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來聊一些過了多年再讀仍是齒頰留香的小說


趙櫻空

推荐贴

 

 

咱不太擅長寫什麼書評,就寫一下那些喜歡的小說裡的名言吧?

 

首先嘛...尤記得那個小說頻道人才輩出的黃金時代...冷鑽、明寐、自在、泥人等大神仍在...

我尤其喜歡冷鑽的赫氏門徒,它伴我走過中學時期,那淡淡的幽默和哲理令我到今日都不能忘記(不過到今日也沒完本就是了)

 

所謂的統治階層,必然是掌握著優勢資源的一群人。就像猴群裡的猴王一樣,靠武力打敗所有競爭者後,就可以霸佔最好的食物,讓自己更加強壯,這樣它才能更長久地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同時擁有所有的母猴,成為唯一擁有生育權的公猴。

 

而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它會用武力威嚇覬覦優勢資源和生育權的猴子,甚至向挑戰它的猴子發起致命的攻擊,而由於別的猴子吃不到什麼好的東西,自然沒有它那麼強壯,被擊敗也是必然的了……

 

但如果有一天,突然出現了一條神奇的河流,河裡的水能讓所有猴子都變得異常強壯,而它又無力阻止猴子們去河裡喝水,食物的優勢立刻蕩然無存,那麼這個時候,猴王就面臨著隨時會被其他與自己一樣強壯並且極度仇恨自己的公猴活活咬死的危險處境了。

 

人類也一樣,統治階層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必然會設定一系列法律和規定,來阻止或阻撓下層階層染指優勢資源,以免出現能與自己抗衡的競爭者。

 

當然,在穩定平緩的經濟和科技環境內,優勢資源的變更也會非常緩慢,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利用積累出來的巨大優勢來輕鬆地進行調整……

 

但如果出現了超乎他們應變速度的新興科技和經濟產業,讓優勢資源在極短的時間內便變化成了自己來不及完全掌握的事物,他們的統治地位也就會立刻岌岌可危了。

 

而一旦出現了與他們經濟實力相近的新階層,又不甘心接受他們的統治,那麼衝突必不可免,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都是統治者們所難以接受的。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永遠都是在弱肉強食、永遠都沒有真正的公平。

 

而人類社會的出現,更是將弱肉強食這四個字的本意發揮到了極至。他們自認為是整個世界的佔有者,可以肆無忌憚地索取、剝奪,完全不顧其他生物的死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一切的首位。他們可以僅僅為了一種美妙的口感、一款精美的皮草來消滅一個無辜的物種,也可以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利來製造出一個恐怖的物種、一件恐怖的武器來消滅自己的同類。他們毀滅別人的家園來建造自己的城市、奴役別人的身心來滿足自己的慾望,他們享受了一切該享受的和不該享受的權利,可他們卻幾乎沒有為這個世界付出過什麼……

 

怪不得耶穌至今都沒能從十字架上走下來,因為人類所犯下的這些滔天罪行,就算是神都無法原諒了……

 

 

人為什麼非要上學?為什麼非要去考試?為什麼非要按照別人規定下來的路線一步步地走呢?身體是自己的,腦子也是自己的,為什麼非要裝進別人的東西來約束自己呢?難道除了上學考試,取得學歷後再去應聘工作,就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嗎?

 

沿著別人劃好的路走下去的,永遠只能被別人控制於股掌之間,無法脫身。正因為有了這種約定俗成的成長路線,所有的人都不再花心思去思考人到底該怎麼活、為什麼活,只是老老實實地去讀書、工作、結婚,等老了以後再去領政府的養老退休金。在這種風氣蔓延之下,人們開始變得越來越懶,越來越無力從這個無形的枷鎖中脫困出來,他們也因此而失去了主宰自己命運的能力,完全被政府操縱在手裡。

 

一個人如果想真正地掌握自己的命運,他首先要戰勝的敵人,就是自己身上這種沉積了千百年的惰性。為什麼海鷗能夠在大海上自由地遨遊,而羊卻只能在地上傻呆呆地羨慕呢?那就是因為羊發現地上的草已經足夠它們活了,它們也就沒有必要再去拚命地長出一對翅膀來。可當旱災來臨的時候,海鷗依然在大海上遨遊,羊卻只能眼睜睜地餓死在地上。

 

我不想成為羊……

 

以上的幾句分別由幾個配角及主角冷羽所說,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我不想成為羊」...不知道什麼時候,我也成為了這樣的一只羊啊...

 

 

然後,再來說一下<<重生之大涅磐>>,重生之後改變自己人生的歷程啊...很寫實的說...並不太誇張,我見證了蘇燦如何由一個不得意的白領重生,回到當年去改變那些遺憾的事...

 

曾經有個人說過一句話,至少對我來說印象很深刻。他說人生無非兩件事,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有時候掙扎的活著比決絕的死去,需要更大的勇氣。所以才更值得人去挑戰和攀登不是麼。

 

蘭生幽谷,不因無人佩帶而不芬芳。月掛中天,不因暫滿還缺而不自圓。桃李灼灼,不因秋節將至而不開花。江水奔騰,不以一去不返而拒東流。

 

死很容易,但活著卻殊為不易。蘭花努力芬芳,江水洶湧奔流……所以,不要失去動力哦,加油。

 

 

這就是唐嫵對一個員工所說,鼓勵他的話,很美吧?

思想掠過我的心頭,彷彿群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我看著藍天,白雲,毛櫸,也就得到了答案。

 

還有這句話,就是蘇燦去外國的學校交流時,老師要求數學試卷答題需要解釋時,他所寫上去的2333

嗯...再提一個<<佛本是道>>,洪荒流鼻祖啊...

 

我道門正教老君曾臨人世,分陰陽之說,孔孟兩人,孔曾問道於老君,學得陽道,便含那仁義二字。爾後仁義便成孔陵園之道,還立一偽教,名為儒,妄圖以仁義教化天下,卻也能蠱惑人心。老君化胡為佛,便有釋迦以西方空寂大法,糅合仁義之說,演化出慈悲,卻也是入寂滅之道,實為小乘。

 

只是如今西方一教,都談慈悲仁義,企圖以慈悲仁義統人教,教化三界,吾怎能不笑。卻正如那人間偽教儒道一般,終究要滅。

 

世事正如兩分,有陰便有陽,有善便有惡,有仁義,便有偽詐,那人間偽聖孔孟,偽教儒道,立言標榜仁義道德,企圖滅盡偽詐,也正如西方教標榜慈悲,要滅盡大惡大魔一般,實乃妄談。也正如陰陽消長,吾只知天數或是陰盛陽衰,或是陽盛陰衰,不曾聞得陰盛陽滅,陽盛陰滅之說。

 

立大仁義,必有大偽詐,立大慈悲,必有大魔,我笑準提道人不如人間凡俗,實不是妄言,人間曾有人言語:滿紙仁義道德之間,只有二字,為'吃人'。我如今想來,他實則不如此人也。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偽聖不死,大盜不止,仁義不滅,偽詐還存。我等當無為,綿綿泊泊,不分陰陽,歸於先天。三界生靈才得大安寧。而今生靈,卻因標榜了大仁義,便得詭許橫行,標榜了慈悲,使得魔障橫行。使聖人都無力爭之,惟有讓其在殺劫中歸空,再開天地,重新以大道教化。否則縱然無量量劫,從生還苦。縱然能安過一時,有何用處?

 

且算人教,自軒轅出,三皇五帝,周過封神,定人教用闡,終歸道門,雖有偏差,卻還不大,是故能光八百之年。爾後因是偽聖出,竟然每況愈下,自漢初,還是內道,能過四百。爾後任憑是如何,竟不能足上三百年了。因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自不能過三了。此乃天數至理,玄之又玄。又由可見,是非曲直天道不能偏。偏之則離遠,遠則反。反則有滅亡大禍。可見老君曾言: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此乃正威。如若邪威,便是六親不合,卻偏偏生出慈孝。國家混亂,卻偏偏生出忠臣。可見越偏越反。西方教義也曰:不可執首。實乃至理。這且不言,不提。

 

這是周清用來駡佛教的話,那時看起來真的覺得很爽呢...

 

今天先寫到這裡,剩下的之後再寫,大家也可以補上一些小說的推薦哦!

 

链接到点评
  • 回复 70
  • 创建于
  • 最后回复

先牢騷一下繁體超長篇幅(字體還小..,看著有點兒纍。隻好齣去轉換格式了。

 

看得齣樓主對現有社會的條條框框非常不滿..

 

但連崑蟲都有組織紀律,沒條框的動物,大概也就隻有微生物了。

 

反正我覺得,現在一般民眾的生活還是比任何一種野生動物要好得多,至少不用擔心第二天會不會被天敵殺掉。

 

條框的作用就是用來約束彼此,讓彼此的行為不至於過度地相互傷害。

 

至於被奴役之類,這也是民眾生產力和思想覺悟的製約,沒辦法的。假如你穿越到古代奴隸社會,要去解放他們,給他們共產主義,怕是支撐不了多久就會分崩瓦解。

 

我倒不是很擔心現有的社會架搆是否穩定,這些架搆必然不會永世長存。我更傾嚮於攷慮科技大爆炸,AI災難之類的未來學問題。

链接到点评

【佛本是道】是好书无雾,但前面很多的话,续篇并不能够完全的认同。

 

为什么续篇喜欢小说?因为相较于这个现实来说,小说里面才能有那种让续篇觉得【我竟然如此的自由】的感觉。

 

所以就个人而言并不是希望小说里面带入太多的三次元的情感——尤其是关于社会之类的问题。

 

不可否认,所谓的规则的确是统治阶级为了控制、或者说奴役人民的工具,但是不要忘记了,正是这些规则带给你了现在的安定,现在平静,现在的平平安安,现在的美美满满。

 

如果人人都去践踏规则,如果人人都去否定规则,人人都觉得学习没用,考试没用,那些别人走过的路没有用。那么你能否想象一下,三次元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续篇以前不看——以后也应该不会去看一些关于官场,关于社会的小说,虽然这样的书看着会让人觉得很爽,但是,也会让人变得茫然。

 

——————————————因为你并没有这样的实力、去改变规则。

链接到点评
结局的续篇 发表于 2014-3-25 23:32

【佛本是道】是好书无雾,但前面很多的话,续篇并不能够完全的认同。

 

为什么续篇喜欢小说?因为相较于这个 ...

 

關於社會的話是出自<<赫氏門徒>>的啦...= =

 

那本小說是玄幻武俠小說,倒不是什麼社會官場的...

 

這只是主角、主角的師父對社會發的一點牢騷而已,不喜歡也沒什麼關係...

 

我倒是覺得,就是這些規則,限制了人類的成長,用規則去規範了人的天性,令人在學成後尤如一個模子倒印出的...我不是指責規則是完全沒用的,我只是覺得規則是人定的,沒有死守的必要。

 

有時候衝擊故有規條的行為並不一定是為惡,而是那些不被同化的囚鳥嚮往天空的哀號啊...

 

我也不覺得,同樣由人所定的東西,就一定是對的,孔子被人叫作「至聖」,性別歧視的事,他也有份參與。這也不代表他說的就對吧?

 

安定繁榮不代表心靈富足,很多時候,我也是有種惘然若失的感覺,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已經失去方向了啊...

链接到点评

好,再來繼續...

 

這次要推薦的是...老一輩的經典---<<悟空傳>>

重寫了那一行四人的西遊的悟空傳啊...

直到今日,我仍是沒能全明白裡面的深意...

只記得齊天大聖的一句話...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悟空傳裡有唐三奘的憤恨無奈、有不甘被宿命就此束縛的孫悟空,還有不顧一切背叛眾人只為了想成仙化佛的沙悟淨,以及那位只會遙望天際默默落淚的豬八戒,有化身馬兒跟隨唐僧的龍女...

 

或許是今日的我不夠成熟,沒能明白吧...但無可否認,這是一代經典啊...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