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汁8313 发表的所有内容
-
第二局狩獵4 既然黑毛蟻會繞開這種洞,那不就代表只要把周圍都挖出這種洞,形成壕溝就不會被黑毛蟻攻擊了?心中得到這個結論的我,模仿蜥蜴將右手手掌貼在另一側的牆面上,有樣學樣的專注在手掌上。我能感受到像是體表黏液在向蟻屑輸送能量而流動,為了能讓洞更大一些,我想像將那股能量流動變得更加龐大。蟻屑隨之動了起來,而且比蜥蜴之前示範的時候還更加劇烈,發出了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音量。 蜥蜴大聲喊著要我抽手,想要掩蓋崩塌的聲音。聽到警告而趕緊抽手的我,才注意到自己整個手掌已經完全被蟻屑削掉,斷面還如同被切割的牆面那樣不規則,血從傷口中傾瀉而出,手臂上原先就有的粉紅色黏液也因此被染成了血紅。 意識到慘況的我,疼痛像是襲來一般佔據了意識。情急之下,我用剩下的左手拿出庫存的黏液澆在斷面上,並試圖抵抗疼痛專注在傷口上。同時,被黏液淋到的肌肉部分像是重新活了起來,用很迅速的態勢生出了肉芽,並且鼓動著膨脹著,最後長成了一個手掌的形狀。雖然有著黑色斑紋,而且手指尖也稍微膨大了一點,但我試著張開握拳了一下,感覺只是有些違和,沒到不能操控自如的程度。 「明明看到我割自己會抖一下,你搞起來的規模卻真是誇張。」蜥蜴笑著把玩了下我重長出來的手掌。 「我只是想說洞大一點,就能夠爭取到更多時間罷了。」我解釋道。 洞確實是大上了不少,大約是蜥蜴做出來的洞的兩倍大。但是蜥蜴稍微打量了一下洞之後,卻說:「大小是夠了,但洞的走勢感覺有點危險。」我們面前的洞連成一片,已經完全看不到路可以走了。背後則是我們跳下來前的牆壁高度,換言之可以說是我們就站在懸崖中間的程度。的確要是黑毛蟻發現了我們,並且向我們逼近的話,我們極有可能會被困在懸崖的正中間而無力抵抗。 蜥蜴繼續說明:「本來我是想要留著路,一邊挖掉牆一邊探索的,變成這樣我們乾脆留著壕溝的地形去阻擋黑毛蟻,接下來往反方向走好了。」 「探索?」話說回來,為什麼往下跳的理由的確到現在都沒有解釋過。 「你應該已經知道這裡是黑毛蟻的巢穴了吧?而這整個巢穴裡面有一個樓梯會通往底層,當初我們會來這個巢穴就是要讓海蟑螂帶路到底層的。雖然他沒跟我說樓梯在哪,但有說這樣破壞巢穴的地形有機會讓樓梯裸露出來。」 如果這是真的,當初你們三個會找到受困的我純屬巧合就是了?「簡單來說,雖然不知道出口在哪,但至少樓梯是共同目標,所以我們可以在樓梯處會合的意思吧。」要是那個樓梯如此堅固到能夠抵禦我們這樣操控蟻屑來破壞地形的力道,那麼用來躲避黑毛蟻也許不是個問題。 「本來不需要告訴你這麼多的,不過看你的破壞力,一起挖應該蠻快的。」蜥蜴背對懸崖走向牆面,熟練的將另一側的牆面也破壞掉,同時俐落地把另一隻手的手臂靠近活化的蟻屑製造出傷口。轉眼間蟻屑的破壞行動在距離地面不遠的位置就被傷口流出來的血給抑止,而蜥蜴剛受傷的傷口也像之前一樣被鱗甲所覆蓋,停止了流血,熟練的動作讓我看的出來蜥蜴真的比我習慣的多。蜥蜴繼續說明:「腳踩的地區有限,接下來就這樣做比較好。」 既然有了目標,聽下來也蠻合理的,那我也不想多說些什麼。走向牆壁手掌貼住準備也挖一個,但專注下去反而是背後的蟻屑出現了反應,原先的洞逐漸被填了起來,我注意到了聲音,回頭看時發現之前我挖的洞變成了一條雖然稱不上平坦但至少能走的路。「這條路你做的?」 面對我的提問,蜥蜴:「不是我,根據方向,或許是海蟑螂找到我們所以造一條路來會合。」 海蟑螂真的脫困了?我停下原本的動作,往路的遠方看去,因為沒有光源,我看不清楚,但好像的確有東西在動的樣子。 「還不快點爬上來?」從原先想破壞掉的牆面上頭傳來蝙蝠催促的聲音,蜥蜴聽到聲音後,大概是想要確定路那邊的動靜是什麼,就跑了過去。我看了看佈滿蟻屑的牆面,如同滿滿的釘板而我得徒手對應。斷過重長的右手掌現在還覆蓋滿黏液或許沒什麼問題,但另一邊的左手手掌撐不撐得住就不確定了。 「黑毛蟻跑過來了,你趕緊爬上去和蝙蝠會合!」蜥蜴跑了回來,並和蝙蝠一起催促著我。情急之下,我再度拿出庫存的黏液瓶子,用牆上的蟻屑敲開瓶口,就往左手手掌澆了上去。
-
第二局狩獵3 為了方便整理我的想法,以及如何與蜥蜴好好對話,我乾脆坐在地上。蜥蜴看到我坐下來,沒有什麼變化,也沒有打算跟著坐下或露出質疑的表情,只是靜靜地看著我。 既然老人家沒有打算坐下,那我也不宜花太長時間整理思緒,我重新站起來對著蜥蜴說道:「雖然這句話應該要對蝙蝠說,但我想向你道歉,剛才分開時我太激動了,明明大家都是被困在這裡的受害者。」 「你對這件事這麼在意喔?」蜥蜴問道,「不過這話還真該對蝙蝠說。」 小小的尷尬氣氛需要一點契機來打破,我說:「現在我們是要去會合,對吧?我有點擔心剛才幫我脫離危險的海蟑螂。你感覺得出來海蟑螂的位置嗎?我繞了一下之後,現在迷失了方向。」 蜥蜴稍微左右看了一下後說:「現在洞窟變成這樣,我也不太能掌握海蟑螂的位置,但我知道他可能會想去哪裡。」 「嗯?」我問道,意思是他們有先商量好會合地點嗎?「那我們去找蝙蝠吧,讓他一個人在原地等也不好。」 「他一個人沒問題的,現在我們這裡有兩個人,行動比較重要。」話說完,蜥蜴俐落地抽出小刀,劃開手腕,血從傷口噴出,而蜥蜴表情依然沒有變化。我突然看到噴血,有些急了起來,但當我想起海蟑螂曾提過我的黏液能療傷時,血已經停了,傷口被鱗狀的皮膚蓋住。 「這動作就算是第二次看到還是無法習慣。」在我都囔著,這時地板傳來了震動,本以為是黑毛蟻又回來了,但震動是從洞裡傳出來,看起來就像是洞碰到了蜥蜴的血產生了反應一樣。「洞怎麼樣了?」我反射性地退了一步。 「應該是海蟑螂展示過一次了吧,不過看來他沒有完整說明。」蜥蜴一邊說一邊準備再用刀讓自己噴血一次,但摸刀子的動作被我發現並阻止了。 「他是有說明一點,但大概是當時的狀況他來不及說明完整。」我從圍裙裡拿出庫存的黏液,「你不需要一直噴血,海蟑螂說我的黏液有一樣的效果。我這邊有收集好的。」 蜥蜴接過我的瓶子,將臉湊到上面好讓自己看清楚,「簡單來說,這個洞本來太深,下面也沒有立足點,導致我們無法下去,但澆上血之後,獲得力量的殘渣會自動將……,」蜥蜴用刀子敲碎瓶子,瓶子裡的黏液隨之流到洞裡,「解釋有點麻煩,總之就是變成我們能下去的狀況。」 說的一副就是我們兩個要跳的感覺,「會合處在下面?」即便看起來的確像是下的去的樣子,但還是先謹慎地問一下。 「什麼會合處?」 「你和海蟑螂約好的地點啊,就你剛剛說的。」 「沒有約好,但我們如果要出去的話,往下跳是最快的。」蜥蜴的回應讓我猶豫了一下,正當我想問說是不是確定有地底隧道的時候,蜥蜴就已經跳了下去。 這老人肯定是不想回答才這麼做的,不管是不想花心力解釋還是有所企圖,反正抓準了我不會一個人待在上面,才敢這樣直接跳吧。「不過除了跳下去好像也沒有別的選擇……」我為我的無能為力感到難過,並跳了下去。 見到我踉蹌地在旁邊站住腳步,蜥蜴說:「我還以為你不會下來呢。現在你知道充斥在這的能量可以治療傷勢,可以像這樣保住立足點。」說著,他轉身拍了拍牆面上的蟻屑,「還有另外兩個很重要的用法,可以製造路障阻止黑毛蟻過來。」 蜥蜴維持手掌蓋住蟻屑的姿勢,閉眼定住不動。隨後,牆面上的蟻屑開始碎動了起來,連帶的有接觸到碎動蟻屑的岩牆竟開始被切裂而逐漸崩塌,「原來黑毛蟻在追我和海蟑螂時,其他切裂聲是你弄出來的。」 「更正確地說,是我和蝙蝠弄出來的。」此時的蜥蜴像是展示完技能一樣,回頭確認我的視線,「不過其實你和海蟑螂,我們這種帶著異變的人都做得到。就是要稍微小心一下收手的時機,不然雖然是屍體,但動起來切到人還是會噴血的。」 一時間的畫面震撼讓我愣住,蟻屑不只一路切裂牆面而已,還轉向往下挖,聲音持續了一陣子才停住。「不對不對,發出這種大小的聲音不就是告訴黑毛蟻我們在這嗎?」 「祂怎麼可能不知道我們在哪。」蜥蜴像是忍笑一般的回應,「反倒是有這種聲音我們才容易會合。」如果不會被誤會成是黑毛蟻在破壞的話,大概是有道理的。「更重要的是,被挖出這種洞,就算是那種會邊切裂萬物邊靠近的傳說生物,要過來還是得繞路,所以才說是路障。」 不由得被說服的我:「這倒是有道理……。」
-
你看看你就在迴避我提的那個錯區的問題。 反正我的觀點已經提的夠清楚了,你也不用說服我,因為這舉動只會把這串往歪串被鎖路線直線前進。 另外建議定義這點你也不用質疑我的理解,我想表達的不是你不可以給建議,或者執著於反駁我這件事情 而是,如果你真的想讓這個地方按照你的想法去改動,那麼跳進去做就是最好的方法,而不是在這邊跟我打嘴砲。 最後我不確定你是不是真想要看到版主實行你的這個額外規則,畢竟依照你最後這句「建议就一定要非实行不可?」 我就可以理解成其實你無所謂,只是想辯倒我而已,那我心情也會因此變糟了不只那麼一些。 希望你懂我的表態,我從一開始就沒站在你的對立面,而你很明顯就在強硬的灌輸我你的觀念。
-
建議也有著他該有的路線來走,就我來看這邊就不是給你提這種建議的地方。 包含你之前被砍節操的事情,通通打包拿去事務局那邊發文才是合乎規定的吧? 而我現在又不懂你到底懂不懂我想表達的了, 問題在於你現在是在要求別人照你建議的做, 我是不知道版主對於你這個額外規則到底有沒有打算接納,有沒有覺得變麻煩而不想做; 但換成是我就不會這麼做,其中理由前面也提過就不再贅述了。 可是如果你真想要讓這規則執行,最好的方法不是要求別人照你的建議去做,然後反駁那些不接受你建議的人的聲浪,而是自己跳下去做。 這樣的成功率最高,而我想講的就是這點。
-
那就對啦,我是不是有提,如果你今天是想要親力親為,自己下去動手執行,那我對你這個拉一個截止線的方法並沒有什麼意見。 我的理論依據從來就不是不該有截止線,而且我自己的管理手段就是雙手放開讓人自己去交流, 但這不代表我認為別人就該用我的模式去管理,因為規則的成形是有他的理可循的。 鍛鍊一說是不能說服我的,我是建議你放棄那個說法。 人日常中不會缺這種試煉,就代表這邊有那個資格隨便放任用戶去給予別人試煉嗎? 你有你的看法,但我認為不用這麼做。 最後我要說的是,雖然我不是這邊的管理組,同樣你也不是,你想讓規則變成你想要的方式,那就是加入管理組。 而且說穿了,這個帖子根本就可以依照子版無關之類的規則直接砍掉,畢竟根本就從一開始就不是在討論FGO了。 我換成別的遊戲這個帖子也會通,甚至換成馬卷也會通
-
首先就不應該用心理諮商啥的角度去出發,所以我整段其實可以不看的 這是法,是管理,壓根不是同一個範疇的事情。 你有沒有發現我從頭到尾都沒跟你討論何時才能夠從被曬卡的痛苦中脫離? 一來是我本來就不會被曬,因為我沒看那麼重; 二來就是何時脫離根本沒差,因為對管理組來講,我直接ban掉就不用考慮何時脫離了, 還不用在那邊幫忙倒數1個月或者執行其他多餘操作。 你說得那些啥平復啥鍛鍊的,對管理的人而言到底他為何要去考慮這件事情? 就我來說,甚至直接開放,然後不考慮會有人打架,都在方便管理的合理範圍內。 誰打起來我就把打起來的雙方通通隔離,吵完再回來,這是我對我那小群的處理方法。 如果你說得是你打算實行這個策略,或者是闡述自己在別的小群實行這個策略後的心得也就算了, 但看起來不是,就只是提意見而已,就只是額外增加"別人"負擔而已
-
這下我是確定你理解我想表達的,而我則自認一開始就理解你所講的。 畢竟我可從你還沒提這文之前,我就用著「不禁止」的方法在管理了。 所以剩下來的就是,其實我覺得網路資源應該是有人在整理哪池的哪個PU的出卡時間啦 以復刻來走,雖然麻煩了點,但絕對不是難到無法實行。 問題應該是,到底值不值得花那個功夫去這樣執行而已。 換成是我,那個時間人力成本,我寧願全ban掉就是了。 甚至1個月也不用顧,假設這邊發展愈來愈好,一堆抽卡手游,板主要每個遊戲都去記1個月 要是傻了才這樣搞,至少我就真的不想,直接開放或直接ban掉簡單方便
-
我是來論壇開心聊天的,我可不是來被說教或受鍛鍊的,我現實中的試煉多到不缺這個。 直接對著人曬那絕對是禁止,但我想相信你之前被罰節操是因為無心的。 那麼這種無心,我只是放個通關截圖之類的行為怎樣才合理,我認為我說的方案是無可否認的佳解。 但那是理想論,所以我同樣認同管理組直接ban掉。 當然你不認同也是你的權利,你想給予別人鍛鍊機會當然也是你的權利,那跟我沒關係。 我想說的是,你假設有意改變現況,或許可以考慮直接進管理組,推行看看。 對我來說,只要你有認同我說的「復刻」、「持卡率」兩個拉截止線方法比你原本的1個月好,那就好了
-
寵壞了又怎樣,為何玩家必須要在這種地方受不必要的打擊。 對管理組來說,又為何要負擔那個可能性去協調因此而產生的糾紛。 我再說一次我認同拉截止線,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我根本不在乎會不會被曬,習慣與否對我來說那就是習慣沒錯。 但同樣的另一句話也可以再說一次,這法不需要立的沒有人性, 與其去花心力去照顧可能會不小心觸法的少數人,想辦法讓他可以曬,不如直接禁止讓多數人不會被曬還比較方便。 我說的就不是自己的持卡率,而是整個環境的持卡率。 這還能回歸到復刻與否的問題,如果一張卡的人氣夠高,強度夠高,那麼復刻之後全玩家的池卡率就會一波提升。 那麼就不需要擔心沒有拿到卡的人被曬的問題,因為那也是我上面說的少數人。 整的來說就是不可以只用一個月來去立這個法,無論是法理情哪一面來看都不適合。
-
既然文中自己得到了結論,那我也不提成因了。 我想說的是,一個月太短。 一個月這時間,對於抽到卡的人來說,他們養卡當然是他們的樂趣; 但反過來說,對於沒抽到卡的人來說,這一個月只會是療傷的時間。 假設真的有那種很在乎會不會被路人曬卡的人,我們把他的在乎和難受放大成簡易理解的例子: 失戀的人,能用多短的時間療養好,準備好被人拍打傷痕,被笑說當初為何沒抽到想要的角。 沒錯,以我的看法多久都不行,對我來說來個十年二十年後我都有把握痛哭流涕。 但我也認同應該要拉個截止線。 那麼多久才合適?我認為「無論是不是有償池,只要下一次開了池」就應該要沒事了。 畢竟我把他對那角色的愛拉到最高的程度了,要是都復刻了還沒撈到,那他的愛到底有沒有這麼高就值得懷疑。 也就是能夠懷疑是不是喊好玩或裝可憐了。 不過,我要再申一次,一個月絕對是不夠的, 畢竟照你寫的內文,本來這法就是為了照顧沒抽到的人的心態,那就得從沒抽到的人的角度去看。
-
笑了,稍微看了一下前面樓層的言論, 那我要提出一個嶄新且粗暴甚至可以說連我自己也不是完全認同的理論了。 言簡意賅地說,只是找麻煩而已。 你一定會想: 說到底除了要用來培養專業知識或技能的專業課以外,其餘的所有課是用來幹嘛的? 我的理論是,給所有的人相同等級的麻煩,或者說試煉,也可以當成一種超大型的考試。 依照專業分工理論、流水線理論,早就已經知道把一個工作切成細碎的工作, 讓專業的人去負責他擅長的範圍,會讓整體的工作效率和成果大幅提升。 就算有人說,如果有一個人他完全不會他專業以外的知識或技術,那他很容易會在某個地方出問題。 說穿了那就是基礎教育的問題,跟樓主想討論的大學時期的課程相對沒那麼大關係。 扯遠了,那麼教育的過程是不是也適用前面的分工理論?當然是, 例如體育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很早的前期就發現有從事某種運動的才能就全力栽培,最後得到好成績。 這個時候學校或者說整個教育體系就不會為難他們去學習那種運動以外的知識或技能。 但是,現行制度為何不把所有都這樣做? 首先是目前沒有證據說, 假設有個不擅長數理的人,我們用盡全力把數理從他要學習的範圍抽掉之後,他其餘的科目會學的更好。 其實換成其他科目也是一樣,你隨便帶入一個科目都是沒有證據的。 但反過來就不一樣了, 多元學習能夠刺激到學習能力,使他原本就擅長的科目變的更擅長,這則是有案例可循的。 例如我在A科目裡學習到的某個理論,在B科目湊巧也能使用到; 又例如我在A科目裡用來學習的某個技巧,在B科目湊巧也能使用; 最滑坡的例如就,我發覺我在B科目就學不好,為了讓自己的成績整體不那麼理想,跑去衝擅長的A科目。 可以看到最後這個例如已經不是想讓學生學會那個科目,而是學會某種戰術了, 而這個戰術之所以會成立就是我一開始所說的,給學生找麻煩。
-
知道知道,葬送的芙莉蓮 不過這部沒有掌握不來的感覺,長壽種的優勢也有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