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ノ美兎 发布于十二月 23, 2020 分享 发布于十二月 23, 2020 我倾向于认为“动漫”(宽义地说:动画+漫画+轻小说+galgame...)是一个具有民族文化属性的概念。 任何国家都能生产动画、小说和电子游戏,但我们谈论的不是纯粹形式意义上的产品,而是文化。我们享受和消费的是日本生产的具有特定范畴和特质的文化品,包括动画、漫画、轻小说、galgame......换做任何其他国家来生产这些东西,只能算作是日本原型品的“模仿品”,所以在产品分类上我们说这些是“日系”的,也就是说它们是日本文化品的反射物。而困难点就在于,如果这些国家不生产单纯的“模仿品”,而要在动画、漫画、galgame的形式上另辟蹊径,我们就会马上意识到:任何国家都能生产这些东西。有些欧美漫画源于政治讽刺画,但没有人还会享受和消费政治讽刺画。这一切最终就会指向这样一个结论:我们不是喜欢动画、漫画、小说和galgame,我们只是喜欢日本生产的有特定文化特征的动画、漫画、小说和galgame。 就像我们可以问:中国哲学能崛起吗?首先必须明确,”哲学“是一个用汉字构成的外语词,它就是”philosophy“,而中国从来没有过philosophy。因此,在中国谈论”哲学“,必然始于苏格拉底,而终于德勒兹、巴迪欧。那么,中国的哲学就是西方原型的模仿品和反射物。如果中国另辟蹊径,例如提出儒学也是philosophy,并且是一门有生命力的philosophy,那么结果必将证明:从广义上讲,任何国家都有”哲学“,但在严格意义上,原则上,我们只想讨论西方的哲学,也就是philosophy。当儒学作为”哲学“被提出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不可能把它拼接到philosophy的光谱中去——它确实不是philosophy,只是作为philosophy被提出,以使自己显得时髦罢了。 因此,可想而知——在”动漫“方面,中国或者将拥有一个”反射物“,或者将把某个新东西作为”动漫“提出,但原则上,它不可能被拼接到”动漫“的光谱中去。也可以说,”国漫崛起“是一个伪命题。 注释 DDD0325 10.00节操 评论糖(递qwq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