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AAoZ

【会员】新手上路
  • 内容数

    51
  • 加入

  • 最后访问

AAoZ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你说得对,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就只能在新手保护区里呆着
  2. 我希望能有一个剧情精彩在线的巨长无比(50小时+激爽内容)的游戏,但显然这根本不可能有厂商做得到。
  3. 类银的话还有空洞骑士,丝之歌以及TEVI,ENDER MAGNOLIA和ENDER LILIES,可以试试。 如果不纠结品类可以试试雨世界?
  4. 但是石山代码并不很支持
  5. 北京是真的,最近三天两头都是各种暴雨预警,头一次雨这么密集
  6. 手游的讨论圈子比较封闭,一般都是在b站或者NGA的对应板块,大一点的厂商也有自己的论坛。除非sstm的手游区能一直产出讨论热度,否则很难有人聚集起来的。 当然建立起日系冷门手游的讨论区倒也不错?但前提是论坛里有人玩吧。
  7. 都二次元了为什么不听听术曲呢.jpg 正好vccl刚刚结束,可以去听听榜前的歌
  8. 其实主要靠大蝴蝶结,脸型神态什么的太受画师发挥影响了
  9. 听不懂,说是温压弹滞销账户里就少了498。 我都预购过2042了总不能再栽一次吧
  10. 玩过光环全集、人间地狱、界外狂潮、战地1/5/2042、L4D2 、星战前线2、边境和TTF2,还有瓦和CS2。现在PVP主要是玩卡拉彼丘以及等待中的战地6,PVE玩绝地潜兵2和暗潮。只能说没时间了只会喵喵喵当猫娘喵。 (预购了边境豪华版和2042、2077、星空之后就变得看透生死无欲无求了(bushi))
  11. 如果这有助于你道观.jpg 总所周知黄油是没有数值设计更遑论数值平衡的,该开就开,不要为难自己。
  12. 26度自动风。不知道是谁带起来的设定,总之家长习惯这么开我也这么习惯了
  13. 如题。 箭头的历史性成就就是让XBOX和PS商标能在一个宣传片里出现.jpg 正好潜兵和光环都是我最喜欢的FPS游戏之一,马上26号的新传奇债券也就要上线了,等得无聊,来问问坛友们有没有懂主机大战的。 主要是我并没有经历过过去几个世代的主机之争,所以虽然对于这件事很乐,但其实对乐的程度没有实感,我对主机大战的认知仅限于各种独占。所以还有更多的故事吗?索尼或者微软第一方工作室与对家联动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14. 虽然这种让玩家投入第一方感情与精力的代入感确实很强,但是带入苦主也太憋屈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牛游喜欢女主视角,因为这样本质上其实是凌辱系,NTR不过是一味激辣的调味品play而已。真让人直接吃辣椒的过于本格的NTR反而让人难以接受。
  15. 这些小游戏就是不用特地去搜罗,就是在逛各种论坛网站的时候看到了偶尔关注一下,然后挑顺眼的体验就行。其实最好的方式还是逛steam新品节,往往遇见一个新品类会带出一大堆好玩的游戏。
  16. 所以库里面不能只有3A。3A大作对时间块的占用是很恐怖的,你往往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的整块时间才能相对好地体验一下游戏内容,而这就导致在游戏启动之前就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阻碍,因为很多时候打开steam可能只是想快速地享受不用动脑子的快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品”游戏相当地有市场,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杀戮尖塔和小丑牌,虽然它们同样会占用大量甚至是更多的时间,但是它们能够提供碎片化的快乐:需要的时候就开一把,也不会有什么负担。某种意义上各种二游也是这一种碎片化生态位的。 因此大型3A一次专注一两个就够了,看得多了反而玩不下去,你真正需要的其实是各种小游戏。
  17. 如果不是JRPG的大制作,通常难度曲线都是有一点问题的。我很反感将剧情无关的刷刷刷作为游戏内容的主要部分(如果战斗系统有充分深度的除外,但这种RPG的难度曲线通常都没有问题),既然认为是某种“糟粕”,用修改器适当地减少肝量也是合理的。但是一步刷到满级就有点过分了,除非认定这个游戏的战斗系统完全没深度,否则建议还是分阶段地作修改。
  18. 那就看看老黄新一代有什么新奇的刀法吧wwww
  19. 在鸿蒙NEXT之前,也就是鸿蒙4.2的系统其实限制没有那么大,因为其他安卓厂商也在逐步锁root,搞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选华为的主要原因一般还是配置原因。 我选华为主要还是其他几家的手机系统做得没他稳定的原因,属于是没有折腾的心思也没有折腾的耐性。
  20. 一般不玩什么手游,不折腾手机的话是可以一直用到坏的,这个期限通常是4到5年,期间可能需要换一次电池。 追新的话就只能做好当韭菜的觉悟了。
  21. 感觉pura70也是和mate60半径八两,唯一值得称道的进步是SoC的IPC涨了25%,但压了频率,散热配置也减了,看来华为的工艺问题还是一个难关。至于mate70,如果工艺突破了其实是可以考虑的,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鸿蒙NEXT的生态问题,如果有一些软件是从github上扒拉下来的估计八成就没有适配了。举目四望感觉只能跑路去vivo和oppo家的了。 我优先是想配置台式的,不建议40系列的话用什么比较好啊?AMD我记得跑AI还是很费劲,难道蹲50系列,或者3070?不过4060=50Ti确实挺难绷的,而且还在卡60和70卡的带宽,只能说老黄刀法还是过于精准了。
  22. 因为做puzzle hunt的缘故所以重新听了ilem的白鸟过河滩。 时隔多年重新听中v,而白鸟居然已经是2022年的歌了,感觉时光确实一去不回还了。 但回头看平行四界热门歌单上头居然还全是熟人,没绷住。似掉了也算是固定时光了。
  23. 这种猜测就是训练集的问题了。矩形出现一般都是图像压缩处理的原因,如果塞给AI的训练集里头有大量的经过压缩处理过的图像那AI也会把这一点学去,也就使得AI没法生成“原图”。
  24. 今天逛到一个讨论“什么时候有第一部手机”的帖子,回忆了一下自己曾经接触过或挑选过的电子产品,突然有种深深地无力感,总觉得自己遇到的都是什么就跟按4召唤敌人一样糟糕的timing。 第一部我参与了挑选的手机是小米3。当时算是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初生的时代,还叠上我国从2G直接跨越到4G的时期,时值初中,种种挑选理由已不可考,但应当是受到当初小米快速在手机市场扩张整顿供应链的影响。就结果而言体验非常不好,因为这手机刚好只有3G网络,于是迅速地成为了时代的淘汰品。 第二部可以算是我真正自己的手机了,是小米note。作为一个初中毕业礼物可以说这个手机满足了我刚接触所谓“发烧”圈子的好奇心,至少在搞机上的自由度相当地充实了我一段时间,同时现在回想起来其两侧裙收设计和玻璃背板也仍然不落时代,只能说外观质感也拉满了。但!是!这手机的芯片是,大名鼎鼎的火龙810!一天三冲,全天烫手,众所周知后面两代note也拉完跨了,第一代米冲高受害者怎么说.jpg 然后它也没坚持到一年半就寄掉了。 第三部是冲话费送的zte某型号,一点甲叠不了,过。顺带一提这手机活得比小米note久,樂。 然后在高二的时候有了(一定程度上)第一台电脑联想拯救者Y7000 2018。这台电脑本质上是我滥用父母的关爱得来的,我美其名曰是为了参加信息学竞赛需要,但总所周知学信竞并不需要如此高昂的性能,所以实际上还是为了打游戏。彼时家里其实就俩父母单位发的2k多的hp某型号笔记本,性能稀烂,满足不了一点我的游戏需求,所以我只能结合一下两方面的需求耍点鬼点子。当然这台电脑依然是家里(除了我手上这台)性能最好的电脑,在前面提及的两台笔记本几乎寿终正寝之后依然能满足父母的办公需求,某种意义上我至少没太坑。而关于这台电脑的timing自然就是GTX末期+HDD末期+8G内存末期了,它是128g SSD + 1T HDD + 8G RAM,精准怎么说精准。 顺带一提我升学最后其实是靠数竞上的,所以这电脑其实就是拿来打游戏的XD 第四部手机和第二台电脑就到了高中毕业的时候,自然是作为毕业礼物的一部分。它们分别是华为p40p和ROG 幻14 2020。这次其实单看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都是那一带非常有竞争力(没有性价比)的产品,都比较完美。但是!它们跟下一代比起来都难受了。p40p与mate40p的差距应当不必再赘述,nnd华为堆得是真的猛啊。而幻14 2020就值得说道了。幻14 2020其实是这个产品线的第一代产品(第一代受害者+1),而ROG第一代产品都会有很多设计和做工问题(请看ROG Ally)。就拿我这台来说,当时幻14 2020 白的第一代模具是有问题的,它背光亮度参差不齐,当然这并不怎么影响使用,反正我加了外设。但它的刀法就有点搞人心态了,幻14国行和美行的配置是不一样的,不同颜色的配置也是不一样的,想要RTX2060就只有白色可选。更搞的是,国行这块屏幕是他娘的60Hz,虽然2k分辨率+P3色域也还行吧,但是灰阶响应>20ms。这个时候自然会想着试试美行,但是美行也是重量级,120Hz但是1080P,甚至灰阶响应也>20ms。卧龙凤雏怎么说卧龙凤雏。然后以上问题在下一代都被解决了。 第五部手机就来到了本科毕业。它就是大名鼎鼎的mate60p(电 信 定 制 版,俗称搞活动拼宽带折价买的),本来我对这手机的观感挺好的,直到我真上手用了。再怎么堆料SoC功耗比不行就是不行,起手就是温热,甚至热过了老p40,看来麒麟9000s确实是和四年前的麒麟990打得有来有回。幸好我现在不玩手机游戏也对手机只有稳定性要求,不然真破防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至少能比米note耐用,赢! 而现在我正处在配置新电脑的关口,希望不要再有新timing了求求了QAQ。
  25. 名义上我在初中自己挣到2k的时候就算是“自购”了一台小米3,当然实际上钱还是我爸出的,同时自然我也没什么使用权。之后真正持有手机还是要到高一有了一部小米note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