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筆偏執狂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作的启蒙老师应该是自己的妈妈,从我小学时学会写作文以后就爱上了这种表达自己的方式,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就已经快到了步入社会的年纪。 虽然并不太清楚自己写作上的优势和特点,但要说缺陷的话,“人物的对话”无疑是一个至今都还难以逾越的写作短板。尽管很早以前就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且用各种方式去尝试改善,但效果都并不太好。于是到最后甚至影响到了写作的偏好,例如更喜欢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故事,因为这样能够在对话之间穿插主角的内心活动以中和长篇对白产生的苍白感,《壳中人》就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 然而逃避总不是办法,总会有需要以一个上帝视角来更好铺垫故事埋设伏笔的情况发生,于是当写作这类故事时,笔者人物对话形式的单一性便暴露了出来。 最基本的对话描写很简单,就是“A说:XXXXXXXX”,除此之外也进行了诸如先以角色的对白开头,中间再加上该角色动作的尝试,例如“XXXXXX”B抱怨道:“XXXXXX”。但除此之外便再想不出别的对话描写的方法了,久而久之两种模式反复套用到大篇幅的对话上就显得很突兀和糟糕了...... 所以,如题,希望能跟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将对话的描写变得更生动和多样化。 链接到点评
mikemike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加长对话,用对话内容的丰富掩盖形式的单一,或者尝试用动作和表情最大限度的填充对话中的空白。 我觉得看看话剧的剧本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是不负责任的吹逼,本人语文不及格........ 链接到点评
伏筆偏執狂 发布于九月 2, 2015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mikemike 发表于 2015-9-2 09:05加长对话,用对话内容的丰富掩盖形式的单一,或者尝试用动作和表情最大限度的填充对话中的空白。 我觉得看 ... 话剧剧本啊~GET√会去找些来看看的w 链接到点评
ppzt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曾经尝试过略去XX说 单以说话风格的差异来区分说话者的身份 然而不太长的对话还勉强可以让人接受 稍微多一点再怎么都容易乱 所以其实我都是尽量避免大段大段对白的 印象里田中杀人王挺喜欢通篇对话的 可以参考一下银英的风格? 链接到点评
伏筆偏執狂 发布于九月 2, 2015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ppzt 发表于 2015-9-2 09:59曾经尝试过略去XX说 单以说话风格的差异来区分说话者的身份 然而不太长的对话还勉强可以让人接受 稍微多一 ... 嗯曾经还尝试过每个章节以一个角色的主视角来写以简化对话加强心理活动,相同的问题就是如果角色过多就会变得杂乱。另外要勾勒每个角色的个性特点也不容易... 链接到点评
a370619237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对话= 心理活动 + 视觉与大背景色彩描写 +身体反应 + 人物性格 + 剧情推断 + 智力对比 + 情绪释放~ 正好7点,北大老师的一篇大论文里面主要写这么多~~~掌握这些,楼主其他的描写 也会比较顺其自然 链接到点评
992939504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汉化的轻小说如果读多了,就说都不会话了,遣词造句会奇怪。 学习这类的还是读近代文学大家的比较好, 链接到点评
bad-m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LZ的问题其实有两个方面。LZ自己因为年龄问题估计是发现不了的。 社会在变,人的阅读习惯也在变。90后的孩子们更多的是从画面来了解一个故事的环境和人物的心理。70后的人是没有这种条件的,那时候读书,必须得大段大段的认真对话。否则一篇小说就会变得很单薄,读者难以明白人物都是怎么样的。可是现在不同了,久而久之读者变成了观众,阅读的习惯也变了。LZ不只是自己文章的作者,同时也是观众和读者。社会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LZ自身的写作习惯。 简单的说,70后的人20岁的时候基本是读,90后的人20岁的时候基本是在看。所以LZ对大段的对话自然会从读和写两方都会不适应。 其次就是LZ自己的问题。总有一种写作风格适合自己。从古至今,人物对话的方式也是变化很大。比如古代的作品,从中国到西方,比如说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西游记,史记。这些都是属于简洁型的。按现在的写作标准,描述少,对话也少。然而它们始终是名著。(史记里怎么说的赵国。赵与秦交战,尝五战而三胜之。就一句话就概括完了。这要搁现在,没个几十万字你没脸拿出手,地域疆土,风土人情,你都得说上一遍。) 另一种就是英国佬的经典话剧,见鬼老记不起名字来。大段的经典台词被立为近代文学的模板。还有一个美国作家动辄写几百万字,对一切事无巨细的描述,成了现代小说的样板。然而心理学家却把他这种情况当成了一种精神疾病。 所以说写作的风格是多种多样,并且还是随时代变化着的。LZ需要找到一种自己的风格。 链接到点评
伏筆偏執狂 发布于九月 2, 2015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992939504 发表于 2015-9-2 11:38汉化的轻小说如果读多了,就说都不会话了,遣词造句会奇怪。 学习这类的还是读近代文学大家的比较好, ... 其实基本没读过什么轻小说,因为日本文学接触比较多所以风格上有点偏向那边了确实如此。文学大家...有什么推荐的吗? 链接到点评
伏筆偏執狂 发布于九月 2, 2015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bad-m 发表于 2015-9-2 11:45LZ的问题其实有两个方面。LZ自己因为年龄问题估计是发现不了的。 社会在变,人的阅读习惯也在变。90后的孩 ... 说的对呢,现在的阅读习惯确实更注重画面感,我也真的一直没有考虑到时代变化的问题。我想bad君这贴应该是相当优质的交流了。 链接到点评
SuiLang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是会在后面(我喜欢放后面而不是前面,断开对话的话中间也会用)写人物的动作表情,当然这个也会很重复。所以就会加进去几段只有对话而没有人物的纯对话描述。 写写神态动作环境变化心理情绪呗,字数就这样出来了。其实读者相当关注对话的内容,这些……不很重要。 链接到点评
伏筆偏執狂 发布于九月 2, 2015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SuiLang 发表于 2015-9-2 16:11一般是会在后面(我喜欢放后面而不是前面,断开对话的话中间也会用)写人物的动作表情,当然这个也会很重 ... 好像我读别人的作品时也没有太在意对话的展开方式...但是自己写的时候就总是担心模式单一 链接到点评
SuiLang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cjy5511411 发表于 2015-9-2 16:22好像我读别人的作品时也没有太在意对话的展开方式...但是自己写的时候就总是担心模式单一 ... 唔,我也有这样的担心。所以读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会突然想起来在意一下这个地方。结果发现大多还是XX说或者XX笑着说之类的……日轻更直接我有时候都不知道哪句话谁说的…… 链接到点评
a猫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吧 多看一点好的言情小说是不错的 不是说现在那些没什么营养的小说 而是诸如席娟 琼瑶 古灵这类人的小说 对人物 场景以及对话描写都是很细腻与犀利的 另外司汤达的小说也是很不错的 他的对话 心理描写 及场景等元素简直就是直接融为一体的 链接到点评
用钢笔的人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事实胜于雄辩~ 我直接举一个例子好了: @苍云静岳 在我的某篇跑团转小说天坑中的回复中附有详实的转写范例 静岳的意见是,跑团转小说的意义并不是【记录】而是【讲故事】,一定要对游戏内容做基于阅读体验的最大幅度调整。 另一种回避大量对话带来的枯燥感的成功例子就是《七夜杀人事件》了,大量对话以GAL文本来呈现,阅读起来非常自然。 链接到点评
greysun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用第三人去叙述会不会好一点? 或者加长说的话,在每个对话结束时加一些别的动作表情描写? 其实不太懂啊,感觉写得好的人对话方面完全没有违和感,但我就是学不会 楼主你要不要换个用户组? 链接到点评
伏筆偏執狂 发布于九月 2, 2015 作者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用钢笔的人 发表于 2015-9-2 19:45事实胜于雄辩~ 我直接举一个例子好了: 嗯静岳的修改跟人感觉整体感更紧凑,虽然只是一个小段落但挺张弛有度的。《七夜》则是用简短描写勾勒出场景然后托出对话,感觉更像话剧的剧本? 我想自己不太能掌握《七夜》的这种写作模式,所以姑且还是加强文章和对话的精炼程度和整体格局的调整好了~ 链接到点评
azxv2027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就日本轻小说来说的话近些年来的风格就是人物的对话123中断加上一段背景描述/物品描述/场景描述/人物心理,所以长长的战斗场景才不至于让人觉得是一大堆双引号在充字数填空白。 例如这个 “被扔出的阿尔法和奥米伽在空中蜷曲身体落到地面,在此期间,道满以两只鬼为前锋,终于踏入了塾舍大楼。 饶有兴趣的眺望阿尔法和奥米伽, 「……那个形态的内侧刻有结界的咒文。和『装甲鬼兵』相同。难道说是夜光所作?」” 大概可以尝试“‘没出什么事吧?’他毕竟好人,嘲弄又转成了关切。”或者“他说,我知道你……+接下来的一长段独白”或者“教官把签到本往讲台上用力一放:‘李文郎!’”这些的不同形式的描写,对于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洞察全局,自然描写中语言夹杂着拳脚,甚至是血肉,那么读者享受到的也是通感的享受吧。 我自己最近也在删减人物对话中的语气词“哦,吧,呢”之类的,因为我觉得读者读起来会不舒服,自己的习惯也是一段对话就停下来+一段剪影描写,这样节奏会慢很多,但是于我却是再适合不过poi 链接到点评
用钢笔的人 发布于九月 2,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2, 2015 · 只看该作者 cjy5511411 发表于 2015-9-2 22:01嗯静岳的修改跟人感觉整体感更紧凑,虽然只是一个小段落但挺张弛有度的。 《七夜》则是用简短描写勾勒出场 ... 《七夜》一文是GALGAME文本风格的,读过去就像是玩galgame。 在《海盗》的示范段落中则是体现了如何将对话转写成其他的描写方式。 链接到点评
chmustdie 发布于九月 3, 2015 分享 发布于九月 3, 2015 · 只看该作者 可不可以尝试在对话中插入一些符合当时人物表现的表情和动作来避免产生类似于 XX说:“。。。。。”,然后XXX说:“。。。。。” 这类会让人感觉无趣的对话,虽然现在如果是网络小说的话绝大对数都是快餐式阅读,读者们或多或少会有点不太会在意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表现。但是如果想好好写一部花了心血的,承载了自己想法的作品的话,这样的对话细细一读的话就会感觉对话的单薄无力,从而让人失去读下去的兴趣。 所以我感觉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在对话中插入人物的神态动作,在描写中尽量避免使用同样的,重复的词组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