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梦里不觉秋已深,余情岂是为他人——浅谈《白色相簿2》心得


只显示该作者

只有该作者的内容显示中。 返回到主题

推荐贴

感谢召唤

不谈冬马、不谈雪菜,仅仅从北原春希的角度说,他的悲剧究其根源在于给与了别人太多,同时也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太多,而他这么做并不是出于一种康德式的义务论,而是仅仅出于情感。依赖于感性者,必被感性所反噬,只有理性永远端坐于宝座之上。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人可以仅仅依靠情感活着,却无法仅仅依靠道理活着。如果我们仅仅采取一种休谟式的怀疑论(并违背休谟本人的意愿将之适用于生活)或者犬儒主义,也许理性本身都是不必要甚至不够真实的。

所以北原春希的悲剧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悲剧的缩影,或许这正是这部作品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之一吧。

 

-----------------------------------------

 

楼主写的真好啊,赞一个:YangTuo_4V:

链接到点评
1 小时前, R先生 说道:

感谢大佬抬爱。

说起来我的一点拙见,正如尼采《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所述,悲剧艺术存在的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掩盖生存的不合理之处,换言之,其本身就具有酒神式的非理性。悲剧中所体现出一种非科学的、非功利的人生态度,这也是对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的反叛。

更具体地话,我比较赞同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的观点:以同情(sympathy),人类的天性之一为基础,延伸到各种人类之间相互合作交往的内在情感动力上,个人的理性行为也有其内在感性的“合宜感”。

这样看来的话,有关白学的戏说“三角关系是最稳定的关系”并把这一模型推广,恐怕也不仅仅是笑谈;究其原因,也许正是人的感性与生活的非理性相碰撞,所引起悲剧的普遍性吧。

 

亚当斯密的看法……我个人觉得有些太过理想化了,同情如果作为人类的天性(我指的是先天认知框架那种程度的),那么仇恨为啥不可以?自利呢?《道德情操论》运用的是一种实然的证明方法,但实际上试图将实然和应然以及必然混淆在一起。即使从实然的角度,也并不是所有理性行为(我们姑且先不去深究亚当斯密的理性实质上是什么)都是“内在合宜”的。

不过我很同意你说的,生活就其本质而言是非理性的,因此春希的悲剧具有内核上的普遍性。正因为“理性居于王座之上”,它才对这种生活中的悲剧无能为力啊。

 

于 2020/8/23 于 PM9点26分, R先生 说道:

人也许总是或多或少地逃避着什么。与千晶一来一回的开关歌曲;对无比相似的小春的冷漠与无视;在麻理手下工作时的拼命忘我,莫不都是如此。

另一个话题,我最喜欢大佬写的这一句,真的牛批,大佬加油写文!

链接到点评
2 小时前, raynormj 说道:

因为看得似懂非懂,所以我只能说春希的感性才不正常啦。特别是IC中的。不过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和展开(发文)的话题呢。

 

感性与理性。我恰恰认为这些身陷爱情里面的人,没有理性才无法存活下去。

——爱情不仅仅带给人甜蜜与幸福的回忆,还有感情得不到回应的寒冷,嫉妒,以及钻牛角尖。

 

而一直折磨春希直到CC雪菜线的,不就是春希的“道理”嘛。

 

而且,如果考虑到论坛普遍的年龄层的话,大佬的哲学相关论述还是展开讲比较好的啦——这不就长文预定了吗~~~

的确,春希本人的感性(或者说他的动力)与他人不同,但我认为这种不同不过是个体差异——或者说没有超出这种界限。不如说从冬马的角度看更是如此。

就个人生存方式而言,您说的第二段很有道理,只能说关注点不同。

长文就算了,论文整得已经很累了……

PowderSnow在游玩时被热情的工作人员拉进主题公园,在参与游戏之后获得奖励4节操。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