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芋汁8313

【会员】论坛长老
  • 内容数

    17,251
  • 加入

  • 最后访问

  • 赢得天数

    1

芋汁8313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倉鼠有倉鼠的快樂 小缺點的話就,會忘記上一次抽卡是什麼時候的事情,畢竟認婆到一定程度,背出對象池的間隔時間感覺小事,但我等於沒這依據
  2. 就不需要囉。 一般人會需要認婆一來是維持開遊戲衝動,但我靠時間證明不需要了;二來是屯石困難,有了一點就想抽,認婆可以協助跳過沒婆的池,優化抽卡體驗,不會一直單抽打水漂。 我這則是因為有著不保底不抽卡的倉鼠習慣,所以沒有抽卡沒抽中的感覺。
  3. 對對,機制設計。 我的遊戲的出發點在於想像玩家怎麼被規則整,同人作品感覺多數是再詮釋或者延伸既有架構,方法不同。 不過對我來說,本來純粹的喜歡某個角色,想吃更多的糧,但現有的糧吃了不滿足,所以嘗試自製糧給自己吃,那種模式我不太會有,我玩那種賣婆賣公的遊戲很少在認的。 像我有玩邦,也玩了上千天了,看到新手若是問有用什麼姿勢開始玩,我雖然會給建議說「選一個婆,然後跟她的活動,其他時期當養草期」,但實際上我沒認婆,靠固定消體力+玩組隊模擬器一路玩到現在。
  4. 我自己的創作阿…… 純論桌遊的話應該算0吧。改別人的規則來用,改到最後也應該無法被發現遊戲原型;劇情或主題就更是0了,畢竟我大多的主題感都很薄弱
  5. 如果歪到後面發現自己不是作同人也沒關係的話,那沒了就剛好了
  6. 不過最好的狀況則是做的過程中,默默的更精緻了喜歡的部分,從而偏離了二創這個框架,最後這些問題都不需要面對。 例如寫同人劇情,寫著寫著就想做自己的OC,最後變成獨立開來也沒關系的劇本
  7. 那就是他們自己要克服的東西囉。畢竟是自己選的主題,幫拖延進展好讓心智成長到可以克服壓力,我覺得應該家教做到這樣就不愧對薪水了。然後我只是在旁出張嘴的身份
  8. 畢竟網路輿論而已,大不了換個頭貼、換個名字又是一尾活龍
  9. 就多補個建議,讓他們多摸摸,蹭一蹭把遊戲的製程時間拉長,確保年紀和心智抗的住,不會一撞就碎
  10. 然後那人最後才跟我補充小孩才11、12歲而已,怕耐受性不夠放到網路上會抗不住什麼的。 畢竟我的說法像是讓孩子們直接頭好撞撞學經驗,沒有在管一撞即人沒的狀況
  11. 看過有人在網路上被圍毆囉
  12. 不用解決問題就是了。 一來要走到能碰壁的程度,那完成度也很高了。這種遊戲的製作難度之高,擔心做不出來還比較實際 二來現在也應該有專屬於二創的公開管道,雖然輿論導致的一頭血可能避不開,但至少不會吃上官司。
  13. 就多扛了個二創規範吧,超出同人創作範圍的話“可能”會出事。 但我的理論是這樣的:與其被這種規範阻擋而不敢開始,真開始了然後碰的一頭是血會學到比較多東西。然後來接觸我的人是“家教”,所以把握機會教學生,合理!
  14. 要躋身高玩可不是件容易事 突兀的轉話題,上週我參加個活動時,發生了個跟活動無關的插曲。 :你現在全職在做桌遊? 我:全心全意的做呢。 :因為我同時有在兼職家教,他們有想要做桌遊,所以來請教請教。 我:在我能力範圍內,我盡力回答。 :就是他們有想要利用原神的角色做自己的桌遊,你怎麼看? 我近乎反射地說:那就讓他們做。
  15. 這問題感覺如果用遊戲方式來回應的話,還真只能粗暴的用名氣或收入來排行榜的感覺
  16. 用盡方法口糊。 我是覺得主題定環保,限制作者僅能少量使用塑膠,並且難度要適合學童,從某種角度來看是蠻刁難的。 不像是我這種沒出版過的作者在挑戰的賽制。 我就像誤入高等玩家區的哥布林
  17. 玩的時候不會因為基本單位變這麼大就很難使用就是了, 基本上操作就跟1、5、10什麼的一樣,沒有問題。 還可以騙騙評審說,可以讓小孩認識大數字
  18. 而且為了配合一回合=10年的概念, 我遊戲的金錢基本單位就變成億了
  19. 沒啊,都要做簡單規則的遊戲了,直接做一個新的肯定比把我的舊遊戲改一改來的方便。 數學模型則是因為要完全參考現實的話,數字就會變醜,那麼修改的不那麼醜但又可以接受就是重點那樣。 例如我本來想以月當單位的,但發現廢水處理廠的建造經費之大,用溫泉會館的月淨營收來算,要三百回合才能達到,所以就乾脆改成一回合是現實10年了
  20. 泡油管的時候,有節目提到過這議題。 然後腦袋裡面閃過好像搭的起來的遊戲規則,剩下的就是調整數學模型了。
  21. 最近忙的腦袋都要燒了呢 本來想說放棄算了不勉強的桌遊投稿比賽,沒想到符合主題的內容就不參加了。主題是環保,且要TA是學生,規則好教一點的。 於是想到了個處理溫泉廢水當遊戲主題。
  22. 一早我還在賴床的時候他就發訊息過來聊天了 不過要釣出來讓他玩我遊戲的話,我得先克服一些實體化問題w 在我撈到好處之前,這段感情只有我在付出.jpg
  23. 他就脫離群組,私下敲我,用著類似安慰的口吻說 被提建議的展方其實那個當下並沒有想聽建議,只是想聽大家感謝展方給予曝光機會之類的。 說穿了我也是隨口提的而已,所以安慰來的挺突然的。 之後為了延續話題,他接著是問我,我是哪款遊戲的作者。 話題就真的給他延續下去了。
  24. 今天被加了展相關的群組,然後一進去就看到有人想對展方提建議。 最近這幾屆展方設定了主題給設計師,說是可以盡力符合主題。 然後提建議的大概是覺得套了個限制卻沒有甜頭,所以希望能多點什麼,但多啥沒想法。 建議不夠具體,被群裡其他人問說能不能更具體一點。 我就隨口提了一點建議,然後就被裝熟了。 被裝熟的感覺真棒
  25. 馬上從對人裝熟變成對他的遊戲裝熟,看能不能躲掉尷尬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