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尤醬:】對話與背景的比重?


推荐贴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尤醬的說。

  (這裡都快變成尤醬拿來詢問自己問題的地方了2333)

  事實上,最近在寫小說的時候突然發現一件事情!

  我,好像一寫對話就會完全忘記描寫場景這件事www

  而且尤醬本來也不擅長寫景,每次打完對話突然想起來該寫個幾句景還要低頭想10分鐘以上w

 

  嗯嗯,所以我也想來問問大家,你們在寫對話的時候會不會也忘記場景呢?

  你們的對話和場景的比重又是多少呢?

  大家有理想中的比例嗎?

  有沒有什麼特效藥救救尤醬呢?(←重點www

 

  嗯,開放討論的說~

 

  (尤醬終於考完試好開心,星期一就要面對現實好難過)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惣琉·Asuka·Rei 发表于 2016-5-13 11:40

对话好的话

可以不需要场景的

但是咱是习惯先写出场景

維多是拆開來寫的?

我的話習慣直接順著寫──沒辦法先寫下A再把B插進去ww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10_629:}这个东西我觉得从来都是55开的,纯粹的铺对话应该是非常生硬的,如果不加入适当的场景描述、人物互动,你会发现对话铺完了之后两个人只能停在原地,大量的篇幅进行了一次哲♂学の互喷之后只有对话的完结可以收尾,那么剧情本身就显得无比干涩了。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Gem Ice 发表于 2016-5-13 11:42

这个东西我觉得从来都是55开的,纯粹的铺对话应该是非常生硬的,如果不加入适当的场景描述、人物 ...

人物互動倒是沒問題,這個東西我一向視為對話的一環,但是要怎麼樣才能在互動的時候把場景的介紹和使用考慮進去......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Euphice尤菲絲 发表于 2016-5-13 11:42

維多是拆開來寫的?

我的話習慣直接順著寫──沒辦法先寫下A再把B插進去ww ...

阿拉,尤酱你看看咱的本子就知道了

对话是对话

但是在句子后面会加上人物的动作

然后会有一个小段用来描写当前的场景

这样子的组合不断累加

就是一篇短文了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惣琉·Asuka·Rei 发表于 2016-5-13 11:44

阿拉,尤酱你看看咱的本子就知道了

对话是对话

但是在句子后面会加上人物的动作

诶!好像可以試看看的說......

我試著在下一篇文章裡面嘗試這種寫法吧~

對話→動作→場景描寫→對話→無限循環~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Euphice尤菲絲 发表于 2016-5-13 11:46

诶!好像可以試看看的說......

我試著在下一篇文章裡面嘗試這種寫法吧~

對話→動作→場景描寫→對話→無限 ...

Ja

感觉就像是四格漫画一样

一小格一小格的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SuiLang 发表于 2016-5-13 12:03

无所谓。

咱看过长篇的描述,也看过大段的对话。

事实证明,这不影响一部作品好坏。 ...

雖然是沒錯,不過你覺得有什麼理想狀態嗎?

能夠注重的話應該會更好吧?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看情况吧,需要按照作者自己的写作习惯来分配,没必要特意分配比重。

看看老舍的散文学学人物、看看鲁迅学学吐槽和心理描写、看看汪曾祺学学景物风俗,写作必须是建立在充足信息的获取和对信息的描述和解构之上的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白河城 发表于 2016-5-13 12:07

看情况吧,需要按照作者自己的写作习惯来分配,没必要特意分配比重。

看看老舍的散文学学人物、看看鲁迅学 ...

嗯嗯,因為我挺擔心自己的文章裡全是對話會不會太怪

不過,魯迅的文章原來是學吐槽的嗎!?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芸芸大神 发表于 2016-5-13 12:11

我喜欢37比的对话和背景

有一定剧情和场景

不需要太多描述同时也加强想象的空间 ...

對話3背景7?

這樣子的話劇情方便發展嗎?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的话,对话很好写,但是场景比较麻烦,一是要用简练的语句描述,二是场景描写插入的位置很难把握

 

结果来讲,比例可能不太重要,事实上如果能用很短的篇幅描述出一个读者能够理解的环境的话,就足够了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Euphice尤菲絲 发表于 2016-5-13 11:43

人物互動倒是沒問題,這個東西我一向視為對話的一環,但是要怎麼樣才能在互動的時候把場景的介紹和使用考慮 ...

{:10_629:}可能我说的不具体,应该是人物、场景之间的多元互动。说着说着摔杯子,大风吹来的叶子打在了衣服上,酒馆喧闹只剩戛然而止,漆黑夜幕里每一个字都能听得清楚的低语。互动的时候介绍场景不如多使用场景,使用多了场景不用介绍也就熟练了——你怎么这么熟练啊,你到底互动了多少次啊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嗯……这个的话我倒说不上具体比例不过……

我的话果然还是于开头进行大致的描写

然后再通过人物的动作、话语来勾勒出剩下的吧……

比如说……开头的场景描写形容了这是一个废墟,而后续动作中写到"他小心翼翼地走着,以免碰到满地的碎石与玻璃渣"

那么这就更进一步地完善了目前的场景。

又或者是"他往前奔跑,却突然地被某种东西绊倒。爬起来回过头之后,才发现原来是把矮凳。"

总而言之就是像回声定位一样的呢~虽然知道下面是海洋,但是否有鱼群,海底有多深则是慢慢才能知道的

 

不过我不擅长写场景切换的故事……对战斗什么的也不擅长……所以可以说这种比较适合慢悠悠的日常写作吧……?其他的应该会挺侧重场景描写的吧~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Euphice尤菲絲 发表于 2016-5-13 12:11

嗯嗯,因為我挺擔心自己的文章裡全是對話會不會太怪

不過,魯迅的文章原來是學吐槽的嗎!? ...

明确的说是毒舌+吐槽,看看杂文散文满满地吐槽同事吐槽时事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Gem Ice 发表于 2016-5-13 13:07

可能我说的不具体,应该是人物、场景之间的多元互动。说着说着摔杯子,大风吹来的叶子打在了衣服 ...

哦哦~

我以為是人物的神態、動作跟語氣之類的www

嗯嗯,受教了的說~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无名酱Namless 发表于 2016-5-13 13:24

为什么要在意这个..

 

只靠语言或是只靠场景都足够撑起一篇文章了

德智體群美全面發展嘛wwwww

雖然夠撐,不過兩個一起來應該會更好?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贝尔芬 发表于 2016-5-13 13:33

场景与对话啊……写长篇的时候大概在换地图的时候会加强环境描写吧……

阿貝的意思是說,剛換地圖的時候認真寫一下,後面就放心對話

如果不知道現在是什麼環境,請參閱文前這樣子?

发布于 · 只看该作者
Dzero 发表于 2016-5-13 14:21

嗯……这个的话我倒说不上具体比例不过……

我的话果然还是于开头进行大致的描写

然后再通过人物的动作、话 ...

所以說,不要去特意描寫,而是主角碰到了有關這個環境的東西或狀態再說?

嗯嗯,的確是好方法呢~

 

D君可以試看看啊~像是奇妙勇者就很有趣233333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