,而非需要一个‘多面手’)。而实际交付到GLA手中的黑船,竟然还利用宽大的船舱安装了很多金属加工设备和两间独立的组装车间,这使得GLA的“黑船”在变为船坞的情况下竟然拥有生产海军小型船体的能力。当然这个附加功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那就是GLA的黑船几乎再没有多余排水量来容纳原本设计的庞大的防空飞弹系统和精密的雷达系统。

         注:锥形炮是二战时期追求炮弹初速和穿甲能力的特殊产物。原理是利用炮尾和炮口的直径不同,用压缩炮弹体积来增加内壁压力达到弹丸以高初速从炮中射出。要求制造工艺极高。

 

        战场情报: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数点关于“黑船”的情报:

        浮动岛屿----黑船的长度和宽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格,周身布满陶瓷装甲和多层斥能装甲“八歧大蛇之鳞”,就像个移动要塞一般。当然,速度也不是一般的慢。

         少惹为妙----盟军突击驱逐舰“朱莉”号舰长哈罗德在战况报告中指出“目标舰的火力异常强大,能够有效击毁我方船只,建议使用空中打击或者在射程外进行压制。”顺便一提,“朱莉”号在一次和黑船的战斗中沉没,那次偷袭战中还有四艘突击驱逐舰被击毁,而对方仅仅是一艘舵轮被飞机炸坏的黑船。值得注意的是变成船坞后,只有两座炮台可以投入战斗,因为黑船产生所有的电力都要供生产和维修实用,一丝一毫不会多留给武器系统。

         肚里乾坤----可能用它来生产精密的设备是不太可能,但如果只是制造一些序列中的GLA海军,那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要知道这些破烂儿拼装起来简直太容易了,尤其是那些讨人厌的战斗舢板。

         形同建筑----一个字儿“贵”,这玩意儿就是船厂,你能造几个??

         注解:只有在科技升级之后,船厂状态下的“黑船”才拥有火力;而且一开始“黑船”即使在航行状态下也只有三分之一的火力可以开火,只有科技升级后另外三分之二才会分两次出现。并且锥形炮只有对付水面舰艇时才能充分发挥威力。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冰山船坞舰

 

        制造需求:$5000/90秒(核心制造)/$2500/30秒(外部制造)

        必要建筑:无

         设计用途:GLA海军旗舰

        制造方:不详

        原产国:不详

        量产方:不可量产

 

        生命值:1000(核心潜艇)/7000(生命恢复20/秒)

        攻击力:30×3×4座高爆类 附加毒素伤害200/秒,持续5秒(蝙蝠)/8×2×4座破片类(防空炮)

        攻击间隔:1.5秒(蝙蝠)/0.2秒(防空炮)/60秒(烟幕弹)

        射程:50-600,面杀伤半径25(蝙蝠)/200,面杀伤半径10(防空炮)/350,持续20秒(烟幕弹)

        速度:125(核心潜艇)/50(船坞舰)

        碾压/被碾压等级(潜艇模式):0/40

        碾压/被碾压等级(船坞舰模式):40/100

        自身视野/开图半径:400/500

        弹头修正比(潜艇模式):枪弹50%,机炮50%,狙击0,肉卝搏0,火箭100%,破片100%,穿甲50%,光棱100%,电击100%,脉冲100%,高爆100%,鱼雷50%,毒素5%

        弹头修正比(船坞舰模式):枪弹75%,机炮100%,狙击0,肉卝搏0,火箭100%,破片100%,穿甲75%,光棱50%,电击50%,脉冲200%,高爆150%,鱼雷100%,毒素5%

        F技能(潜艇模式) :船坞舰组装

        F技能(船坞舰模式) :烟幕弹齐射

 

        【配套装备】

        三联装406mm重炮外形的生化蝙蝠培养巢(×8)

        体内有一个大型腐蚀毒液囊并绑着大量烈性炸药的巨型生化蝙蝠

        双联装127mm破片防空炮(×16)

        多管烟幕弹发射器(×30)

        简易船只组装与维修工具

        可分离为潜艇独自逃生的核心指挥单元

        从升阳帝国进口的使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可变形骨架

        用特殊方法取得的两具盟军定向冷冻装置

        由多座大型制冷机组成的维修系统

        自制的民用简易推进系统(×16)

        向海水中添加以提高冰硬度的添加剂

        挂着GLA军旗的钢制旗杆

 

         【背景资料】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盟军一位航母指挥官看到了这艘巨舰时,不屑的说:“GLA武器库里都是这些落伍的家伙,巨舰大炮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但“苏丹奥斯曼一世”号给了盟军海军一个深刻的教训,它强大的火力超越了盟军绝大部分现役舰艇,巨大的船体和快速方便的自我维修方式也让它能够吸收大量的火力。在伴随的多艘GLA海军舰艇的辅助下,“苏丹奥斯曼一世”号轻松的将包括3艘航母在内的盟军混成舰队送入海底,大大振奋了GLA海军的士气。

         这场败仗严重刺激了盟军海军的高层指挥官们,他们立刻开始与空军联合制定了一个自认为万无一失的作战计划,以8艘航母组成的3个海上战斗群作为掩护,派遣了由最精锐的世纪轰炸机部队为主力的大批飞机,誓要将“苏丹奥斯曼一世”号炸沉。虽然盟军损失惨重,不仅被视死如归的GLA海军击沉了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在内的多艘舰艇,还被击落了多架飞机。但盟军的世纪轰炸机部队还是完成了计划目标,成功将“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击沉。

         “苏丹奥斯曼一世”号被击沉的消息传来,盟军上下欢欣鼓舞,当盟军企图派出海军舰队为近岸的盟军部队提供支援时,“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又一次带领着它的护卫舰队出现在了盟军面前...

         盟军不得不派出大量间谍收集有关这艘巨舰的一切资料,最终得知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数年前,这艘巨舰就已经开始设计了。阿萨德亲王在升阳帝国天使财阀的造船厂以“可变为海上度假村的水下游轮”的名义订购了一艘附带纳米可变形骨架的大型潜艇作为自己度假的专用船只使用,但其实这其中潜藏着一个可怕的计划——强大的GLA海军旗舰“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冰山船坞舰就是以这艘潜艇为核心制卝造的。还有传言说在盟军大型冷冻武器试验场发生的冷冻装置失窃事件实际上也与GLA有关,因为在影像记录中出现的两个诡异的白色影子与后来战争中关于GLA圣女法图麦的目击记录极其相似。

         GLA海军指挥官们认为,他们需要一艘坚固而火力强大的战舰作为GLA海军的旗舰,由于GLA海军的弱势,这艘旗舰必须拥有即使在大批敌舰的围攻之下,仍能安全撤离的生存能力。几乎是在整个GLA的努力之下,最终诞生了这艘“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冰山船坞舰。

         这艘船的指挥中心和大量重要的高科技设备,都位于中心的大型潜艇上,在危急时刻只需要收拢支撑冰层的可变形纳米骨架,就可以让重要的人员和物资搭乘大型潜艇秘密撤离。之后只要这艘潜艇找到一块隐秘的水域,展开变形骨架并将搭载的定向冷冻装置打开,然后慢慢将各类设备安装到逐渐凝结的船体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就又完好的出现在水面上了。

         “苏丹奥斯曼一世”号搭载的主要武装,也是它初次出阵时被盟军舰长嘲笑的原因——三联装406mm重炮外形的生化蝙蝠培养巢。可以迅速的放出大批绑着大量烈性炸药的巨型生化蝙蝠,这些蝙蝠是生化狂人斯拉克斯博士的最新成果,它们会听从命令毫不犹豫的向盟军和苏联舰艇撞去。经过生化改造,它不错的飞行能力、出众的红外视力以及超声波定位能力让它们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不逊色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导弹,体内的大量腐蚀性毒液虽然对金属腐蚀能力一般,但可以对敌方舰员造成一定的伤亡。尽管由于控制方式还存在问题,“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同时控制用于攻击敌舰的生化蝙蝠数量有一个上限,但它现在仍被盟军海军舰员畏惧的称为“恶魔之巢”。

         “苏丹奥斯曼一世”号还搭载了多座双联装127mm破片防空炮,这种老式武器尽管射速不高,但是威力和射程都并不比苏联的PVS 5-7 乌云式机炮落后。最重要的是,GLA武器库中拥有从各国购买和自行仿制的大批这种武器。GLA在巨大的船体上安装了大量的这种防空炮,并通过将防空炮分成多个炮群轮流射击的方式解决了射速问题,给“苏丹奥斯曼一世”号提供了不错的防空火力。

         如果只有这两样武器,“苏丹奥斯曼一世”号还不会为盟军如此畏惧,与中国巨浪水上飞机相似,“苏丹奥斯曼一世”号装备了大量多管烟幕弹发射器,这些烟幕弹发射器虽然没有中国军队装备的那么先进,但也能大幅降低烟雾笼罩区域内敌我双方远程武器的命中率。GLA海军明显要比盟军更适应这样的战斗,伴随着冲天烟幕出现的大批自杀艇已经成为了盟军舰长的梦魇。

         为了及时补充消耗的自杀艇,GLA在“苏丹奥斯曼一世”号上准备了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虽然大多数船只制造需要的工具和材料都没有在这艘船上搭载,但如果只是制造简单的小船或者给其他船只修理一下还是做得到的。

         用特殊方法取得的两具盟军定向冷冻装置和多座大型制冷机组成了这艘船的自我维修系统,在战斗时,这艘船能高速的修复敌人造成的创伤,这使得它极其难以被击沉。

         “苏丹奥斯曼一世”号拥有世界上海军船只中最大的体积,理论上几乎没有什么船只能在和它相撞后保持完整,值得让盟军庆幸的是它缓慢的速度让这个理论还没有得到实际的证明。

 

        【作战摘要】

         恶魔之巢——“苏丹奥斯曼一世”号搭载的生化蝙蝠培养巢可以迅速的孵化大批绑着大量烈性炸药的巨型生化蝙蝠,它们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不逊色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导弹,体内的大量腐蚀性毒液虽然对金属腐蚀能力一般,但可以对敌方舰员造成一定的伤亡。

         不沉神话——“苏丹奥斯曼一世”号不仅拥有出色的自我维修能力,它曾被多次击沉,但在下一次大规模海战开始前,盟军总能在GLA海军中找到它的身影。在它被击沉时,核心指挥单元会变形为潜艇逃脱,之后只要找到一块隐秘的水域,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建工作,“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就又完好的出现在水面上了。

         冲天烟幕——与中国巨浪水上飞机相似,“苏丹奥斯曼一世”号装备了大量多管烟幕弹发射器,这些烟幕弹发射器虽然没有中国军队装备的那么先进,但也能大幅降低烟雾笼罩区域内敌我双方远程武器的命中率,对GLA有利的是——装满炸药的自杀艇不用瞄准。

         简易船厂——GLA在船上准备了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虽然大多数船只无法在此制造,但制造简单的小船或者修理其他船只还是做得到的

         撞碎一切——“苏丹奥斯曼一世”号拥有世界上海军船只中最大的体积,几乎没有什么船只能在和它相撞后保持完整,值得庆幸的是它缓慢的速度让敌方的海军有足够的时间避开。

,由红色精英兵修改
链接到点评
  • 铃Beru将标题更改为变革之潮——第三次世界大战风云录(5.22 任务:“惊涛拍岸”)
  • 铃Beru将标题更改为变革之潮——第三次世界大战风云录(10.4 铁幕装置)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