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ss2468

【会员】新手上路
  • 内容数

    55
  • 加入

  • 最后访问

帖子发自 ss2468

  1. 10 分钟前, Kris Dreemurr 说道:

    :b6:怎么那么久没来呀

    一言难尽啊,当初来是冲着RPGMaker游戏来的(偶尔上来看看,有喜欢的就玩玩),结果没想到今年汉化组解散的解散、被抓的被抓,论坛关闭的关闭,希望在这个"至暗时刻",大家都好好地活着吧

  2. 于 2020/5/30 于 AM6点15分, XdbX 说道:

    與其說業界要完,不如說galgame在多半以立繪跟選擇系統打天下的狀態之下能夠撐到現在已經算是奇蹟了吧?當年之所以有黃金時代,是因為有一大批極其優秀的劇本家、技術人員投入這個市場,無論是想以galgame界為跳板往表界走,抑或是想表達的劇情跟背後的概念只能在galgame界才體現都一樣,沒有了後續的人才與資金投入,再強的王朝終究是會迎來終結的。

    況且在現在這個遊戲市場口味變換快速的年代裡,galgame的舊市場已經被同人game侵蝕,dlsite這種同人銷售平台更是突破了過往同人game只能在小圈圈裡偷偷摸摸發售實體碟片的限制,也使得過往得以光明正大在電玩雜誌內頁、遊戲中心貼海報、電腦遊戲店掛看板作宣發的galgame在宣傳上的失去了高地優勢,連帶也使得有想法、有技術的人才不必加入以往得以光明正大作宣發的galgame公司才能糊口,也能夠在家裡製作完成之後上架銷售,自然galgame的舊市場就被同人遊戲所分食;而galgame的新市場亦沒有拓寬多少,過往有打算向網遊、手遊邁進,但是反而常常被反向採線打擦邊球的手遊逆襲,甚至已經出現了某些遊戲已經開始證明,在galgame的「選擇分支」之外,加入正常向遊戲裡面的策略、戰棋、動作、射擊、橫向卷軸、三消、爬塔、卡牌構築等等要素,使之構成一款看起來像是「有黃色內容跟劇情分支的正常遊戲」可能會賣的比單純的galgame好。

    新舊市場一起被夾殺,galgame能夠存活到現在已經非常厲害了,看看正常遊戲裡的「即時戰略」這個分支吧,星際爭霸2之後可說是後繼無人了,新興起的MOBA已經幾乎取代了即時戰略,畢竟操控一個單位比操控200個單位來的簡單,一般人也比較看得懂。

    當然不是說galgame之後就一定會沒落到被人遺忘,畢竟也還是有許多galgame在做出系統跟玩法上的改革,也許我們會看見傳統老式「按選項、聽語音、看立繪」這種老式galgame的逐漸消失,但應該也會看到許多galgame為了在這個時代活下去而作出的進化,進而在未來與不同的面貌跟我們見面,換句話說,「galgame沒有消失,它只是活成了這個時代需要它成為的樣子。」

    说的太棒了,不过个人觉得GalGame辉煌过也算不错了

  3. 于 2020/10/24 于 PM11点02分, Ayachi Ning 说道:

    我觉得是商人把财富密码摸透了,与其做一部高质量动画,不如做多部低成本动画,后者还更容易到达保本线,不至于暴死。用“量“取代了”质“,”量“的增加导致了动画产业规模变大,而且现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bd的萎缩基本上是必然结果。所以不算矛盾吧。:SS04:

    至于第三点,上面也说过了,低成本动画只要击中死宅的好球区,保本还是比较轻松的。但我觉得只要人设好,11区死宅还是会接受的吧。:NEKOMIMI_PARADISE_7:

    动画业界的质量有药丸的迹象,但只要有用心做动画那一批人在,应该还能坚持挺久的吧。

    (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我要催更了 别鸽了别鸽了:NEKOMIMI_PARADISE_8:

    写完啦,写到后面有点崩,凑合着看吧

  4. 10 小时前, Ayachi Ning 说道:

    我觉得是商人把财富密码摸透了,与其做一部高质量动画,不如做多部低成本动画,后者还更容易到达保本线,不至于暴死。用“量“取代了”质“,”量“的增加导致了动画产业规模变大,而且现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bd的萎缩基本上是必然结果。所以不算矛盾吧。:SS04:

    至于第三点,上面也说过了,低成本动画只要击中死宅的好球区,保本还是比较轻松的。但我觉得只要人设好,11区死宅还是会接受的吧。:NEKOMIMI_PARADISE_7:

    动画业界的质量有药丸的迹象,但只要有用心做动画那一批人在,应该还能坚持挺久的吧。

    (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我要催更了 别鸽了别鸽了:NEKOMIMI_PARADISE_8:

    对对对,就像买断制游戏逐渐被抽卡氪金游戏代替一样,买断制游戏和高质量动画不至于灭亡,但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

  5. 19 分钟前, Kris Dreemurr 说道:

    :NEKOMIMI_PARADISE_38:第一眼还以为是动漫无关的主题呢,没想到是分析业界啊,你标题可以描述一下内容不要这样起的··

    发点回复啊,不然我都没动力写下去了(高考语文作文后再没写过这么长这么认真的文章了)

  6. 1 分钟前, 饮恨者 说道:

    业界究竟会不会完蛋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真要讲的话至少都是个几万字论文的级别了,我就分享点自己了解到的状况吧:mx072:

    业界药丸的论断会传出来应该是这几个原因:

    1.动画的商业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导致一些经历过以前差不多是08年那会儿日本动画巅峰时期的观众,越来越鄙夷现在这种状况,觉得做动画的都没有以前那么有深度了,尤其是媚宅这一点

    2.动画赚钱的渠道实在过于传统吧,很难取得突破,主要的是光盘,玩具这些,价格贵,但是说实话我自己看来价值这方面有些虚高了,光是光盘这一点,你看看国内还有多少家庭有DVD机吧,时代都已经几乎淘汰了光盘这一商品,业界却没有做出突破,找到新的赚钱渠道

    3.动画公司行内人员的待遇,日本阿宅群体对政治,对现实的漠视,等等等等,时间限制就说到这里吧:mx046:

     

    虽说如此,日本动画产业依然是日本群体消费产业不可忽视的一块儿,至少阿宅为国家在二次元产业贡献了特别多的消费,我记得当初看的占的比例还不小,真要说日本动画还能撑多久,就看人类对日本动画还有多少需求,还愿意掏多少钱包吧,反正我就一个看动画的,就不想那么多了,快乐就好:YangTuo_Y:

    剧透了啊,1和3是我下面要讲的。

    关于媚宅,这个无解,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想直接爽一把,而且随着动画受众越来越多,喜欢下里巴人的肯定比喜欢阳春白雪的要多,但是我认为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互相包容。

    真要说业界药丸动画制作公司和从业人员才是真的药丸,日本动画产业实际上是不断扩大的,资本家倒是从中攫取了足够的利润,从业人员汤都捞不着,遍地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7. 1 楼主能力有限,阅历浅薄,简要谈谈我对日本动画的一点认识,如果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2 现在的网络环境是怎么样的大家心知肚明,希望大家在讨论的时候不引战也不要撕逼,在发表想法时尽量附上数据,同时能够包容不同的观点

    3 其实楼主在之前就是个小透明、伸手党,把我在所有互联网社区发过的主题贴算上不超过10个,写这篇文章还得感谢SS同盟的机制,新注册的账号必须水水贴才能解除限制,这让我有了写这篇文章的动力(看@Kris Dreemurr你那么热情,我一句话不说,也不好)

    4 这篇文章主要讲两个问题,日本动画真的药丸了么?看动画的也分高低贵贱么?一次性写不完,如果看的回复的人不多,那楼主也就没动力写下去了

     

    一 从BD销量看业界药丸

    全年代日本TV动画销量2019年日本TV动画销量,先贴出两个链接,分别是名作之壁吧在16年制作的全年代动画销量榜和19年的动画销量榜。大家可以把17~19年的销量榜找出来看看,可以看到动画BD的销量整体是在萎缩的,每年能破壁(销量超过33813)的作品也是越来越少,19年更是一部都没有(鬼灭之刃只算了19年的销量,看近期剧场版的表现说不定以后有破壁的那一天)。但是如果查看日本动画产业报告会发现,日本动画产业的规模是在不断增加的,这是怎么回事?两份数据得到了互相矛盾的观点?(声明一下,动画BD的销量与动画的好坏没有关系,BD销量只是评判一部动画商业表现的参考,名作之壁就是这么来的)

    2 庵野秀明在2015年曾说过日本动画5年内药丸,结合上面BD销量的数据,是不是日本动画真的药丸?让我们一条一条分析,首先BD销量只是动画商业表现的一部分,日本动画原创的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有原作,动画很多时候是原作的广告,通过推广原作的影响力靠原作或者衍生品赚钱(类似广告商打广告时的转化率,100万的广告投下去有多少人能看到,有多少人是因为看到广告购买的商品)。动画是原作的广告,动画的“转化率”那都是商业机密,不像BD销量一样能被直接观测到,所以并不能直接凭BD销量下降就说动画业界药丸,没人继续制作动画才是真的药丸。

    3 动画崩坏的问题。今年因为疫情很多动画延期,动画崩坏也比往年要多,即使在没有疫情的19年乃至之前,崩坏乃至PPT动画也是越来越多,这是不是可以从另一方面体现日本动画药丸?

    (说到这,楼主要碎碎念一句,19年初节操社制作的《约会大作战3》真是把楼主恶心坏了,最后一集到今天都不忍心看,虽然能理解节操社的苦衷,但心中还是充满了遗憾,《约战》算是楼主最喜欢或者说唯一喜欢的后宫动画,楼主还是折纸党)

    这里要稍微展开说一下动画制作公司在动画业界的地位,动画制作公司三个字概括就是“工具人”。上面提到的原作赚的钱动画制作公司肯定没份,BD销量如果动画制作公司不在制作委员会中那也没份。所以动画制作公司很多时候拿钱办事,原作方想要一部好的动画就加钱以及给更宽裕的时间。事实上,业界中能决定自己制作什么动画的公司屈指可数(如东映、ProductionIG),有的被业界巨头包养(A1与Aniplex,Sunrise和B财团),有的像节操社只能成为打工战士,京阿尼倒是走出一条不错的路,可惜19年的大火......

     

    二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1 上面一段简要介绍了BD销量与业界的关系,下面来谈了谈观众这边。在19年的动画销量榜下有个热评,很好地总结了很多观众的想法:我喜欢的动画卖得好,xxx牛逼;我喜欢的动画卖得不好或者我不喜欢的动画卖得好,业界药丸;我不喜欢的动画卖得不好,xxx果然垃圾。很多观众对于BD销量与动画质量之间认知,很显然是有失偏颇的(通俗点说,就是不够婆罗门)。在第一段中楼主就说过BD销量与动画的好坏没有关系,动画BD销量很多时候是一门“玄学”。高质量动画卖得高不用过多解释;有些动画热门,成了爆款(例如鬼灭之刃);有些动画受众广(肉番、乙女番);还有些动画依靠“王之力”(Cy在旗下改编动画的BD中附赠游戏券)等。

    2 动画鄙视链的问题。鄙视链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在动画、游戏乃至二次元中更甚。动画鄙视链中最经典的:高达UC系和Seed系之间的互相鄙视。高达在早期(逆鸭之前)风格偏向硬派、写实,平成TV三部曲开始转型,W开始偶像化,Seed到达偶像化巅峰。UC系观众认为Seed系偶像化改变了高达原有的风格,动画缺乏深度。Seed系观众则认为Seed拯救了高达动画,UC系在新世纪显得过时。既然涉及鄙视链那双方就很难公正的评价对方(果然人与人之间是无法相互理解的)。首先高达动画的转型是不可逆的,高达早期动画偏“硬”,新时代的观众不一定能看下去。适当的加入一些偶像、杀必死元素有助于扩大高达的受众。高达动画的目的就是卖胶的宣传片,既然是商业动画肯定是要考量商业成绩,所以Seed为高达做出的贡献不能被抹杀。但是即使高达动画是卖胶的宣传片,也不代表高达是无脑爽的动画,高达的主旨一直都是反战,在早期UC系中尤为显著。可能对于高达动画来说,在保留核心思想(反战、相互理解),加入流行元素(偶像、美型的角色)才是最好的发展道路。

     

    三 总结

    1 庵野秀明说日本动画5年药丸,我个人认为更多地是怀念日本动画早期高质量、有深度、有理想的那个时代(EVA、高达的背景都是非常宏大的)。现在日本动画废萌、卖肉、异世界当道,其实是观众和制作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大部分观众喜爱无脑爽、媚宅的动画,那资本和制作者自然各种迎合,压缩了高质量动画的生存空间。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DSSQ:以国内互联网环境作参考,早期互联网用户少,用户平均水平高,高质量的内容和讨论就多(类比早期高质量动画);现在几乎全民使用互联网,互联网中的内容急剧膨胀,高质量内容在绝对值上相对早期是变多了,但是占比大大下降,所以一眼望去似乎互联网上都是垃圾。

    2 关于BD销量。看不到销量破壁的作品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卖BD的时代已经过去了,BD总体销量过了巅峰现在处于衰退期;二是日本动画产量巨大分流了不同作品的销量,很难再出现万人空巷的作品了。

    3 关于这篇文章:楼主写到后面感觉有点崩,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想法无法流畅的用文字表达出来;而且本文相对“婆罗门”,参与讨论有一定门槛;不过最终还是把这篇文章给“挤”了出来。这里特别感谢@Kris Dreemurr和所有参与讨论的同学,祝大家看得开心。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