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_2038 发布于四月 2, 2016 分享 发布于四月 2, 2016 啊久违的节奏,上次在同盟看到叙事节奏这么好的作品还是一个月之前吧 语言风格让我想到了龙枪,但是节奏要慢很多,有种仲夏午后的慵懒的感觉。行文相当成熟,没有用多少多余的词,看似很华丽的语言其实很简洁——相当好的文字掌控能力 情节还没展开,不做评论。没有在一开头就在明面上摆出很多设定,这也应该是好作品的基本前提了吧,不过从细节上还是能看出很多有意思的玩意 总之是非常有趣值得一看的文字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四月 7, 2016 分享 发布于四月 7, 2016 近几天看《包法利夫人》,发现风格和本文有很神奇的契合之处,同样大量细节描写和不带感情的第三人称视角叙事,不过节奏更慢。 而且《包法利夫人》的描写更细致更琐碎,有一种巴洛克式的浮华而又稳重的风格 不知道作者有没有看过类似的作品?《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到灯塔去》之类的..感觉很像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四月 10, 2016 分享 发布于四月 10, 2016 墨洛珀 发表于 2016-4-10 21:45很不幸,你说的三本我均未曾读过w。 我会把这三本书的名字视作推荐,加入到未来的阅读书单的。 ... 我后来仔细想了想 发现之所以让我感到相像的原因 虽然有描写铺排的相似之处外 最主要的还是这部作品和提到的那几部都很好的隐藏了作者 叙事不带主观感情 几乎没有主管形容词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文论话题呢 作者是否应该隐藏自己 以尽可能客观的角度叙事 就像那些意识流小说和现代主义那样 还是应该表露观点态度 就像雨果那些浪漫主义的作者呢? 比如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就表明了“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作者像上帝一样带领读者进入小说。然而包法利夫人开头则是“我们正在教室上自习,班主任开门走了进来,新生躲在他的身后”,作者像是电影导演,只是把画面给出来,藏身人物背后 这两种写作态度好像各有利弊 感觉很有趣呢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四月 14, 2016 分享 发布于四月 14, 2016 苍云静岳 发表于 2016-4-14 23:03你举百年孤独和冰与火之歌的例子可能更合适。 以及这个问题问“更喜欢”比“更应该”更合适些。这不是个能 ... 百年孤独和冰火的作者都没有走到前台 这俩是一样的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四月 24, 2016 分享 发布于四月 24, 2016 墨洛珀 发表于 2016-4-24 23:07过去三天后的中午,驻息日的到来,使得原本热闹的城镇变得安静。赖斯来到城市中的广场,带有斑痕的笛子 ... 啊写的真有趣啊... 签名是万智牌的世间锤炼呢 链接到点评
as_2038 发布于五月 25, 2016 分享 发布于五月 25, 2016 墨洛珀 发表于 2016-5-24 21:21遗憾,并没有这样的用意w。 此类结构,可能接下来还会持续好一些时间。若是不喜欢的话,可能看起来会比较麻 ... 并不是不喜欢,只是觉得风格变了一点,当然还是写的很好 只写对话也很有趣啊~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