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提到了《赣第德》,我觉得你首先可以去再看看伏尔泰。诚如我说,我没有斧正你的水平,但我可以和你聊聊伏尔泰做了什么,和你有哪些不同。
首先是章节标题。《赣第德》的标题颇有些当下轻小说那种“恨不得把故事梗概直接写在标题上”的味道,譬如第一节 I. How Candide was brought up in a Magnificent Castle, and how he was expelled thence,读者看完直接就知道这是关于“赣第德这个人的故事,他可能出生优渥,但是他被赶出去了”。你的选择是用基于宗教典故的地名做标题,很美,但美则美矣,理解障碍确实在直线上升。
其次是情节设置。固然,《赣第德》的第一节充满宗教隐喻,本质上是在复刻亚当被逐出伊甸园故事,但也恰恰因为如此,这个故事里有私生子,有诱惑,有性,有反转,这一切是在763个单词的篇幅内完成的,足够吸引读者读下去。这里茬出去恶趣味一点讲,《圣经》如此流行或许也有它关于人类的故事开篇有私生子,有诱惑,有性,有反转(笑)。你的第一节固然在努力制造冲突,但普通读者是很难在一开始沉浸到围绕一个老头的死亡,神职者和凡人之间关于救赎被交易化的讨论的。如果是我写,我也许会让死者成为一个妓女。
最后是写作风格。你既然不排斥【 “叫‘姐姐’的确没错啦!感觉姐姐你和我哥哥差不多高的说!”】这样的表达,那么你的语言风格如果更往这个方向靠近,会让你的文章可读性更高的。同时你也可以回顾一下《赣第德》是怎么换行的(笑),以及怎么行文的。伏尔泰还真没有特别多类似“他扬声唤道,随即转向众人,充斥着难以忽略的轻蔑”这样的表达,很多时候他都是在用“said Pangloss”、 “cried Candide”或者“answered the philosopher”去衔接。我知道你的描写里有你的想法,但有时候这些东西杂糅在一起,反而弱化了你的关键表达。
大概就说这些吧~
PS 如果你有兴趣你也可以去看看我最近的三题写作:[短篇完结] 【三题写作6】黄昏之誓 - 文学领地 - SS同盟
我写的东西没有你那么严肃和深刻,不过我觉得你也许会看得进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