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新人报道】走出新手区,广场第一帖


推荐贴

终于出新手区了,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但是广场第一帖却不知道发点什么……

看到介绍里有音乐分享,刚好今天刚刚听完一场马勒二演出,姑且写一些个人感受~

以前总觉得,听马勒的交响曲有一种很怪的感受。当时(现在也是)刚“入坑”古典乐不久,也没听过很多曲子,被推荐了马勒。

在听了马勒2、3、6、9后,感觉马勒的交响曲,尤其是马3,听到一个非常雄壮的号角开头又很快暗了下去,感觉马勒的曲子和贝多芬(贝多芬的交响曲全听了一遍)比起来,有一种不一致感、打断感,忽强忽弱的。
贝多芬和马勒动态感都很强,但强的方向不一样。贝6那个大反复,明明只是一个动机哒 哒哒哒 哒,好听不单调还洗脑,变化多端。马勒给我的感觉是一种神经兮兮(非贬义)的动态,而且感觉想说的东西好——多,脑子有时候都捕捉不过来,马2好几次开了放了几分钟就切歌了,直到这一次听完了全曲。

有时候有些音乐就是需要一个契机入耳

最近诸事不顺,期末也没考好,很喜欢的导演大卫林奇也去世了,心情不佳,碰巧点到了马勒二
葬礼进行曲般的开头和以前几次尝试一样把我抓住了,强而有力的低音弦乐揭开了葬礼的序幕,各种乐器的逐渐加入,气氛逐渐激昂,一切的氛围在铜管那圣咏一般的旋律中得到升华——之后死亡与绝望再度归来,本已结束的旋律再次出现且加速,结尾断绝的令人错愕与不安,接着是长达五分钟的寂静。马勒在乐谱上注明了“第一乐章完结后必先休息至少五分钟”,那错愕的结尾带来的恐惧与疑惑,的确萦绕在这五分钟里
接着是阳光般的第二乐章,就像在乌云海中的金边,竖琴美妙而优雅的拨奏宛如短暂而幸福的人生,阳光下的的尘埃打着旋儿,轻柔地如跳舞版落下,止于安静
三乐章格外刺耳,因而显得怪诞、诡异,甚至是绝望。圣安东尼向鱼传道,而后者愉快地聆听,但过后却忘得一干二净,重又各自追逐自己的猎物果腹。三章的高潮犹如圣安东尼绝望的哭喊,欢快与圣洁被一扫而空,只剩下一个苍白空洞而了无生气的结尾
四乐章的女高音极美,庄严,但并不华丽,反而显得有些朴实,作为引子把第五章带了出来
第五乐章是绝对令人震撼,和第一章一样,而结尾的宛如贝九的大合唱却让它胜过了一章的错愕与迷茫。场外号宛如号角笼盖全场,第三章圣安东尼的哭喊、第一章纷繁的动机们接连出现,坟墓裂开死者复活的一段令人浑身战栗,号角引领着木管与弦乐,最终来到长号——那上帝的乐器的面前
复活的主题响起,齐奏与锣声中,第一乐章的下行动机如迷茫的人类,挪动脚步前进。震怒之日主题的出现,三次曙光、三次祈求与最后一次强烈的痛苦,管风琴与天堂的钟声响起,长笛与短笛如夜莺嘤咛,合唱开始了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我的尘埃啊,在短暂歇息后!
那召唤你到身边的主,
将赋予你的永生。
你被播种,直至再次开花!
收获之主前来,
收割死去的我们,
一如收割成捆的谷物!

要相信啊,我的心,要相信—
你并无失去所有!
你拥有,是的,你拥有渴求的一切,
拥有你爱好、欲争夺的一切!

要相信啊:你的诞生绝非枉然!
你的生存和磨难绝非枉然!

生者必灭,
灭者必复活!
不要惧怕!
准备迎接新生吧!

啊,无孔不入的苦痛,
我已脱离你的魔掌!
啊,无坚不摧的死亡,
如今你已被征服!
乘着以炽热之爱的动力赢得的双翼,
我将飞扬而去,
飞向肉眼未曾见过的光!

乘着以炽热之爱的动力赢得的双翼,
我将展翅高飞!
我将死亡,直至再生!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我的心啊,就在一瞬间!
你奋力以求的一切,
将领你得见上帝!


马勒二,听完演出后我又听了两版,一版是伯恩斯坦,另一版是阿巴多。在第五章面前,本就活泼的伯大叔当然激动万分,连以优雅细腻著称的阿巴多的指挥棒都震颤万分,奋力指挥。

是的,复活,你将复活

考试一门接着一门,那是最后一天,刚好我选的课全部结束,没我事了,把课本扔在一边,听完接近一个半小时的录音,热泪盈眶。
有些乐曲确实需要一个契机入耳,我不懂唱词,但音乐给人的震撼并不完全需要文字传达。
希望有更多时候,那个契机能降灵在我身上
 
注释
较好的书呆子 较好的书呆子 50.00节操 欢迎来到广场,我的朋友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