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者,短兵也,素有“百兵之君”之美称……
剑如此回忆着。
在茫茫历史长河中,剑早已忘却自己的名字,或许从来都不曾有过名字。
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管子地数篇云:「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
剑的初制如何,剑也记不清了,毕竟他连自己的诞生为哪般都记不清了。
短兵之祖么?剑默默的想着。
所有伤人的武器中,唯有铁锤之苦,常人难以忍受也最要人性命。而所有的剑生来就必担此痛楚,外加毒焰炙烤,方能外刃硬且利,内芯柔且韧。个中光泽闪耀者,如镜新开,冷光出匣。
剑中豪杰,精魄皆具,周身萦绕森森寒气,如水之波澜、穹之祥云,闪烁流动之间,即所谓“剑气”。
然剑终非杀生之能者。战场之上,大刀阔斧更逞能手;刑罚之中,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杀生啊……剑已经很久没有做过这种事了。
或有人言:剑之意义在于守护,而剑技于剑乃是助剑守护。
是时佛道、神仙、妖邪、鬼怪之说盛行,剑乃镇邪凶之器。数尺之铁,一旦铸成剑形,即具有无上魔力。于是家悬一剑,便以为祥,以为不习剑术亦自可御敌而胜。
何等愚昧!剑嗤笑着。
剑之大小长短,则视人体为标准,须量人而定.郑锷《周礼解义》曰:“人之形貌大小长短不一也,制剑以供其服,非直以观美,要使各适其用而己.故为三等之制,以待三等之士……“
是了,舞剑之道,需身与剑合,剑与神合。身为武器,却早已超脱武器,是世人达到人神合一的路途之一。
袒裼鼓澡、挥刃而入、跳掷承接、霜锋雪刃、飞舞满空……此等绝技,实非人肉体力所能及的。神之所极,才是剑锋所指。
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
罢了,剑轻叹一声,世人早已不求一念通神之技。
在所有有形体的剑之中,剑沉沉睡去。
{:6_415:}本来想描写剑之祖的,即作为”剑“这一概念的存在。当初想选乖离剑来着,结果手头资料少得可怜。果然还是中国对剑的认识最深。从”杀生“到”守护“再到”一念通神“,我本想表达的便是层层递进的存在意义,不知道有没有清楚地写出来呢。嘛,瞎掰了那么多古文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造诣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