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二的时候有想过如果把一个人的记忆换成另一个人的那么这个人还是原本的那个人么。我知道我说起来好绕,简单说一下就说,如果人格是在记忆的基础上构成的,那么不同的记忆是不是会导致不同的人格。如果真的导致人格不一样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认定两者为不同的人。好像说的还是好绕啊,我尽力了。当年想破脑袋也没想出什么东西来,后来长大之后被科普狠狠打脸,这些都不是重点啦。
前一段时间看了岛田庄司的《异邦骑士》(据说是处女作?),前百分之二十的时候完全不相信是岛田的作品,感觉风格和其他的不太一样啊,一直到御手洗出现我才确定。
这部作品怎么说呢,与其说是推理小说,我觉得更像是作者在和我讨论我第一段写的那个问题啊。
小说一开头是“我”在户外的椅子上醒来,然后什么都不记得了,不记得自己是谁,为什么会到这里来,身上也没有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于是“我”只能连蒙带猜的去寻找自己的家和回忆。看到这里感觉也没什么嘛,好像设定还挺新奇的。之后大致就是认识新的人有了恋人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自己的过去一点都不美好之类的故事。其实就算作者真这么写,我顶多说两句坑爹,也不会干什么的。然而,岛田是个喜欢在故事最后揭开自己的手法的作者,而且《异邦》的确是推理小说啊,所以最后理所当然的反转了。
“我”被人利用接受了虚假的记忆,一切都是被设计好了的,日记也是伪造的。
嗯,如果现在的科学真的能够做到植入虚假记忆或者伪造记忆或者拥有别人的记忆的话,那么“我”这个存在会不会变成其他的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呢。虽然已经被科普打过脸了,不过感觉这个想法还真是好玩又吓人呢。
最后推荐一下《异邦骑士》,感觉挺好玩的,风格也不太像后期的作品,虽然我已经剧透完了。{:10_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