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MS06FZ1225

【会员】资深会员
  • 内容数

    6,581
  • 加入

  • 最后访问

MS06FZ1225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公安又是另一個問題了,這邊主要是沒有養成照程序走的習慣,不論訂下多嚴格的規矩,最後都會被便宜行事,如果能把照程序走當成工作內容來要求,那公安也不是不能搞好,但搞好公安又沒產值,老闆根本不可能支持...
  2. 其實不是沒辦法通用,而是台灣教育沒注重公會這一塊,因為這塊和勞工權益是綁定的,要教一定要教如呵爭取自我權益,然後就需要教自我思考,這樣不利於養考試機器,偏偏台灣人看學生都只看成績,自我思考又沒分數,學會後的學生又難管,所以沒學校願意教,這也連帶台灣不興工會和罷工,因為這些概念和學校教的東西互抵...
  3. 問題是國外也有這問題,然而人家搞得定...
  4. 其實最難的是人的問題,需要一定產能而且要穩定,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這考驗的是同業工會的整合能力,然而台灣的工會主要是裝飾品...
  5. 不過台灣這邊其實難度真的很低,第一,農民單人產出不高,不像外國有大片耕地,產出量其實恨受到物理限制,所以如果只論量要找人買其實不難,雖然反過來說單價也壓不下去,不過要做自有品牌就必須走精品化,至少要有能拿出來說嘴的項目,第二,物流其實不難做,不論是超商還是賣場其實都有物流可用,只要條件合適要搭順風車不難,只不過這個條件合適需要的不是農業技能,所以必須專門培養商業人員,不過有商業能力又要肯做農業的人才只能自己培養就是了... 現在農業難以轉型的主要原因是以前沒投入品牌建立,所以現在要賣也沒有指標可以吸引人,結果就只能自己載出去賣,小農牛奶能成功就是因為它成功建立了品牌,但要複製這個成功有幾個難點要克服,第一就是是產量要穩定,這比較難,大盤主要的功用就是四處調貨以取得穩定的量,要代替大盤就必須有能調的到貨的能力和財力,這其實應該要去搞工會,然而台灣的農業工會沒在弄這個,所以就只能轉精品化,但精品化進入門檻高,再加上台灣農民有一窩蜂的習性,一有人搞成功就一堆人複製,然後導致客源稀釋所有人一起完蛋,當初有一陣子流行過的有機農業就是這樣,一堆人搞有機但能品牌化的很少,這本來也是工會要協商的部分,但台灣的工會ry... 小農牛奶當初能成功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無法一窩蜂,因為要建立自有品牌的奶業需要機器,開場就需要投入過百萬,結果無人分客源的情況下他們已經回本了,因為台灣對大盤的不信任其實是供需兩邊都不信任,所以一出現新品牌就會有人支持,所以只要沒被稀釋掉,到達成一定程度的資金流並不難,而有一定程度的資金流就能吸引到銀行放貸,資金其實很容易就能到手,不過前提是要能避免一窩蜂...
  6. 小農牛奶就是這樣幹的阿~實際上農家多數沒上過商業類的學校,所以門路要怎麼找他們不清楚,當然談判所需的技巧和資料他們也沒有,所以才難辦,要不然你去看看全聯和家樂福的牛奶區,類似小農牛奶的商品已經有五種以上了,這是因為當初假奶事件導致奶農和商場對大盤的不信任導致的,當初大盤無法保證奶源安全,所以有需求的賣場去和奶農簽約,直接跳過大盤,結果因為利潤提升導致原本只有一兩種牌子的奶農自產品現在變成五種以上,實務上最大的難關其實是自有品牌的創立必須撐過前期的虧本期,消費者對大盤其實沒有忠誠可言,所以要搶市場其實不難~
  7. 不用,關鍵不在市場多大,而是如何在有足夠利益的前提下售出足夠的商品,如果談的好的話直接和連鎖店之類的商店接單,專職供應特定商店也是方法,像小農牛奶那樣直接和賣場談好,物流由賣場負責,奶農只要將商品運到賣場的物流點即可,這樣就可以跳過中盤,直接由賣場兼任,那樣可議價空間就會比原本高,賣場也能自行控制牛奶品質,不需要擔心假奶事件重演
  8. 其實難度一直在降,因為網路發展的關係,這些農民很容易讓潛在客戶看到自家的產品,所以只需要解決物流這項就行,這就為何連農產品都有人在搞團購的原因,因為這樣物流成本最低...
  9. 主要就是大盤和中盤吃掉了阿,所以現在才會越來越多農民自己帶農作物出來賣~
  10. 那是大盤和中盤吃太多,光看產值是很高的...
  11. 那不是重點,重點是農家的資產中,物質資產是占很重的,所以單算現金和計算總資產會出現不少落差,而徵稅是用總資產去算的,農家的資產其實很多都是在物質間轉來轉去,所以單看現金會嚴重低估...
  12. 但可支配所得是算現金,物質資產似乎不算,所以在計算上金融業占優,田地資產會被低估,而雲林是農業占大宗,所以這邊會被低估...
  13. 2018年主計處的資料,平均家戶可支配所得最窮前兩名是澎湖縣和雲林縣,分別只有72.41萬元與74.51萬元,考慮到澎湖不算本島,要按這標準倒也沒錯...
  14. 那應該是很久前的事了吧?台灣低收入戶占比最高的是台東縣的4.32%,所得中位數墊底的是南投縣,2023年已經連續四年墊底...
  15. 應該沒有,咱找了一下直轄市及縣市總預算彙編裡的資料,雲林縣收入合計45,583,015,支出合計45,583,015,臺東縣收入合計25,838,462,支出合計25,838,462,花蓮縣收入合計33,343,708,支出合計33,343,708,宜蘭縣收入合計40,392,478,支出合計40,392,478,東部三縣的稅收都比雲林低,你如果覺得雲林比較窮那可能要想想哪裡有問題...
  16. 就是中央山脈的問題,強風豪雨導致軟土流失,剩下的都是岩盤,所以地形破碎,直接導致人口難以聚集,道路也難以拓寬,連帶其他成本上升,每年還得看颱風拆基建,預算光修路修電就大失血,沒有留水能力導致水資源仰賴水庫,這邊也吃預算,偏偏人口資源產出都不足,預算自然也低,基建耗錢又沒產出,地方又無其他產業,結果就是發展遲緩,連帶預算也無法發展...
  17. 其實東部山脈對洩洪沒那麼大的影響,因為東部地勢陡峭,水本來就留不太住...
  18. 環山其實不是問題,台北在盆地內算起來是四面環山,還不是發展得好好的?主要的問題是強風豪雨帶來的地形破碎,這使得要建什麼都得順應地形,連帶影響交通運輸,使得運輸成本上升,利潤自然難以上升...
  19. 還有地質問題,高強風和豪雨造成軟土流失,曝露於地表的多是岩地,這也影響開發難度...
  20. 位置差易被直擊不說,劇烈的高低差史的水氣被留在東部,所以颱風一來降雨量就會飛天,然而地形因素留不住水,所以水資源也沒特別豐富,農業發展也沒受到恩惠,漁業也受限颱風,唯一的好處是一出去就是深水區,在漁業上確實有利就是...
  21. 然而這強大的對颱風能力是用東部的傷害加重換來的...
  22. 然而要能力低到不需要骰豁免的颱風連一點颱風的要素都沒有...
  23. 就算雲層高度夠通過,強風直擊山壁後產生的氣流也會打亂颱風的結構,所以雲層低和風強的颱風都會重創,而雲層高降雨機率就低,加上風不強的話就沒有被稱為颱風的要素了...
  24. 並不是,正確的說法是地形高低差過大導致颱風結構受損,簡單的說就是強行解體,體質不夠會即死,夠了也會大傷害...
  25. 這就是中央山脈的威力,敢走這邊的颱風至少要去掉半條命~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