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冰の轨迹 发布于二月 8, 2015 分享 发布于二月 8, 2015 首先想说的是这70%属于我个人的写作问题,拿出来与诸位探讨一下,在措辞方面可能有一些「强行专业化」,遇到一些看起来很诡异的词可以考虑跳过不考虑。 不知诸位在平日创作的时候有没有一些类似的情况: 「今天想写一个三千字的故事,结果一千三四的时候发现就已经快逼近结尾了」 「在没有大纲的写作进程中,偶尔想到一个出彩的开头,却无法给予一个相称的承转合」 「习惯性用词信手拈来,但是整篇文章里给人一种遣词酌句生硬而缺乏表现力的感觉,或者长期惯用某些词汇句型造成审美疲劳」 想说的情况还有一些,也许比较个例化,但是应该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简单拿我自己作例子,这次的GAL剧本创作,从开始的纯轻松胡说八道型作品,习惯性地就走向了构造一个自成逻辑的规则世界;一个原本打算写成十几万字小长篇的故事,却因为中间一个多月的间隔和弄丢了随身使用的笔记本,故事走向大概已经和初衷背道而驰了;今天本想写一个剑拔弩张暗流涌动的剧情(不是gal),结果稍微写了一点儿环境、侧面与主人公心理,就渐渐把剧情推向成一个明刀明枪对着干的倾向了。 大概是我目前的笔力有限,同时长期创作的作品倾向于短小的、独立的杂文、散文类,诗歌和词也有一些,所以一到长篇作品时,很容易就把一个大故事想办法去拆解成若干小故事分开写,虽说这是一个长篇小说的套路之一,但是对我个人的笔力而言已然形成瓶颈,很难突破。 遣词造句也是,我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我素来打字速度很快,一分钟大约顺畅的话有140字左右,如果是打字练习之类的可以到达200字——较快的打字速度下有一个习惯性输入的问题,在面对一些场景渲染时,我会使用上很多习惯性用词,另外由于是把网络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区别对待,我在书面创作时那些修改、笔注、同景复写的习惯在打字的时候并没有保留下来,经常是写作一遍过,从来不修改,偶尔有错别字还是热心的朋友们在读的时候发现的,所以对第一手感的要求非常高,只有一个创作热情高涨的时候我才会花一段完整的时间来写作。 事实上写作真的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只有当我做书面写作时才会有如此感觉,思维是慢慢流淌出大脑的,虽然它早已在此之前汇聚成湖。虽然在这里发这个有些装逼,不过既然都装到现在了我也认了,不知诸位现在写作还是否会遇到这个问题,如果没有的话,那我这些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 感激不尽。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