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失恋


linjinhai

推荐贴

却食 发表于 2014-6-24 23:22

楼主有时间的话可以考虑多写几篇这种能带来正能量的文章虽然你说自己肚子里没墨水但是我觉得你这 ...

 

这个实话说真不敢保证;因为我是随心情写的;所以不保证产量

另外;其实我负面的更多;你看我其他文章就知道了;满满的负面

链接到点评
  • 8 个月后...

按照一般逻辑,进入了思春期的少女应有的叛逆行为却并没有在文中的少女身上有所体现,虽然“自杀前”前有过激烈的内心冲突。单从结果而论,最后还是乖乖顺从了周遭的期待舞蹈到了落幕的那一刻。

本该是桀骜不驯的年龄,却如羔羊般温驯,丧失了反抗与自我,究其原因是该名少女孤僻内向的性格(虽然文中没有提到)与没有挫折的人生以及教育模式造成的。在成长过程中一直逆来顺受地回应着周遭的期待,每一次成功的回应都会受到相应的褒奖与赞美,而每一次的褒奖与赞美更强化了下一次回应期待的积极性。“巴甫洛夫模式”式的教育让少女为了这份甘美的褒奖而自愿顺应周遭,并把周遭的优先度置于自我之上。由于该过程被自我赋予了正当性,随着行为的不断强化直至抹杀自我。最终,契机的出现,孤僻的性格伴随着自然而然顺应期待的心情引导行尸走肉般的少女步入了不归路。

 

前半段非常像新闻稿w。文章编排合理,虽然作者想表达的意义很明显,但我感受到了现实的恶意决定又试着假大空了w

 

PS:本来不想写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停不下来。以下是真人真事

我有一名初中同学,家境非常优越,长得挺帅,性格也开朗,但是脑子跟体能欠了点。因为家境优越,家教也是十分严格,父母对他寄予了厚望。为了考取一个父母满意的学校,高考两次失败,就在最后成功考取心仪学校后收到通知书的不久,他就跳楼自杀了,只留给父母深深的懊悔以及周围人的不解。我想我这同学其实也是内心很孤僻的家伙吧。过多评论死者会不敬,我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链接到点评
  • 1 年后...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