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EVA终》的内在理路:自废武功


推荐贴

_20210820205528.jpg

  • Evangelion新剧场版1、2是建筑的、树状的,3、4则是解结构的、原子化的。   

       (1)火车转轨了

        终章似乎透露出庵野反极权主义的思路,出乎意料地、平铺直叙地揭示了以“人类补完计划”为中心的整个“符号界”,从而废除其神圣性(事实上,从它将“人类补完计划”这个密码本和盘托出开始,指向Eva内核的欲望就失去了回转空间,立刻使整个故事被祛魅了),以至于对1、2两部(代表了90年代TV版的全部内容)彻底放手、将它抛弃,而引入中途插入的异数——真希波作为转辙器,使真嗣这辆疾驰的火车走上另外一条彻底不同的道路(火车变轨的海报图片证明了我们的推断完全正确)。
       (2)3、4两部:游牧的EVA

        新剧场版1、2两部始终围绕着“唯”这个母体、这个创伤性内核打转,维持着“道在不可见”的稳定循环。终章却出人意料地宣布,这个内核只是碇司令一个人的妄想,如同把“精神”废除为“骨头”。至此,Eva正式进入游牧(nomadic)状态,真嗣与真希波的偶然结合,一反1、2两部始终处于核心位置的“神圣家庭”,代表了无限自我创生的生命力。这不是新左派的思路吗?庵野用一长段“子与父战”的镜头直白地表达了消解核心的意思,又用真嗣和唯用长矛自杀的镜头直白地表达了避免自己成为核心的意思。一旦发现了这一点(甚至不用发现这一点),Eva终章就变得了无生趣。关键在于,失却了重心(JOUISSANCE)的世界,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了。我(们)甚至不禁想到:就算痛苦也好,让Eva回到1、2两部的世界吧!这不就是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吗?当真嗣作为“奴隶”的时候,世界的意义在熠熠生辉;当他最终成为“主人”(声优甚至第一次换成了成年男性),一切却不知从何说起。

       (3)冲击,什么的冲击?

        终章揭露出所谓“冲击”的作用原理。简单地说,“冲击”就是符码化,或者说“冲击”就是把散漫的、多元的物质替换成绝对的、一元的理念。第二次冲击净化了大海,于是海洋失去了生物的多样性,变成了纯粹水的理念。第三次冲击净化了大地,于是地表失去了文化与自然的覆盖,变成了像月球表面那样纯粹的地的理念。第四次冲击净化了生命,于是主体就被简化为意识形态了——在终章里,所有人都变成了唯。理念的“光秃秃”的性质被庵野彻底展露出来:从第3部起,直到终章,画面基本无任何美感可言了。几何图形取代了有质感的镜头画面,其形体结构一眼可以望穿,因而立刻使人感到无聊、焦躁不安。庵野的用意当然是以此来代表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渗透过程,也就是工具理性的扩张。

     

剧透

  当然,关于《EVA》的经典论述告诉我们,《EVA》是世纪末情绪的产物。我们认为世纪末情绪(王家卫的《春光乍泄》有类似的表示,不过和97情绪杂糅在一起)是《EVA》问世的一个触发器,其根本理路还是庵野秀明的神圣家族。如果要用时代背景来诠释的话,《EVA》TV版是世纪末情绪的产物,12使徒的降临意味着世界末日,第三次冲击对应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新剧场版1和2复述了这个“大山将崩”的故事,3描述了新世纪的荒漠,4则是彻底与旧时代决裂,并走上新世纪的大道(真希波)。

  • 无论如何,终章给出的解答(新左派、结构之后…)似乎都已经过时了。为了拯救3、4两部,必须再回到1、2两部上来……

_20210820205535.jpg

,由月ノ美兎修改
注释
DDD0325 DDD0325 40.00节操 主题奖励(递pwp
DDD0325 DDD0325 1.00节操 情报记得补充来源哟0 .0
链接到点评
于 2021/8/30 于 PM10点14分, Kris Dreemurr 说道:

:b6:这篇文 是你自己写的吗··字体怪怪的
说起来eva终争议性还真是大啊

:wn007:因为比较喜欢衬线字,所以换了个字体。

在看《终》的时候就感觉这一部的风格和前作大不同,因为它把EVA的创作意图全部说出来了,就好像有意为这个系列画上一个句号,并将密码本奉上一样。我立马想到在剧场版1、2和3、4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是eva初摄的20世纪末与剧场版诞生的新世纪之间的鸿沟,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鸿沟,最后走上了一条让我感到绝望的道路。所以就写了这些东西来表示《终》背后的思想资源已经过时了,它反而成了一部晚期资本主义的宣传片。

 

注释
DDD0325 DDD0325 10.00节操 优秀评论糖(递qwq
链接到点评
于 2021/8/30 于 PM10点39分, liangheng 说道:

这是在漫区我为数不多看的云里雾里的帖子。。。可能是因为尽管我也看完了EVA,但是没有对它那么深入研究的缘故吧

也可能是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吧:wn001:

因为前几个月在和某位解构派老师探讨巴黎五月风暴(May'68)的思想史背景,对形而上学与解结构主义(差异主义)非常敏感,而这个冲突又覆盖了今天思想和政治史的背景,所以我很快地从EVA中看出了这一层内在冲突。在《终》出现之前,我非常尊崇EVA,因为它从故事结构到tv版bgm的名字都透露出法国精神分析(典型的结构主义\形而上学)的味道,所以当《终》以一种要解释(或重新解释,overwrite)过去的一切的姿态出现的时候,我首先觉得它要反对tv版和1、2两部内含的那种形而上学,而它提出的批评是庸俗的,设想的解决方案是可怕和欠思考的,我就带着这样一种强烈的疑惑和震惊写了这个帖子。:wn026:

注释
DDD0325 DDD0325 15.00节操 优秀评论糖(递qwq
链接到点评
  • 2 周后...
游客
此主题已关闭。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