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討論 歷史的解釋本身是一個沒有定論的東西 所以提出不同的觀點是歷史學問很重要的一環
放任主義的部分 會用這個詞彙主要是當時要解釋給島內的一些人理解 因為很多人連仁政都搞不懂
另一個部分 西方很多學問的根源 很多是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 只是到了18世紀後 由於當時中國經濟的停滯才開始有所批判(明清時期)
如果是單純的仁政 無法解釋為何 明清兩代無法發展工業革命 這也是苦惱漢學家 及歷史學家很大的問題
因此對於產業的放任是一個國家強盛的象徵 在於當國家強大的一個地步的時候 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管理所有的ˋ事務
例如 大唐盛世 宋代王朝 秦漢帝國 這幾個朝代由一個特質就是 因著強大 而開放 因著開放而放任 所以才出現 李白這樣的狂大詩人
至於盛世的定義 我覺得就是看 當時普騙老百姓的生活水準決定
個人會認為是文景之治 主要是在於一句話《史記‧平准書》:「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閒成群,而乘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其中 眾庶街巷有馬 這是甚麼意思 就是大多數的人都有馬可以騎 古代馬匹基本上跟現在的汽車沒有甚麼兩樣 但歷史上能達到 人人都有馬可以騎的時代並不多 就連盛唐初都沒有達到 以此我才會認為文景之治是盛世
最後提到封建 對於中國歷史來說其實沒有所謂的封建制度 在秦漢之後基本上就絕跡了 除了南北朝有類似的模式外 其他朝代基本上都是帝國模式
不過封建的定義 兩岸好像不太一樣就是了
我大略回復一下 畢竟展開來討論的話 可能三天三夜也討論不完 不會我也不˙會否認你的看法 因為歷史解釋本身就是沒有完全客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