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中国动漫业,要洗牌了……


YY的笑

推荐贴

match888888 发表于 2014-12-22 12:27

搞笑=低俗,热血=暴力,卖肉=*情

都砍完了我们还看什么,喜洋洋么

怎么不砍砍 ...

要说有的婆媳和八点档还真不低俗,虽然剧情很夸张,但是至少还没那么温柔乡,甚至说是充斥钩心斗角的现代社会生死斗。

 

而动漫这边,有些搞笑番或是日常番只要稍微有点严肃剧情出现,就会有人不能接受。似乎动画中稍微有点逆境就会有人受不了。

 

虽说很多人看动画也是要纾解压力而不是增加压力,而且有严肃剧情的动画也是多少有在出,但是看看DVD/BD销量跟最近的新番动画的走向,还是会给人一种,“日本ACG的主流变成如此,真的没问题吗?”的感觉。

 

虽然说ACG是妄想的世界,但是妄想的精神世界失去《星际迷航》的Enterprise精神,还是不免会感到有危机意识。

 

比如说好莱坞电影界发展多年是有名的娱乐世界,但是主流始终是英雄主义跟克服逆境的故事,辅以家族片跟爱情片,这也反映美国人的妄想精神世界主流。

 

据说日本人的民族性精神病是“对人恐怖症”,这跟他们的家里蹲现象严重恐怕也有点关系,面对外在的威胁不是战而是躲的话,这恐怕是有问题的。

 

如果当过兵还好,精神会受到一定改造,多少会强健一些,而且能学会与群体生活的方法。但是日本人没有,这可能也是近年日本青年家里蹲现象蔓延的原因之一。

 

在精神状况很糟糕很绝望的时候,8、90年代ACG当中的不屈敢斗精神──以及现实就是如此该死,所以不战就是一定死,没人能救你的世界观,Stand and Fight的精神,反而能成为个人的精神支柱。

 

 

 

链接到点评
  • 回复 336
  • 创建于
  • 最后回复
omeg001 发表于 2014-12-22 13:28

要说有的婆媳和八点档还真不低俗,虽然剧情很夸张,但是至少还没那么温柔乡,甚至说是充斥钩心斗角的现代社 ...

好像每個時代的創作物,多少會反映出當前的現狀與社會風氣,而且根據所處的時代背景的不同,還可區分某年代持有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為何,然後承接上世代的仇恨繼續著無止盡的世代批鬥一代輪一代。

 

即便某些人想要力挽狂瀾重返往昔,但被銷量狠狠地打了一頓,甚至打到差點就爬不起來。只好無奈地把節操扔了,內心怒喊著“要肉是吧”我就讓你們吃到吐,於是原本偏向抱負社會的作品成了報復社會的毒品。

链接到点评
eden2050 发表于 2014-12-22 16:21

好像每個時代的創作物,多少會反映出當前的現狀與社會風氣,而且根據所處的時代背景的不同,還可區分某年代 ...

 

是的,1999年之前日本人饱受世纪末威胁,苏联解体之前也饱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80年代的ACG界是被暴力跟工口统治的时代,每天都是以血洗血的死斗,充斥着恶党们的阿鼻叫唤(误)。少年漫画界也是一片暴力跟工口的世界,那年头还是不良少年漫画的全盛时期,就算现实中没有,ACG界可是一言不合就要用拳头来交谈。

 

关于承接,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归乡情结”呢?看日本人一些写宅文化的书,似乎都有向着自己的时代说话的情况,比如冈田斗司夫,认为他那个年代,以及在他之前那个年代兴起的御宅文化(先贵族后精英)已经被稀释了(原话是毁灭了),不过还好,最后做结的时候,他说虽然现在再也找不到羁绊深厚的同伴了,但是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让自己感动的东西,并传播出去,创造自己的文化了,最后以“祝大家好运”结尾。

 

恩,除了报复社会以外,还有的估计是随着年纪增长,变得圆滑,开始妥协了,甚至是自己有了孩子,为了陪孩子一起看,只好……

 

不过脏的东西还是需要的,从上个时代过来的因为经历过,所以看萌的无所谓,但是没有看过脏的下一代只看萌的,也是不太好。

 

 

 

链接到点评
omeg001 发表于 2014-12-23 14:02

是的,1999年之前日本人饱受世纪末威胁,苏联解体之前也饱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80年代的ACG界是被暴力跟工 ...

嗯,那年代沒有分級制度與法律規制,可盡情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創作力,孩童時代的我看得不亦樂乎呢!

但因為現實的一些暴力血腥的殺戮事件而逐漸走向純愛、廢萌當道的時代。話說某人的簽名檔,好像是“廢萌文化是精神頹廢”來著,還被人背後調侃一番呢!

 

這一定會有了,主觀意識與第一印象先決定了人事物的好壞概念,一旦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就很難放下自身的偏見,難有中立的言論,無法以客觀的角度看待人事物。比如:國貨就是爛貨,標有英文商標的就一定是外國貨(華人經營的品牌在國外亮了後,殺回來高價賣),以及故意在商標名下功夫(東京著衣)混淆消費者的視聽。

 

過保護的後遺症?話說近年來的主題都是.......這樣也不錯,有哥妹最美,希望相伴的快樂結局,才能真正滿足當今少男少女追求被關愛呵護的渴望。

链接到点评

天朝既想要动漫繁荣昌盛,走出国门,又要动漫符号他们的傻逼要求绿色无公害。通俗的说就是要作茧自缚又要飞向天空,根本就不可能。

几年前某神论说什么三年超越日本的,现在分分钟打脸啊。中国动漫要走出困境,首先要解开禁锢,然后打造产业链形成品牌效应才好。

链接到点评
eden2050 发表于 2014-12-23 16:39

嗯,那年代沒有分級制度與法律規制,可盡情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創作力,孩童時代的我看得不亦樂乎呢!

...

 

原来那个时候是没有分级和规制的,这个咱还真不知道。杀戮事件是说宫崎勤吗?记得那时候不只是他一个人做了这种事,结果宅文化被抹黑,后来还是靠老外才洗白。

 

先入为主影响是挺大的。不过感觉我们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特色,就是一出生就得到的等级教育,这是你的长辈,这是你的领导,你要听话,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有的人拥有资源以后,第一个无意识的行为就是欺负别人。既然自己不被人尊重,因此当自己有了一点出息以后,不尊重人就成了习惯。我们传统是恶婆婆比较多,原因就是恶婆婆都是从小媳妇过来的,尝尽了苦头,所以当了婆婆以后不淫威一下不过瘾。(这段话重点是,没有把“人”当“人”对待)

当然,还有一种人,被侮辱了以后,反过来倒觉得自己受了那么多罪,因此我一定对别人好,不能再让别人受自己受过的罪。但是这种人并不多。

在一些老人比较多的论坛的动漫区,你可能会看到为反废萌而反、拒绝吸收新时代的优点等等,这样的人,大概是“先入为主”加上“特色教育”的原因。

 

过保护的后遗症后面那句话的省略号没看懂~ 近年来的主题都是什么?

 

 

 

链接到点评
omeg001 发表于 2014-12-23 18:08

原来那个时候是没有分级和规制的,这个咱还真不知道。杀戮事件是说宫崎勤吗?记得那时候不只是他一个人做了 ...

嗯,好一個殘酷的開端,而HK、TW也相繼發生了,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幼女被殺事件之故,隨後補上分級和規制;為了教育好下一代,為了成績與前途的著想,宅文化始終都得躺槍。

 

可惜儒家思想已不具影響力了,現在成反過來的局面,身為先行者的JP與後進者的TW,該有的特色一樣也沒少。如今是下剋上的時代,讓倚老賣老的老人們更加提心吊膽地繼續占著茅坑不拉屎;婆媳之間的醜陋鬥爭不會因為破解“我和你媽掉到海裡,你會先救誰”而結束忠誠度的試驗;老師與學生衝突不斷,跟怪物家長的報復行為.....當年的威嚴與敬重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仇恨與復仇而已。

 

是擔憂或只想說教?還是無法忘懷往昔或無法接受時代的轉變?彷彿一旦認同後會失去些甚麼似的.....果然我老了。

 

打開新聞只看見種族與族群間的愛恨糾葛......看動漫敘述家庭與社會問題的故事好像也沒斷過.....美國英雄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也沒變過.....始終脫離不了愛與礙。

链接到点评
eden2050 发表于 2014-12-23 22:02

嗯,好一個殘酷的開端,而HK、TW也相繼發生了,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幼女被殺事件之故,隨後補上分級和規制;為 ...

与恶共生吗,恶是没法消除的,只会形式上的不同。环境(相对于前时代)的变化本身也会导致人性的变化(异化),不论什么框架都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若是在自由主义体系下,团结会变得稀缺,人们更关心如何在当下从竞争对手那里取得更多利益。曾只在学校出现的霸凌,也会出现在办公场所中。幸灾乐祸、对报复怀有快感、谎言、因小事而嫉妒,成年人也开始变得像小孩一样。

 

人也一样会丧失尊严,因为人的自尊变得依赖于外部的认可,久而久之,人们会问“谁需要我?”,答案是“没人需要我”。

 

 

 

链接到点评
omeg001 发表于 2014-12-24 15:00

与恶共生吗,恶是没法消除的,只会形式上的不同。环境(相对于前时代)的变化本身也会导致人性的变化(异化 ...

是SAO的茅場晶彦以犧牲人命為代價啟發你的嗎 →_→「これは、ゲームであっても遊びではない」亡羊補牢永遠補不完就如同巨軟的OS......

 

說真的,我看了這麼多片子也沒變得比較善良說,反而變得更強硬更陰險更冷漠也讓我更容易在混沌的社會中求生存的.......而且冷血動物也是需要陽光暖身的=w=

 

雖然覺得跟CN沒有太大關係,但為了讓伸手黨知道一些事理還是貼出來了,主題也改了,端看他們看不看得下去。看完只覺得文章過於冗長,海盜灣被宣傳成網路俠盜而專利成了壟斷工具,公共財被某些組織團體烙上浮水印拿來斂財,可憐的創作者沒拿到應有的報酬.....嗯!不錯的創作題材也符合國情,不過拿來當主題應該過不了關吧?

 

話說,中華文化與歷史好像都是由旁系發揚光大的多!雖然有些動漫沒有直言不諱,但一看就知道暗指哪國的....

 

 

觀點:智慧財產權走火入魔?為什麼要參與備份「海盜灣」運動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2509-views-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gone-mad-the-pirate-bay-launches-backup-campaign

链接到点评
eden2050 发表于 2014-12-24 16:38

是SAO的茅場晶彦以犧牲人命為代價啟發你的嗎 →_→「これは、ゲームであっても遊びではない」亡羊補牢永遠 ...

 

原来茅场也是这么想吗,我是看彼得沃茨的《盲视》受的启发。进化没法面面俱到,我们得到大脑的同时,也得到了缺陷,一些学术领域钻研过深会遇到人的认知的灰色地带,再完美的程序也会有BUG,语言有时也会变得无力,一说出口就失去它本来的面貌。

看来一些核心的东西,不管什么小说,都是有共通的地方的。所以有句话说,好的小说不是单纯看硬不硬,而还要看能不能引人深思。

 

需要阳光暖身吗,就是这样了,ACG也是调整感觉的重要途径,人变得极端的话,会失去应有的判断力 =w=

原来你是强硬冷漠的人吗,我觉得还好~ 2DJ也有个朋友,咱一度把你给误认成它,它的话是更让人觉得在拿刀往你心里扎,尽管是无意识的,也不是针对你的。你更温和一些。

 

海盗湾那个我昨天去看了。人还是习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呢,习惯去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去听自己想听的,不太习惯接受模棱两可的,似是又非的观点。

所以人又是孤独的。记得有个机娘的短篇漫画,叫Angela吗,最后男主拥有了财富和荣誉,但却找不回在无人岛上相伴四十年的Angela,因此他感到了无人岛上也无法比拟的空前孤独,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中华文化吗,确实哭笑不得呢,火凤无双三国什么的,没有一个是我们做的呢~ 但是这至少比小说要好,外国人不太看莫言那样的严肃小说,反倒更喜欢看安妮《上海宝贝》那样写毒品、同性恋的流行小说~ 有印度翻译家看莫言,翻了十来页就没看下去,因为感觉自己离里面的世界太远~ 外国翻译成中文的作品有上百万本/次,而我们翻译成外文的只有其百分之一~ 外国汉学家只有不到二十位~ 不过就翻译上来说,外国人再怎么了解中华文化,也是不如我们自己了解得透彻。

 

 

 

链接到点评
omeg001 发表于 2014-12-24 18:14

原来茅场也是这么想吗,我是看彼得沃茨的《盲视》受的启发。进化没法面面俱到,我们得到大脑的同时,也得到 ...

是啊!即便有了語言也無法百分之百傳達自己的感受。在同一篇文章裡各人解讀大不同,有人想太多了,有人無法理解,唯有當自己的思維接近作者的思維才能充分賞析該作品,因此理工科與文科是無法溝通了。

 

僅從文字敘述是無法斷定其人格特質,且因網路的匿名性與論壇的非即時對話,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思考下一句話,往往給人留下錯誤印象或幻象,最實在的例子就是声優......

 

嗯!看過後能讓他們有冠冕堂皇的大義再戰修女而不再是用過往的陳腔濫調去反駁=w=

 

链接到点评
游客
此主题已关闭。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