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autumn04734

【会员】精英会员
  • 内容数

    513
  • 加入

  • 最后访问

autumn04734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忽然想到,之前看過一個訪談,說的是兼職作家出版發現銷售不佳,下了一番苦功之後才體會到現實中真有龍傲天。 有高中受賞出道的,有裏界混得風生水起後上岸的,還有人肉打字機。
  2. 我最近想到,從08年之後是不是已經沒看到過一年三、四部GalGame改了,也該把這十年左右的GalGame拉出來改一改... 啊,已經有了,明年有趴喵。
  3. 反過來的比較多吧,每季都有大型手遊廣告,卡片老婆動起來啦!
  4. 估計很多人不知道平職最後開后宮,續看率太低了。
  5. 現在看無腦肉番買老婆的都去玩手游了,感到心情祥和。
  6. 有文庫簽了不是終點啊,要看賣了多少。 輕小說單部作品發行不足十萬佔了很大一部分(太多了,查不到銷售數字的幾乎都是),就算有動畫化還是只有十萬的量級也有(紀錄地平線)。 若是像一般輕小說來說一個系列出十冊左右的話,等於是均卷銷售不足一萬。 均卷不足一萬的狀況,假設作者勞動楷模一年出了五卷,收入也不足300萬日圓(2015日本平均年收是420萬)。 其實在日本,輕小說也是處於市場飽和的狀態,兼職的作家也不少。
  7. 原本是想簡單回個文就好,但不知不覺越打越多,乾脆另外發一篇。 其實這是商業模式改變的關係。 以前的輕改動畫的流程是:小說投稿 > 獲獎 > 出版 > 累積口碑 > 動畫化 這是由於當時製作動畫收益多半來自於賣BD、賣歌、賣周邊,先行投資的廠商也都是來自娛樂媒體產業(Sony、Avex)、玩具大廠(萬代、TOMY)等。 這種獲利模式直接來自觀眾反饋,因此質量與熱度都要有足夠的保證。簡單來說就是,沒人愛看戰鬥陀螺的話,那TOMY做出來的戰鬥陀螺要賣誰這樣。 文壇大佬角川集團也沒少攪和動畫製作,電擊與富士見等旗下文庫也提供大量輕小說改編動畫,並一起帶動原作銷售。 當然這種正循環也是全盛時期的事情,對日本動畫業有點認識的都知道,前幾年的輕改幾乎要完。 自名作之壁開始,眾人發現原來附圖廁紙改編的動畫也能賣得不錯啊,然後就一堆附圖廁紙動畫化,BD銷售屢創新低。 這不是在嘲笑動畫業界飲鴆止渴,優秀的劇本不好找,優秀的小說也不一定適合改編動畫。 說個題外話,京極夏彥的作品有兩部改編過動畫,動畫製作本身有點問題,但反響確實沒有在文壇上大。 而優秀之外又要適合改編動畫的劇本難度又更高,在泛ACG圈中找些適合改編動畫的附圖廁紙確實是比較合理的做法。 那到了近期,因為線上影音串流崛起,動畫製作的收益模式有了大幅動的改動,首先就由原本直接面對消費者變成面對平台商,因此收入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投資者也紛紛回籠。 而平台商們重視的是這作品預期能帶來多少流量,簡單的說,甲方只想知道這東西會有多少人看。只怕出什麼亂子,不然巴不得你拿聖經來改動畫。 因此,不需要入木三分、發人省思的劇本。也不要爭議性太強的話題,但不能三觀不正把觀眾直接勸退。只需要適合的劇本,然後有足夠的口碑累積就好。 也多虧了網路的發展,早就有個行之有年且累積大量讀者反應,方便為了說服甲方給出口碑累積數據的小說投稿平台:成為小說家吧。 所以輕改動畫的流程也就變成:網路小說投稿 > 讀者人氣 > 出版 > 動畫化 而這種直接由人氣來決定是否出版的模式感覺相當合理,但問題就在於網路連載的模式。 一周雙更與周更讀者更喜歡一周雙更,日更與雙日更的模式,讀者更喜歡日更。可以說高人氣的作品都是日更。 但既然是日更,每個篇幅的字數就少。字數少了就不能有過長的鋪陳,你要是鋪上一個禮拜,等你開始跑主線你的讀者也跑了一半。 同理,你讓主角被虐上一個禮拜,等他開始爽說莫欺少年窮時已經沒人看了。 這就是種田文的雛形,主角只能一直爽、不停爽,砍誰誰倒楣、撩誰誰開腿。 這種網路連載的人氣獲得模式由鮮網時代開始就是這樣,除了可以說二十年不變之外還不受地域限制。 這也就是為什麼辣雞輕改看起來都這麼像,因為都是類似的生產線中擠出來的東西,模具是方的當然壓不出圓的東西。 在這之後又有一個觀眾與平台商的認知差距。觀眾認為的流量是來自於好作品,但其實大多觀眾看了好作品之後不一定會吹上一波。 但看到糞作倒是會樂於去噴上一句某番編劇餵我吃翔,若有人不同意那就勢必要決鬥,然後便是戰天戰地戰你娘親。 顯而易見的是平台商樂見於使用者自發性的提供資訊來增加流量與自己的平台熱度,那最適合平台商的動畫就不用是最好的也不能是最差的。 因此又回到開頭,總之只要受眾夠廣就好。 歡迎來到吹起異世界狂潮的年代,各位觀眾佬爺不管是奶是黑都推波助瀾了一番,你才是主角。 番外: 科普一下,其實這種YY網文各地發展時間早晚,主要應該是受網路普及度影響,但其實也差沒幾年,鮮網2000年、起點2003年、成為小說家吧2004年。 我在幾年前看起點文時也都讚嘆:這跟租書店垃圾小說如出一轍啊。(當時鮮網將網路投稿小說出版之後絕大多數都是賣到租書店)
  8. 參考一下《轉生成蜘蛛又怎樣!》,漫畫版只有蜘蛛線,小說版是雙線的,雖然兩條線很少交集。 多視角的作品,先不說穿不穿越或是難不難寫、複不複雜之類。 因為受到視角的限制,首先節奏就會變很慢,要是手法夠好能扣住資訊做出懸念那還好,少有讀者沒辦法忍受一回又一回又一回的說同樣的事件(反面例子可以看《八男別鬧了》)。 所以就算是採用第一人稱敘事的小說,有時也會討偶爾巧開一下上帝視角。不過沒有自覺的這麼做,就會導致視角混亂,或是作者自己也混亂的讓主視角也知道上帝視角的情報造成觀感降低。 我覺得快餐化是必然的趨勢,好的品質沒有上百話無法分辨,但你要圈粉只要每話都塞入秒天秒地秒空氣見誰要誰誰開腿的爽劇情就好。
  9. 遊戲王的真崎杏子啊, 連黑魔導女孩都比他有人氣。
  10. 畢竟漫畫有三十七集,要做完大概要雙年番以上吧。 想想忽然感到絕望。
  11. 我入的粉毛蘿股,比竹馬還早退。
  12. 這有跟身邊朋友討論過,大概就是沒戰鬥沒開掛的異世界不是異世界。
  13. 這原本是連載很久的輕小說了,這一季有動畫化喔。
  14. 是說,也還沒說會做幾集,搞不好還是看不到。 不過,抱著喜歡自己的人跟喜歡的人告白,何布真男人。
  15. 是啊,所以倍感清新脫俗。 只是感興趣的人也不多就是。 畢竟俗套的異世界雖然人嫌他俗,但還是有個套,正是大多人都喜歡的才會成套路。
  16. 結果異世界遍地文盲,連本農民曆都找不到。
  17. 對啊,轉生的原因是地震後在自家被書壓死。
  18. 真的窮到炸裂。 子供向倒是還好,整體不是完全歡樂無挫折。
  19. 沒錯,自始自終的目標就是做書。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