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每 周 概 率 挑 战 【第一期】


只显示该作者

只有该作者的内容显示中。 返回到主题

推荐贴

概率全还给老师了www,干脆粗暴点跑个Monte Carlo拉倒了

以下:

剧透

RM1q6fFO7HIbo8j.jpg

没往多了跑,matlab模拟了十万次爬到顶。

根据上图:

题1:6 (之前手滑了打成5www)

题2:肯定有6www,再蒙个5吧

题3好像前面有人蒙出来了

题4比较麻烦不想做了,但思路基本上一致,比如题4,建立一个二维矩阵P_2(i,j),P_2(i,j)是踩到i后又踩到j的概率(matlab里面我保留了原始跑台阶的数据,所以这个很容易做出来),然后P(i)从上图可得,解出P(i)*P(i,j)就好

题5和上题一致,建立一个二维矩阵后再建一个三维矩阵就好,一样的

,由可洛修改
注释
久帝 久帝 1.00节操 怎么能叫蒙呢233
yhz012 yhz012 13.00节操 补糖
yhz012 yhz012 7.00节操 糖花光了,明天我再补一些
链接到点评
1 小时前, yhz012 说道:

如果能跑蒙特卡洛的话,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做成particle filter 粒子滤波,因为状态转移方式很简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调整一下其实就可以求精确解了,要来试试吗?

前面的思路是对的,不过这样求出来的是仅挖2个坑的结果,要怎么继续求出来另外3个坑挖在哪呢?

PF没学过www,就学过卡尔曼www

三个坑其实和两个坑是一样的,不过运算量会大很多。

我现有的矩阵是100,000*100的,以防万一扔出100个1....可以把出现过1的行集中一下,然后是出现2的...以此类推到100

重新整理出的矩阵会是100*100。这个是两个坑的矩阵

三个坑的情况需要整理原始矩阵两次。第一次先做出两个坑的矩阵,第二次的话,比如说一个踩了1阶又踩了2阶和3阶的情况:逐行扫,出现了1,出现了2,又出现3的情况就记录一下,以此类推....是个非常非常粗暴的方法...做出来会是一个100*100*100的矩阵。不过算这个的话跑10w次的sample好像不太够www

链接到点评
17 分钟前, yhz012 说道:

PF其实想法就是先抽样,比如说100,000个样本,然后转移一次。转移后根据限制条件砍掉不符合要求的样本。比如条件是走到了第i个台阶,那么把所有已经超过了i但是没踩过i上的样本直接删掉,再根据比例扩充样本。比如删完之后只剩下50,000个样本,那就把剩下的每个样本复制一个进来,从而恢复到100,000样本。然后继续做下一次转移

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带条件概率的蒙特卡洛

 

思路是对的,然后计算量嘛……会真的很大……至少我在服务器上如果跑100个台阶的情况跑20分钟没跑完……

 

稍微有一点问题的是,比如说题4的情况,参拜客有2条命,但是我有5个坑。对100*100的二维矩阵找最大值可以得到最佳的2个坑的位置,但是一共可以挖5个坑,还有3个坑应该挖在哪?

emmmm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理论上用一个5维的矩阵是可以的,但是计算量不是家用电脑可以考虑的。

或者在找到最佳两个坑之后模拟剩余情况?但坑的位置对结果会造成影响....可以试试对加入两坑之后的情况进行模拟,然后取概率最高的台阶加坑,再次模拟,再加坑,模拟,再加,看看如果后加的坑在先加的坑后面就没有影响,反之....那就重来吧

PF的部分我好像懂了...好麻烦QwQ

,由可洛修改
链接到点评
1 小时前, yhz012 说道:

在PF的基础上再调整调整,就可以避免抽样的情况,从而直接求概率值

用这个方式来建立5维矩阵是可以做的,不过,首先要猜一个上限,前面有人提40台阶作为上限,实际上其实可以比40台阶还能再少一些。(←但是这里我只是从实验结果来看的,没有证明)

先算了一次二维矩阵,现在来看两命挖两坑是6和12最优。接下来要细解的话可以考虑继续用蒙特卡洛。做法就是把踩到两坑(6和12)的人摘出去,根据接下来的结果加第三坑....

还有一个有趣的小结果,对于命多的人,最好的办法是每隔六个台阶加一坑...

,由可洛修改
注释
yhz012 yhz012 5.00节操 补糖
yhz012 yhz012 10.00节操
链接到点评
7 小时前, yhz012 说道:

这个结果我在第五问似乎复现出来了,很有趣的现象,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标记一下等我糖重置之后补糖

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从起点开始,踩到6的概率最高,那接下来的任何一个被踩到的台阶都可以当做一个新的“起点”。基本上我是这么理解的

注释
yhz012 yhz012 5.00节操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