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xyxw 发布于二月 12 分享 发布于二月 12 好吧,其实是冷饭了。这个话题在前几个月某个外国独立游戏作者涉及到歧视的时候挺大的,现在应该没什么热度了。 首先,制作者对玩家来说是个不完全的黑箱。然后,选择主观最优解是人本身的局限性。这是两个很基本的前提。 我认为,至少对大部分玩家来说,制作者什么情况,在做什么,甚至是否在工作,都属于一种不可知的情况。因此,涉及到制作组本身的信息很容易变成一种是否可接受的假设。接受了那么接着讨论,不接受那么你说啥就是啥但是我不这样觉得。根据玩家是否给出we need Chinese 与制作者后续是否满足该诉求做一个简单划分,至少含四种情况:(这里假设玩家we need Chinese都是差评且差评指代仅含有we need Chinese的评价) 1.玩家给出差评,制作者满足玩家诉求 2.玩家给出差评,制作者未满足玩家诉求 3.玩家未给出差评,制作者满足玩家诉求 4.玩家未给出差评,制作者未满足玩家诉求 之后给出以上四种假设背后可能含有的逻辑 1,提供了销量与诉求,使得制作者满足了玩家期待 2,提供了销量与诉求,但因为差评导致制作者无动力或者整体销量被影响,失去满足玩家诉求的意愿甚至能力 3,制作者认为其作品可以在中国市场获得欢迎并盈利 4,制作者不认为其作品可以在中国市场获得欢迎并盈利 玩家并不能确定以上那种逻辑更贴近现实。 当然,这对于观望是否购买的我来说,这是一种可以存在但低参考价值的评价就是了。 大家怎么看这件事呢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
创建帐号或登入才能点评
您必须成为用户才能点评
创建帐号
在我们社区注册个新的帐号。非常简单!
注册新帐号登入
已有帐号? 登入
现在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