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读《诗人继续沉默》有感


DCWAJ

推荐贴

《诗人继续沉默》选用了故事合集的方式,将一个个后现代的荒诞现实抛在了我们面前。故事的主人公往往在小说的开篇便陷入了某些难以解决的困境之中。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的推进,绝望的主人公并没有像古典小说中的主角一样,获得一个完美的结局——亦或是一个结局。是的,其中许多的故事没有结尾,总是在最最平淡的地方戛然而止,留白似乎成为了故事的主体,清节反而起到了留白的作用。

而那些有着结局的故事,往往也是一个个小人物在费劲全身力气之后的自我妥协,甚至情况比之前更加糟糕了。比如其中的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泥水匠,在雨天的劳作使他苦不堪言。他没有办法,只得短暂的停下休憩。这时他的搭档看出来了他的窘迫,帮助他向工头请下了假,并邀请他去家里休息。主人公怀有戒心的跟随搭档回到家中,却发现搭档的家仿佛就是为了睡觉而准备的。精美的大床,塞满鹅毛的蓬松枕头,细腻的毛毯,无一不体现出其主人的良好品味。当他问及搭档为什么要替他请假,以及为什么要准备如此华美且舒适的床上用品时,搭档的回答却只是:睡觉,为了睡觉。

这样的回答与传统小说的套路大相径庭,在我们马上就要得到一个答案的时刻,作者却让这个答案变得意义不明。这或许就是想要告诉我们,没有答案。

主人公满怀期待的情绪也在搭档的回答中被消解,最后仍是接受了这一切。他睡着了,做了梦,外面的雨依旧下个不停,梦依旧破碎。当主人公醒来之时,世界仍然没有变化,他还是摆脱不了要去工地打灰以及被那个在工地上盯着所有工人的老头嘲讽的命运。

这是一本写给我们的书。现代科技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让所有人都陷入原子化,我们看似被现代科技所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缩短;但实则我们举目无亲,人与人再难拥有相互信任的基础。“谁代表我谁死全家”仿佛已经成了后现代社会的共识。

这是必然的方向,也是不争的事实。人,这个名词被时代无限的拉长,又被个人的生活所消解;我们不再需要英雄,更不再需要圣人。我们需要的是我们自己。我们也只有我们自己。

刚刚通关的极乐迪斯科也为我近些天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方向。拜金的现实、解构的崇高、权威的压迫、迷乱的信仰还有破碎的人格。究竟剩下了什么?反抗,反抗,反抗,到最后发现反抗毫无意义,批判的现实往往就是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就都是那么荒诞可笑——像哑剧;到最后便是连笑也笑不出来了。

昨日不再,未来已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链接到点评

创建帐号或登入才能点评

您必须成为用户才能点评

创建帐号

在我们社区注册个新的帐号。非常简单!

注册新帐号

登入

已有帐号? 登入

现在登入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