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娶妻当如彩音酱

【会员】限制会员
  • 内容数

    27
  • 加入

  • 最后访问

娶妻当如彩音酱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怎么回答你呢? 就拿我这几天玩的王国之泪说吧。 前期没心没防,摸一下我就死。我心想:反正升血也没用,还是摸一下就死,不如升点绿条更好,然后绿条升到两圈了。升到两圈之后开始升血,然后我寻思:升这点血也没用啊,扛不住两下。然后我就去找来了整个海拉鲁防最高的单件——英杰服,升满了,现在感觉我像个乌龟。
  2. 二次元少女,有门路吗?我现在就想去,能不能变回来无所谓,但一定要美少女且正常开局。
  3. 这么坑的游戏我还玩了整整六年呢(笑) 估计算是“比较良心”的抽卡机制了。 想想看,一众高课gacha的游戏里突然出现了这种“充钱也打不过的游戏”那可真的太有意思了。
  4. 大概记得,第一个玩的黄油是《秽翼的尤斯蒂娅》,好像是开了全CG的。但是这个游戏并没有完整推出任何结局,就是单纯的看CG。 第一部完整且尝试多线玩法的就是《euphoria》,这个算是我真正第一部接触的黄油了。 第一部推完全线的游戏是《想要传达给你的爱恋》,还是我第一部买了实体光盘且购入了正版周边的游戏。 如果不算gal的话那大概不记得了。 突然想起来,如果不算gal的话第一部小黄油好像是《魔导巧壳》来着。
  5. 夜羊社?(警觉) 欢迎新人。(我好像也是新人来着?)
  6. 手游什么的最近已经戒掉咯。 古早时期的崩坏2和Love live。后面感觉崩2太课也逐渐认清那个公司的本性就没玩了。随后持续六年的“舰队collection”,倒是不氪了,但好肝,在21年年中前后也弃坑了,最后玩了两年多的PCR,不肝也不课了,但是抽卡还是脸黑的很,这是最后碰过的手游了。 虽然也有去BA玩的想法,但是周围的人态度各种劝退“除了不好玩什么都好”之类的,就也没接触过了。
  7. 微信主工作,QQ主发癫。 非工作日绝对不看微信,但是QQ十分钟不开浑身难受。 虽然没人找我说话,但是在各种各样的群里聊天发癫也挺快乐的。
  8. 偶尔啦,有时候会听到自己很喜欢的音乐,有时候就会突然想哼哼两句。 这几天天天在玩塞尔达,感觉主题曲真的好棒的。
  9. 其他游戏存资源:太棒了,我太享受这种能被各种资源砸死的感觉。 舰西存资源:不存资源就无法生存,生存就会资源亏空。 舰西某知名提督:存资源?吔我信用卡啦!
  10. 给我一个亿我能买一整大块冰块,然后让别人在边上给我扇风..........
  11. 有印象的话......应该是得新冠的那次,不间断地睡了一整天,起床拉完尿喝杯水就接着睡了。
  12. 服装啊,那是真的大佬,有很多作品里的衣服都想要拥有,我没有能力,但你有! 关于游戏的话,我只能说不管是服装还是游戏都很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但还是那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3. 玩养成游戏的时候都很爱当仓鼠,特别是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资源有种莫名的快感....... 呃,舰西....................
  14. 好像就是华哥唱的这首吧《レイル・ロマネスク ハチロクver》,前面的黑胶音效真不错
  15. 周年庆活动参与 主题中选用的题材为:游戏,动漫,音乐,文学,厨艺(活动里的5个) https://sstm.moe/topic/334923-【周年庆】活动参与作品-自言自语/
  16. 哪有这么巧,在朋友的推荐下刚刚好来到了“这个”的第十一岁,又刚刚好“受邀”参与这个活动。可能这就是命吧..... 【游戏】 游戏的话,玩的最久的游戏大概就是《以撒的结合》了吧,强大的“重复游玩性”让我度过了相对乏味的大学,虽然已经很久没玩了,但我还是很“感谢”它...感谢一款游戏会不会有点怪?怪就怪了无所谓。其次呢,其实游戏这个东西,果然还是跟朋友一起玩比较快乐,想起了以前跟朋友玩的各种游戏,都是快乐的时光。现在我已经失去了跟我一同玩游戏的伙伴,再有趣的游戏也已经没有以前的感觉了。 【动漫】 动漫,也是陪伴了我整个大学的伙伴之一,在那个时期我可能看了太多动画,我甚至忘掉大部分在那个时期看的动画了,只记得一个叫《轻音少女》的动画......动画真的很美好,我不喜欢看那些黑深残的动画,我就喜欢看这些治愈、梦幻、美好的事与物,因为它们能够给我带来现实世界无法给我的快乐与包容。虽然有点二次元也有点中二,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存的一丝“人性”或许就来自于那个时刻所看的某一个动画给我带来的感动。 【音乐】 不听音乐会死星人,很喜欢听音乐,喜欢听ACG人声音乐,也喜欢听纯音乐,也喜欢听“比较古早”的粤语歌和欧美歌曲......喜欢听抒情的歌,喜欢听激昂的歌,喜欢听急促的歌,喜欢听粉色的调情歌......每一首歌都是“作曲家的内心”,而你尝试去听懂它们,就是与“作曲家”或是“歌手”谈心,我觉得这是一种享受。而最喜欢的歌就是《レイル・ロマネスク》(译名为“铁路浪漫谭”),不管是纯音乐版本还是“华哥”唱的版本都很好听,我希望你们都去听! 【文学】 文学的话,本子算吗?开个玩笑,关于这个话题,我...说个令人难以启齿的,我曾经幻想过写一本小说,为此我写过很多设定,但是跟运动一样,根本无法保持干劲,最多也就写过大概五万字左右的“自嗨文”。用语不当,遣词困难,除了“的样子”,就是“如此说道”。每当我有“想写写小说”的念头,我就在后悔当初我为什么没有好好地去学习。搞得我现在的文笔或许连小学生都比不上。 【厨艺】 保持在“吃不死自己”的水平,曾经有打算过开一间咖啡厅和桌游馆结合的西点店,对西点有较浓烈的兴趣,但是每次做蛋糕都是“鸡蛋面浆”或者“鸡蛋羹”,对中餐的兴趣止于“刀功”。最近做的比较成功的就是“椰香巧克力”——说是椰香巧克力,是一点椰子香味都没有,只有浓烈的巧克力味道。拿过几次自制巧克力给朋友吃,朋友都把我夸上天了。在虚荣心的支持下也尝试过制作“酒心巧克力”,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 关于别的事,什么“运动”啊,什么“过去现在未来”啊,就算了,无所谓了,毁灭吧。
  17. 呃,我对此方面的见识(指真人剧集)不是很了解,不方便评论太多。如果是仅仅是想知道我“个人”的“真实想法”,我是不抱有太大期待。有以下数个方面: 1、中美合拍——上一个中美合拍的西游记到现在都没有声响。 2、真人debuff——可以从大部分“动画真人化”的“真人剧”看得出来。不过好在《银英》的人物的头发和发型都算比较正常,可能在某个方面不会减分——毕竟将“二次元”“三次元化”的同时做得堪称“完美”的难度不比我找到个短黑发样子有点好看身材有点小好腿有点小长的小姐姐做女朋友的可能性高多少。 3、同样是真人debuff——担心会因为“某些原因”导致选角问题,不论是中方好还是美国那边也好——仔细想想,杨威利是个娘里娘气的“giegie”,而莱恩哈特则是个“素食主义”的黑人演员...... 4、名为“期望度”的心理作用——有个大胆的猜测——银英真人版的受众或许并不是我们。因为“二次元”的我们已经对于“原作”或是“动画化”的《银英》早已登上神坛,如果指望一个“真人化”来取代“它”并不现实。 综上所述,并不是十分看好真人剧集,比起真人剧集更应该期待的是《银英》的“第五部”。 如果有哪些语句不通顺或者语义表达不清的话,请你原谅我的体育老师。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