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月ノ美兎

【会员】初级会员
  • 内容数

    396
  • 加入

  • 最后访问

  • 赢得天数

    1

帖子发自 月ノ美兎

  1. 这个时候就必须从两方面考虑了:

    (1)作为卧底,如果你向红军投诚,国军特务一定会来消灭你,以避免泄露机密(参考顾顺章叛变后,周恩来将顾家灭门)。

    (2)作为红军炊事员,你必须证明自己真的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炊事员,否则红军就会消灭你。

    :wn007:但是作为穿越者,你唯一的目的就是活下来,因此办法就是放弃执行特务工作,向上峰夸大任务的艰巨性,拖延战术。

  2. :wn001:我是觉得我喜欢的所有角色都像我自己,进而觉得我像我喜欢的那些角色,开始用她们当做头像。

    自我、自恋是笛卡尔哲学的说法。在精神分析看来,存在两种爱,一种是同质性“认同”(identification),另一种是异质性的“填补空缺”。自恋是“认同”的子范畴,可能你认为是自恋实际上爱的只是过去摄入的他者的镜像(只是你遗忘了这个镜像是外来的),也可能你认为是理解他人实际上是把自我的镜像投射给了对方。“我思”(cogito)、“自我”(ego)的虚无性,“身份认同”(identification)的外来性,是精神分析的根本发现。从根本上说,因为没有纯粹的自我,所以没有真正的自恋,自恋永远是“镜恋”(爱的是一个镜像,image,眼睛捕捉到的他人的偶像)。

    我觉得找不到喜欢的角色,或者是这些故事载体不够吸引你,或者你已经在别的领域找到了认同对象。比如迷恋月ノ美兎(直播主)、迷恋黑格尔、拉康(学者)和迷恋某个黄油女主(游戏人物)对我来讲是同一回事,你不一定要在一定限度内去寻找。

  3. 最近动画看得越来越少,但配乐随时可以播放来听,就常常把一部动画的全部配乐拖进列表反复播放。听的最多的是《EVA》相关CD,其次是《破刃之剑》、《空之境界》和久石让的一张《The End of The World》。听过一遍CD就好像重温了一遍动画,而且许多在动画中被噪音遮盖的细节又浮现出来,给人一种探索秘境的感觉。

    NEON-GENESIS-EVANGELION-ADDITION-bk2.jpg

    优秀的配乐比动画本身更加动人。《EVA》新剧场版3的动画差强人意,但鷺巣詩郎的配乐好像在讲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让我感觉他的音乐比画面更好地表达了庵野秀明想要表达的东西。可以说,鷺巣詩郎的音乐是自成一体的,无需画面、台词的存在,也完全能站得住,甚至能站得更好。

    cover.jpg

    但《破刃之剑》的配乐则没有与画面分庭抗礼的野心,而是完全为动画服务。可以看出它是在动画制作完成后根据画面的情调去制作的,配乐的长度和动画一个镜头的长度相吻合,而且配乐的情调随时配合画面的情调,可以说已经不是独立的音乐了,而仅仅起一个烘托作用。同《EVA》相比,《EVA》的配乐是比画面更本质的东西,听熟悉了以后,再去看动画,就会随时关心现在播放的是哪一段配乐,配乐已经比画面更容易识别了;但《破刃之剑》的画面是比配乐更本质的东西,播放它的ost,只会觉得《破刃之剑》的故事又重温了一遍,事后很难复述出来它的旋律。

    srchttp___inews.gtimg.com_newsapp_bt_0_14253900496_1000referhttp___inews.gtimg.jpg

    齐泽克分析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时说,舞台上人物的台词对应于精神分析中的表层意识,背景音乐则对应于无意识真理。当舞台上的角色说着台词的时候,背后的BGM已经提前暴露了他们内心的秘密。庵野秀明深通此道,并且喜欢把那些最深层的秘密放到BGM里面去说。

    庵野秀明懂得精神分析,他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去叙事。我们如何知道这一点?除了具体的文本分析,还有三条硬证据:(1)在《EVA》的前身《飞跃巅峰》中,第三位女主角被定名为荣格·佛洛依德(ユング·フロイド),简直是暴露狂式地宣称自己对精神分析的忠诚。(2)在《EVA》另一个前身《蓝宝石之谜》中,鹦鹉螺号的副船长叫Electra,即“恋父情结”。(3)TV版《EVA》的配乐大量用精神分析术语命名,包括:PLEASURE PRINCIPLE(快乐原则)、Thanatos(死亡驱力)、SEPARATION ANXIETY(分离焦虑)、INTROJECTION(内摄)、MOTHER IS THE FIRST OTHER(母亲是第一个大他者)......

    这样我们就知道《EVA》TV版及新剧场版片尾曲为什么总是一转回到永恒的爱情母题:因为《EVA》和精神分析一样,最终讲述了一个“纯粹欲望批判”的故事。

    • 喜欢(+1) 1
    • 顶(+1) 1
  4. :mx059:小学生时代喜欢威震天、f/z的肯尼斯和兰斯洛特,还有《破刃之剑》的波鲁裘斯。

    很多动画的主角都让人喜欢不起来,特别是新世纪流行“反英雄”、“平民英雄”,主角都是地痞流氓之流,通过不让人信服的成长经历达到最强的位置,不知道它们的预设观众是什么阶层?反而是反派一般被塑造出贵族出身、受过良好训练、各方面实力过硬,还有一段悲情的过往,自然比主角更能让人认同。

  5. :wn007:庵野秀明1988年《飞跃巅峰》里面的成长超级突兀的,感觉他可能有一个通盘的故事预想,但是落到动画上就好像把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浓缩成了一场尴尬的机器人战斗,整部动画好像拼命地赶着进度,就为了给最后一集做铺垫,让女主角从一个凡人变成耶稣基督式的圣女。整部动画也就只有最后一集差强人意。

  6. 取决于有什么人在看吧。一开始微信上加的都是家人和老师,我就一条朋友圈也不发。后来各种新朋友都用微信,不用qq,就偶尔隔几个月发一次。再后来朋友圈里有几个一小时一发朋友圈的,我觉得相比之下自己发的频率高一点也不会奇怪,就变成隔几天一发了。之所以不断地发朋友圈,还是因为有人会点赞,而且教授发朋友圈了自己也必须点赞,通过点赞就肯定了彼此的关系,提醒对方自己没有忘记他,对于那些不常见面的朋友来说很重要。

  7. 最近没时间读完整的著作,看学术公众号转发的论文比较多(看的较多的是:上海书评、文汇学人、学衡、读书杂志、台湾人文与学术、法国理论、川大老子研究院、太史政、古文字微刊、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先秦秦汉史、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最近优质公众号越来越多了,我怀疑是因为纸刊销路不畅,知网无视作者权利,导致这些学术报刊和机构另辟出路,通过自发免费公开论文,来发表成果。

    :wn004:p.s. : 刚入学的时候听教授说人生只有本科四年才有时间读想读的书,当时并未理解,现在确实没时间再读想读的书了。作为历史系学生,本科前两年还能上窥现代哲学、人类学,下窥考古学、地球化学,到第三年就只看历史学,最后就缩到一个小框框里去,稍微读点偏离的书就算破戒了。那些曾经浮光掠影看过的一点专业外知识,可能再过几十年也没有机会补充和更新了。只能引用李零的话:“学者的命就是替人读书,因而常常无法享受阅读的愉快。”所以说,如果能自由读书的话,还是多读点书吧。。

  8. :NEKOMIMI_PARADISE_7:“做大”是个有利有弊的事,其实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什么熟悉的东西“做大做强”。圈子越小就越纯洁,作者的独立性和阶级意识也越强;圈子一旦扩大,肯定是以某个“破圈”性事件为契机,导致圈外人泥沙俱下、“流外入流”,等圈子大到一定程度,就被圈外人“专了我们的政”,一切good old days都不复存在了。

    (比如说:我从国内v圈只有一千人时开始关注它,眼看着它突破万人、十万人大关,然后以mea入驻为契机,上万、数十万狗粉丝进来了,狗粉丝又推动着hololive做大做强,冲击五十万至百万关注,对vtuber提出越来越多的条件,想要支配和改变她们的直播风格(而老v圈人都是放任主义,我们知道以中国的标准要求日v不会有好结果),最终量变促成质变,狗粉丝革命,推翻了hololive为标志的旧世界,旧v圈彻底崩溃,我也从那个时候退出v圈,然后就以素质更差的一群圈外人拥戴起一个群魔乱舞的新世界,其情况我们都知道了……)

    再比如说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也告诉我们:只有小党才是好党。回到v圈的例子,假如说老v圈人是孙中山的兴中会,那么mea以后的v圈就是改组后左右派斗争的中国国民党,而holo破产(大革命失败)后的v圈,老党员被军国主义派“清党”,剩下的空缺由投机分子和土豪劣绅填充,就是今日v圈的“弱势独裁政党”。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