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唱白VeLuMe

【会员】高级会员
  • 内容数

    360
  • 加入

  • 最后访问

帖子发自 唱白VeLuMe

  1. dreamyuyu 发表于 2016-9-6 19:39

    VR按价钱来说。现在还真打不起趋势,毕竟配置要求太高。

    你想的是HTC VIVE 和 MS Oculus吧?主机的价格居高不下不是生产成本,据MS事业部的朋友讲,VR设备的授权费用占到了75%+,生产成本据说只有目前价格的10%左右。像不包含体感的纯头戴VR,据说南方某些厂8块生产一个……价格降不下来的主要原因我猜是因为目前还处于VR的开发实验期,等到配套的产业链相对成熟,才会开始降价普及。

     

    所以说是趋势,不然就叫热点了。

  2. 但是我要提醒楼主,我那个套路是我专门为我这个废物设计的垃圾套路,而且90分事实上就是它的天花板。但当时我真的毫无意志可言:复读一年我一到周末就玩桌游或者去网吧,虽然从来没觉得因此后悔用这套玩意,但我相信楼主一定比我更强。

     

    "Envy is ignorance & Imitation is suicide."(Emerson)

    “羡慕即等于无知,模仿无异于自杀。”

     

    楼主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方法,因为没什么人能教的了一个历来的差等生,所以楼主只能靠自己,靠自己的意志、勇气和智慧。这三样我一样都没有,但最后我能去一个垫底的重本,楼主也一定比我更强。

     

    以上都是我当年废物的我用的弱智方法,现在我当然可以自信的说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当下的经验就随处可见,对楼主恐怕殊无益处,因此不提也罢。

  3. 本人高三英语39分(初中生水平),复读一年89(赧颜,满分150,差一分及格)。当年的我意志薄弱,形同废人,单词书复读一年都没背过A(最熟abandon),但实在不想上第一年考的破学校,所以强迫自己做题。

     

    做题很简单,你就答ABCD就行了,我一开始选择15道错9道左右(后面6道还有蒙的成分),完型20道错13道左右,阅读完全看不懂,非常痛苦。没关系,我就找题集,那种一类题在一块的那种(最好按照文法分类),除了需要知道单词意思的那一类,其他的随便做,当时肯定基本都错。没关系,我就把正确的答案放在原文中找张纸抄一遍(包括听力和完型),再把答案后面附的解释,换个颜色的笔扼要抄到题后面;一道题抄完了,把笔放一边,把自己抄的默念一遍(不用管懂不懂)。好了,我建立了我自己的错题集。

     

    但这个错题集没卵用,因为还是什么都不懂,没关系,我就开始利用它。当时我买一套16色的蜡笔(施耐德无毒蜡笔,可以用橡皮擦掉),比如我第一天抄了正反两面一页纸,第二天我就拿蜡笔在看起来差不多的考点下面画上一样颜色的道,照例每划一道就默念一遍。一天我也不多干,抄一页然后再划一页道,共两页。

     

    除了上面那两个功夫,我还随便着一页,从里面挑那种“眼熟但想不出意思”的单词,不多,就十个,照例,查单词书然后抄一遍(不在单词书里的不管)。

     

    就这三件事,一个小时就搞定了,我搞了一年,结果如前。

  4. セリカ・シルフィル 发表于 2016-6-26 00:39

    讲真,蘑菇到现在也没真的把神话相关的内容明确清楚。

    是否适用魔术-魔法系统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

    我感觉蘑菇虽然有点从一而终的世界观,但他最开始写那些小说的时候也不是特在意这点东西。类似于洛夫克拉夫特。

     

    而据他的小说“作为奇迹”的魔法有五种,但只有二、四、五是清楚地,其他两种他自己是不是知道挺可疑的。

     

    而且即便是已知的三种魔法,也没法形成成系统的理解——这三种魔法好像都没什么共同点。

     

    我们怎么能知道他不是上厕所的时候拍脑袋想出这些玩意的?

     

  5.  

     

    之前在Fate内容下没写关于我心爱的吉尔·德·雷元帅和他背景的克苏鲁神话的内容,在这里写好了——还可以继续弄点节操(完美)。

     

    如果说Zero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当然是元帅大人。吉尔·德·雷元帅不仅爱的执着,懂艺术鉴赏,而且坐拥克苏鲁神话中的一流宝具,配合元帅A+的低SAN值(精神污染),适应性完美。可惜元帅+2逼龙之介的组合人气太低,被蘑菇早早的发了便当(好像有什么不对)。

     

    不过克苏鲁魔法的载体,各种架空的魔法书(Arcane literature)中最出名的,是那本《死灵之书》(Necronomicon),由阿拉伯的疯狂诗人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于公元730年所著。(顺便一提,虽然此书是虚构的,但是在后来有FANS自费出版了一本《死灵之书》……)在另一作品机神咆吼中的设定是“最强的魔导书”,而其阿拉伯文原名正是Al Azif,没错,那就是机神的女主角阿尔·阿吉夫。该做可以说将克苏鲁神话的神秘性和宏大性很好地与巨大机器人与美少女等流行元素融合到了一起。这表现比Fate亮眼很多,Fate里召唤出来的大水怪被双王组合给秒了,也是可叹。

     

    不过我估计关键是蘑菇的“魔术”-“魔法”世界里估计是不允许克苏鲁古神以上凭空出现的,以蘑菇作品中已知的五大魔法来看,代表“纯粹的恐惧”的造物的克苏鲁古神,恐怕也属于魔法范畴——这就犯规了,只是我元帅表示很遗憾。

     

    “圣女啊,在你面前就连上帝也要黯然失色。”——Caster 吉尔·德·雷

     

    话说我一直好奇元帅真复活了贞德难道要把贞德做成RBQ?

  6.  

     

    随便谈一谈活动的感想(勉强也算摇羽毛扇)。

     

    一般来讲,社区运作要面临一种取舍:既要让新的用户成长起来以顶替离开的老用户,但也不能太相信泥沙俱下的新用户。所以就要设置一些门槛,要尽量把新用户里信仰不坚定的,脑残的给淘汰掉;但门槛太高又会让用户循环出现问题,所以要尝试去动员新用户,让他们保持活力。后者大概就是活动意义了吧?2333,随便一猜。

     

    如果以这样的出发点来看待社区活动的话,那么社区活动的举办频率显然应当考虑到新用户的进入和老用户的沉淀(活跃度下降直至离开)。不过实际上来说也很难讲只要考虑这两个因素就行什么的,因为任何的社区设计都最终无法对抗衰退的宿命,而这种衰退依我所见各有不同——所以说唯一能依靠的只有社区管理层的活力和智慧了,2333。

     

    大概就是这样,SS是Gal类论坛里我个人感觉在社群用户建设上做的最好的,其他的Gal论坛(包括国外的)虽然有的内容产出更多,或者讨论更热烈,再或者更能赚钱,但在用户活力上都比不上SS——何况我感觉SS还没走到巅峰呢。总之我感觉你们能搞好,大概。

  7. 随便谈一谈GalGame的衰退。

     

    其实所谓的Galgame很难说是某种具体的题材类型或是制作方法,应当说发展到现在Gal已经成了一整套独立的游戏类型了——虽然也常常借助ADV或者SLG或者RPG或者ARPG的叙事方法,但很难说这些类型某一种就是GalGame本身,大概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在题材上都比较关注感官刺激这件事。但可能正是选题的限制,所以GalGame难免要有衰退的趋势。

     

    这也很正常,Gal的玩家群体在制作人或者开发者眼中应当算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对于这样的小圈子,虽然购买力还不错,但因为本身封闭,所以也很难有很大的发展——而偶尔有神作冲出了封闭的小圈子,也会迎来圈子外部的围堵。这就说起来很可笑,虽然按照道理来讲成年人躲在家里玩什么游戏也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但有些保守主义的老古董难免觉得自己的审美就是所有人应该的审美——抱着这样的理由干涉别人的自由什么的,也是GalGame衰退的另一大原因吧。

     

    然后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玩家的流失。GalGame很难有什么长久忠诚度的玩家,虽然有些开发商能够靠着制作精良吸引一些忠实玩家,但这个比例恐怕是很少的。关键还是在于最开始所讲的题材限制——由于这种限制,就使得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很严重。如果一个Galgame不想要同质化,那么只能从剧情和模式上着手,而这两点都很有风险。因为圈子很小,实验失败就有可能意味着企划的完全失败,除此以外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也佷常见。这就使得大部分的开发者都相对保守,一个保守的游戏类别确实很难留存住喜新厌旧的玩家的。

     

    GalGame的开发者应当寻求一些突破,但这大约是不可能的了。

  8.  

     

    另外关于Fate故事本身,实际上是现实社会“长大成人”的寓言。

     

    整个Fate世界最大的形象侧影来自于主人公的“自我复仇”这条主线:明线,中二高中生土狼的日常被Saber消解,然后战斗、发生支线、再来点喜闻乐见的内容,最后汇聚于直面自己的中二;隐线,土狼的未来回来向幼稚的中二复仇,固然自我惩罚使然,又矛盾的想要看到自己超越命定的未来,于是被展开各种支线,最后汇聚于直面过去的自己。当显性隐性主线碰撞到一起,事实上的高潮就来临了,最终主人公的自我超越、堕落乃至消亡就形成了各种结局。总之,这个主要矛盾是Fate故事的核心之一,对于这个矛盾的不同解答构筑了不同的fate世界。

     

    要说“自我否定-自我背叛-自我复仇”实际上是一种很常见的形象侧影。比如《哈姆雷特》中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这一自我拷问就是一种古典式的自我背叛:年轻的王子无忧无虑,理想又善良;但当他的父亲死亡、母亲又马上嫁给叔父后就变得彷徨、犹疑;他拷问自己,变的意志坚定,最后复仇成功但还是因内心的正义而死。显然,土狼作为红A的背景故事就是我们当代的王子复仇记(或者叫正义的伙伴复仇记)。

     

    我们知道,莎翁写《哈姆雷特》实际上写的是对他时代的英国人的一种审美静观:他的时代,新的道德正在建立,旧的荣誉将会被扫进垃圾堆;那时候,议会里坐左边的还是资本家,国王仍然高高在上;一些学者从古董堆里翻出异教文化,很难说他们是在被上帝抛弃,还是找到了真正的上帝。总之,王子复仇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但这种乌烟瘴气中,莎翁从中找到了他人民的一个精确侧影,借王子复仇谈了谈他时代的理想与现实。

     

    而奈须蘑菇也有点类似,他出生于70年代初的日本,他的整个青少年时代,正是日本从“理想面向现实”的时代。在他出生之前,幼稚的理想主义在全世界激荡,从东方“文化大**(1966-1975)”(全共斗运动算是文革的日本版)到西方“民权运动(1955-1968)”,东西方全都动员了起来,投入到寻找新世界的熔炉中来。但待到蘑菇出生,进步的熔炉就渐趋于冷却,幸存者只能听一听《We will rock you》来“抚古伤今”,待到80年代的日本经济奇迹,可能连这种古调都让人不耐烦了——这种心态我们应当是很熟悉的,崔健要上春晚唱《一无所有》“抚古伤今”,但人民要听的是《喜刷刷》、《倍儿爽》。

     

    这种时代借《伊甸园之门》中描述美国五十年代右派胜利者对左派进步者的攻击就是: “……一出以‘长大成人’为主题的心理剧。在剧中,激进主义和社会理想等于幼稚愚蠢,而成熟的标准就是接受中产阶级价值观念、社会现状、一切现世义务和一切行动的可悲的模棱两可性。对一度异化的知识分子来说,这种成熟要求举行当众悔过这一创伤性的‘通行仪式’ 。 ”忏悔完之后,即便是令人不耻的向麦卡锡政权告密的人,也都是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因为他在为大家受苦受难。而不肯忏悔、拒不抛弃幼稚过去的左派余孽,不但对别人犯了罪,还对自己犯了罪,因为他放弃了中产阶级社会恩赐给他的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而90年代的经济危机又给奈须的作品染上一层晦涩和阴暗:在理想的时代,日本人是乐观的——他们相信可以通过斗争和美国的统治做诀别,日本不再是一种“被阉割过的无害动物”;在现实的时代,日本人也是乐观的——他们相信自己进入了和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民族复兴尽在眼前……但到了90年代,连这种“现实”也被经济危机扫荡一空,漫长的阵痛让整个日本陷入萧条,很多人绝望自杀。

     

    总之,奈须的作品就不可避免的烙上了时代的趣味:理想(土狼)和现实(红A)的交织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才是正确的道路?也许这未必和蘑菇的写作动机有什么关系,但他的故事确实很像一种时代的“长大成人”的社会寓言。

  9.  

     

    主人公土狼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而整个圣杯战争就是土狼自我否定的忏悔仪式。但土狼的理想是一种用死人做指标的和平愿望,因而就会有两个船翻一个的问题。如果土狼读一点尼采写给他这种战士的话,就知道他悲剧的原因在于他自身过于同情泛滥和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

     

    关于同情,尼采:“战争和勇气比爱邻能做出更伟大的事业。拯救那些至今陷于不幸的人,不是出于你们的同情,而是来自你们的勇敢。”同情是一种廉价的道德,满足同情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文明病,但从来没有哪种正义的事业是不残忍的:“**不是请客吃饭”,想要从容不迫的从事正义的事业,只能去自家后花园或者狗肉铺。

     

    关于理想,尼采:“你们应当爱好和平,把和平当作进行新的战斗的手段。你们应当爱好短期的和平,甚于爱好长期的和平。”制止战争是不值得作为“正义的事业”的,因为战争从不来不是一种孤立的暴行,而是人类淬炼自身的一种工具。各个民族被卷入战争,有的打出了新生,有的打出了毁灭。一个局外人跑去制止战争, 却无法制止人民在战争中寻找自己,被抛弃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土狼理想不对,行为幼稚,但也不能就说理想本身有问题。在我看来,现实和理想没什么直接关系,毛██是理想主义的实干家,既理想又现实,但毕竟理想主义才是他的本体,现实只是服务于信念的手段——有用就借助,没用就抛弃。仅此而已。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