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月ノ美兎

【会员】初级会员
  • 内容数

    396
  • 加入

  • 最后访问

  • 赢得天数

    1

月ノ美兎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经常头痛的我发现头痛很可能源于颈椎问题,做几套活动颈椎、治疗落枕的运动会明显改善,头痛、恶心、想吐的症状立刻就消失了。
  2. 取决于有什么人在看吧。一开始微信上加的都是家人和老师,我就一条朋友圈也不发。后来各种新朋友都用微信,不用qq,就偶尔隔几个月发一次。再后来朋友圈里有几个一小时一发朋友圈的,我觉得相比之下自己发的频率高一点也不会奇怪,就变成隔几天一发了。之所以不断地发朋友圈,还是因为有人会点赞,而且教授发朋友圈了自己也必须点赞,通过点赞就肯定了彼此的关系,提醒对方自己没有忘记他,对于那些不常见面的朋友来说很重要。
  3. 最近没时间读完整的著作,看学术公众号转发的论文比较多(看的较多的是:上海书评、文汇学人、学衡、读书杂志、台湾人文与学术、法国理论、川大老子研究院、太史政、古文字微刊、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先秦秦汉史、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最近优质公众号越来越多了,我怀疑是因为纸刊销路不畅,知网无视作者权利,导致这些学术报刊和机构另辟出路,通过自发免费公开论文,来发表成果。 p.s. : 刚入学的时候听教授说人生只有本科四年才有时间读想读的书,当时并未理解,现在确实没时间再读想读的书了。作为历史系学生,本科前两年还能上窥现代哲学、人类学,下窥考古学、地球化学,到第三年就只看历史学,最后就缩到一个小框框里去,稍微读点偏离的书就算破戒了。那些曾经浮光掠影看过的一点专业外知识,可能再过几十年也没有机会补充和更新了。只能引用李零的话:“学者的命就是替人读书,因而常常无法享受阅读的愉快。”所以说,如果能自由读书的话,还是多读点书吧。。
  4. 见道之言 1960-70年代,大规模女权运动和新自由主义共同走上历史前台,这就足以说明问题。这一时期的纲领性马主义著作《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提出不要全球、全民性阶级斗争,走上小团体斗争路线,也反映同一个趋势。
  5. 是这个意思。西方NTR不流行,最直接的原因是1960年代的性解放。性解放以后,大规模女权运动立刻就来了,仇男组织也建立了。 文化在精神分析属于无意识超我的范畴,神经症确实是通过这种方式成立的。个人的想象则会导致妄想症。
  6. 观念塑造、重写现实。 弗洛伊德常举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女孩在不懂事的年纪被性骚扰,直到成年之后才做出反应,并发展成神经官能症。女孩自身的认知决定了她是否有过被性骚扰的经验。
  7. 是的,在杨素的例子里,女性是被财产化的,两人的爱更多是一方”爱惜财产“另一方因应而已,所以女人被当作礼物交换(象征交换)的手段。资本主义是从象征交换到货币交换的过程,女性因此从交换价值中解放出来,成为现代婚姻制的基础。从这一点上说,一夫一妻制还是很有关系。
  8. 也是,而且这个时代还不构成一夫一妻制,也没有宋代的核心家庭。
  9. 这当然是对的,NTR毕竟是一个”概念工具“,只有当作者用它来把握现实的时候,现实本身才被NTR化。
  10. 是站长诶 也对,这就是”殖民逻辑“。进一步可以说,NTR的苦主=殖民地,女主=国家各要素,黄毛=殖民者(笑 可能和个人经历有关,我基本是从女主和苦主出发去看NTR的。从设计者的角度看NTR,也是经常见到的观点呢。
  11. 我只是发现晚清民国的“中体西用”和文化差异论在NTR上还是有一定的解释效力,把西方整体把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既是东亚的意识(张之洞:中体西用),也是欧美的意识(斯宾格勒:西方的衰落)... 即便不论施虐狂,西方文化的男性意识还是远强于女性意识的。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一直是阳物中心主义的,且只有阳物中心主义才有解释效力,后来的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等女性主义者试图探索女性中心主义的哲学和精神分析,但在学理上始终不成功,而且跟着解构主义一起沦落了。最近的学术回潮又要求回到阳物中心主义了。阳物中心主义根本上和形而上学绑定在一起,让它的地位更加难以动摇。弗洛伊德说:“女性是一片黑暗大陆。”相对的,历史学界有种流行的说法认为日本1800年历史最突出的特征是女性意识、日本文化是阴性的文化,母系社会对日本造成极大的影响。不过这属于亚欧大陆和日本的差异,它反映了欧洲客观上是“男”(masculine)和“权”(power)占主导地位,只不过1960年代以来的社会革命模糊了这一面貌。 当然,我并不是支持东西方差异论。“西方”意识是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的产物,”东方“意识则是殖民主义的产物,更有可能的是这一差异反映了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差异,不过任何变化也不可能完全由外力造成...
  12. 说得对,应该补充女权主义的影响。女权主义的问题正是让女性脱离原本的社会角色,不再承担情感义务,变得政治化、男性化、冷酷无情。这和力本论的传统又是一脉相承:女权最终等同于政权。当女性成为原子化个人,家庭制度便削弱为法律文书上的关系,NTR同样不再有存在的空间。
  13.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意说东亚三国对NTR故事格外钟情,西方世界则不然。我没有深入辨析,但假如文学上“有或没有NTR”真的存在东、西方地域之分,这将导致十分有趣的结论。 一、从这个基本预设出发,先看NTR在西方何以式微: 萨德开创的“施虐狂”(sadistic)叙事,属于男性主导的传统。 西方最经典的三角恋模式是“英雄救美(拯救与复仇)”叙事。比如说有男主、女主、反派,女主被反派强行虏走后,故事就开始聚焦于男主的复仇计划,到最后通常是女主分毫未损、反派被杀或者主动放弃的大团圆结局。在这里,男主仍然是主导一切的“英雄”角色,根本不会给NTR留下任何余地,或者说这种叙事的作者就是没法接受NTR的事实(直到最后,女主一般都还是处女)。从英文的“主角”等同于“hero”即可发现,西方经典叙事中的男主总是主动的、征服性的、控制欲强的。 虽然和上面的“处女癖”相互矛盾,但近代西方性解放又比东亚国家先行一步,在性开放的空气下,NTR同样不能存在(没有痛苦则不成NTR)。 总而言之,以钱穆为首的清末民初人士一贯认定西洋是“力本论”的文明,其基本精神在于“强力”、“威力”和“暴力”。钱穆说: 在这样一个气氛下,主体(男主)是不可能面临失败,也不可能接受失败的。因此,西方经典叙事刻意避开NTR的可能,女主被他人夺走只是引发男主愤怒的方式,最终要让男主通过英雄主义的行动“扫除一切害人虫”,再将女主完璧归赵。可以说,这种叙事是“唯我”的。 二、再看NTR在东亚何以强势: 传统道德的影响。快乐本质上是禁止的结果,故道德戒律愈强,犯禁的快乐就愈高。对NTR来说,正因为NTR是被严肃禁止的,现实中不可能的,所以突破这一律令才给人崇高的快乐感。只不过,对苦主和女主而言,NTR的快乐永远是“痛苦的快乐”。纯爱的快乐与NTR的快乐可以对应于法国结构主义圈(如罗兰·巴特)的pleasure和jouissance,前者是单纯的、低度的快乐,后者是超越了限度、因此使人痛苦的、过度的快乐。回到东亚的历史情境来说,近代东亚的道德意识始终强大,背后有朱子学的潜流在起作用。在近代东亚,性解放始终没有被提上日程,反而根据王汎森的看法,在近代“国民”的构建过程中,理学的自我批判技术也被善加利用,帮助训练全体国民的道德意识。南京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和中共整风运动都有体现。因此,在东亚近代化中,道德意识是不断增强的。如前所述,没有强大的道德压力,NTR就会淡化到和纯爱无法分别的程度,如果道德意识过低,一切原本被禁止的内容都会失去意义,导致性冷感。正因为东亚的道德压力不断加剧,一夫一妻制不断巩固,处女意识增强,NTR才变得有市场。(另外一说:经历过建国以来的破坏传统运动和改革开放的大门敞开,中国的道德意识显著削弱,在色情业上同时与日本和欧美对接。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日本产生过激的色情业是因为日本文明比中国“变态”,实际是否应当反过来说呢?事实上,道德压力越大的地方,性欲释放的途径越多、快感也越大。对比日本和欧美的两种风格,日本显然是庞大道德压力下快感通过各种途径释放的例子,欧美则是道德压力过低以至于一切都如此平淡和直接。欧美的特点是除了性冷淡风的片子外,就是极度虐待肉体的畸形表现,最可怕的是即便肉体彻底变形也找不到快感的情况。中国的情况可以放到日本和欧美之间。) NTR叙事中,最关键的是很多外行人所不能接受的“苦主”角色。在东亚的经典三角恋模式中,只有“苦主”,没有“英雄”。当女主被夺走(女主甚至都不是被强力夺走的),男主自知无力,不会走上军国主义“力本论”的复仇路线,而是变成了“苦恼的主体“,成为黑格尔的苦恼意识的化身。苦主失去女主,是婴儿离开母体、现代主义者走入后现代主义,陷入永恒的无根漂浮。苦主对女主的感情,是一种关于永恒失落的”怀乡病“,他开始感受到“世界黑夜”的丰富。这里,明显的差异在于,西方的传统叙事走上了”权力意志“的路线,东方的NTR叙事则走上了反求诸己、苦思冥想的另外一条道路。这也是“中体”和“西用”的一个分异。杜亚泉的《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在此得到一定程度的证明。可能痛苦、忍受和克己是东亚的某种共同经验,这里印证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战无不胜的主人因无所事事而陷入性冷淡;失败的、奴隶的一方,反而通过苦恼的劳动而得到真正的知识。
  14. 第九部希拉的剧情真不错,不过后半段从她认同兰斯开始,情节又转轨到以兰斯为中心的消解一切矛盾冲突的罗曼蒂克喜剧上去了,就差点意思(如果希拉反抗到底,以出逃或死亡告终,我还是很喜欢九代的,可惜兰斯已经不是昔日的鬼畜王,而变成了用无形的刀杀人的哲学王了)。 感觉从8代开始,《兰斯》越来越倾向于轻松喜剧的感觉,能明显感觉到兰斯就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把一切对立面都化解、吞并,让整个世界都围绕他旋转,对我来说有点无聊(感觉人物都立不起来)。。。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充满了矛盾冲突,并最终以悲剧收尾的《战国兰斯》。
  15. 最喜欢的果然还是R7《战国兰斯》。从7代以后,兰斯系列的文本越写越轻量级,画风越来越平面化,整体走向和falcom的轨迹系列如出一辙,我都不是很看好。 因为是当做拔作去玩的,说到喜欢哪些人物,其实我主要是喜欢一些场景... 1代重置版:玛利斯(在boss战中,玛利斯佯装战败,然后献出自己的身体,试图耗光兰斯的精力,完事之后立刻爬起来重新战斗......) 3代重置版:女勇者(某不知名的勇者被萨特拉误认为兰斯,然后女勇者不得不在勇者的目光下接受使魔的穿刺惩罚......) 7代:雪姬(雪姬从初次献身到四处流亡途中的每一幕都值得玩味......) 兰(兰的被迫NTR和雪姬同样精彩......) 9代:希拉(主要是她在揭露身份、认同兰斯之前,作为性奴被迫屈服于兰斯那段时间的矛盾反复.....) 10代:魔人希尔琪(希尔琪一开始被胁迫成为魔军性处理工具,我觉得是10代最值得玩味的一段情节......)
  16. 其实勋章是可以用节操买的...
  17. 犹太教的《旧约》是S(圣父),基督教的《新约》是M(圣子)。齐泽克说:“犹太教的主题是焦虑,基督教的主题是爱。” 在中世纪,“拯救”意味着苦行,过严肃的生活,折磨自己的肉体,最终在死后得救,就像佛教一样。“上帝”始终是一个不能轻谈的名字,就好比在中国谈起“弥勒佛”总是意味着社会动荡、农民造反。现代意义上的“上帝的爱”最早可能源于16世纪与宗教改革应运而起的反宗教改革运动。反宗教改革运动致力于重塑教会的形象,并推出各种上帝的周边,比如画像、塑像,装饰到教民的家里。在反宗教改革运动中创立的耶稣会致力于兴办学校、医院,宣传上帝在现世就要拯救弱者,而不必等到来世。上帝无疑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塑造成了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形象。
  18. 不过到了10代总觉得大部分女主都被塑造成了傲娇性格,在内心深处似乎所有女人都爱上了兰斯,所有男人都敬佩兰斯。当卡拉女王这种始终不屈服的角色出现时,剧情的走向似乎也暗示着她的刚毅不屈其实是不识大体的表现。这就不禁让人觉得兰斯的罪恶实在是登峰造极了,他不但要为恶,而且还要从历史上抹除自己所有的罪行,并最终证明自己是对的。
  19. 兰斯就是个坏人这一点说得太对了ww 虽然《兰斯》系列在展开剧情的过程中不断地想把兰斯塑造地更像一个主角,更温柔,更有人性,更伟大,让玩家更想把自己代入到他身上,但从根本上说他还是一个小人得势的人渣。不如说,正因为兰斯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人渣,后续的剧情才尽力想要修改玩家对兰斯的印象,甚至用“英雄本色”这样的遣词来修饰兰斯的恶行。 关于兰斯,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就像变态杀人狂电影一样,《兰斯》系列最初是一部强奸魔游戏。在强奸魔游戏中,主角是纯粹的恶人,是玩家借以施虐和观赏他人受虐的手段。但随着市场的变化,恶人主角变得不再受欢迎,开发商才开始重塑兰斯的性格,逐渐剔除/掩盖了他的邪恶本质,把他塑造成一个温柔、体贴、负责任而且还拯救了世界的好男人。但与此同时,兰斯还是保留了最基本的特征:女性杀手。看到这样一个好男人四处掠夺女人的肉体和芳心,并且最终还能得到所有人的谅解,不禁让我想到极权主义政治宣传的逻辑竟与此如出一辙:把无恶不作最丑恶的东西修饰成人民心之所向最美好的东西。 如果兰斯是一个单纯的恶人,那么这部游戏会更优秀。可兰斯是一个完美的恶人。
  20. 我也觉得羞耻play最好用了。 《妹调教日记》是一部羞耻play的集大成之作,不过和兰斯系列的喜剧走向不同的是,这里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会把姬月引向毁灭。《兰斯》当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羞耻play也有很多。1R的赌场女输给兰斯,被迫当众裸露肌肤。8代的兰斯让希拉在小船上露出。7代的兰线也有夫目前犯的因素。再说下去还有很多露出和寝取相结合的场景。虽然按照兰斯的发展,几乎任何决定都不会造成人格上的毁灭(除了雪姬等),h场景发生之后,所有人物的基本品性都一仍其旧,丑闻也不会被当众揭穿,但如果仔细端详每一个场景本身,还是能感受到她们的矛盾和煎熬。这就照应了另外一句话:“特写是悲剧,长镜头是喜剧。” 同床异梦也是挺常见的一种场景设计,不过我第一次见到是在一部很久以前的av里面...
  21. 对我来说,只有当H的发生具有某种“不可思议”或“难以接受”的性质的时候,这才是一个好的(值得一冲的)h scene。 比方说《雨恋》的第二个cg,男主角在避雨的时候半推半就地和女主角“成长”了一番,我怎么也想不通女主角为何如此轻易地就把身体交给了一个陌生男人。因为当时他们还是第一次谋面,把身体交给这样一个人,就如同“自由地接受毁灭”。这样思考下来,心里就五味杂陈,许多种情感强烈地冲撞。后面几个场景就相对少了几分意思。 《万华镜》第一部里面,最值得回味的也是第二次cg。男主角在对抗中一转攻势,拘束了雾枝,并完全违背她意愿地施加惩罚,怎么想都是在表达一个“圣人注定毁灭”的主题。以雾枝的高贵身份,她本不该被这样一个下贱的男人玷污,但出于某种神圣的原因,她又注定被玷污。这些场景都在反映一个基督教母题:圣父的儿子,耶稣基督,为了拯救凡人自愿接受毁灭。 《供牺姬菲娜》里面也有很多“本不该发生”的事情。比如在第一个村庄的广场露出,她在精灵神的怂恿下,轻易地就献出了身体,接受众人火热的注视。《FSN》里面远坂为了补魔而把第一次献给士郎。这些场景越是不顺理成章,就越是充满力量。而如果H场景是完全合乎情理地发生的,在男女主人公的心里都没有激起一丝波澜,那么用ctrl跳过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就是这样走上了牛头人的道路......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