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你们是否讨厌番剧里的不杀原则


你们怎么看  

58 位用户已投票

  1. 1. 对此的态度

    • 讨厌
      27
    • 不讨厌
      31


只显示该作者

只有该作者的内容显示中。 返回到主题

推荐贴

因为番剧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创作作品,所以要考虑社会大众(尤其是未成年和他们的监护人)的感受

即便是拙劣的愚善也远比正义断罪更容易避免声讨和不必要的麻烦,那些对收视率和周边销售可没有好处

而且这会严重改变剧情的硬核程度,对剧本实力要求会更加严苛,对大部分观众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

 

但即便如此,风子依旧选择“讨厌”

虽然风子理解商业化番剧的编剧这样选择的理由,但不代表风子支持

,由奈々原風子修改
链接到点评
  • 回复 74
  • 创建于
  • 最后回复

本主题的最活跃

热门回复

王耀·伪

最关键的是,大多数提出“不杀原则”的作者其实自己水平也就那样,复仇、裁决、执法等等概念丢到哲学历史学法学等领域都是够很多学者出一大堆论文的,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作者能够把握得住的题材。 退一万步讲,我们读者、玩家不在意那些细节,起码这些作品得有一个自恰的说法吧?但是很多类似的作品往往都是不杀的结果就是犯人逍遥法外,从监狱精神病院之类的地方蹲一下又出来了,又或者敌人是个漂亮妹子,直接洗白白进后

鬼灯黑树

我认为主要是读的东西不够。楼主可以看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或者是马哲这些。讨论东西的时候不应该只停留于创造问题,提出问题,而是也要分析自己提出的问题。 虽然说起来都是那套,但是这些思想工具对于分析问题来说其实很有用,因为你套一套就会发现很多问出来的问题本身就具有很大局限性,甚至是你自己会发现你提问的时候很多分析,和自己进行的论证就在向自己诡辩,把自己绕进去。甚至很多内容其实是无意义的。

奈々原風子

然而以风子浅薄的认知,这样的番剧结局必然是赎罪,至于怎样赎罪,要看剧本的实力,也可能不会过多着墨。 因为让主角这样的观众眼中的镜中人必须是洁白无瑕的。更不用说日本还有独特的文化国情在。 所以比较聪明的编剧会直接避开这种可能性,让反派死于黑吃黑或者意外暴毙。   这也正是风子感到厌恶的原因, 因为在风子看来,所谓“不杀原则”恰恰就是伪善的生动表现

贴的图片

3 小时前,小火desu说道:

杀与不杀不重要,重要的是被主角已经拉入“杀”或“不杀”的判断当中后,主角是否在判断之后给予其应有的惩罚,杀只是一种比较快捷的惩罚手段:a2:

能被以“杀或不杀”讨论的角色,我觉得基本可以免除绝大部分因为意外,一时矛盾,或存在类似“战争迷雾”效果的角色,因为这类角色在观众眼中就是应当“不杀”的,所以不构成讨论条件。

常被津津乐道的,应该是那些观众眼中本当该杀,而却因主角自身原则性问题陷入了“杀”或“不杀”两种状态下徘徊的情况。

我个人认为,不论主角杀或不杀,只要敌对方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便可,惩罚的力度根据其作恶程度或对主角及随从负面影响力度所判断,自然,最简单或者最严重的处罚方式应当就是“杀”,倘若不杀,也应明确理由,并且给予对应的惩罚。

否则这种累计的负面情绪无法得到释放,就会让人产生“圣母”的感觉,也就是我难以苟同的不杀原则。

总结下,该杀就杀,如果折磨比杀爽,那就别杀,折磨着先:a13:

然而因为讨论的对象范围是番剧,所以这点几乎不可能实现啦~

毕竟“鼓励复仇”的帽子可是非常可怕的

:NEKOMIMI_PARADISE_5:

至于折磨那更是不可能,因为这比选择“杀”还要“恶党行径”

 

链接到点评
33 分钟前,小火desu说道:

我觉得没差,流放与监禁不就是折磨吗,只需把流放后不如意,与先前生活方式的巨大反差做出来,我认为比杀死不知道爽多少倍了,这便是我说的:

 

只不过这样处理起来显然比直接杀了麻烦,杀了了事,一张画面便可,终生赎罪,那便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说明的了,不过如果肯在这方面花点篇幅,我认为是固然可以接受的。

然而以风子浅薄的认知,这样的番剧结局必然是赎罪,至于怎样赎罪,要看剧本的实力,也可能不会过多着墨。

因为让主角这样的观众眼中的镜中人必须是洁白无瑕的。更不用说日本还有独特的文化国情在。

所以比较聪明的编剧会直接避开这种可能性,让反派死于黑吃黑或者意外暴毙。

 

这也正是风子感到厌恶的原因,

因为在风子看来,所谓“不杀原则”恰恰就是伪善的生动表现

,由奈々原風子修改
链接到点评

  

21 分钟前,Lancaslia说道:

 

如果拒绝杀死就是伪善,那么何为善良

IMG_1129.jpeg

没有绝对的善良、正义

这些光鲜亮丽的名词不过是人对自己行为正当性的主张而已

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主张有了共同认知,才开始具有意义

而直到绝对多数的人有了绝对多数的共同认知部分,才真正成为一个有形的概念

但即便如此,也依旧只是属于这部分人,只属于这部分共同的认知,对于排除在外的来说只是单纯的暴力而已

也就是现在讨论中的“杀与不杀”的对象

 

如果说真的有真的有绝对的善良、正义

那一定只能是剥夺了选择自由,以一种极端疯狂与暴力的形式存在,无论从表面上看起来多么温柔

没错,风子说的就是《Pray Game》的艾露西

 

以及

风子所说的“不杀原则”是伪善指的并不是番剧里的角色选择不杀是伪善

番剧里的角色行动是剧本决定的,乃怎能去指责没有自我思维的剧中角色伪善呢?

而是形成这个“不杀原则”背后的原因真正充满了伪善

 

越是丑陋不堪的人,越会追求于镜花水月的美丽

越是沾满血污的人,越会执着于大义凛然的形象

越是表里不一的人,越会陶醉于自我满足的善良

链接到点评
40 分钟前,Lancaslia说道:

绝对的善良不存在并不能成为人们放弃善良的原因,以死亡终结所谓的邪恶只不过是拿血腥终结血腥。不杀死他并不意味着原谅和宽恕。人们是否杀死一个人是凭借自己的意识,这也意味着人们会对自己信念的对立面做出极端的打压和报复。人们往往为了将自己的罪行正当化而故意将对方想象成十恶不赦的魔鬼,为了减轻负罪感而故意将以罪洗罪正当化。

如果被人门唾弃的,他们认为的伪善者再也不存在。那么所有人将会成为毫无意志的提线木偶,一面被伤心,愤怒所控制着,一面自己又在制造着伤害和死亡

 

 

风子认为有前提必须理清:

那就是主角的“三观”是否与乃的相合,即当主角面临“杀”与“不杀”的决断时,乃是否也认为这个决断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乃认为恶人还不足以达到要考量“杀”与“不杀”的程度,那说明乃的判断标准与剧本作者的标准不合

这是超脱于作品本身的矛盾,是乃和剧本作者之间的认知决斗,这种情况不在讨论范围内

 

如果乃也认为恶人达到了乃所认知的“杀”与“不杀”的决断标准

那就意味着已经犯下了足够深重的罪行,以至于站在了你所认同标准的善良的对立面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杀”才是真正贯彻善良的意志,不仅在于使罪恶之路迎来终结,更断绝了善良人们在未来惨遭荼毒的潜在可能

而选择“不杀”反而是一种傲慢,因为乃相信一个罪行累累的人会洗心革面,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误

只是番剧中,剧本作者是世界运行的神明,如果他断言恶人会悔改,那就必然会悔改

完全无视了恶人再次作恶的可能性,及主角因自己的傲慢而要付出的代价

 

这就是风子鄙夷的原因,大家都只想看光鲜美丽的天真理想展开,却对现实中完全可能的悲剧结局视而不见

而多数剧本作者也响应着这种“见不得丑”的取向,形成了“不杀原则”这种自欺欺人的默契

奈々原風子在游玩时被热情的工作人员拉进主题公园,在参与游戏之后获得奖励4节操。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