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转载]西方RPG的武侠故事


只显示该作者

只有该作者的内容显示中。 返回到主题

推荐贴

  • 回复 124
  • 创建于
  • 最后回复

 

 

fooxy 发表于 2014-2-17 18:21

儒教。。。大同不是这么理解的吧。

西方个人主义倒是真。

嗯…好吧…我有更潮的說法…如果你不滿意中文維基(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差異,沒有戰爭)的解釋的話

 

大同就是所有有異議的人殺光了就叫大同…嗯…也許把水潑到儒教兩個字上面不太正確…正確的說法叫做大一統…是老秦(?好吧,我知道他姓贏)幹得好事…可是誰讓東亞這個圈子就叫做儒教文化圈呢?

 

說真的…我個人覺得韓國人造孿生姊妹兵團的由來真的是因為巴不得每個人都一樣…

 

這是世界奇觀啊…

 

至於好壞…其實倒沒有好壞…

 

一個追求降低內耗…從而提昇社會的效率

 

一個追求競爭…從篩選變異提高社會的效率…

 

只能說一個追求短線…一個追求長線…可天朝幾千年的歷史以來都是站在霸主地位…你要他們追求長線…就像是你評價日本炒冷飯是因為缺乏動力一樣…在清末之前根本不可能有那個動力…畢竟以古代中國的幅員…不需要追求極限的效率…只要保證沒有內耗就可以站穩霸主地位了

链接到点评

 

 

fooxy 发表于 2014-2-17 19:29

我觉得《论语》《中庸》比中文维基来的靠谱。儒家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神圣的地位,孔子也总是说自己离圣人 ...

如果我的文字有讓你誤會的地方…那我在這裡道歉

 

我很清楚,儒教文化圈和儒家是兩回事…(就和基督教與基督教文化圈一樣,更好的例子是道家與道教。後面這個我相當懷疑到底關係剩多少?)

 

我所說得不是儒教是怎樣…而是儒教文化圈是怎樣…我的確很討厭至聖先師四個字…不過我也很清楚這不是孔子,也不是孔子的弟子搞出來的…(先師這兩個字我沒有意見…至聖 = 完美無缺 = 不可挑戰,這才是近代包含魯迅等一票討厭儒教文化的知識份子討厭的點。因為訂了這兩個字就等於從此不再進步。)

 

而且…從大數法則來說…其實中國追求的道路也未必是錯得…

 

畢竟…追求競爭的想法…絕大多數的結果都是打到整個文化砸光…歐洲那樣打到整個歐洲強大是例外…

 

-----------------------------

附帶一題,我要很殘酷的說一句:「中國沒有內耗就足以站穩霸主的時代過去了。」因為科技因素(交通)的關係…過去的霸主是區域霸主…現在的霸主是世界霸主…純以幅員來說,美國的條件比中國更好…相似的大小…而美國周圍沒有任何能夠威脅他的國家…至於人口差異在現代的影響力也比過去要小了…從歐洲崛起之後…關鍵的因素已經變成科技因素。這種狀態下…只有追求變異才是具有可行性的路。

链接到点评
theredeye 发表于 2014-2-17 19:55

如果我的文字有讓你誤會的地方…那我在這裡道歉

 

我很清楚,儒教文化圈和儒家是兩回事…(就和基督教與基 ...

 

最後…如果你還是有意見的話…

 

那乾脆當作我說得大同…是腐女版的天下大同好了…

链接到点评
  • 2 周后...
游客
此主题已关闭。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