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如何让一段无聊的叙述变得有趣


只显示该作者

只有该作者的内容显示中。 返回到主题

推荐贴

目的是要讓這段敘述變得有趣嗎?

 

我的看法是老師的講課和藍雨晨的心聲對我來說混在一起惹

那邊我前後晃了一次,雖然最後有搞懂了

 

因為我不太會從文筆下手,而且文筆好像也不是能靠這方式教導的,(再說我也只是戰鬥力五的渣渣)

所以我想說,把內容的質量分散一點,試試看?

這段的重點在於地陷和破虛之劍吧。在這兩個東西之間安插一點不重要的內容藉以稀釋文章的無聊程度

例如學生們對地陷的討論,老師對於學生們發問的應答之類的

多一點內容可能就比較沒有問題了(應該)

 

不過整體來說,因為內容不算無聊,頂多就是常見而已(末日小說吧)

所以敘述上應該不算無趣吧?

链接到点评
2313371363 发表于 2016-7-4 00:24

这段表达的内容如下

1 交代地陷事件

2 体现蓝雨辰对破虚之剑的向往

所以我少理解到一個重點嗎?{:10_620:}

 

我想了一下為甚麼我會沒注意到那個重點

個人覺得理由可能是因為藍雨辰的主角感沒有凸顯出來

雖然他的戲份很重,但是卻給人一種班級同學全都這樣的感覺

所以第2點和第3點就被我理解成:破虛之劍好帥~~

 

那麼針對我的理解不到重點,我提供兩個我想到的方法:

1.在老師出場前,先刷一點藍雨辰的存在感,不能這麼簡單的介紹出來

2.可以在這邊被介紹出來,但是在對破虛之劍的接觸上有跟別的同學比起來一段極大的差距

 

不過認真想想,你的介紹方法就是我上述的第二個方法了,所以如果可以在跟老師或同學的互動上多一點突兀的話,應該就沒問題了

链接到点评
2313371363 发表于 2016-7-4 18:55

因为不知道如何稀释啊- - 如果知道的话我也不会这样求教了,顺便这个真的不是末日文,真的不是末日文,重要 ...

 

我對作品感到無聊,十之89都是因為內容太硬很難啃或者梗太常見

當然,這篇文並沒有給我上述這兩個狀況其中一種的感覺,所以簡單來說,我並沒有覺得無聊

如果問我稀釋的方法,單就我在你的文接受的資訊來說,我個人想到的方法有兩個:

1.在說明破虛之劍的時候,不是以官方說明的模式,也就是不要用老師做講解的方法

反正你都做了立體投影了,那麼直接用立體投影的劇情接下去,撥放使用的橋段應該就沒問題了吧?

2.亂入事件,利用亂入事件來表現破虛之劍的等級

如果真的亂入了甚麼事情,要能夠介紹破虛之劍的等級的方式,大概就是介紹出一個比破虛之劍還遜色的武器吧

不過這種方法有點不環保,畢竟還要想辦法介紹那把武器......

反正亂入事件又不是只能這樣利用,朝著這個地方發揮也是一種方法

 

不過我認同aba大說的,內容是跳著看過去這點,畢竟我接收到的資訊並不是像你所想要表達的那麼多

(這裡我所講的資訊是你跟落沙華大說的那些)

雖然我並沒有接收到那些資訊,但是個人潛意識裡把那些當成了鋪張劇情需要的元素

也就是說,如果最後那些變成伏筆,在文後出來的話,我反而會覺得佩服。

 

對了,順便一說,其實我在看小說的時候不會對小說做分類

換言之,我並不沒有對你的小說下所謂的“起點小說〞或者〝末日小說〞的標籤

不過既然你都強調了,我就會想,這兩個標籤的定義是甚麼(在下是定義廚,不能怪我)

 

起點小說,講一個主角從零開始為了甚麼目標奮鬥,最後達成目標的小說(應該吧?)

在這樣的定義裡面,給人一種鼓舞向上的感覺(如果不是開後宮或者其他掉節操的目標的話...)

但是這樣的文體,容易拖劇情,就因為主角沒有底子,需要劇情來培養,不然就龍傲天了。

 

末日小說,講主角(們)在大災難後,所發生的故事(當然災難的等級不等,從滅國到世界毀滅,我覺得都算)

同樣,這個也有一種鼓舞向上的感覺,畢竟有了悲劇才有喜劇,有負才有正。

另外,因為沒有人經歷過末日,所以更添加了幻想、奇幻的要素

當然你也可以說末日小說,是指主角在末日發生時的故事,不過個人認為只要跟災難相關,就可以說是末日小說了

 

因為我不喜歡歸類,所以我歸類其實也歸類的很隨便,定義也下的很廣。

要是因為我下的標籤讓我正在看的文章失去了味道,那就得不償失了,我想要講的是這個。

再說每個文體裡面,都有傑出的文,所以我不會去排斥看任何文體。

(是說我講到主題都歪掉了{:10_636:})

 

回到你的回應上,其實我蠻好奇為甚麼需要體現出主角對破虛之劍的渴望?

應該這麼說,我看的出來,這把劍是把好物,但是跟主角的連結單單只是渴望嗎?

其他人如果也渴望的話,不就跟主角沒兩樣了?

所以我才提出需要把主角的主角性先做出來這件事,雖然你說過了有前後文就是了。

如果你個人都覺得那段是無聊的段子了,(事實上那段的用處也有一點說明主角的個性就是了)

試著用其他方法介紹主角和破虛之劍的關聯性呢?當然如果沒有關聯性,我也就沒轍了。

甚麼辦法?這個要看劇情吧?畢竟我也不知道關聯性是甚麼,單純覺得只有渴望是不夠的。

也就是說,在這段文裡面,主角其實跟路人是差不多的,路人代表的意思。

 

最後,我想針對落沙華大的敘述也說點甚麼(雖然打很長了,不過我忍不住)

人不中二枉少年!!對於看過很多小說,以至於對那些元素已經感到麻木的人來說,會一看到就覺得厭惡是很正常的沒錯

但是如果是拿來當作捏他來用的話,個人是完全不在意的

也就是不完全照搬那些元素來用的話,可以進一步創新的話,還是有機會亮眼的

 

大概就是這些意見吧?

補充召喚:@rosket

這樣對了解真相比較有幫助吧

 

 

链接到点评
2313371363 发表于 2016-7-4 20:55

非常感谢,我立刻就去改下。@芋汁8313 已经改完了 麻烦您看下吧,本来是放在后面介绍的,既然如此,就不埋 ...

看之前先順口問一下,就簡單說一下看完的感想就可以了吧?

還是有想要交流的問題?

链接到点评
2313371363 发表于 2016-7-4 21:43

都有啊0 0 我是请教嘛~ 我已经被这段叙述折磨的没辙了 先继续写下面的了...... ...

總之,我找了一下網路了,應該蠻適合我們的,是不是應該補充召喚@yakatuslo 啊?

 

[fold=這個就是我找到的233]1. 用散文方式寫小說

 

寫慣散文的人,往往不自覺地把故事「敘述」出來,並以作者身分作一些「全知」的描述,情況就像電影播到中途,突然有個人跳出來用旁白

「解畫」。這樣,即使寫得再好,亦只是一篇散文而非小說。

 

→寫小說,應透過生動的對話、主角的動作,他們身邊的人的所作所為,加上環境和氣氛的渲染,像播放電影一般把故事「呈現」出來。如果

以電影喻小說,作者就是導演,利用鏡頭把故事帶出來,而不是 把劇情大意朗讀出來的旁白配音員。

 

 

2. 人物關係單薄,主角面目模糊

 

從不注意人物塑造,以致男女主角面目模糊,整本書看完了,讀者也說不出每位主角有何特色,沒能留下任何印象。成功的小說,一定有活生

生的人物,讀者即使忘記劇情,也一定記得主角的形象,例如金庸筆下的楊過、黃蓉;瓊瑤筆下的還珠格格。人物與劇情,前者更加重要,因

為人物性格完整,他們自然而然會在所處的環境中作出合理的反應,透過人物之間的互動,劇情便能自然而然推動,而非為了鬧三角戀而三角

戀。

 

→先處理好人物性格和關係,然後才構思劇情。仔細構想每個角色的年齡、外貌、教育程度、口頭禪、價值觀等。除了主角,也要塑造配角,

作出陪襯或擔任特別任務。

 

 

3. 過分平舖直敘

 

不注重故事結構,千篇一律按時間先後來說故事,不懂得將一些對推動劇情沒有作用的段落刪去,令故事流於冗長、沉悶,沒有高潮。

 

→有了故事內容,還要想想如何「說」出來才動聽。一個結構完整的故事,總離不開「起、承、轉、合」這支架。這並非說,我們一定要按時

間順序來寫。要點是先將故事內發生的事件按時序排列出來,然後再作出調動,利用插敘、倒敘等技巧,同時刪去不必要的篇幅,使劇情的節

奏流暢。

 

 

4. 結構鬆散,胡亂賣弄意識流

 

沒有結構的小說,好比鏡頭搖來搖去的電影,章法欠奉,不知所云。倒敘、插敘、意識流等創新的寫作手法,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令結構鬆

散,愈寫愈離題。

 

→不要為技巧而技巧,以「創新」作為結構鬆散的藉口。不論你用了哪些技巧,故事寫完後,請看一遍,如果依然符合「起承轉合」的脈胳,

那便不會離題萬丈了。

 

 

5. 開場悶蛋,令人昏昏欲睡

 

小說的開場,傳統寫法是以描寫環境氣氛入題。不是說這種方法不好,但這種方法讀者已見過千次,毫無新意,可不可以有創新一點、吸引一

點的開場方式呢?其次,這種方法用得不好,就會拖拖拉拉,寫了幾千字仍抓不住主題和人物。

 

→寫作是一種溝通,如何才能吸引讀者追看下去?除了多讀名著,也可以從電影偷師,例如《摘星情緣》、《美麗有罪》是以獨白方式開場。

簡潔就是美,不落俗套的在開場帶出整個故事的人物和主題,讓讀者馬上知道這趟閱讀旅程的方向,比東拉西扯可取。

 

 

6 全書欠缺主題

 

橋段再花巧而欠缺主題,好比一個只有美貌沒有智慧的美女。即使是一個愛情故事,也應該賦予一個大主題,例如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

葉》、曹雪芹的《紅樓夢》其實是借一個愛情故事表達更深的中心思想。

 

→主題應在落筆前確立,透過內文慢慢滲出來,例如借主角的對話表達。主題不必是諷刺時弊的大道理,即使寫愛情故事,也可以是借愛情來]

反*不良字句*一種現代愛情觀或一種男女相處的道理,以提升整部作品的深度。

 

 

7 內容空洞

 

這裡所說的內容,不是指有沒有「橋」(劇情),而是指整體來看,整篇小說仿如空中樓閣,欠缺客觀理據支持。沒錯是有個故事的框架,但

拿走框架,就會發現故事很空洞,讀後找不住一點什麼。好看的小說,多多少少有些資料或知識為故事作出支援,使劇情發展更加合理、迫真

 

→小說源自生活,完全忽視現實、完全不能反*不良字句*半點現實的小說,只屬二流。如果你已經有一條「絕世好橋」,第二步是作一點兒搜

集資料,為人物背景、故事的時空補充養分,然後技巧地表達出來。假設你想寫一個對愛情執著的男人,那麼請問他從事什麼職業,成長路上

可有陰影?這樣的個性,會讓他做出什麼行為?

 

 

8 主角無緣無故就愛上

 

愛情是年輕人常寫的題材,但並不易寫得好。其中一個問題是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或筆下)的愛情可歌可泣,自說自話地愛得地動山搖,旁人

看來卻可能不外如是,更遑論感同身受,同歌同哭。最懶惰和最欠說服力的是這種寫法:「不知為什麼,我對這女孩子很有感覺?」你做作者

都「唔知點解」,讀者更加莫名其妙。

 

→雖說愛一個人可以是一見鍾情,不需理由,但寫作不同談情,光寫幾句「浪漫」的情話並不夠,讀者不會被幾句花言巧語輕易打動的。作者

要照顧讀者的感受,客觀地反問一句:書中人為什麼會愛上對方,這種愛有冇說服力?每一段愛情的發生和死亡,都要經過精心舖排,最好是

暗中舖下伏線。好好設定人物性格和的關係,那麼發生在他們之間的愛恨糾纏,自然有跡可尋。

 

 

9 題材過分生活化,表達欠缺技巧

 

小說無錯源自生活,但生活上的瑣事、報紙上一段新聞,本身只是一個事實(fact),搬字過紙把它記敘下來,並不足以形成一篇精采的小說

(fiction)。沒有注意寫作技巧、過分「生活化」的故事只是新聞報導,而不是小說。一如原材料必須經過烹調才成佳餚,任何靈感或塑材,

必須經過藝術加工,方能變成一件藝術品。

 

→加入想像力,為主人公設定背景和性格、為平淡的故事加進衝突面,推向高潮,逐步打造小說的面貌。寫小說就是「做戲咁做」,只要符合

「情理之內,意料之外」的原則,劇情方面比現實世界誇張一點無妨,這樣才有衝突位、高潮位。

 

 

10 文筆有沙石

 

很多人以為有創意就夠,不屑花精神修鍊文字功夫。文句不通、詞不達意、表達技巧平庸,都會令閱讀享受大打折扣。文字與創意是相輔相承

的,文字是作者手上唯一的工具,環境、氣氛、人物對話……一切一切,都要依靠文字來表達,怎能輕視?

 

→峰迴路轉的劇情,需要有感染力的文字來支撐。修鍊文字功夫是長遠的功課,平日應當留意、學習,一朝寫起小說來便得心應手。日子有功

,才能建立文字風格。單看文字,讀者已可以認出那是誰的作品,古龍、張愛玲和亦舒便是文字風格強烈的作家。[/fold]

 

我怎麼覺得這樣貼上來會被砍?

對了還有@rosket 怕你沒注意到

亂召喚人會不會被砍(到底是多怕被砍?)

 

 

链接到点评
2313371363 发表于 2016-7-5 00:24

首先很感谢你给的这个解说。

其次,这个怎么说呢,感觉非常基础- -

而要运用的话 不同的文章会有不同的用法 ...

不用這麼多禮拉233

自己看完之後,也是覺得這些有些基礎

不過基礎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不基礎的東西不花錢好像沒那麼容易找到(這樣說的?)

 

剩下的東西,靠閱讀量解決?

是說,我的目標是檢視遊戲劇本好不好玩,小說技巧需要磨練嗎?

链接到点评
rosket 发表于 2016-7-5 00:28

召喚會不會被砍我是不知。上面十個我好像全中了

我只希望我故事不會讓人無聊 還有 寫的出來。

不 ...

我是比較擔心大量引用會不會被砍233

把亞克叫過來只是無聊而已

 

說到底,每個人的目的不同啊

我是想檢視遊戲劇本

樓主(是說要怎麼稱呼?)是真的想寫小說

雖然這麼大的情操,我卻只能扯扯口舌之快{:10_635:}

盡力幫助就是惹(上面用了平常不用的詞,好不習慣)

链接到点评
2313371363 发表于 2016-7-5 00:41

叙述是有小技巧的,分段语序,以及文章的叙述手法。现在这个小技巧基本都在编辑和助手那里,而作者只需要坑 ...

互相照顧吧,我有找到我覺得對我們有幫助的東西,就會稍稍拿出來的

 

最後,共勉之

链接到点评
rosket 发表于 2016-7-5 01:20

你的評論和意見寫的不錯。 我自己的話… 因為興趣使然吧

是說寫的時候一直擔心不夠客觀呢

雖然有沒有用是一回事,不過寫得讓人反感就不是我的目的了

畢竟是來交流的(而且自己說實話的確是評論和意見比小說會寫233)

 

話說,通常這種問題如果不是在這樣的地方問,好像也沒有甚麼地方可以幫忙ㄝ

想像到一直被出版社退稿的畫面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