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_2038 发布于三月 7, 2016 分享 发布于三月 7, 2016 [fold=写在前面] 大家好!这里是无名酱。 在文区也呆了好长时间了,看了大家不少的文字,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但是在看大家东西的时候,总是觉得,不少缺陷都是很常见而且很容易解决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提出来过... 大家在评论的时候往往都是针对剧情,但很少是针对某段或者某句话用词不妥/编排不当/细节有待加强而提出意见的。 而在来文区之前个人在本科的时候,在学校文学社受到过一点写作训练,这些写作上的问题其实多多少少都能通过很简单的方式解决,或者是通过读名家作品找到类似的解决方法。 但是有些方面,真的是不提出来就很难想到!个人也是在这上面吃了很多亏,有时候缺陷一被点出来就会发现很傻... 而且大家在看名家作品的时候,都会冒出“哇这个地方写的好好”“哇这个地方非常打动我”“我也想写这样的作品!”类似的想法。 但是真正自己在写的时候,却总会发现似乎少了什么...总是感觉词不达意。 我写这篇东西就是试图写出些大家没发现的但是确实有用(可能?)的能够提升文字感染力的一些东西。 由于第一次写,有什么意见请提!有什么想问的也请问! 感谢大家!(鞠躬) [/fold] 本篇文章我将谈到的是,词语和句式在空间上的特点。我们知道在小说里面总会涉及到或多或少的环境描写,虽然这些描写的功用不同,但相似的是我们都需要选取我们想要摆设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在文中,然后通过某些字词把他们连结起来。然而选取什么景物,按照什么顺序,如何连结,是我们在写到场景的时候常常会感到为难的地方。事实上我们可以直接将景物铺开,或者只是简单罗列我们在场景中所视所问的事物,然而我们仍然应当注意到,这种组织方式和较有经验的写作者在场景叙述上的差距。 在接下来我将试图通过几个例子,去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1、 词语是有空间感的 2、 利用空间感编排词句会使场景描述更为丰富 3、 词语的空间感能做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好的让我们现在开始。 首先要提到的一个概念是空间感。如同我们常识所理解的那样,空间感就是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我们在描写场景的时候也会经常写“头顶上有……左手边有……脚底下有……”,这就是在试图给读者传达一个空间的概念,只不过在上个例子里面我们直接用方位词把空间构建出来了。 那么不用方位词可以吗?当然是可以的,那就是利用词语自身的空间特征。我们古人早在千年前就掌握了这一技巧: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首先,“霜”是一种结附在物体表面的细小之物,需要离近才能发觉,加上“地上”这个空间限定词,这句话就把场景描绘在了一个低且近的空间位置上。然后是“举头”、“明月”俩词,则是把场景描绘在了一个高且远的位置上,而随后的“低头”,转换到了一个低位置上,而“思故乡”这个动作恰好是回忆悠远的过去,是一个安静而且远的动作,和“低头”十分相配。所以这短短二十字,实际上包含了数次空间转换,这就让这首非常简单的诗有了超出字数限制的丰富的空间感,所以这首诗流传甚广绝非偶然。(另外注意一下,这首诗中“明月”一词出现了两次,可以说二十字中有十分之一是重复的,这是一个相当高的重复率。但是要是没有提醒,我相信很多读者根本没有发现这个重复——比如我自己。这也是李白的牛逼之处,用最简单的词最简单的结构,写出十分精妙而且复杂的东西来) 这个时候各位读者可能就会有疑问:这首诗中“举头”、“低头”都是动作,在三次空间变换中有两次都是有动词来完成的。但是我们在做环境描写时不一定有人物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假定的主角可以让我们通过动作来引起场景的转换。那么仅仅是通过景物,我们可不可以达成场景的转换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我仍然将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以免有人会感到生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的第二句流传甚广,相信各位在学生期间通过各种途径都读到过这首诗,以及对第二段的赏析。不过我在大学之前的学生时代所见过的赏析,往往都是只简简单单谈一句意境很美,好一点的谈一句将月光比作清泉的比喻,都没有谈到这句在空间转换上有趣的地方。 “明月松间照”,首先“明月”是一个很高很远的事物,它位于高高的天上,之后的“松间”比起天上明月而言要离我们更近一些,但仍然是在我们主视角的高处,这两个垂直方向上相距甚远的事物,被“照”一字很好的衔接起来,是一个在纵向上的场景。“清泉石上流”,画面一转,从仰望松间明月,转到俯察石上月光,是一个横向上流动的场景。从一个高而远的场景,转到了一个低而近的场景。而以清泉做比月光,更是从一个静态的场景,转换到了一个富有动感的场景上。这一句中没有任何方位动词上的衔接,纯粹是靠动词连接名词,构成一个有机的场景,达成空间和动静的转换,而明月、松、清泉这些意向,都多多少少一分静谧的感觉,和题目中那个“暝”字正好相互照应(如果换成日、牡丹、黄河就和这个字完全搭不上调),所以这句之所以被千古流传,是有其道理的。 西方文学中类似的空间转换也很常见,例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秋日》: 秋日 里尔克(冯至译)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让秋风刮过田野。”, 这句在场景上的变换和刚才那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非常相似。“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你”指的是原文中的主,日晷上的阴影自然是出于在太阳投射下针的阴影,太阳是一个高且远的事物,因此和“明月松间照”类似,这也是一个纵向静止的一个场景。另外虽然这个场景里的“日规”在物理层面上并不是一个像“明月”那么远而大的一个物体,但是由于前一句中的“主”、“夏日”以及“日规”背后有时间、时刻的象征意义,使得这句在意象上更为庞大。“让秋风刮过田野”,很明显,田野是一个宽广遥远的场景,和“清泉石上流”相同的是,风吹过原野同样是一个横向动态发展的场景。《秋日》可以说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我们这次只谈空间变化,要是还想继续讨论这首诗的话改日再谈。 通过这几个例子,我相信读者已经了解了,通过事物构建场景,不依赖方位动词也可以进行空间转换。在小说写作中,我们在安排事物时不妨尝试下这种写法,通过场景变换来增加空间的维度,让整个场景变得更丰富,同时也可以让文字变得更有趣。我在这里就写过一个小段: 当那只知更鸟飞过树梢时万物寂静无声,而飞驰的弓箭在空中掠过,命中九环时,泥坑中昨日的雨水缓缓漾开了数圈波纹。 事实上,很多名家在写作之中就是这样安排的,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那是五月间的事情。白天下了一场雨。可是晚上又很冷。没有风。结果是起了雨雾。天黑得很早。沿街楼房的窗户上喷着一团团白色的光。大街上,水银灯在在半天织起了冲天的白雾。人、汽车隐隐约约地出现和消失。我们走到十路汽车站旁。几盏昏暗的路灯下,人们就像在水底一样。——王小波《绿毛水怪》 太阳晒得柏油爆裂,脚一踩就陷进去,留下一道亮晶晶的裂日。车顶上,车夫的熟皮帽子就像在这黑油泥里浸过似的。我有点迷迷糊糊,头上是青天白云,周围是单调的颜色,开裂的柏油是粘乎乎的黑,人们穿的衣服是死气沉沉的黑,车子是漆得发亮的黑。——加缪《局外人》 关于写作层面上的东西,到此就已经讲完了。之后我将试图展现,通过词语的空间特性可以做一些很有趣味的事情。这和小说写作可能没有什么太大联系,因此各位要是只是为了去学习一些小说写作技巧的话,可以不看下去了。 在这里我将举一个现代诗的例子,可能各位对现代诗有种先入为主的恐惧,觉得现代诗很难懂、现代诗不知所云。因此在这里我向各位保证:只要你能读懂那首《静夜思》,我接下来要讲的东西你也能读懂。 和弦 北岛 树林和我 紧紧围住了小湖 手伸进水里 搅乱雨燕深沉的睡眠 风孤零零的 海很遥远 我走到街上 喧嚣被挡在红灯后面 影子扇形般打开 脚印歪歪斜斜 安全岛孤零零的 海很遥远 一扇蓝色的窗户亮了 楼下,几个男孩 拨动着吉他吟唱 烟头忽明忽暗 野猫孤零零的 海很遥远 沙滩上,你睡着了 风停在你的嘴边 波浪悄悄涌来 汇成柔和的曲线 梦孤零零的 海很遥远 一遍读下来,我相信各位和我最初读到这首诗一样,觉得这首诗啥都没写。其实这很正常,因为这首诗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一种文学实验,因此不能用常规读诗的方法去解释它。让我们一句一句、一节一节来看。 “树林和我/紧紧围住了小湖”,这一句里面场景元素是“树林”和“小湖”,两者是一个相“围”的关系。大家可以想象这个场景,是一个小而且密的空间感。“手伸进水里/搅乱雨燕深沉的睡眠”,这里用了“手”和“伸进”,是一个很突出的近的视角。“雨燕深沉的睡眠”是一个安静而且沉的形象,而“搅乱”这个动作是一个从静到动的行为——这部分看似在空间上变化不大,而仔细想一想大家可能就会发现,这句话中的“雨燕”的“睡眠”,当我们想象这个画面时,我们会用到一个相当小且近的视角,这实际上和上文一脉相承。“风孤零零的”,“风”是一个轻飘飘而且慢慢远去的一个事物,而“孤零零”则像是把“风”这个意象用绳子吊起来了,升到了半空中,在这个树林和湖面上转瞬即逝,是一个高而远的场景。最后的“海很遥远”,“海”是一个大而宽广的印象,配合“遥远”这个形容词,整个句子描绘的是一个大、远、广的感觉。 因此对于这一节,空间上的变换是: [align=center]小且密→小且近→高而远→宽广而遥远[/align] “我走到街上/喧嚣被挡在红灯后面”,相对于上一节的树林和湖,这一句的场景更小了,缩小到一条“街”,而“红灯”是高高挂在街上的,距离较远,“喧嚣”被“挡”下,这又是一个从动到静的转换,和上一节提到的从静到动又是一个对比——不过这和空间关系并不大。“影子扇形般打开/脚印歪歪斜斜”,“影子”和“脚印”明显是印在地面上的,空间又从高处拉回到了低处,从远处拉回到了近处。“安全岛孤零零的”,“安全岛”是一个小而集中的意象,而“孤零零”又突出了这个意象孤立的一面——安全岛本来就是孤零零的,在空间上和“街”上的“红灯”相比,是比“红灯”在空间上更远的一个事物。最后的“海很遥远”,同上一段,仍然描绘的是一个大、远、广的感觉。 因此对于这一节,空间上的变换是: [align=center]高而远→低而近→小且远→广且远[/align] “一扇蓝色的窗户亮了”, “窗户”安置在楼上,因此空间上是高而远的。“楼下,几个男孩/拨动着吉他吟唱”,高度下降,更低。“楼下”一词指出和上文事物呈现一个垂直关系,同样和高高在上的窗户相比,这些楼下的男孩显得更近。“烟头忽明忽暗”,同样是一个近且小的事物。“野猫孤零零的”,这个意向很小很好理解,但是这里还有一层远的意思。首先是“孤零零”这个词,本身就有一层疏远的意味,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窗户、男孩、吉他、烟头而言,“野猫”在某种意义上是街上另一个次元的生物,可以看作是一个喧哗之中的冷眼旁观者,自然有远的感觉。“海很遥远”,又一次重复,大、远、广。 因此对于这一节,空间上的变换是: [align=center]高而远→低而近→小而远→广且远[/align] 最后一节,“沙滩上,你睡着了/风停在你的嘴边”,“沙滩”在我们印象中,是一个一望无际的宽且远的意象,而“你睡着了”又把镜头拉近,“风停在你的嘴边”,场景变得小而近。“波浪悄悄涌来/汇成柔和的曲线”,这句也很有意思,波浪自然是从远处涌来,但要是看到变成柔和的曲线的话,这无疑是一个近处的场景。“梦孤零零的”,“梦”联系前文,指的自然是睡着的“你”的梦。相对于现实而言,是一个小而远的东西。“海很遥远”,最后一次重复,大、远、广。和前面几次出现的莫名奇妙不同,这次出现和这个场景是很搭调的,仿佛是在说殊途同归。 因此对于这一节,空间上的变换是: [align=center]宽而远→小而近→小而远→广且远[/align] 现在我们已经把每一节的每一句中内含的空间变化写出来了,不过要是真的还要理解这首诗的话,我们还需要一步,就是找到节与节之间的空间变化。 第一节的场景是树林中的小湖,小而密,一个近距的接触。第二节是夜晚的街上,相对于前一节的场景要小,向远处的安全岛展开。第三节是一个窗户和楼下的青年,场景不仅变得更小,空间上也从横向发展变为纵向。第四节场景骤然变大,变成了沙滩、海岸和熟睡的“你”,而且意向上,第四节明显要更为安静(第一节中的“搅乱”“睡眠”,第二节中“喧嚣”、“挡在后面”,第三节中的弹吉他——男生在窗户下弹吉他)。 我们不妨把这些列出来; [align=center]小而密,由静转动→小,转向远→更小,高,喧嚣(青春)→广,远,宁静[/align] 与之前每段之间的空间变化相比较,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是的,其实每一节的空间变化的趋势都是相似的,都是这个节奏:高/大/远→低/小/近→高/小→广/静/远。而且每一节之内的空间变化,和整首诗4个小节的空间变化都是相似的! 好了,到了这里,就像是本格推理小说那样,我们已经集齐了解开谜团的所有证据,已经可以进行到最后一步了:这首诗究竟在说什么? 其实这首诗想说的在最一开始就说出来了,就是题目:“和弦”。 我个人并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并不能给出一个和弦专业的解释,所以姑且写上自己的理解,要是有专业人士请尽情指正。和弦大概就是说,数个音调不一但是在节奏或是音程上有相似性的乐段,同时奏出或是先后奏出的一种技巧。因此对于和弦而说,大概有这样两个特征: 1、 绝对音高不同 2、 相对音高上有所关系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如果将空间上的大小、高低、动静换成音乐上的声响大小、音调高低、节奏快慢的话,这首诗其实非常符合“和弦”这个定义!所以在这首诗中,空间上的变换,其实是用来比拟音乐上各个音节的变换。换言之,这首诗其实就是在做一个实验:我们能不能用文字来实现音乐的功能。 当然,仅仅靠空间变换来比拟音节这个小技巧,是不能完完全全达到“文字→音乐”的效果的。诗中各个小节的场景,描绘的景色给读者带来的感觉,也是在试图比拟随着音乐的进行,给人带来感觉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这首诗也是“艺术是互通的”这句话的一个证明(其实还有一点,就是音乐和文学在欣赏过程中都要伴随着时间的变化,换言之你不能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能欣赏完一个音乐或者文学作品,但是绘画、雕塑就与之不同,你能很快的就欣赏完一个作品。所以“艺术是互通的”,这句话用文学→音乐这个转化还是不足以说明)。诗人之所以写这首诗,我想也是出于一个对自身抱有某种自负的考量吧(毕竟北岛嘛,微笑)。 好了这就是我想说的所有的东西了,如有不妥之处,尽请指正,在下诚惶诚恐,虚心接受。 @好友时间~ @ljk31890 野生郭冬临请指正! @rpgji32k794 @austin7 @用钢笔的人 @moaning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8,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8, 2016 SuiLang 发表于 2016-3-8 09:09我记得在我最初开始写的时候,有前辈给我说:“你写景的时候注意一下顺序嘛,从远到近、从高到低 ... 其实我写完觉得挺不满意的... 关注词语的空间特征其实目的是为了让写出来的东西更有层次,或者说维度上更丰富。这样一来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求空间上的渐进或者对比。 要说意境上延伸的顺序..在诗歌创作里面比较重要,但是在小说中的话我觉得不是那么明显。小说毕竟有剧情在,不是像诗歌仅仅用意象来填充内容,小说主要还是靠人物的言行举止,场景描写只是搭一个舞台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8,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8, 2016 苍云静岳 发表于 2016-3-8 10:00所谓“炎阳的德泽播撒在天辉之城的每一条街巷”,不过是正午的烈日炙烤着街道上所有忙碌而麻木的面孔。 楼 ... 啊我觉得这个场景选择上是好的,不过感觉上怪怪的... 仔细看了看,我觉得是”人,已经和那些平日得过且过,风暴来临时在穴居中瑟瑟发抖的沙鼠没什么两样。“这一句话坏了节奏。把这句话去掉读起来就通畅多了。 因为这句话上下两句都是场景描写,只有这一句是一个叙述。而且”风暴来临时在穴居中瑟瑟发抖的沙鼠没什么两样“这一小句话过长,有点让人脱戏。 把这句话往前移一下,或者放到最后处理一下作为少年的自言自语/想法就会感觉好不少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8,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8, 2016 bad-m 发表于 2016-3-8 09:2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真是非常典型的因连续性而形成的事务线。。。 比如:你给了我一杯咖啡,我加 ... 事务线..是什么0 0 是什么专业名词吗..没有听说过,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8,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8, 2016 寒冰の轨迹 发表于 2016-3-8 11:31优秀的理论性文章,迭代空间层次感确实是工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是要把想写的东西写出来,然 ... 啊谢谢!其实我就是看到不少小说在这上面有点欠缺,加上自己原来也遇到过这个问题,所以才写出来的...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8,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8, 2016 SuiLang 发表于 2016-3-8 13:34唔,我不会太专业化的表达。 感觉就像是一个人,你眼中所见一片景物,你去意识到景物存在的时候总要是 ... 说白了就是写景的顺序嘛…?唔…这是比较有用,不过我更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想强调名词自身就能表示空间,用动词相串联就能表示空间的转换,而丰富的空间转换是很有张力的 看来我可能确实没能在文章里说明白(叹气,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整个空间丰富起来,不是只有高而远的远景也不是只有细节,而是像电影运镜一样远近高低兼具 维度也是一个意思…要是你只写远处,那你写的空间就只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只是平面里的变化而已。但是你要是又写垂直方向又写横向,既有远近变化又有高低变化的话,那这个场景就是三维的了,这就是我所说的维度 意象的延伸…我感觉是更高一级的东西了?通过名词本身的冷暖、动静等自身属性,去推动内容的进行,这感觉已经超过简单的空间的概念了…比如山居秋瞑那一句,明月、松、清泉都有某种“静”、“冷”这个属性,这样堆叠这三个名词就会让整个句子有种安静而冷冽的感觉,而你换成牡丹或是洪流就很不搭调,这是这几个名词不是一个属性的关系的缘故吧?我感觉写小说用不太到这个我就没讲,诗歌写作倒是非常注重这个…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8,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8, 2016 SuiLang 发表于 2016-3-8 20:19不不不我觉得用词语去表示空间啦,相串联去表示空间转换啦,这个要有意识的去做太难而且并不实用。 不 ... 啊理论当然只是理论..实践中肯定要多多变通的。真正写起来,肯定还是要为了作品本身服务。 张力什么的...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用最少的内容表达最多的意思”就好~这个词挺装逼的,我不是很喜欢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8,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8, 2016 fengsword 发表于 2016-3-8 20:51楼主写的景物远近关系在文中应用的总结很棒,挺有学习价值。 我觉得,古人诗写得这么美,但他们应该没有系 ... 要谈到古诗为何这么有意境,我觉得某种角度上是中文发展的一个结果...中国古代文学从诗经离骚开始就有了某种倾向于写景、写物来衬托气氛的趋势,反而在说理上略逊一筹。经过数十代人的发展和历练,在唐宋时中文在写景写物的能力在世界文学也数一数二,而且中文这种语言本身就擅长于表达抽象的事物。当然观察生活是十分必要的,不过这些景物在诗人心中的加工和磨砺,我觉得应该是古代诗人长久所受文化熏陶的影响——或者说,中文千年来的思想沉淀给诗人带来的启迪。当然这只是一己之见...不一定对。 我很喜欢第二段那个黑猫,我觉得非常有感觉。视角从漫漫水雾的静谧之中骤然收紧到一个近处的动物,而且黑猫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相比而言,我觉得第一段的那个雪花稍微逊色一点,可以再打磨一下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8,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8, 2016 ljk31890 发表于 2016-3-8 23:09讲真觉得同盟上应该多一些这样的理论性文章 我觉得吧...可能是同盟上大家都挺爱看轻小说的,所以有时在容 ... 你可以按照美国讲稿来嘛!轻盈就可以写一篇比我这个3倍还长的文论了,更不用提准确了。 轻盈主要在立意上,可能和ss的写作离得稍微有点远。但是准确是肯定值得大说特说的,做到准确这一点我相信整个文区的水平会提高一大截(其实我自己也做不到,惭愧)。 理论毕竟是理论,真在创作的时候写景肯定还是要根据内容来,如果需要写景来推进剧情而不只是渲染氛围的话,点出人物所处环境肯定是必要的。 数理美和人文美...hmm,我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我觉得空间变换和色彩繁复给人的美感是相似的,都是一种和谐,就像音乐一样。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文字、音乐、绘画三者的关联,我原来文学社的前辈写过一个非常好的小感受,网址贴在这里http://www.douban.com/note/224350673/,可以看一下。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8,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8, 2016 davidyea2006 发表于 2016-3-8 22:01樓主說的很有道理 空間概念的使用是一個很基本且非常重要 又需要極大心力去磨練的一個技巧 如果不能很好 ... 恩是这样的,我只是尝试点出一个容易被忽略却又比较有效(可能?)能提升文字感染力的一个手段...真正在实践中肯定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要想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我觉得练习是最重要的,其次的话我觉得就是交流和学习了。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9,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9, 2016 fengsword 发表于 2016-3-9 09:25就喜欢你这种拿历史发展来说事的,经你这么一整理,确实清晰了许多。从诗经起就有这种传统,而古代文学又是 ... 如果是地上的雪被风卷起,袭向主角,感觉如何呢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10,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10, 2016 cccc608 发表于 2016-3-10 10:30你阅读理解一定很好…… 阅读理解得分不超过个位数的我看这些觉得完全就是扯淡( 真到写文的时候 ... 所以这就是我们和大师的差距呀233,大师按自己性子写就能写的很好我们就不行,所以我们才要采取学习理论知识的方法补充天分的不足,这不就是我们进步的方法么233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三月 10, 2016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三月 10, 2016 cccc608 发表于 2016-3-10 15:35这个我就不同意了,普通人按着性子写也能写出非常惊人的东西来的——文学是个完全主观的东西,你 ... 是的,他那些用词和不规范的语法都是他的天性,细究下去都有其中的道理,因为你水平没有达到可以认知那个道理的地步,一眼看不出来很正常。 多看点名著,懂得会多些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