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见闪光 发布于九月 13, 2018 分享 发布于九月 13, 2018 评论的开头总是艰难的,太过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即显得缺乏说服力,还显得礼貌不足,尤其是在这么一篇……怎么说呢,有厚度的文字面前。我近来悟出在评论的开头说点无关紧要的引申总是有益的道理,那说点什么呢?我想起之前有个谁说过,他印象里我就是该去啃《冰与火之歌》或者《龙枪编年史》的类型,在这里正式澄清一下,我真没看过那两部头,破坏人设了不好意思。 同时我的另一个人设似乎是不管多好的作品都要挑点错,这个我倒是打算贯彻一下,而且,文区版规与人情也不太允许我只是坐下来鼓个掌就完事。 所以认真点谈论一下吧。如上所述,我是一个看起来似乎懂得一些,但其实对欧美文学,无论是那些相对通俗的还是更艰涩的,并不是真的了解。我的写作技法和理念大多来源于电影,具体一点,是好莱坞电影,无论那些传世经典还是在上映当季大热而后就没什么人记得了的“商业上的成功”,因此在观感上我也力图继承它们的一些特征,诸如简明直观的场景呈现,有深度但可以在第一时间理解的对白,封闭性的故事结构,多层次的矛盾,以及,一个强而有力的主角——这往往是前面几点要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但即使不需要阅遍百书,也能体会到这篇文字的风格。有人(仍然忘了是哪位)说你的文字是他看过的最好的翻译腔,这话有些怪,因为翻译腔一般是个贬义词,但你精湛的描写,对比喻的把握,甚至是用语的习惯和句子的结构,都能把人引入一个甚少踏足的异邦。在那里万物万事还是它们最开始的模样,在那里人们总习惯用编写历史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这着实是种新奇,而且绝不低廉的阅读体验。从夏末之城到隐秘之旅,关于那个世界的一切都栩栩如生,街头街尾的平民苟且之余,寻觅着可以打发时间的八卦;酒馆里的赌徒粗俗又轻浮,但自有一套处事哲学;骑士们将面容隐藏在冷面铁盔下,打量着面前的每一个可疑或不可疑的人;而法师与龙披在长袍下,隐居高楼中,安静地等待命运的到来;天边暴风雨积蓄起力量,正要铺天盖地地压来,让人只感渺然又无力。你总能把握那个时代那些人群最主要的特征,仿佛主角不是一个两个有名有姓的人物,而是整个时代本身。 ——啊,最后这点可能会是个问题。 现代的故事理论将矛盾分为三个层次,与外在世界的,与他人之间的,与自己内心的。一般认为一个“立体”的故事至少需要两个层次上的矛盾,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日本脍炙人口的动漫,还是能引爆票房的好莱坞大作,主角即使面对世界毁灭的危机,也总有这样那样的,或是过往阴影,或是道德困境,或是又和女友吵架等个人事项需要处理,而大的矛盾的解决往往也和这些内心世界的事情脱不开关系(虽然我不推荐最后一个)。通过这个过程,主角作为人的复杂性得到刻画,而且,也保证了故事结构的封闭性——解决一个世界危机,不能保证之后不会再有新的危机,但一度获得升华的内心世界,就不会再被困于囵囤。 这又和奥利你的创作意图有关了。如果从最开始你就以整个时代为主角,那么我上面说的都是废话。虽然这个野心说出来可能会让有些人想笑,但奥利其实你已经完成大半。而如果是想以一个时代中的特定人物,如纳撒尼尔,如阿梅代或是后面的厄德,如……啊我想不起来了,其实我的记忆力没那么好。那就该考量一下这个问题了,相对于你总能精准把握特定人群的关键特征的洞察力,这几位看起来接近主角的角色,并没有展现出深于他们所处的人群的复杂性。阿梅代,让人印象深刻,但深刻的程度并不超出“他是一个职业赌徒”的部分,厄德,略过不谈,纳撒尼尔,聪颖而坚强,还有着那个年龄特有的天真和多疑,但同样,直到这漫长的第一章上半完结,他还没能拥有超越于“法师学徒”这个群体的特征。我们想想《那个杀手不太冷》的莱昂,《卡萨布兰卡》的里克,还有更多的经典电影的主角,我们能很轻易地说出“他不止是个杀手”,“他不止是个酒馆老板”,但在这里,要说“纳撒尼尔不止是个法师学徒”,还需要一点时间和发展。 而一个人对于他所处的世界与时代的全部掌控力,也往往正在这个“不止是”上面。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