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kuya510387326 发布于十月 5, 2020 分享 发布于十月 5, 2020 5 小时前, raynormj 说道: ——如果自己的意志完全不用以父辈为转移的话。 当然是“完全”,这个时代父母只能劝说、催促子女结婚。到底结不结,跟谁结是由有经济独立能力的子女自己定的。想考虑父母感受就从现在开始跟他们谈,告诉父母自己怎么想的,听听父母怎么想的,而且不是一次,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很多次地去跟父母聊。不说能说服父母,但是对于决定自己结不结我相信是有帮助的 链接到点评
sakuya510387326 发布于十月 6, 2020 分享 发布于十月 6, 2020 2 小时前, raynormj 说道: 文末的这种“决意的松动”,不就已经证明文首的不完全了吗?~ 我是这么考虑的啊:如果自己坚定地站住了自己的立场,抱着【绝不打算让步】的心态跟父母“商谈”,不论如何努力的说服,终究算不上是商量——从行动上和结果上来讲,跟任性的想要父母听自己的小孩子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自己本身就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不婚姑且不论;如果自己的孩子要做出什么你从根本上反对/不赞成的决断,而你的孩子抱有的是【不论如何都不会退让】的商谈心态,你又会怎么看待呢? 那么让我再强调一遍,有了自立能力的子女意志完全不应该以父母为转移。不要说什么听了父母话之后改变想法是决意的松动,那是在清楚明白了父母与自己的情况之后做出的更为成熟周到的决定。不是说父母说结就结,身边人说不结就不结,那才是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 回到你的问题,我不认为每次谈都应该谈出什么结果来,只不过是要跟父母传达你的想法,同时去倾听父母的想法,再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与实际能力,决定自己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是否要为结婚作努力。谈过了还是决定暂时不结,很像小孩子吗?不像。这是因为有了自立能力,也就是养活自己的经济来源与充足的阅历:有了经济来源,生活就不再受制于父母;有了充足阅历,就可以判断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因此有了自立能力,父母再也不会直接要求你做什么禁止你做什么,他们会搬出观点与论据,告诉子女父母希望他们结婚的愿望;子女可以罗列想法与现状,向父母传达自己还不能结婚的原因。 这样谈回我自己,我想结婚吗?不想。原因列出来:1、没有能承担购房、养育子女、未来教育资源的经济能力;2、没有能找到合适的人;3、目前居住的城市不合适,生活和工作还不够稳定;4、自己还尚且年轻,没有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父母希望我结婚吗?希望。父母会从根本上反对我目前的决断吗?不会,他们会很高兴地为我提供解决问题的想法与方案,并理解我目前不婚的行为。如果父母问子女结不结婚,子女直接很不高兴仿佛受了压迫一样回怼俩字:“不结”,那父母才真的会激烈反对。我的父母愿意与我进行积极的沟通,而我也愿意将我的想法原原本本地传达给父母。因此我完全不能理解,父母和子女为什么会有“不论如何都不会退让”的商谈心态。我只能理解为孩童时与父母积累的沟壑过深,导致了今天根本没法谈,一谈话题就被转移,搞得积怨爆发的局面。 上面的东西长求总一共两条:1、增强自己的自立能力,提高自己想法的独立性;2、保持与父母的良好沟通,获取父母的帮助或降低来自父母的阻力。这两样不是什么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而是需要从现在做起,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 最后补充一句,人的想法是会变的。我的所有决断只决定自己两三年左右的行为,至于后面的事?三年后的我经济与阅历吊打现在的我,三年后的决定让他去想,没必要现在就决定终生的事 1 链接到点评
sakuya510387326 发布于十月 6, 2020 分享 发布于十月 6, 2020 1 小时前, raynormj 说道: 啊,选择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陈述事情的面貌,无可厚非~ 先声明,我是希望楼主能够仔细看自己发起的话题所引起的讨论的,——因为毕竟他自己还不大想谈他怎么想的。 你说的大体上挺不错的。但是要看审视的角度了。 就算是“不婚”,也是有很多种程度的。至少你的说法上,你是想,但是能力上无法达成,而且经过沟通,也知道家长的希望,但是家长也会出主意也会理解。 不过男生的话,到三四十岁也都不算晚,事业很主要就是了。 但是要刻薄一点的提抗挈领的话,主题思想就是【我想我也知道你们想,但是我做不到】。是的。家长的希望只能让位于孩子的现实。家长也无法将自己的希望强加到子女身上成为孩子身上的负担——虽然也有家长这么做。 但是你也要考虑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家长有的时候会过激反应,有的时候会表现的像是【算了我不管了反正也管不了】?因为在孩子慢慢的变优秀、有能力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在慢慢的变老,不论是体力精力上还是资源上,都变得越来越难以掌控过去可以掌控的那些东西,像孩子的未来,对孩子的期待、希望之类。等到自己真的三十多岁了,老人估计也都退休了。或许他们以后会越来越好对付吧?个中悲凉,要在还能有影响力的时候做点什么,或者管不了放弃了让他们自己处理,都是孩子很难体会的。 当然,沟通得好也大概也就你说的这样了呢。怕就是怕藏着掖着,不沟通,找人出到馊主意来(啊我好刻薄)。 所以这个话题最大的症结到底在哪里,考虑一下就清楚了。 ——如果愿望是相悖的,则谈判总会互有让步。试图说服父母接受不婚,就是一面倒的让他们放弃愿望。 该怎么找个折中点,怎么达到那个折中点,才是个像样的答案。 而一面倒的有一方放弃,一般都是家长拗不过孩子的。家长能怎么办?——面对现实。唉~ 呜哇,那真的是我见识浅薄了就我自己父母我真没见过有“过激反应”,身边的兄弟倒是偶尔跟父母吵过。我也确实喜欢按照对自己有利且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来陈述事情的面貌,不愿意把矛盾直接摆在台面上开始对线,拜此所赐我到现在还没成功和父母吵过一次架 但是对已经积累起来的矛盾我确实无能为力,只能期望大家和父母多多对话,聊天的时候嘴能稍微油一点了关系好了即便有一天父母会面对现实,相信也是不那么难以接受的吧...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