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syd

【会员】初级会员
  • 内容数

    326
  • 加入

  • 最后访问

帖子发自 syd

  1. 目前主要的智力测验都是采用「离差智商(deviant IQ scores)」的定义。
    即人的智商呈现正态分布(这是前提,也是客观事实),那么具体的某个个体就可以和常模(同样的国家/人种/年龄)比较,设常模的平均值为 100,可求得该个体的离差智商。

    除此之外,更为著名、被大众所知晓的的可能是「比率智商(ratio IQ scores)」,计算公式:f3a231dda568a886943a9d72686ec61ff71c3332.png.6f77576fbc50e2c1154458b84b8103ae.png

    • IQ: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 MA:心理年龄(精神年龄,Mental Age)
    • CA:生理年龄(骨龄,即一具肉体在我们认知的物质世界中经历的总时长)

    用人话说:假设有一个人活了 20 岁,但此时的智力(当前年龄段的认知能力)相当于 24 岁的标准值,那么此人比率智商为 120,属于顶尖聪慧的那一批人。

    根据比率智商的定义来看,年龄和智力的「绝对值」是成正比的。
    所以长生种的智力设定一直是我很难理解的一点。

    比如一个百岁的人类和百岁的精灵,假设二者智商旗鼓相当,那么都是一百岁,谁更聪明?应该一样聪明(阅历一样)对吧。
    问题来了,人类活不到两百岁(没有其他设定的话),精灵动不动五百、八百岁。
    那活了五百岁的精灵在智力方面该是怎样的怪物?岂不是可以把任何普通的人类玩弄于股掌之中?
    你很聪明,看一步能算三步,可他已经算到一百步之后的情况了,还玩个锤子。

    引用

    可能有人会质疑:阅历不能完全转化为智力水平。确实如此,但肯定比你想的转化得多。
    比如职业棋手看很多定式是不需要思考的,他已经把棋谱背下来了,仅存的几种后续可能性会自然浮现在脑海中。
    同样的,心算高手是如何做到堪比计算器的心算速度的?打个比方,他们把一万以内的加减乘除结果都背下来了。然后同样都是套公式,你列竖式要增补几十次的算式,他可以化简到几次,因为很多步骤他们根本不用进一步计算,他可以直接背出结果。
    再举个比较接近生活的例子,你刷题刷多了,就是可以一眼看出一些常见的结论,比如 xy'+y 的积分是 xy,对于习惯凑微分的人来说,简单的题目口算微积分真的不是什么神话。

    有一种假设是长生种的「比率智商」普遍很低,成长很慢。这样一来种族之间的战力是平衡了,可是智商低一定会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
    就会出现这种很怪异的情况:一个精灵,你跟他交谈,他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知;但一旦当你教他新东西的时候,他瞬间跌落成一个理解能力低下的弱智。

  2. 9 小时前,攸薩说道:

    :mx040:不过你感觉你可以再一次的名列前茅吗

    喵?难道上一次我名列前茅了吗

     

    19 分钟前,Alex_Mercer_xs说道:

    芜湖,终于有返乡活动了:YangTuo_2:,节操广场的话题太难融入了。

    实话说,论坛活跃度也就那样,广场那边三天凑不出两个新话题(

    还是新手村的萌新们绞尽脑汁构思主题水积分的样子比较可爱

  3. 感谢分享,超好康!!

    后排帮补几个链接:

    • Pixiv
    • 推特
    • 汤不热(说起来,当初汤禁黄想转型主流SNS,结果暴死,最后没办法还是回来做黄图分享社区,脸都被打肿了w)
    引用

    现在应该没多少人还会对这种尺度产生性欲吧(
    无关欲望,好看就是好看!
    能够纯粹地,在美学上,给人带来享受的就是艺术( ´ρ`)b

  4.  序号    项目内容     完成结果  
    1 摸了 又是摸鱼的一月
    2 对了,还换了头像/签名! 吃饼饼.gif
    老子可爱吗!
     
    补充
    说明

    我是属癞蛤蟆的,戳一下动一下
    本月 @攸薩 没有戳我
    于是就没有动(理直气壮)

  5. 序号    项目内容     完成结果  
    1 协助皮卡优化模板
    • 模板:文化代表人物
    • 模板:活动简介右侧栏
    2

    根据皮卡提出的需求
    写了个维基贡献统计工具

    点击下载
     
    补充
    说明
    1. 我是个挖坑狂魔
    2. 挖坑一时爽,填坑火葬场
    3. 忙着还以前欠下的债中
      (大家要引以为戒,不要嘴欠随口许诺哦)
    4. 有活可以叫我
  6. 诛仙都是初中看的了

    最早应该是小学在图书馆看《小兵传奇》(别问为什么我们那的图书馆里的儿童阅览室会有这种东西)

    还有就是我姐在某个书店借回来的「我吃西红柿」写的的《寸芒》
    还记得寸芒没有分卷出版(当然也可能是盗版自己印的合集)巨他喵厚

    想起来很多美好的回忆,当时(上 3G,用天翼)流量包 5 元 30 MB(当时的物价是 4 元可以吃一碗三两的臊子面)
    所以纸质书大行其道,见过最有创意的是一本双线并行的小说,分别印在两列,剧情是同步进行的(只是视角不同),超有意思

  7. 你这个ID真滴离谱 欢迎新人!~

    首先,如果有冒犯到的话,我很抱歉www,不过我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

    但就事论事的话,我个人感觉不是理科文科的问题,这位小伙伴的语言表达能力属实不太理想

    建议多用标点、多分段,可以有效改善别人的阅读体验,这样才会有更多人愿意看你说了什么哦

    不过愿意鼓起勇气踏出第一步就很值得鼓励了
    希望老哥能以这个为契机开始,学会如何更好地和他人沟通~

  8. 1 分钟前,Kris Dreemurr说道:

    :NEKOMIMI_PARADISE_7:哎 还是得招募人手

    招募人手也挺麻烦的,每天出现的新人确实不少

    但好多都是冲着资源来的,连新手任务(原意是帮助新人融入论坛的讨论氛围)都是能敷衍的话、尽量敷衍了事

    穿越后拿了资源多半就人间蒸发了,下次出现可能是十天半个月后,也可能是大半年以后了

    愿意常驻论坛活跃的少之又少,能从这些人里面选拔出有意愿和才能的更是难上加难

    版主们都辛苦了(

  9. 4 分钟前,Kris Dreemurr说道:

    :a1:如果把我当一把手的话,二把手不声不响失联半个月,三把手6月初开始请假了半年, 你觉得情况会好吗

    噗,好惨(

    没有幸灾乐祸,我也感触很深,小众社群是真的很缺人手(指有生产力的)呢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