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消思绪 发布于四月 10 发布于四月 10 就我玩MTG的体验来说,构筑赛里快牌比慢牌简单,限制赛里快牌比慢牌难。这里的难易度指游戏中抉择的难度,也就是根据当前场面找到最优打法的难度。 构筑赛里,套牌里所有的牌都为游戏计划服务,快牌的套牌构成一般是同质化程度很高的。换言之,因为组件功能差不多,很多时候把抓上来的人拍出去踢就完事了,至少主牌局是这样。 另一方面,因为构筑赛的威胁密集且强度高,慢牌在资源交换的时候需要更小心,同时需要了解对手套牌的构成,个人认为对牌手的要求是更高的。 限制赛套牌里存在大量填充物,几乎无法做到构筑赛意义上的快攻,快牌玩家需要谨慎选择抢血的时机,有可能同一套牌先手和后手的节奏就区别很大。反过来说,如果在限制赛组出一套慢牌,选择不进攻的时候居多,抉择难度大大下降。 抹消思绪在综合事务区回答问题有功,收到了一只萌萌的呜喵的奖励.3节操
抹消思绪 发布于四月 11 发布于四月 11 8 小时前,芋汁8313说道: 同質化程度高的部分,我是有接觸過一個論點,說是同質化高但並不是都同一張,所以難度源自於細緻去的使用每張牌。套我主樓自己的說法,就會變化成另個意思。把物盡其用、牌效打滿當成正確答案,或多或少的沒打滿當成各種等級的錯誤,要是想像有人在對操作評分的話,就變成扣分制的算法。但每副牌並不是滿分一樣的,環境需求8、90分的操作,那滿分百五的牌組就比滿分百二的牌組簡單,大概這種感覺。 MTG的限制賽啊,雖然感覺是來什麼牌就玩什麼牌,但的確在這種賽制下去追求特定牌型,就會形成難度。換言之,甚至可以理解成牌組成形難度…吧。不過這也是配率問題?感覺結論比較像MTG卡包裡偏控的牌居多,畢竟要是快攻類型的牌配率高的話,組成快攻感覺強烈的牌組也是可預料的結果。雖然說是這麼說,但前提得要先成立才行,而我對MTG的認識還不足以讓我提出哪代卡很快那類的說詞。或者說我的經驗和玩牌習慣的確都會組成慢牌就是了 MTG限制赛(主要指轮抽)的套牌构筑(包括轮抽选牌部分)的复杂程度比打牌高了不止一个等级,我觉得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 有极个别的系列可以抓出15地,1费曲线拉满的疯狗快攻套牌。即便如此,这类套牌里往往也会有几张填充物。在绝大多数系列里,除非桌子上其他7个人都是你的托,否则抓不出这样的牌。这除了牌表设计的因素,也受轮抽的机制决定。 不过与其说是因为MTG包里偏控制的牌多,我觉得不如说是它的费用机制决定的。一个系列里不可能只设计低费生物,那么在包里至少一半的生物大于3费的前提下,抓出低费曲线饱满的套牌自然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