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d 发布于十二月 10, 2022 分享 发布于十二月 10, 2022 (已修改) 目前主要的智力测验都是采用「离差智商(deviant IQ scores)」的定义。 即人的智商呈现正态分布(这是前提,也是客观事实),那么具体的某个个体就可以和常模(同样的国家/人种/年龄)比较,设常模的平均值为 100,可求得该个体的离差智商。 除此之外,更为著名、被大众所知晓的的可能是「比率智商(ratio IQ scores)」,计算公式: IQ: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MA:心理年龄(精神年龄,Mental Age) CA:生理年龄(骨龄,即一具肉体在我们认知的物质世界中经历的总时长) 用人话说:假设有一个人活了 20 岁,但此时的智力(当前年龄段的认知能力)相当于 24 岁的标准值,那么此人比率智商为 120,属于顶尖聪慧的那一批人。 根据比率智商的定义来看,年龄和智力的「绝对值」是成正比的。 所以长生种的智力设定一直是我很难理解的一点。 比如一个百岁的人类和百岁的精灵,假设二者智商旗鼓相当,那么都是一百岁,谁更聪明?应该一样聪明(阅历一样)对吧。 问题来了,人类活不到两百岁(没有其他设定的话),精灵动不动五百、八百岁。 那活了五百岁的精灵在智力方面该是怎样的怪物?岂不是可以把任何普通的人类玩弄于股掌之中? 你很聪明,看一步能算三步,可他已经算到一百步之后的情况了,还玩个锤子。 引用 可能有人会质疑:阅历不能完全转化为智力水平。确实如此,但肯定比你想的转化得多。 比如职业棋手看很多定式是不需要思考的,他已经把棋谱背下来了,仅存的几种后续可能性会自然浮现在脑海中。 同样的,心算高手是如何做到堪比计算器的心算速度的?打个比方,他们把一万以内的加减乘除结果都背下来了。然后同样都是套公式,你列竖式要增补几十次的算式,他可以化简到几次,因为很多步骤他们根本不用进一步计算,他可以直接背出结果。 再举个比较接近生活的例子,你刷题刷多了,就是可以一眼看出一些常见的结论,比如 xy'+y 的积分是 xy,对于习惯凑微分的人来说,简单的题目口算微积分真的不是什么神话。 有一种假设是长生种的「比率智商」普遍很低,成长很慢。这样一来种族之间的战力是平衡了,可是智商低一定会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 就会出现这种很怪异的情况:一个精灵,你跟他交谈,他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知;但一旦当你教他新东西的时候,他瞬间跌落成一个理解能力低下的弱智。 十二月 10, 2022,由syd修改 1 链接到点评
syd 发布于十二月 10, 2022 分享 发布于十二月 10, 2022 12 分钟前,Kris Dreemurr说道: 所以··要把长生种的思维写的与人类差别很远? 我感觉也只有这样是个方法,把思维方式和人类错开,偏离一般常识(但不是神经病,依然还是有逻辑的 7 分钟前,linguo说道: 这种神作居然没兴趣,真难以想象 感动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各花入各眼。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无论什么立场什么思维都能欣赏的普适性无限大”的惊世神作 如果有,世界早就和平了,人类已经变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了 没必要硬吹,一粉顶十黑 链接到点评
syd 发布于十二月 10, 2022 分享 发布于十二月 10, 2022 1 分钟前,linguo说道: 我还没开始吹呢,我只是随口一提,我几乎不推荐任何人任何作品, 摸摸头,我也只是随口一提,不用太往心里去啦 不过个人建议还是尽量不要表现出「你竟然不喜欢」这种态度,挺败路人缘的(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