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rfffzzz 发布于四月 18, 2023 分享 发布于四月 18, 2023 16 小时前,AnonymousREG说道: 近几年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字作品里面本应使用“地”或“得”的地方都使用了“的”,问的时候大多都被回答了“可以这样去代替”这样的话。 明明在以前“的”、“地”、“得”这三个字几乎没什么人会用混的……更不要说是替代了。 诸位认为这种能够帮助厘清前后连接对象关系的关键字的逐渐合并(抑或说是消失)就当下的环境而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还是这也会和历史上的各个势力一样,进行所谓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循环,“生命在于折腾”? 以及……在保留“地”、“得”、“的”的区别用法与用“的”去替代其它两者这两种派别中,我属于前面一派,各位平时又是怎么用的呢? 请不吝赐教。 区分的地得对我来说很简单,但是我很多时候也不会去刻意留心这些用法了 语言的更迭与演替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学者与专家能起到的倡导作用微乎其微,再怎么说现在也是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者更多,普及文字的正确用法难度非常高。 所以我感觉平时并不怎么需要太在意。自己觉得不能改的就不改,觉得无所谓的就改,语言的更迭本就是使用者的拉锯战嘛。 再说,守住了一个的地得,更多的字也守不住。像是鼻塞sè这个读音,打字打bise已经打不出来了,这么多的音近字生僻字绝对不可能记下来的,该变还得变,该淘汰就是淘汰。 一句话,随心,按习惯就好 链接到点评
rrrfffzzz 发布于四月 18, 2023 分享 发布于四月 18, 2023 4 小时前,nayue说道: 这是语言演变的正常现象,从知识分子到广大人民群众,通俗性增加了,字典上以后也可能会跟着改。但我个人对这种趋势嗤之以鼻。 我反倒认为没必要嗤之以鼻…文字的传播本就是以功能性为主的 像是血xuè债血xiě偿,鼻塞sè这样的读音一百个人里有没有一个能在不蒙的情况下答对都是问题。除了中高考要抠字眼,其他时候都看个人习惯的。易错字之外还有生僻字,如果说想要这种趋势停止那是对所有人的苛责。 我其实也很守旧,但是我对于语言的底线是古文古诗的字音得守旧。否则会失去原有的韵味。例如说shuì服没关系,但是长河落日斜xiá不能动。都学古诗了就得学规范 链接到点评
rrrfffzzz 发布于四月 19, 2023 分享 发布于四月 19, 2023 3 分钟前,nayue说道: 现在你说的斜还有骑在古诗中的发音都比以前模糊了,和你不同届的学生可能学的和你不一样 同一届不同地区可能都不一样了,还有些不负责任的学校干脆只在意字形不在意字音 链接到点评
rrrfffzzz 发布于四月 19, 2023 分享 发布于四月 19, 2023 15 分钟前,AnonymousREG说道: 我也认为这确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区别在于我会留意用法——这三个字中的各个字各自的用法,并且会首选“作者使用了这种用法”这种思路去对作者写的内容进行理解。 嘛,我其实并没有想要特别地守住什么,只不过希望语言在演变的时候能够做到“相比起造成的负面影响,产生的正面影响更多”。主楼里所说的演变时常使我感到困惑,楼里的一些友友似乎也有类似的经历。 以下是一些思索——是通过前后文推导出的“应用在前后文上的‘用法’”判定“字形”,还是通过“字形”判定“应用于前后文的‘用法’”。 用“的”去替代“地”、“得”的话,是“字形”的问题,不应和“字音”问题一概而论——事实上我发现这三个字在听的时候是无所谓原文有无用“的”去替代其它二字的,听者可以按自己的常用思路自行判断其前后字之间的关系,(也有人会跳过对这个字的思考,直接通过前后字的词性帮助判断语意),无需从其用法出发进行思考(还可以通过其前后的元素分析出其具体用法,根据用法去判定其是哪一个字)。但是在读的时候由于这几个字形不同的字的用法不同,从与其字形联系在一起的用法出发去思考的话,只有其前后文字按规则能够一一对应上了才会觉得通顺,否则经常会出现类似于“我还以为这个后面会跟个东西(名词),怎么接了个形容词……”这种的迷惑状态——这种状态一旦多起来还是很影响阅读体验的。(其实如果说是单纯的替代,在替代之后仍然能够起到对语境的提示作用,那大概是没问题的,然而主楼中所说的这种变化,似乎是完全将三个字的作用混淆在了一起,既没有起到替代作用,还模糊了“的”这个字原本的含义。而行文最重要的一点不就是“表意清晰”嘛。) 最后我想说一下泛用性方面的问题,“地”、“得”、“的”三个字几乎算是最常和其它字搭配在一起的字了,如果进行演变,许会比发生在其它应用面较窄的字上的演变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甚至会要求整个语境进行配合。 而说到影响……虽然我没有办法代表文化的制定者在此评价它的性质是好是坏,但是就我和一些其它与我沟通过这个问题的人而言,这门语言似乎还没有很好地衍生出“能够让某个既有的字词替代与之不同的既有的字词,在保留前者的含义的同时还能明确地表示后者的含义”的功能——“它还没准备好”。(虽然根据语句的上下文去推断也许是可以明晰语句中用词的含义,但也只是也许而已,更不用说 有 的 短 句 前 后 根 本 没 有 上 下 文 。) 临时举例:“说的比唱的好听”和“说得比唱得好听”中的两种字可以让两个句子表示出截然不同的含义(而且似乎完全不能在一个句子里同时采用这两种字)。 我也没想要当遗老,只求正常能用就好。 P.S.: 隐藏内容 我是不是应该分两段发啊,可以多赚一些内容数和节操。 P.P.S.: 隐藏内容 虽然我写这么长还校对了,但是真的会有人看完吗…… P.P.P.S.: 隐藏内容 哪有那么多要说的啦,还有你居然还点开第三条来看,好闲哦! 愤怒💢居然说我闲 分两段是可以的,但是最好别分三段,引用同一楼可能会被判为三连 还有师傅你是做什么专业的( 我看了一遍之后发现你对于文法好严谨,我似乎好久没有见到过会先看的得地再看链接的词的人了。 然后看完之后有几点我还是想提一下 我认为把字音和字形在一起谈论并不是不可取的,正如你所说,在谈话过程中对于这三个字的模糊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三个字最后统一为“的”。我认为谈话和书写这两种东西是相互影响的,语音和文字同为语言的表现形式,其演替规律是相近的。 然后就是结合实际使用语境来看,我还是觉得这三个字更像是“替代”关系而非“混淆”。若是混淆则是三个字混用,只可惜高中毕业了举不出这样的例子…… 然后我看了一下“说的比…说得比”这两个例子。说实话这个我以前确实没有留意过,现在想来确实。简化用法的代价是抹杀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这的确是文字变迁里令人惋惜的方面。(不过依然觉得“的得地”不是混淆) 至于这样的变化利弊权衡……难说,文字、律法这种东西全是人定的,人定的就意味着多面与歧义。语音这种东西,难说……它或许永远不会准备好迎接完美的变换。但毕竟我们也没法改变什么是吧?那就淈其泥而扬其波吧 最后我不会隐藏文件,就在这里骂你一句,在h油论坛和我聊这个你是真的闲,快去水吧! 链接到点评
rrrfffzzz 发布于四月 19, 2023 分享 发布于四月 19, 2023 3 分钟前,AnonymousREG说道: 委屈❄明明我都划掉了。 对,所以我才说分两段——那个总版规我看了有十几分钟,还在发第一个帖子之前翻了些历史记录。 嗨呀我本来还想问你是不是文科科班出身呢(互相吹捧),结果之前在写活动文,就没发出来。 至于我的专业……你看我ID都叫Anonymous了不是?身份信息不会在网上说哒。 没说把三个字混淆在一起啦,是说“的”替代另外二者后它们的“作用”混在一起了。(像我在读“替代流派”的作者的作品时就偶尔会弄不清楚他们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当然,发生这种事情,主要是作者的锅!) 举例很容易啊,来开拓一下思路——你也知道这里是黄油论坛嘛,来点俗的:逼壁屄(FGO雪女:?),虽然现在这几个字混在一起,但是用哪个人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带有争议性的字和其它字之间也有着混用现象。 (类笑话:当国王禁止了一切文字以避免被呼名讳之后,就连沉默也成了指代他的代名词, 王 国 里 的 沉 默 震 耳 欲 聋 。 ) 嘛,这里只是在用法层面上讨论字音和字形啦,为了各个分析才把他们拆开的。至于在很多其它方面,它们之间的确有着或多或少的难以割舍的联系。 其实……我最开始发帖的时候就没有想要单凭一己之力去引起质变……所以我给帖子选了“吐槽”的前缀而不是“宣传”来着。【虽然觉得渔父的标准低了点,但是我肯定不是屈原啊我才不要舍身喂鱼啊T^T(喔唷,突然想食rice dumpling,看来我既不像渔父也不像屈原而是像鱼,绷不住了w)】 那……这个讨论就到这里吧!看你不闲,就不消耗你更多的时间了。当然要是你或者是别的用户愿意继续聊,有空的话,我还是可以和你们互动~ 说到底,只要语境够给力,道是无文胜有文。只要提示足够了,哪怕不写那一句话,读者都能自己脑补出来。可关键是语境往往比较乏力,很多时候需要用字足够规范以进行补足。 最后,用于隐藏内容的选项在 隐藏内容 留言栏的最上面一行图标的右起第二的位置,图标像是单眼的那个(其实我前天注册进来那会一开始也没找到这玩意在哪) 我确认了一下没有…应该是因为我是手机 然后我是纯理科人,对文科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理科不错,顺便开除一下数学的理科籍。 为什么我一开手机就恰好能能看见你回复…作息那么接近 还有我英语真的不好别骂了别骂了( 然后粽子真的好吃啊,为了掀起一场战争我宣布蛋黄鲜肉粽赛高,吃完变成光荣的咸鱼( 说起震 耳 欲 聋 的 沉 默 忽然想起来小学的推荐书目《秃秃大王》(论我金鱼般的记忆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就有一个角色叫“……”。有一段大家不说话结果他以为所有人在喊他名字……这个情节都过了六年了为什么还记得啊!!! 其实我挺闲的…想激情互水可以找我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