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冰 发布于七月 18 发布于七月 18 标题所说的是亲自下笔写小说想到的(虽然小说还在鸽),标题说的这个类似的内容在知乎上也有,看了回答后我就突然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围城》,抱着这个问题的心态又读了一遍,不禁感觉这其中用法比评论区更精彩、更丰富。不禁感叹一番名作就是名作大师就是大师,顺便写了这篇文章。 首先搞明白问题说的是什么,很多网文(辣鸡)写手写人物对话会有流水账之感,例如: 张三道:“你好!” 李四道:“你也好!” 张三道:“您吃了吗?” 李四道:“吃了!” 看起来太流水帐了是不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钱钟书在《围城》里用了几种方法(剧透警告): 一、加入细节 如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引用 ……孩子的母亲有些觉得抱歉地拉皮带道:“你这淘气的孩子,去跟苏小姐捣乱!快回来。——苏小姐,你真用功!学问那么好,还成天看书。孙先生常跟我说,女学生像苏小姐才算替中国争面子,人又美,又是博士,这样的人哪里去找呢?像我们白来了外国一次,没读过半句书,一辈子做管家婆子,在国内念的书,生小孩儿全忘了——吓!死讨厌!我叫你别去,你不干好事,准弄脏了苏小姐的衣服。” 苏小姐一向瞧不起这位寒碜的孙太太,而且最不喜欢小孩子,可是听了这些话,心上高兴,倒和气地笑道:“让他来,我最喜欢小孩子。”她脱下太阳眼镜,合上对着出神的书,小心翼翼地握住小孩子的手腕,免得在自己衣服上乱擦,问他道:“爸爸呢?”小孩子不回答,睁大了眼,向苏小姐“波!波!”吹唾沫,学餐室里养的金鱼吹气泡。苏小姐慌得松了手,掏出手帕来自卫。母亲忙使劲拉他,嚷着要打他嘴巴,一面叹气道:“他爸爸在下面赌钱,还用说么!我不懂为什么男人全爱赌,你看咱们同船的几位,没一个不赌得昏天黑地。赢几个钱回来,还说得过。像我们孙先生输了不少钱,还要赌,恨死我了!” 苏小姐听了最后几句小家子气的话,不由心里又对孙太太鄙夷,冷冷说道:“方先生倒不赌。” 二、省去主语 直接描写两人之间的对话,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两个人,三个人以上写就很难了,因为需要读者可以通过对话便看出说话的主语是谁(顺便一提日本轻小说有这么写的习惯,不过他们语言中一般带有敬语啊口癖(desuwa)什么的,想要仅通过对话就可以知晓这句话是谁说的用中文写就有点难了) 引用 唐小姐道:“我吃得很多,并没有不舒服呀!” “我又不是主人,你不用向我客套。我明看见你喝了一口汤,就皱眉头把匙儿弄着,没再吃东西。” “吃东西有什么好看?老瞧着人,好意思么?我不愿意吃给你看,所以不吃,这是你害我的——哈哈,方先生,别当真,我并没知道你在看旁人吃。我问你,你那时候坐在沈太太身边,为什么别着脸,紧闭了嘴,像在受罪?” “原来你也是这个道理!”方鸿渐和唐小姐亲密地笑着,两人已成了患难之交。 唐小姐道:“方先生,我今天来了有点失望——” “失望!你希望些什么?那味道还不够利害么?” “不是那个。我以为你跟赵先生一定很热闹,谁知道什么都没有。” “抱歉得很,没有好戏做给你看。赵先生误解了我跟你表姐的关系——也许你也有同样的误解——所以我今天让他挑战,躲着不还手,让他知道我跟他毫无利害冲突。” “这话真么?只要表姐有个表示,这误解不是就弄明白了?” “也许你表姐有她的心思,遣将不如激将,非有大敌当前,赵先生的本领不肯显出来。可惜我们这种老弱残兵,不经打,并且不愿打——” “何妨做志愿军呢?” “不,简直是拉来的伕子。”说着,方鸿渐同时懊恼这话太轻佻了,唐小姐难保不讲给苏小姐听。 “可是,战败者常常得到旁人更大的同情——”唐小姐觉得这话会引起误会,红着脸——“我意思说,表姐也许是赞助弱小民族的。” (上文除了中间的一两段和最后几段外,都将主语省略了,但不影响主语身份的确定) 三、直接来 直接写某人道、某人说——前文提到的例子流水账,其实是因为内容不够丰富,只要内容够丰富,就算直接写也没事! 引用 当天下午,鸿渐拉了辛楣、斜川坐咖啡馆,谈起这次同行的三个人,便说:“我看李梅亭这讨厌家伙,肚子里没有什么货,怎么可以当中国文学系主任,你应当介绍斜川去。” 辛楣吐舌道:“斜川?他肯去么?你不信,问他自己。只有我们一对失恋的废物肯到那地方去,斜川家里有年轻美貌的太太。” 斜川笑道:“别胡闹,我对教书没有兴趣。‘若有水田三百亩,来年不作猢狲王’;你们为什么不陪我到香港去找机会?” 鸿渐道:“对呀,我呢,回国以后等于失业,教书也无所谓。辛楣出路很多,进可以做官,退可以办报,也去坐冷板凳,我替他惋惜。” 辛楣道:“办报是开发民智,教书也是开发民智,两者都是‘精神动员’,无分彼此。论影响的范围,是办报来得广;不过,论影响的程度,是教育来得深。我这次去也是添一个人生经验。” 斜川笑道:“这些大帽子活该留在你的社论里去哄你的读者的。” 辛楣发急道:“我并非大话欺人,我真的相信。” 鸿渐道:“说大话哄人惯了,连自己也哄相信——这是极普通的心理现象。” 辛楣道:“你不懂这道理。教书也可以干政治,你看现在许多中国大政客,都是教授出身,在欧洲大陆上也一样,譬如捷克的第一任总统跟法国现在的总理。干政治的人先去教书,一可以把握青年心理;二可以训练自己的干部人才,这跟报纸的制造舆论是一贯的。” 鸿渐道:“这不是大教授干政治,这是小政客办教育。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像你们的报纸宣传品、训练干部讲义之类。” 辛楣冷笑道:“大家听听,方鸿渐方先生的议论多透辟呀!他年龄刚二十八岁,新有过一次不幸的恋爱经验,可是他看破了教育,看破了政治,看破了一切,哼!我也看破了你!为了一个黄毛丫头,就那么愤世嫉俗,真是小题大做!” 鸿渐把杯子一顿道:“你说谁?” 辛楣道:“我说唐晓芙,你的意中人,她不是黄毛丫头么?” 鸿渐气得脸都发白,说苏文纨是半老徐娘。 辛楣道:“她半老不半老,和我不相干,我总不像你那样袒护着唐晓芙,她知道你这样余情未断,还会覆水重收呢——斜川,对不对?——真没有志气!要不要我替你通个消息?” 鸿渐说不出话,站起来了,斜川拉他坐下去,说:“别吵!别吵!人家都在看咱们了。我替你们难为情,反正你们是彼此彼此。鸿渐近来呢,是好像有点反常,男子汉,大丈夫,为一个女孩子——” (虽然上述也有一些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但是就算去掉,也可以发现内容足以丰富到忽视前面“某人道”的地步) 四、主语替换 这是我觉得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之一,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之一。描述很难,所以直接看正文好了。 引用 鸿渐道:“早晨出去还是个人,这时候怎么变成刺猬了!” 柔嘉道:“我就是刺猬,你不要跟刺猬说话。” 沉默了一会,刺猬自己说话了:“辛楣信上劝你到重庆去,你怎样回复他?” 我第一次看到这里震撼无比:文章还可以这么写? 不过可惜的是这种招式用起来难度不小。 就这样,希望能给大家写作带来帮助。(顺便小小安利一下《围城》,真的很有意思) 注释 花刺 30.00节操 2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