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关于我感觉自己越写越差毫无进步这件事


前田秋锦

只显示该作者

只有该作者的内容显示中。 返回到主题

推荐贴

可能说的有些直白你会不喜欢。我就直话直说了。

我看一大段下来,你最大的毛病就是笔力不够。

文章是艺术品,无非精雕细琢,但你小说的语言风格没有魂灵,行文未免太注水了。

很多地方空荡荡的,没有写出环境的压抑和人物的情感。比起小说,更像是论文。

你自身的写作角度很有问题。

寄情于景,借物喻人,以小见大,以悲见喜,以古讽今……

这些技法你都能客观理解,但无法把灵感化为实质,找不到思想表达、写作对象的虚实,自然找不到感觉,或者描写的过程中脱离自己原定的想法。

书写过程的茫然会导致你找不到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表达不好,表述的文字就差了火候。

出现这种问题你必须得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对自身思想的梳理和对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纯粹顺从内心的灵动去书写。

给你个例子:

你如何表达一个人聒噪?

直言他很吵,说的话不着边际,经常揽着人说一些杂七杂八的琐事?

不够。炼字的过程就是加强笔力的过程。一千字都写不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片面那是妥妥的萌新。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你在表述的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让三者相辅相成。

是故,描述一个人很聒噪可以这么写。

“我说你都说到烦了!”

“那你闭嘴。”

以上是人物的直接描写。

然后必然要设立环境和情节。

他们在那吵?什么物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再吵?他们为什么要吵?

这种对话往往出现在母亲和孩子,或是孤僻者与外向型角色的对话,并且有一个底层的内在情节逻辑,就是他们一定生活上分不开的同居人。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对话?假设是单亲家庭。——可一定是单亲家庭才会发生这样的对话么?

人物性格是怎么样的?假设母亲是单身妇女,儿子是待业在家。——可一定是儿子才会说“那你就别说了。”母亲不能说么?

矛盾冲突在哪?或者说,环境(社会)所影响的现象在哪?——妓女只是所以是妓女,是因为她是妓女,可这位妓女的名字呢?她的爱人是谁?她的恨人是谁?抽离掉妓女身份的她又是谁?

那么可以设立成整日加班的母亲和二十一岁不修边幅的儿子的对话,母亲因为他领口的污渍而大为光火。——然后再引出她需要儿子出去工作这件事。——她为什么这么做?——贫穷的生活就快呀把她逼成了妓女?——她们家又为什么穷?她的看法怎么样?——她一厢情愿地相信只要儿子出去工作了他们家就会变好了。对了,她还想要一套房子,欠三十多年的债也想要。

那儿子为什么不出去工作呢?——找不到?——但他可以找不符合自己专业的临时工?——他不想去干这些。因为他用大学知识算过,这些活都是亏的。——阶级身份导致他们家的必然贫穷,扶贫先扶志,母亲的不少做法是他们家矛盾的根源……——他母亲有独断的毛病,可能他出去工作就直接到银行贷款了。

一环套一环,文章的逻辑就是描述的方向。(这里我就不写了,写出来太长)

1.你得想故事的前因后果,情节不是白写的。

2.你得搞角色对人或物的交互,这样才能把角色写活。

两点写的合理自然就写明白了环境。

但我看你写的,三者全部断裂,关联不大,以至于没有力量,纯纯的注水。

出现这种情况大抵是两个原因。

1.你对生活和文学知识积累不够你把文字写活。生活积累要比文学知识问题大,你得有观察生活的眼睛。(你可以参考网上有本事的段子手,他们在这方面很厉害,寥寥几句话就能写出强烈的戏剧冲突。——这是练字方向。)

2.你得有对人、事物的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某种思想碎屑传话机,这样你才能把握住自己描写的方向。这种情况下,对各种思想的主张和他们表述的方式要着重去看,不喜欢也要看,看完要分析虚实,什么能是真的落到实处,什么是假的不过空话。比如社会达尔文为什么不对,民族主义者的表现是怎样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诞生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大背景下。而这些思想细化到每个人的身上,他们又会有怎么样的表现。

有这些的知识储备后,然后去看作品,分析作者的思想。(说白了就是要多看作品,多看评论,然后像个“杠精”一样想方设法去用一种哲学性的否定去肯定它。当你无论如何都否定不了它看似不合理的地方,那这个就好作品——这是思想表达的方向。)

剧透

所以不少人在评作品的时候总被人喷是个杠精的原因就在这里。一定是根本的否定,而不是一种生活上的拒绝,比如我觉得不好所以他是个烂作。

不合理它就不存在,不在在这个情节就只是作者脱离生活的意淫,理应批判。

 

请永远记住,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但从来没有孤芳自赏的艺术。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纵然我不会画画,但也会说——草,这蒙娜丽莎画的好像活人。网上说的有了商业性就没艺术性,有了艺术性就没有商业性,这是不对的。有没有商业性看资本,所以垃圾都能推荐;有没有艺术性看作者,非作家的小安妮也能写出安妮日记这一颇具艺术性的文章(日记)来。

好作品一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除非它不是这个时代的——哪怕不是这个时代的,改成更让人易理解的戏剧或影视作品,同样会受到喜爱。是故四大名著家喻户晓。

在学习前人时,一定要有甄别能力,免得被某种意识形态所摆布,要有哲学性的批判。像是胡适的《自由与宽容》、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那种全文注水的垃圾都能夸,我只能说别往文学方向走了。

作品可以看了让人喜欢或不喜欢(思想上的歧义),但绝对不能没意思,没意思的作品是真的一点造诣都没有的。

 

你可以尝试思考各国流行文化。

为什么会有中国穿越者,日本高中生,美国流浪汉?他们的共性是什么?

为什么丧尸文化会在欧美社会受到欢迎,特别是美国。论无政府主义在美国流行文化中形成的历史原因。

为什么纽约时报发布文章抨击《流浪地球2》它是只值30分的垃圾?真是垃圾的话,它为什么又专门开设专栏作者去抨击它?

 

链接到点评
  • 回复 103
  • 创建于
  • 最后回复

本主题的最活跃

热门回复

sdfsfs

理性的。天马行空带来的写作难度很难把持 不说新人作者、老牌作者也有设定暴死的情况,sad 考虑到一些因素,我在这这里列一点常见的引入专有词的手法吧 也没错、小说的话,给哪怕一点也没涉及过类似题材的读者最好也照顾一下,毕竟不是学术研究hhh 不过这点我相信作者肯定是想到了并且能做到的! 加油! 规划的话,就拜托你这样的热心读者给他多多反

前田秋锦

第一章我就打算这么结束了。   @mengjing@sdfsfs@戰魂二二七 一 早晨如约而至。 城市的命脉在经过一夜的血液补充之后于清晨康复。这是城市被开出出院证明的时间。城市就像一个人一样,有着自己的作息。何时起床,何时出门,何时工作。反映在城市规模中,就是何时亮起电灯,何时恢复繁华的交通,何时出现赶路的上班族。种种带有城市的生命气息的社会活动

前田秋锦

新写了一点,但是发现有些地方要插入描写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用词。总之,一开始是打算这样。   二 记者们早就预感到,她们正经历着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因此媒体兴致勃勃地等候在发布厅,这不过是发出邀请之后的短短半个小时之内而已。 灯光,电子设备,线路,这些都在专业人员的检查下确保能正常使用。 就在半个小时前…… “我不知道,天上这么大的东西,

14 分钟前,雾茗说道:

可能说的有些直白你会不喜欢。我就直话直说了。

我看一大段下来,你最大的毛病就是笔力不够。

文章是艺术品,无非精雕细琢,但你小说的语言风格没有魂灵,行文未免太注水了。

很多地方空荡荡的,没有写出环境的压抑和人物的情感。比起小说,更像是论文。

你自身的写作角度很有问题。

寄情于景,借物喻人,以小见大,以悲见喜,以古讽今……

这些技法你都能客观理解,但无法把灵感化为实质,找不到思想表达、写作对象的虚实,自然找不到感觉,或者描写的过程中脱离自己原定的想法。

书写过程的茫然会导致你找不到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表达不好,表述的文字就差了火候。

出现这种问题你必须得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对自身思想的梳理和对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纯粹顺从内心的灵动去书写。

给你个例子:

你如何表达一个人聒噪?

直言他很吵,说的话不着边际,经常揽着人说一些杂七杂八的琐事?

不够。炼字的过程就是加强笔力的过程。一千字都写不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片面那是妥妥的萌新。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你在表述的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让三者相辅相成。

是故,描述一个人很聒噪可以这么写。

“我说你都说到烦了!”

“那你闭嘴。”

以上是人物的直接描写。

然后必然要设立环境和情节。

他们在那吵?什么物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再吵?他们为什么要吵?

这种对话往往出现在母亲和孩子,或是孤僻者与外向型角色的对话,并且有一个底层的内在情节逻辑,就是他们一定生活上分不开的同居人。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对话?假设是单亲家庭。——可一定是单亲家庭才会发生这样的对话么?

人物性格是怎么样的?假设母亲是单身妇女,儿子是待业在家。——可一定是儿子才会说“那你就别说了。”母亲不能说么?

矛盾冲突在哪?或者说,环境(社会)所影响的现象在哪?——妓女只是所以是妓女,是因为她是妓女,可这位妓女的名字呢?她的爱人是谁?她的恨人是谁?抽离掉妓女身份的她又是谁?

那么可以设立成整日加班的母亲和二十一岁不修边幅的儿子的对话,母亲因为他领口的污渍而大为光火。——然后再引出她需要儿子出去工作这件事。——她为什么这么做?——贫穷的生活就快呀把她逼成了妓女?——她们家又为什么穷?她的看法怎么样?——她一厢情愿地相信只要儿子出去工作了他们家就会变好了。对了,她还想要一套房子,欠三十多年的债也想要。

那儿子为什么不出去工作呢?——找不到?——但他可以找不符合自己专业的临时工?——他不想去干这些。因为他用大学知识算过,这些活都是亏的。——阶级身份导致他们家的必然贫穷,扶贫先扶志,母亲的不少做法是他们家矛盾的根源……——他母亲有独断的毛病,可能他出去工作就直接到银行贷款了。

一环套一环,文章的逻辑就是描述的方向。(这里我就不写了,写出来太长)

1.你得想故事的前因后果,情节不是白写的。

2.你得搞角色对人或物的交互,这样才能把角色写活。

两点写的合理自然就写明白了环境。

但我看你写的,三者全部断裂,关联不大,以至于没有力量,纯纯的注水。

出现这种情况大抵是两个原因。

1.你对生活和文学知识积累不够你把文字写活。生活积累要比文学知识问题大,你得有观察生活的眼睛。(你可以参考网上有本事的段子手,他们在这方面很厉害,寥寥几句话就能写出强烈的戏剧冲突。——这是练字方向。)

2.你得有对人、事物的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某种思想碎屑传话机,这样你才能把握住自己描写的方向。这种情况下,对各种思想的主张和他们表述的方式要着重去看,不喜欢也要看,看完要分析虚实,什么能是真的落到实处,什么是假的不过空话。比如社会达尔文为什么不对,民族主义者的表现是怎样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诞生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大背景下。而这些思想细化到每个人的身上,他们又会有怎么样的表现。

有这些的知识储备后,然后去看作品,分析作者的思想。(说白了就是要多看作品,多看评论,然后像个“杠精”一样想方设法去用一种哲学性的否定去肯定它。当你无论如何都否定不了它看似不合理的地方,那这个就好作品——这是思想表达的方向。)

  显示隐藏内容

所以不少人在评作品的时候总被人喷是个杠精的原因就在这里。一定是根本的否定,而不是一种生活上的拒绝,比如我觉得不好所以他是个烂作。

不合理它就不存在,不在在这个情节就只是作者脱离生活的意淫,理应批判。

 

请永远记住,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但从来没有孤芳自赏的艺术。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纵然我不会画画,但也会说——草,这蒙娜丽莎画的好像活人。网上说的有了商业性就没艺术性,有了艺术性就没有商业性,这是不对的。有没有商业性看资本,所以垃圾都能推荐;有没有艺术性看作者,非作家的小安妮也能写出安妮日记这一颇具艺术性的文章(日记)来。

好作品一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除非它不是这个时代的——哪怕不是这个时代的,改成更让人易理解的戏剧或影视作品,同样会受到喜爱。是故四大名著家喻户晓。

在学习前人时,一定要有甄别能力,免得被某种意识形态所摆布,要有哲学性的批判。像是胡适的《自由与宽容》、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那种全文注水的垃圾都能夸,我只能说别往文学方向走了。

作品可以看了让人喜欢或不喜欢(思想上的歧义),但绝对不能没意思,没意思的作品是真的一点造诣都没有的。

 

你可以尝试思考各国流行文化。

为什么会有中国穿越者,日本高中生,美国流浪汉?他们的共性是什么?

为什么丧尸文化会在欧美社会受到欢迎,特别是美国。论无政府主义在美国流行文化中形成的历史原因。

为什么纽约时报发布文章抨击《流浪地球2》它是只值30分的垃圾?真是垃圾的话,它为什么又专门开设专栏作者去抨击它?

 

如果只是为了练习写作技巧,那不要开长篇,不要开长篇;写短篇,越短越好,字越少越好。甚至一开始写逗人的段子也行。

不少人就是写几千几百字都写不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把技巧提高的。

你展示的文章还是太长了,还看不出你自己的精神状态。

最好是一句话就能展示你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表达。

譬如——

身为兄长的我说:区区女人,也配黑丝?

我弟表示:霸气侧6。

雾茗收和谐资源时被小萝莉围观良心发现失去-1节操

链接到点评
23 小时前,前田秋锦说道:

我基本没在意理论的东西,所以都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像很多人那样规规矩矩。怎么说呢,谢谢你的建议。总结了很多,感觉有点眼花缭乱。我得慢慢看。

 

突然觉得这一些很实用。

不注重理论也可以,毕竟文学这种东西不是理科,0与1的逻辑不能直接套用。但完全忽略前人的实践是不可以的,想到什么写什么是萌新大忌啊喂。这种写着写着就会觉得自己的小说是脱缰野马管不住。:Genshin_Jean_SBD002:

所谓的好作品一定会有好大纲,那是因为作家在写作的时候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大纲上。但大纲没有别人说的那么重要一定要写的漂亮,说到底那东西只是笔记,自己看记录你想法的东西和写作进度的东西。几千字的短篇就完全不用写大纲。

如果拉长篇,你做不到过目不忘,很容易就出现前后文矛盾的情况,所以记录(大纲)自己要写什么写了什么写到哪了就非常重要了。:Genshin_Eula_005:

同样由于不同人记录笔记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大纲这玩意并没有固定的格式,甚至不同的体系有不同的记录方法。但无非都是对人物、地点、时间、情节等记录。

就算网文没有达到文学的高度也不用传统文学的格式书写,它也无法拒绝记笔记这一点,不可能想到哪写到哪。:Genshin_Paimon_005:你这种想法会让自己成派蒙,天才都遭不住这么干。

剧透

顺便提一嘴,千万别听网上一些所谓教你写网文的人说的——能写网文它靠卖课赚钱?有从业者身份也不要信。因为不少从业者不是因为他下了苦功,而是类似抖音那种噱头爆冷的运气好,而不是做了市场调查,投其所好。

网文的龙头从业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文学造诣的,哪怕没有传统文学的写作格式、理论体系,可都抓住了表达的精髓。——文字和语言无非是为了表达。

不过由于种种现实原因他们始终推不开文学殿堂的大门。

网文我推荐《全职高手》,论人物矛盾他是我看过的最好的。

叶秋与嘉世的故事矛盾。

叶秋、苏沐橙、孙翔、嘉世以副队长为首的其他队员、嘉世老板的人物矛盾。

如果你搞明白他们缠成球的矛盾与角色在剧情里的作用,还能在你自己的小说里写出来,那就没有任何写作上的困难了。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