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怎么避免“作者智商不足以支持他写出高智商角色”的情况


只显示该作者

只有该作者的内容显示中。 返回到主题

推荐贴

我觉得“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这句话本身就不怎么合理,智商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急智,你需要静下心来想很久才想得到的东西别人一瞬间就想到,这也是智商的一种体现,而作者就可以把他经过长时间思考产生的计谋让一个角色在短时间想出来,这也是一种让角色智商超过作者的方法。

另外,作者是可以查资料的,是可以场外求助的,作者完全可以把他从大量资料中获得的高超计谋应用在他的角色身上(比如历史上的著名计谋),而场外求助就是作者可以集思广益,请教比自己聪明的人,甚至是直接请一个团队,来帮自己出主意,想出一个完美的计谋,设计一个高智商角色。

所以,所谓的“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其实并不成立,纯粹是有些作者不愿意下功夫雕琢角色而已。

链接到点评
11 分钟前,Kris Dreemurr说道:

我觉得吧 ,长时间思考变成急智这种体现 与其说是这个角色智力高,不如说是算力高(短时间里快速算出正常人能想到的全套方法)
场外求助类似 作者平时也可以套用计策来处理日常啊,问题在于不一定来得及反应,或者不完全套用的上去 作者倒是可以自己设定一个套用的上去的处境

找团队这种···团队就是作者了,不能说只有编故事的主要人员才算吧
 

智商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概念啊,算力自然也包括在内

查资料的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作者设计了一个场景,角色需要在这个场景下做出决策,作者自己只能想到决策A、B、C,于是作者去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发现了决策D,作者发现这个决策D比他原来的决策A、B、C都要优秀,最后作者让角色做出了决策D。这就是作者通过查资料的方法让角色做出了比作者更优秀的决策,自然角色的智商就超过作者了。

找团队确实一般整个团队就是作者,但是还有一种不同的情况,就是找专家请教,同样是上面的例子,作者查资料可以换成请教专家,或者是请教专业团队,而这是只针对这一个场景的,专家/专业团队本身只是给作者提供这一个场景的各种决策的,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这个故事的创作。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请教不同的专家,以此来创作一个高智商角色,而这些被请教的专家并不能算是这个故事的作者。这样一个高智商角色当然也是智商超过作者的。

链接到点评
6 分钟前,愚昧者说道:

唔呣……

如果这位作者本来就不太聪明,他去网上找聪明人请教,然后他们就吵起来啦~

有一个省事的办法就是抄课本,作者设置众人相信地球是方的,然后作者设置一个人发现地球是圆的,然后众人使劲夸他好聪明……反正,对于作者的智力来讲,课本永远是对的……

判断一个决策的好坏和想出一个好决策所需要的智力是不一样的,一个拥有正常智力的作者自然可以用查资料和请教专家的方式创作出比自己更高智商的角色。

我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正常智力的作者可以创作出高智商角色已经足够说明这一点了,至于笨作者写不出正常人,那是另一码事,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

链接到点评
1 小时前,愚昧者说道:

可是,作者他毕竟并不是西洋先贤,作者从来没有亲手建立米国,也没有亲手建立法国,他只是抄作业,

俺就可以举例说明,他并没有“完全学懂”西洋议会嘛。

你预设了作者不能完全理解他查到的资料,但是我所说的事情是,即使这个作者完全理解了他查到的资料,他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来的角色的智商依然超越了他本身,因为这个作者始终只是个学习者,而角色不是。两者的智力要求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我也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反驳你,因为我要否定的“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这句话是一个全称命题,我只需要举一个反例,就足以否定这个命题,而要反驳我,却不能只用反例的反例,而是要保证原来的全称命题的必定成立,也就是要否定所有的反例的可能性。而你只是举了一个反例的反例,对于保证原命题的必定成立并没有帮助。

我现在甚至可以再举一个反例,楼主在1楼所说的不出手的方式其实就已经是一种塑造超越自己智商的角色的方式了,只要智者不出手,平常只通过侧面描写体现他的高智商,就已经塑造了一个超越作者智商的角色了。

说到底,“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这种话在说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很难成立了,毕竟证明一个全称命题的难度远远超过否定它的难度。

 

26 分钟前,Kris Dreemurr说道:

咨询或者套资料是可以一时避过塑造难度的问题
那之后呢,不能一直都靠咨询或者套资料吧 而且融会贯通本来也是作者能力的一部分啊

8 小时前,yechulin2说道:

但你真要让这个人物贯穿全文且一直在发挥作用………………就算都是照搬历史人物事迹,十几二十个事件,作者的知识储备和阅历积累也超过正常读者很多了,自然能写出正常读者眼中的高智商角色。

我为什么要说“判断一个决策的好坏和想出一个好决策所需要的智力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即使作者融会贯通了,他的知识储备和阅历超过了正常读者很多了,他写出了正常读者眼中的高智商角色,他本身的智商也还是比不上这个角色的,因为作者只是知识的学习者,而设定上角色是知识的创造者,显然是超越作者的智商的。

链接到点评
游客
此主题已关闭。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