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2617m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個應該算是冷門的興趣,就是常常喜歡想一些哲學性的問題 就是像是常見的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啊,真實是什麼這種問題 不過我都是有自己一套答案的,因此就想跟別人切磋一下想法 但是除了我弟外都沒人可以跟我聊,每次提到這種話題時大家都會露出苦笑... 因此,來討論吧諸君 主題:無限這個概念究竟存不存在 這是我最近找到對許多哲學觀的反駁,就是關於無限 跟無限有關的概念包含完美 我認為只要牽涉到無限的哲學觀都是不成立的 因為人不能理解無限,因為人是有限的 當你說沿著圓前進不會到達終點,所以這條路是無限的時候,你其實並不是在闡述無限, 而是在闡述無限的近似,因為不管你怎麼走,你走過的距離都是有限的,你只是在"通往無限的路上" 而就無限的定義,你永遠不會到達無限,因此你走過的距離永遠都是有限的 這代表無限這個概念是人類永遠無法理解的,我們只能用近似的方法思考無限 因此,對於世界的起源,也就是一切開始之前,我們不能了解,我們只能從開始的地方開始思考, 而"開始之前"是無限的範圍,一切結束之後也是同理 完美這種說法也是無限的一種,你無法描述一個完美的東西,因為完美就是"沒有缺點" 但你提出缺點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你永遠只能"近似完美" 以這樣的論述為基礎,可以限制哲學觀發展的一種極限 好了,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其他的看法來討論一下吧
追逝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西方的哲學我知道得太少,唯有用東方的哲學跟大大談談吧。 我相信所謂的真理是無論西方還是東方都是殊途同歸的。 其實我認為你所認為的:人是有限的就不能理解無限的說法,實際上就是「不知物論」。 然後我就必須反問你一些問題: 人是所有不是人的事物嗎? 答案:不是。 那麼人類為何要作出任何的研究呢? 既然人類不是他們,那麼照你的說法來說的話,人類根本就不能理解他們。 一切的研究豈不是徒勞無功? 我們是古時候的人嗎? 我們是不是我們的人嗎? 答案:不是。 那麼為何人類要學習呢? 我們不是別人,自然就不能學習到別人的知識,不能理解到別人的學問。 照你的說法來說的話,人類根本就不需學習。 因此我覺得大大需要明白一個道理: 正因為我們無知,才能變得有知。 正因為我們是有限的,所以才需要去探求無限。 重點是這一切不在於能否探求成功,而在於探求的過程本身。 以上。
圣堂小乖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同爱好哲学的路过 不过哲学毕竟不能当饭吃,很悲哀啊 其实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哲学还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她研究的可不仅仅是“人生意义”这类的宏大的问题,其实她也涉及的许许多多细枝末节的方面。 而对于无限这个命题,我认为是存在的。 如同3楼的大大所说的一样,因为我们无知,所以我们有知,因为我们有限,所以无法理解无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像次元一样,假设一只蚂蚁是二次元的生物(这个概念本身是错误的,只是用来类比),她只能观测到她所在平面内的事物,也就是说这只蚂蚁并不能理解高度这个概念,因为在她的生活、世界中并不存在这个概念。但是高度这个概念存在么?是事实存在的,镜头放大,你在观察这只蚂蚁并且用一个卫生纸芯把她盖住,这时候蚂蚁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她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圆,而当她爬到纸芯内壁上时,她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无限延长的路 上述例子并不是很贴切,不过我认为也能说明一个问题---无限是存在的,只不过在我们的眼界、世界观、生活等方面或许无法观测到而已 也正如楼楼所说的,无限是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的。其实就像数学中的极限概念“lim”,是一种趋近于,而不是到达 突然间我想起了阿喀琉斯追逐乌龟的典故,阿喀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状态存在且仅存在于阿喀琉斯和乌龟持平的状态A之前,在这个状态之前阿喀琉斯确实只能无限的缩短与乌龟的举例,只不过达到临界状态后就是另一个状态了。而在状态A之前,确实可以算是一种无限,只不过我们取得时刻分度越来越小罢了 突然觉得说的似乎不是很清楚,咱们换个例子:吾有一棍,日取其半,永世取不尽也。这是我国古代一个经典的数学命题(不要问我原话是什么,我也不记得了23333)。一根棍子,每天取走它的一半长度,周而复始,永远也不可能把这根棍子取完。这里也存在一个无限的状态。我们能够一只缩短这跟棍子的长度,但是却无法完全将它变为0,这就是极限。 所以说,无限某种意义上讲也并非是无法达到的,而我们应该先明确一点,我们需要给无限施加一个定义,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存在无限 换个角度来看,什么又是永恒? 其实永恒某种程度上就是无限 但是永恒又是什么?至少现在来说因人而异 说到底,所谓的永恒,所谓的无限,是存在的,只不过也是存在于区间的 因为条件时时刻刻都在变换,在此时刻的条件下成为无限,在彼时刻下则为有限 也就是说无限这个概念存在,且仅存在于一定的条件之下
m82617m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作者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1 小时前, 追逝 说道: 西方的哲學我知道得太少,唯有用東方的哲學跟大大談談吧。 我相信所謂的真理是無論西方還是東方都是殊途同歸的。 其實我認為你所認為的:人是有限的就不能理解無限的說法,實際上就是「不知物論」。 然後我就必須反問你一些問題: 人是所有不是人的事物嗎? 答案:不是。 那麼人類為何要作出任何的研究呢? 既然人類不是他們,那麼照你的說法來說的話,人類根本就不能理解他們。 一切的研究豈不是徒勞無功? 我們是古時候的人嗎? 我們是不是我們的人嗎? 答案:不是。 那麼為何人類要學習呢? 我們不是別人,自然就不能學習到別人的知識,不能理解到別人的學問。 照你的說法來說的話,人類根本就不需學習。 因此我覺得大大需要明白一個道理: 正因為我們無知,才能變得有知。 正因為我們是有限的,所以才需要去探求無限。 重點是這一切不在於能否探求成功,而在於探求的過程本身。 以上。 謝謝認真回覆,我確實是不可知論者,在這裡,我的不可知是認為這個答案是絕對不可知的,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得知 我認為知道答案是不可能得到的正是解題的一環,而不是一種所以就什麼都不去學習、去研究的態度 當知道自己所能得到的答案有多少限制,多少不可能,才能讓我們修正探求的軌跡 所以我也贊同大大提到的"重點是這一切不在於能否探求成功,而在於探求的過程本身。" 而我提出探求的極限正是探求的過程,因此我不認為人類不須學習,而是要知道自己無論如何學習都是無知的
m82617m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作者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20 分钟前, 圣堂小乖 说道: 同爱好哲学的路过 不过哲学毕竟不能当饭吃,很悲哀啊 其实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哲学还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她研究的可不仅仅是“人生意义”这类的宏大的问题,其实她也涉及的许许多多细枝末节的方面。 而对于无限这个命题,我认为是存在的。 如同3楼的大大所说的一样,因为我们无知,所以我们有知,因为我们有限,所以无法理解无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像次元一样,假设一只蚂蚁是二次元的生物(这个概念本身是错误的,只是用来类比),她只能观测到她所在平面内的事物,也就是说这只蚂蚁并不能理解高度这个概念,因为在她的生活、世界中并不存在这个概念。但是高度这个概念存在么?是事实存在的,镜头放大,你在观察这只蚂蚁并且用一个卫生纸芯把她盖住,这时候蚂蚁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她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圆,而当她爬到纸芯内壁上时,她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无限延长的路 上述例子并不是很贴切,不过我认为也能说明一个问题---无限是存在的,只不过在我们的眼界、世界观、生活等方面或许无法观测到而已 也正如楼楼所说的,无限是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的。其实就像数学中的极限概念“lim”,是一种趋近于,而不是到达 突然间我想起了阿喀琉斯追逐乌龟的典故,阿喀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状态存在且仅存在于阿喀琉斯和乌龟持平的状态A之前,在这个状态之前阿喀琉斯确实只能无限的缩短与乌龟的举例,只不过达到临界状态后就是另一个状态了。而在状态A之前,确实可以算是一种无限,只不过我们取得时刻分度越来越小罢了 突然觉得说的似乎不是很清楚,咱们换个例子:吾有一棍,日取其半,永世取不尽也。这是我国古代一个经典的数学命题(不要问我原话是什么,我也不记得了23333)。一根棍子,每天取走它的一半长度,周而复始,永远也不可能把这根棍子取完。这里也存在一个无限的状态。我们能够一只缩短这跟棍子的长度,但是却无法完全将它变为0,这就是极限。 所以说,无限某种意义上讲也并非是无法达到的,而我们应该先明确一点,我们需要给无限施加一个定义,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存在无限 换个角度来看,什么又是永恒? 其实永恒某种程度上就是无限 但是永恒又是什么?至少现在来说因人而异 说到底,所谓的永恒,所谓的无限,是存在的,只不过也是存在于区间的 因为条件时时刻刻都在变换,在此时刻的条件下成为无限,在彼时刻下则为有限 也就是说无限这个概念存在,且仅存在于一定的条件之下 我覺得大大你說得很好的地方是,在什麼條件下存在永恆,你舉的例子詳細的說明了我想講的觀點,但我的另一個重點是:存在永恆的區間、條件,是人類無法達到的,因此我們也無法驗證它是否存在,我們就如同螞蟻,而我們一日是螞蟻,就一日不可能超越螞蟻的極限 另外我覺得你棍的例子在敘述上有點問題,"但是却无法完全将它变为0,这就是极限。"這句話應該是"這就是無限"才對吧? 而這確實是無限的定義,只是在我們的理解中還是只能知道"不管再分多少次都不會是零",但我們卻永遠不會知道"無限趨近於零"是什麼狀態,不論我們怎麼切,都是"有限的接近於零的",也就是我所說的"無限的近似"
secass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无限这个词的话,我觉得可以这么看,让一个猴子操作打字机,那么它会有多少几率会打出一个完整的单词?几率很小很小,但如果你给它时间,它可能就会打出英国最大图书馆的40万本书,而且一字不差,这种几率几乎无限,但还是有可能的(参考无限猴子理论)
圣堂小乖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21 分钟前, m82617m 说道: 我覺得大大你說得很好的地方是,在什麼條件下存在永恆,你舉的例子詳細的說明了我想講的觀點,但我的另一個重點是:存在永恆的區間、條件,是人類無法達到的,因此我們也無法驗證它是否存在,我們就如同螞蟻,而我們一日是螞蟻,就一日不可能超越螞蟻的極限 另外我覺得你棍的例子在敘述上有點問題,"但是却无法完全将它变为0,这就是极限。"這句話應該是"這就是無限"才對吧? 而這確實是無限的定義,只是在我們的理解中還是只能知道"不管再分多少次都不會是零",但我們卻永遠不會知道"無限趨近於零"是什麼狀態,不論我們怎麼切,都是"有限的接近於零的",也就是我所說的"無限的近似" 关于棍子,只是论述下极限这个概念和无限这个概念的类似性而已。无限的边界是什么?其实不正式极限么。所以极限和无限概念上既类似,又相辅相成。 其实我觉得楼楼的观点有很重的悲观情调的。人作为高等动物,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是大脑。我们拥有敏锐的思维,高效的思考能力,更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哪怕我们今天是蚂蚁,但是我们也拥有蚂蚁所不存在的优势,就是思维、思考、想象。蚂蚁无法理解高度这个概念,引申到我们身上,就好比更高次元的存在。诚然,我们无法直观的观测到更高的次元,目前也无法有效的严谨的证明更高次元,但是我们通过思考与想象,我们可以预知,或者说预测更高次元的情况。换句话说,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么 而楼楼所说的“只是在我們的理解中還是只能知道"不管再分多少次都不會是零",但我們卻永遠不會知道"無限趨近於零"是什麼狀態,不論我們怎麼切,都是"有限的接近於零的",也就是我所說的"無限的近似"”,这一点我有些不敢苟同。 棍子长度为0,这个状态是极限,也可以说是棍子长度这个无限区间内的边界。而不管怎么切,棍子“无限接近于0”这个状态,确实可以说是无限的近似,但是换个角度来说,这个状态本身不就是无限么。无限趋近的于0的状态,不正是“棍子存在,但是长度不为0,且棍子长度逐渐变短”这个事实么,这本身正是人们可以直观观测到的状态啊。所以说,当我们谈无限的时候,还是得先明确是“什么条件下”的无限。 就说棍子,我们要讨论棍子长度,那么这个无限就要明确定义的是什么的无限。如果定义为长度,显然不正确,因为长度是固定的且逐渐减小的,或许我们可以考虑这个无限定义在“次数”上面。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无限,指的是在数不清的次数上截取棍子,而并不是说棍子的长度。而这不也正是“无限的近似”么,无限的近似中的无限,不正是说的次数么。 圣堂小乖去寒幼藏家翻录音带,翻到了芝士猫的绝版周杰伦翻唱集,卖给颖酱净赚 5节操
圣堂小乖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47 分钟前, m82617m 说道: 謝謝認真回覆,我確實是不可知論者,在這裡,我的不可知是認為這個答案是絕對不可知的,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得知 我認為知道答案是不可能得到的正是解題的一環,而不是一種所以就什麼都不去學習、去研究的態度 當知道自己所能得到的答案有多少限制,多少不可能,才能讓我們修正探求的軌跡 所以我也贊同大大提到的"重點是這一切不在於能否探求成功,而在於探求的過程本身。" 而我提出探求的極限正是探求的過程,因此我不認為人類不須學習,而是要知道自己無論如何學習都是無知的 如同楼上我的叙述,我认为楼楼这种观点过于悲观了。不过本质上也并不是错误的,只不过再解读一下吧。 首先我认为需要明确一点--一个命题的正解是什么 我认为,一个命题存在的正解,也是一个区间,即在某种条件下是正确的,在某种条件下是错误的,就如同无限的定义一样 结合上述说法,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命题的正解,本身就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如同楼楼说的“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答案”,就好比1+1=?这个问题,正解可以是“2”,可以是“王”,甚至可以是“哥德巴赫猜想” “而我提出探求的極限正是探求的過程,因此我不認為人類不須學習,而是要知道自己無論如何學習都是無知的” 诚然,探索的过程是最美妙的,但是这句话楼楼还是有些悲观,我们认为自己无知,是因为我们知道的多了,接触的未知多了,所以才会发现自己的无知,那么换个角度来看,这不正是我们变得有知么?
m82617m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作者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1 小时前, 圣堂小乖 说道: 恕刪 你說得沒錯,我的哲學觀或許是很悲觀的,但我會稱其為謙虛,尤其是拿動物跟人類來對比這種例子,總會令我感到人類的傲慢,尤其是我是生物專業的,我總是覺得大家高談的人類的思維、智慧、靈魂等是一種極為淺薄的東西,其實人也不過如此,不過這是只是我的個人看法,也與本次討論無關所以就讓我輕輕帶過吧 對於棍子的話題,我覺得用趨近於零並不好理解,所謂的無限,就是指沒有極限,因此應該是與無限完全相反的意思,我們這之間可能對此有一些名詞定義的歧異。就我而言,無限趨近於零並不是零,它的逼近是沒有極限的,而長度也是可以無限小的,就是在0.0後面有多少0的問題而已。若換成無限大的話會比較好理解,可以的話以無限大作為基礎應該會比較好進行討論,這樣無論是長度和次數都會是容易處理的。 在無限的定義為:任何可量化的概念,其沒有終點、極限的最終狀態,我想說的是我們永遠看不到這個最終狀態,我們只會在前往無限的路上,這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事實,但它是有限的。 當然哲學問題不會只有一種答案,給予不同的前提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正是討論哲學有趣的地方,我想最後我們的討論也不會有一個真正的共識,但就我而言這個討論的過程正是價值所在 最後,我認為無知是相對的,縱然我們越來越有知,但相對於全部的知識,我們依舊是相當的無知,承認自己的無知確實是有知的證明,或許我在發現自己無知所獲得的喜悅高於覺得自己更有知吧
Duo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不论是无限还是法则, 这些情报都是在我们脑海里接收到资讯后形成为自身的知识, 然而也因为是透过"见证理解构成"这样的形式形成的, 所以每个人对一个事物的观点便会随着自身的环境.性格.经历.历史记忆所改变.以个人的观点而言基本跟我所理解的楼主观点无异, 无限这个定义乃是人类所知所能的最大上限, 也就是以我等所拥有之寿命与学识无法看穿的极限. 但同时以我等人类知识所能及的水平中也有这样的观点, 无限乃是循环的一种,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物质与不可见物都是存在的, 而且同时也是循环不断的, 水不会因为被沸腾而消失, 而是化为了别种物质, 光也不会因为被定态或扭曲而消逝. 而相对生物的行为乃至生命的演变也是如此, 你所正前进的是由先人所曾开辟的, 而先人则由某种契机决意开辟这条路, 而最终你所行进的路也会在你倒下后成为其他人的目标, 路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我们或许无法明了, 但我等都不断行进在这循环之中, 开路先锋终究会倒下, 但路会被留下, 然而持续的循环演进, 这即是永恒. 亦也是我等所知的世界运行法则.
圣堂小乖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1 小时前, m82617m 说道: 你說得沒錯,我的哲學觀或許是很悲觀的,但我會稱其為謙虛,尤其是拿動物跟人類來對比這種例子,總會令我感到人類的傲慢,尤其是我是生物專業的,我總是覺得大家高談的人類的思維、智慧、靈魂等是一種極為淺薄的東西,其實人也不過如此,不過這是只是我的個人看法,也與本次討論無關所以就讓我輕輕帶過吧 對於棍子的話題,我覺得用趨近於零並不好理解,所謂的無限,就是指沒有極限,因此應該是與無限完全相反的意思,我們這之間可能對此有一些名詞定義的歧異。就我而言,無限趨近於零並不是零,它的逼近是沒有極限的,而長度也是可以無限小的,就是在0.0後面有多少0的問題而已。若換成無限大的話會比較好理解,可以的話以無限大作為基礎應該會比較好進行討論,這樣無論是長度和次數都會是容易處理的。 在無限的定義為:任何可量化的概念,其沒有終點、極限的最終狀態,我想說的是我們永遠看不到這個最終狀態,我們只會在前往無限的路上,這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事實,但它是有限的。 當然哲學問題不會只有一種答案,給予不同的前提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正是討論哲學有趣的地方,我想最後我們的討論也不會有一個真正的共識,但就我而言這個討論的過程正是價值所在 最後,我認為無知是相對的,縱然我們越來越有知,但相對於全部的知識,我們依舊是相當的無知,承認自己的無知確實是有知的證明,或許我在發現自己無知所獲得的喜悅高於覺得自己更有知吧 嗯,无关紧要的话题暂不讨论~ 嗯,非常赞同你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同样的,哲学也许并不存在唯一解。而这正式哲学的魅力,不是么~ 关于无知的方面来说,楼楼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因为知道的多了,才会明白自己不知道的更多,才不会出现井底之蛙一般的自满。不过我还是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逊并不代表承认无知……嘛~其实也就是一个对待事物的态度问题吧。 关于无限方面,我认为极限也是在我们可识别范围内的极限。就像知与无知一样,随着我们见识的增长,这个极限也会相对发生变化。就像古代,你认为人在天上飞是不可能的,是神迹。而现在飞机,气球等等都可以实现在过去认为是“极限”,是“神迹”的事情。再比如过去人们认为分子是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了,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础,这可以算是一种极限了吧,但是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夸克等等更微观的部分,这个“极限”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所以,“极限”可以认为是“无限”的边界,而“极限”也会随着人们的认知而逐步改变,我想这也正是“无限”存在的思想吧,就像游标卡尺一样 举个例子,我们目前认知范围为1~10,我们会认为10就是极限,那么超过10的范围不就是无限么,而随着我们的认知的发展,认知范围达到了1~100,那么超过100的范围又成了新的“无限” 简单说,无限本质上是可以说是一种期望吧,是超越现有认知极限的部分。 所以说这么看似乎我们的观点并不冲突
m82617m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作者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5 分钟前, 圣堂小乖 说道: 嗯,无关紧要的话题暂不讨论~ 嗯,非常赞同你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同样的,哲学也许并不存在唯一解。而这正式哲学的魅力,不是么~ 关于无知的方面来说,楼楼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因为知道的多了,才会明白自己不知道的更多,才不会出现井底之蛙一般的自满。不过我还是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逊并不代表承认无知……嘛~其实也就是一个对待事物的态度问题吧。 关于无限方面,我认为极限也是在我们可识别范围内的极限。就像知与无知一样,随着我们见识的增长,这个极限也会相对发生变化。就像古代,你认为人在天上飞是不可能的,是神迹。而现在飞机,气球等等都可以实现在过去认为是“极限”,是“神迹”的事情。再比如过去人们认为分子是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了,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础,这可以算是一种极限了吧,但是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夸克等等更微观的部分,这个“极限”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所以,“极限”可以认为是“无限”的边界,而“极限”也会随着人们的认知而逐步改变,我想这也正是“无限”存在的思想吧,就像游标卡尺一样 举个例子,我们目前认知范围为1~10,我们会认为10就是极限,那么超过10的范围不就是无限么,而随着我们的认知的发展,认知范围达到了1~100,那么超过100的范围又成了新的“无限” 简单说,无限本质上是可以说是一种期望吧,是超越现有认知极限的部分。 所以说这么看似乎我们的观点并不冲突 我想我理解了你的說法,沒錯,因為我們的世界照現在的科學是有極限的,而無限則是一個超越了現在理解的範圍。在哲學討論中能找到共通點真的是很棒。 m82617m去寒幼藏家翻录音带,翻到了芝士猫的绝版周杰伦翻唱集,卖给颖酱净赚 2节操
世界atlast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6 小时前, secass 说道: 对于无限这个词的话,我觉得可以这么看,让一个猴子操作打字机,那么它会有多少几率会打出一个完整的单词?几率很小很小,但如果你给它时间,它可能就会打出英国最大图书馆的40万本书,而且一字不差,这种几率几乎无限,但还是有可能的(参考无限猴子理论) 我听说这东西好像叫无限非概率事件?
ivywpson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已修改)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dalao肽聚了,我这个一般人就随便讲点别的吧 关于我所知范围内几个无限的例子: ·小数 这之中存在的是可知的无限与不可知的无限 小学生应该也知道1÷3=0.33333...... 即使是0.101001000100001....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由于我们知道它的规律,其实它仍不是一个“无限” 我想,真正存在规律的事物,是没有无限的 但是π,e,根号2,我们只知道它们是无限不循环的超越数,我们没有办法预测下一个数位是什么 π里会有你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密码,只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 如此,“无限之中的存在,是真正的存在吗?”我有一只猴子,一台打字机和无限的时间,它是否真的能打出一部《哈姆雷特》? ·物理的尽头 夸克就是最基本的粒子吗? 也许宇宙只是无限振动的琴弦 或者,宇宙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粒子? 物理的尽头就是哲学——沃·兹基硕德 这也是不可知的可能 但是,这个无限是循环的 而这个循环超越了我们的认知 ·衔尾蛇 “古往今来曰之宙” 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 时间就像一条衔住自己尾巴的蛇,吞吃着自身的同时又在不断地成长 曾经已矣,将来未定...或者不然? 庞加莱始态复现的时间太过漫长,对于宏观物体来说完全可以认为是无限大 但是,我们永远不缺时间 但是我们亦永远无法回归始态,只能无限接近 时间就像一条衔尾蛇 我们离去了,我们还能回来,但回来的究竟是谁呢? 以上啊我瞎扯了好多东西我好害怕啊啊啊 四月 22, 2018,由ivywpson修改
m82617m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作者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13 小时前, Duo 说道: 不论是无限还是法则, 这些情报都是在我们脑海里接收到资讯后形成为自身的知识, 然而也因为是透过"见证理解构成"这样的形式形成的, 所以每个人对一个事物的观点便会随着自身的环境.性格.经历.历史记忆所改变.以个人的观点而言基本跟我所理解的楼主观点无异, 无限这个定义乃是人类所知所能的最大上限, 也就是以我等所拥有之寿命与学识无法看穿的极限. 但同时以我等人类知识所能及的水平中也有这样的观点, 无限乃是循环的一种,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物质与不可见物都是存在的, 而且同时也是循环不断的, 水不会因为被沸腾而消失, 而是化为了别种物质, 光也不会因为被定态或扭曲而消逝. 而相对生物的行为乃至生命的演变也是如此, 你所正前进的是由先人所曾开辟的, 而先人则由某种契机决意开辟这条路, 而最终你所行进的路也会在你倒下后成为其他人的目标, 路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我们或许无法明了, 但我等都不断行进在这循环之中, 开路先锋终究会倒下, 但路会被留下, 然而持续的循环演进, 这即是永恒. 亦也是我等所知的世界运行法则. 感謝你的回應,很高興你跟我有同樣想法
csood211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发布于四月 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家总是设定一个环境来帮助自己进行研究。就像以前哪里看到的,有关文明的筛选。假定了一个无法证明是否存在的导致宇宙文明灭亡的槛。虽然没人能证明它存在或不存在,毕竟还没人跟外星文明搞上过,甚至没有发现过。但是可以用这个条件来假设出如果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 哲学也是,虽然净是些看上去想了也没什么用的东西。但是衍生出来的一些学说就对我们影响深刻
圣堂小乖 发布于四月 23, 2018 发布于四月 23, 2018 · 只看该作者 14 小时前, 世界atlast 说道: 我听说这东西好像叫无限非概率事件? 不过某种意义上来讲,无限趋近与0概率的事件可以近似看作是不可能事件了吧
圣堂小乖 发布于四月 23, 2018 发布于四月 23, 2018 · 只看该作者 5 小时前, csood211 说道: 科学家总是设定一个环境来帮助自己进行研究。就像以前哪里看到的,有关文明的筛选。假定了一个无法证明是否存在的导致宇宙文明灭亡的槛。虽然没人能证明它存在或不存在,毕竟还没人跟外星文明搞上过,甚至没有发现过。但是可以用这个条件来假设出如果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 哲学也是,虽然净是些看上去想了也没什么用的东西。但是衍生出来的一些学说就对我们影响深刻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听到的一个故事,说是老美的科学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去试验是空的酒瓶砸脑袋疼还是满的酒瓶砸脑袋疼,看上去特别无聊,结果后来不知道多久后这个实验结果被应用在某一个重要领域了(哪个领域我忘了2333)
世界atlast 发布于四月 27, 2018 发布于四月 27, 2018 · 只看该作者 于 2018/4/23 于 AM10点26分, 圣堂小乖 说道: 不过某种意义上来讲,无限趋近与0概率的事件可以近似看作是不可能事件了吧 虽然很接近了,但不完全是,各种作品里遇到各种不好解释不能理解的桥段就拿这个名词出来挡枪
secass 发布于四月 29, 2018 发布于四月 29, 2018 · 只看该作者 于 2018/4/22 于 PM7点59分, 世界atlast 说道: 我听说这东西好像叫无限非概率事件? 大概是吧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