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13周年庆】《第三帝国的兴亡》观后感1


推荐贴

        其实这本书并不是我最近所读,我已经有好久没有看完一本书了,大多都是随便听听故事或看看视频来消磨时光,不知应该说感谢还是幸运,周年活动竟然是观后感,也算是为我重启读书之路给予了一些理由。这本书我是很久以前所看,一直放在家中架子上,书签依旧卡在其中间,但前面的部分已经完全忘记。大致翻看了一下,从第三帝国的建立壮大巩固,再到发起战争遇到转折点走向灭亡,内容比较多,主要讲的是第三帝国的内部结构,这也是这本书的极大优点,作者翻看了德国极其丰富的档案,不限但包括于希姆莱秘密督察的机密档案,还有希特勒军事会议的记录,甚至有与平时与秘书们的谈话的记录。可以说作者从内部看到了这硕大第三帝国的骨头,书中据他自己所说,这也只不过是一小部分,甚至都很难触及确切的真相,但也依旧是最为接近的了。

         由于我也是刚刚重启这书,书中内容也很多所以想慢慢看慢慢分享。其实这书并不需要写观后感因为这本来就是作者看了德国文件的总结与观后感,单如果我单单的去评价这段历史我觉得是愚蠢的,我们所希望的不要重蹈历史肯定不是三言两语的总结,从这段庞大历史获得感悟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所以我会一边分享一边总结,那就先从希特勒本人与纳粹党说起,以便更好的理解当时德国社会环境与希特勒本人的“魅力”

         第一节:儿时希——希特勒是一个小职员第3次婚姻的孩子,父母还是近亲结婚(这或许与他的独特有些关系?),儿时时光可以说并不突出但已有未来的影子,先是10岁反抗父亲希望他成为公务员,他自己想当画家,再是对老师的厌恶,根据老师的评语知道他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同时缺乏自控力,虽有天姿但不用功的孩子。而在他之后著作《我的奋斗》里描述了他对于曾经教导过他老师的厌恶,但对一位历史老师波伊契热烈赞扬。在1903年,他的夫亲因肺出血离去,对此,在希特勒之后回忆录写到对父亲离去的态度,这场疾病帮了我的忙,让我决定了我的前途(虽然关系不好,但这种毫无亲情的态度还是我觉得毛骨悚然)。他认为他最快活的日子是16-19岁,这段时间里他沉浸在做艺术家的美梦里,19岁他的母亲因乳癌离去

         第二节:混乱时期——失去经济来源的希特勒像个流浪汉一样,做小工画小画收入相当微薄,但同时接触到了社会民主党,从此时展现出惊人的政治嗅觉,学习领导人的演讲,思考政治手段,渐渐的他学会了利用他所说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恐怖”的价值(学会玩弄人心了:mx054:),书中描绘了大量希特勒对于政治的看法,过于冗杂不适合分享,大多是对怎样唤起民意需要那些东西的讲述,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巨大的野心啊。当然也是从这时展现出对油情绪。

        第三节:初步建立——在1914年他进入了军队,看到了世界大战持续恶化的战场,这也成为他日后重要的爱国口号。在1918年他进入了慕尼黑,发现了社会民主党的革命胜利,于是他也开始了自己的活动。机缘巧合下他发现了德国工人党,那是一个很小的党25人,他进入其中发挥其语言优势开始宣传,党也慢慢扩大。他愤怒的经历加上激昂的演讲,使得它潜移默化成为了党内第一人。之后便是确定纲领啊各种各样的,冗杂!冗杂!因为相当来说此身党内人少所以这些东西也比较容易实施下去

        写的累了,下次继续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