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umiKAMI 发布于2 小时前 发布于2 小时前 《颜氏家训》<终制篇>作者:颜之推 原文: 死者,人之常分,不可免也。吾年十九,值梁家丧乱,其间与白刃为伍者,亦常数辈,幸承馀福,得至于今。 古人云:“五十不为夭。”吾已六十馀,故心坦然,不以残年为念。先有风气之疾,常疑奄然,聊书素怀,以为汝诫。 先君先夫人皆未还建邺旧山,旅葬江陵东郭。承圣末,已启求扬都,欲营迁靥,蒙诏赐银百两,已于扬州小郊北地烧砖。 便值本朝沦没,流离如此。数十年间,绝于还望。今虽混一,家道馨穷,何由办此奉营资费?且扬都污毁,无复遗,还被下湿,未为得计。 自咎自责,贯心刻髓。 孔子之葬亲也,云:“古者墓而不坟,丘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 于是封之崇四尺。然则君子应世行道,亦有不守坟墓之时,况为事际所逼也。 吾今羁旅,身若浮云,竟未知何乡是吾葬地,唯当气绝便埋之耳。汝曹宜以传业扬名为务,不可顾恋朽壤,以取湮没也。 译文: 死亡,这是人常有的事,不可避免。我十九岁的时候,正值梁朝动荡不安,其间有许多次在刀剑丛中过日子,幸亏承蒙祖上的福荫,我才能活到今天。 古人说:“活到五十岁就不算短命了。”我已年过花甲,六十有馀,所以心里平静坦然,不为馀生顾虑了。 以前我患有风湿病,常怀疑自己会突然死去,因而姑且记下自己平时的想法,作为对你们的嘱咐训诫。 我的亡父与亡母的灵枢都没能送回建邺祖坟处,暂时葬在江陵城的东郊。承圣末年,已启奏要求回扬都,著手准备迁葬事宜,承蒙元帝下诏赐银百两, 我已在扬州近郊北边烧制墓砖。此时正值梁朝灭亡,我流离失所到了此地,几十年来,对迁葬扬都已不抱什么希望了。 现今虽然天下统一,只是家道衰落,哪里有能力支付这奉还营葬造墓的费用?况且扬都已被破坏,老家没有一个亲人了。 加上坟地被淹,土地低洼潮湿,也没办法迁葬。只有自己责备自己铭心刻骨地感到愧疚了。 孔子安葬亲人时说道:“古代的墓是没有土堆的。我孔丘是四处奔走的人,不能不在墓地上留个标志。”於是在墓上造了个土堆,只有四尺高。 这样看来君子处世行道,也有不能守著坟墓的时候;何况为事势所逼无法守墓呢! 我现在寄居在外,自身就像浮云一样飘荡不定,都不知道何处是我的葬身之地,只要在我断气以后,随地埋葬就行了。 你们应该以继承功业、弘扬美名为要事,不可顾恋朽骨坟土,以至於而埋没了自己的前程。 《庄的鼓盆而歌》,外篇《至乐》 庄子晚年丧妻。惠施闻讯,赶去吊唁。他是庄子旧友 ,此时已非梁国宰相,不必再摆官架子了,有必要去安慰 庄子, 庄子家居陋巷,马车进不去。巷口下了车,惠施走 进去。庄子的长子跪在家门外迎接吊客,口称:“俺娘给 伯父道谢了 。”惠施扶起孝子,说了两句按照礼仪应说的 话,然后面罩悲悯之容,很严肃的进了大门,步人灵堂。 庄子坐守棺旁,两腿八字张开,撮箕似的很不雅观, 手拍瓦盆伴奏,毫无愁容,放声歌唱,看见惠施吊丧来了 ,也不招呼,仍唱他的。 惠施说:“伉俪多年,同床共枕,她为你养儿成人, 自己送走了青春,老了,死了。你看得淡,不哭也行。可 你,唉,竟然敲盆唱歌。你不感到做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你说错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伤。但 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还得冷静的想想呀。 我想起从 前,那时她未生,不成其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 为生命,连胚胎也未成。更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连 魂气也没有 。后来恍恍惚惚之际,阴阳二气交配,变成一 缕魂气。再后来呢,魂气变成一块魄体,于是有了胚胎。 再再后来呢,胚胎变成幼婴,她生下来,成为独立生命。 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又变成死亡。回顾她的一生,我联 想到春夏秋冬时序的演变,多么相似哟。现在她即将从我 家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 我不唱歌欢送,倒去嗷 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这样一想,我便节哀 ,敲盆唱起歌来。” 惠施双手奉上一袋膊金,放入瓦盆,暗自骂一句“活 见鬼”,便告辞了。 《TsumiKAMI》的生死见闻——(与现实无关还请甄别) 我见过死后仍有大量财产的幸福老人……节俭但忙碌,子孙满堂……岁月无情。 我还见过死后仍有少量财产的五保户老人……超级节俭但超级忙碌,只为了一块墓地和自己的葬礼。 我还听闻过……吊死与歪脖子树上的友善老人……但不知原因,只是觉得太可惜了。 也有那些身负重病,可能是过于痛苦了……也有内疚感的老人或者中年人……自寻短见,却求死不能。 也有年轻的生命处于高楼和高压之下……回过神来,他们已经做出最后的告别了。 那么,我也会在想“死”对于我来说究竟是何物?这是一个不到最后便无法得知的答案…… 但对我而言死,无法让我解脱,更没办法帮迷失的灵魂赎罪,也不是轮回中的一片叶子……【死,它其实承载着下一代的开始】…… 对于下一代最无奈的事情大概就是亲手埋葬培养自己的先辈了吧……想到这里我就不再想下去了,对于生死,其实我已经很接近庄子的看法了。 我能勉强微笑去面对死亡,却无力承担死亡后慢慢褪色记忆的重量……所以我对死亡的五感是什么样的? 口:死亡是美味的,鼻:死亡是有层次的,耳朵:死亡是巨大的噪音却十分有秩序,眼睛:死亡是马赛克……死亡是用多彩的颜色去调制的一副纯白马赛克…… 触觉:【死亡的温度是缓慢的……随时在变化的……外部冰冷,于亲友之心却如同烙铁……】 所以不管是死于遗憾又或是圆满坐化……对我而言,死 只是 在告诉我 【摸鱼的祸津神,该回家了!冥府事务虽然早已实现自动化,但你得帮我看看这些人到底哪些还能被拼凑完整……让他们继续下一趟旅途】 【但比起在冥河的办公所,我也许应该在奈何桥隔壁弄条美食街……这很好,即便是死了,死亡也不会马上带走那些真正属于人的部分】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