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动态
- 过去一个小时
-
累死累活还好啦 主要是那种电子ed又懒狗不想出门不想刷片 就很难去根深蒂固的班味
-
我都花钱买了还要我亲自丸吗 大概是补票性质买了吃灰赛博收藏品吧 哪天来兴致了说不定会推一推补一下动漫里没有的细节和剧情 最近是有在丸游戏来着但是根据以下版规我不能提(有在看版规请夸我!) 除了不可描述之物外夏促还买了TD6(可以打国际服喽!)潜水员戴夫(请狠狠鲨死我的空余时间吧!) 2.5 18x内容 新手区禁止讨论18x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游戏、动画、图片,链接...等) 18x主题/回复扣除20/10节操,情节严重者给予1点限时警告分及锁帖/屏蔽/删除 番的话 很长没刷了所以电脑里堆积了一堆蛮新的旧番 上周刚把pop子pipi美第一季补完 直接导致了现在我的精神状态跟他们一样癫癫的神经起来了
-
有些游戏只能特定年龄打才能体会到乐趣,后悔没有高中打P5,如果当时打了恐怕会评价更高,现在只觉得有点尬
-
对的 我记得游戏是先出的后来才有的动画 但是一开始是发在xbox平台 而且那会儿在初高中住宿 也没有主机 零花钱也不允许我大买特买 感觉从动漫入坑上古老坑这个过程在国内还蛮典型的
-
先讲点背景故事吧。 lz和这位同学在初中就有过一面之缘,后来上同一所高中,又有幸分到同一个班,也算缘分颇深。由于这段巧合,我和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饭搭子。 他长得普普通通,算不上帅哥,在南方身高也不出众,但和女孩相处的目的性很强,总能混进乖乖女的圈子里。于是乎,虽然“魅力四射”的女生对他并不感冒,他却意外地能吸引文静的女孩。 他同男生也不过密往来,我算是他为数不多的近距离“朋友”。 在和他相处的最初的时间里,大概数星期不到,我就摸到了他为人处事的“底线”。这并非是我不知分寸,鲁莽越过了雷池,倒不如说,像他这样在一定的女生圈子里混得如鱼得水的“人物”,对人却意外地疏远。 概括地说就是,他是一个分寸感和界限都相当分明的人,对不必要的亲密常疏而远之。但这种疏远并非是众生平等的,他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冷漠的人。他的疏远是一种防御性姿态,当他觉得某种交往、某种帮助可能会引来后续的麻烦时,便会提起警戒心,摆出一道栅栏,然后矢口拒绝你的请求。 老实讲,我对这种距离感并不感到厌恶,反倒觉得个中道理十分自洽。因为我学生时期就是一个虚伪的滥好人,自以为无微不至的温柔会受人欢迎,可一旦碰见爱占人便宜的小讨厌鬼,我就会为自己吃亏而愤愤不平。我知道滥好人的姿态是一种天真幼稚的姿态,做人终究要学会说拒绝。他的姿态、他的观点,也就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榜样。 只是呢,在他心里显然有一把标尺,用来度量他为人处事时所能提供的“底线”。和他交往的时间里,我也算摸清楚了一些他的标准:和女生来往时,标尺和底线显然是放得最宽的;和男生来往,又分两种情况,一是普通同学关系的,通常只要请求不太过分,就会答应下来,二是来往频繁的,玩得熟络的,他反而会拉开一个很大的距离。而后者,恰如上文所说,我是他为数不多的近距离“朋友”,因而也就指的是我了。 由于摸到了他底线变动的规律,我在同他交往时便力求小心谨慎,把他的标准也当作是我的标准,尽量和他保持一个“舒适”的范围。可此前也说过,我终究是虚伪的,哪怕心里想着要坚守他的底线,但看到他愿意为其他关系更疏远的人放宽标准时,内心仍旧会堵上一块硬石。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在女生圈子里所交到的女朋友,恐怕不是他真正的“女朋友”,说不准,我才是他的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女朋友”。 当然,我对他是没有敦伦幻想的,上述只是比喻。 总之,即便内心会感到不平衡,和他的关系也一直保持在这样的距离。我和他很难说得上是什么好朋友,但或许他会这么觉得也说不定。实际上,他那一套底线变化的背后原理,我现在多少有些明了。 首先,他对女性的底线最宽松,这是因为他和女性交往的目的性很强,这点毋庸置疑。其次,对待男性,普通的男性同学、同事,只要不太过火,请求通常都会答应,这是为了在外人面前维持一个最基本的形象,不让他人觉得自己难以合群,也顺带掩饰一下自己对女性的区别对待;而对待来往频繁的男性友人,底线最为紧实,是因为对方距离太近。关系浅疏的男生,即便答应了一些略微过火的请求,也不会因为这一次两次而令对方失却分寸,从而导致得寸进尺的情况。而关系紧密的男生,如果不小心放宽的底线,随之麻烦接踵而至的可能性就会很高,因而男生的关系越亲密,反倒越是引起他的防御和警戒。 如此看来,他其实也不那么会处理人际关系,或者说,他其实不太能拿捏特殊的、具体的别人的性格,也不太能拿捏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取而代之地,他严格遵守了一套看上去灵活随心,实际上却略显僵硬的“普遍”标准,将人首先依照性别和自己的目的,进行二分,再于特定性别中分出两套准则,形成了一套三分法。相对于“一刀切”,我想他的做法可以被称为“三刀切”。别人是一棍子打死一船人,他恐怕是三棍子打死三船人。当然,作为一个曾经的虚伪的滥好人,我也没什么资格说人家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话题扯远了,重新回到正题。 和他这样子维持关系,一直到高中毕业,大学各奔东西,来往减少,但相比于其他高中同学,也算极其频繁。收发信息的时刻多半是各自心里有苦水、有牢骚,压抑在胸口却又无处释放的时刻,于是想起手机里还有一个物理距离很远,无论吐多少情绪都不会对当下现实生活产生太大影响的人,于是就顺利成章的互道苦闷,互相吐槽。但彼此对对方而言,都没有什么深刻的价值(说是价值,这么讲恐怕又太过势利,一时半会想不起合适的词汇,就将就看吧)。 某一天,我忽然意识到这种关系似乎散发着一股异味。其实此前我也应该多少察觉到了这种异常,但就像一个人长久待在一间有味道的房子里,鼻子会不自觉地失敏,除非他心血来潮到屋外走了一趟,重又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再回来时,才能恢复这种嗅觉的敏感。 我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吸过一口“新鲜空气”,从而又让自己对和这位老“朋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总而言之,我的嗅觉重新回到了我的身上。我知道自己和他这样相处下去,彼此脑海中的某些耐心终有一日都会耗尽。或者说,人是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散发着异味的屋子里的,等到未来的某天,他心血来潮走出屋子散步,或者我们同时选择走出这间屋子,而在那之后,我们都不会再转身进屋。 我意识到了我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尽头,也可以说是某种死期。对我来说,如果知道自己在某年某月某日就会发生意外、突染恶疾,从而丧命,那我肯定会选择在死神挥下镰刀前自我了断。毕竟我是虚伪的,哪怕都是一死,我也想要获得一种虚伪的主动权。 于是我开始想要主动斩断与他的联系,话虽如此,利利索索地割裂就需要有一个恰如其分的理由。要把上述这些所思所想,统统明明白白地告予他听,并且让他安然接受,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是那种稍有些阻力便会望而却步的懦夫,与他主动割断联系这一行为,最终是不了了之。 直到一个星期前,我们再次互倒苦水。我聊工作上的不易,他聊导师的阴险。突然间,他问我公司管理该看什么书,我说不甚了解,也不知道一个通信工程硕士在读要看管理学,是为哪般。我调侃他研究生都没毕业,就开始考虑入职后晋升管理层了。他有些生气,只说他自己查资料了解算罢。我问起他到底要拿来干嘛,心想他可能老爹作为工程师,在企业里有人脉,能提携他直接做相关工作,但没想细问。他又说你别管那么多,个人因素。 我实际上并未对他的所说所言感到恼火。的确,相关事宜是个人因素,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人家愿意道出,就听个三分入耳,不愿道出,也没有任何关系。 只是,我像是突然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觉得这是某种“机会”。于是手疾眼快地拉黑了他的微信,取关他的各平台账号,就这样姑且断绝了和他的所有的往来。如今想来,当时我所察觉到的所谓的“机会”,其实也是一种虚伪的,能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机会”,是一种能够让自己顺理成章当上懦夫的“机会”。
- 今天
-
DDisJustice接下了主线任务2:填写人物卡 任务链接https://sstm.moe/topic/261097-新手村入村登记处人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