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放弃思考,哪怕自己是错的
从每天早晨醒来,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大量的资讯就开始不断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彷彿无时无刻的在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今天仍然在以我们无法完全掌握的步调不断变化着。
那些过量的资讯,让我们几乎没有什麽经过脑袋思考的时间,就不得不留下一个基本的印象,就草草掠过将下一则讯息塞进自己的脑中。
这是个过度竞争的时代。
哪怕生存于这个时代人们未必有什麽实质上的雄心壮志,也依旧无法摆脱某种害怕犯错的心裡。彷彿只要走错一步,或者没有跟上时代资讯的潮流,就会直接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似的。
对于这样的思维,我个人的想法是,不置可否。
理性上我能够明白,若非如此,现代人确实很容易和社会产生脱节,但同时也觉得那是一种隐患。
我时常看到某些人动不动就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不自信的让其他人对自己的处境提出建议和观点,甚至盲目相信他人的说词。
然而,别人说出的提议,终究是别人眼裡看到的答案。
我反而更怀疑,他们在提出那样的询问之前,有没有实际问过自己,自己到底想怎麽做,在脑中所预想的答案又是什麽。
换个方向想,也许他们所追求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答案,而更像是一种和众人相符的共识。只要和大家所提出的意见越相近,他们可能就会开始觉得,那就是正确的选择。
我们会过于习惯选择与别人相同的答案,或者是由别人所提供的答案。
这并不是什麽难以理解的行为。
既然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那样的答案,那麽那个答案肯定也有它的合理性,或者是足以让人去选择的诱因。至少跟随群众的脚步去抉择,相对来说都要更保险也安全得多。
那样的想法本身并没有什麽大问题。
但也因为太过习惯,所以我们同样会逐渐失去自我思考,还有做出个人决断的能力。我们会开始去等待,等待正确的答案放在我们的面前,却不再有尝试错误的勇气,还有一往无前的决心。
因为我们已经开始习惯做正确的事情,开始习惯由别人给予我们的答案。
答案是正确的吗?也许是。
然而,那个答案并不是自己的,它也终究不会属于未经思考的我们。
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有时因为太过依赖于正确的解答,我们时常忘了每个人所处的,以及实际拥有的条件并不相同。
我们为了追上这个世界的变化,为了不犯错而将大量的资讯未经思考地纳为己用;可讽刺的事情是,正是因为这世界流变的速度过于快速,所以许多事情才更不可能会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错了又如何呢?
哪怕是不断错误的选择,也好过毫无主见的正确。
我自觉,并不喜欢和那些绝对正确的人交谈,有时候就是因为并没有绝对的对错问题,所以人们之间才能够有交流的空间,有互相讨论和尝试错误的互动。正是有那样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才能试图找到更好的、也更多的可能。
而越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就越要由自己谨慎的去审视与看待。
就算那样的选择未必是最好的,也不一定谈得上所谓的正确。
但那肯定会是属于自己的真心,是自己所做出的决定。
我们要走的,不是正确的路,是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