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化程度高的部分,我是有接觸過一個論點,說是同質化高但並不是都同一張,所以難度源自於細緻去的使用每張牌。套我主樓自己的說法,就會變化成另個意思。把物盡其用、牌效打滿當成正確答案,或多或少的沒打滿當成各種等級的錯誤,要是想像有人在對操作評分的話,就變成扣分制的算法。但每副牌並不是滿分一樣的,環境需求8、90分的操作,那滿分百五的牌組就比滿分百二的牌組簡單,大概這種感覺。
MTG的限制賽啊,雖然感覺是來什麼牌就玩什麼牌,但的確在這種賽制下去追求特定牌型,就會形成難度。換言之,甚至可以理解成牌組成形難度…吧。不過這也是配率問題?感覺結論比較像MTG卡包裡偏控的牌居多,畢竟要是快攻類型的牌配率高的話,組成快攻感覺強烈的牌組也是可預料的結果。雖然說是這麼說,但前提得要先成立才行,而我對MTG的認識還不足以讓我提出哪代卡很快那類的說詞。或者說我的經驗和玩牌習慣的確都會組成慢牌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