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真正的抑郁症是什么感觉


推荐贴

如题,之前的大学室友有抑郁症,他自己说的。但生活上看不出任何区别,平时也挺开朗的,感觉比我还吃得开。

之前问过他抑郁症具体是什么感觉,他说他也答不上来,大概就是犯病的时候什么也不想干,特别懒,还说抑郁症好像也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表现不一样。

以前没特别在意过这个话题,但毕业以后才知道他尝试紫砂了= =

活下来了,但还是让人感觉挺揪心的。所以说有无抑郁症坛友讲讲,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样的,怎么和有抑郁症的人正确相处啊:173800820_SSB(6):

链接到点评

推特上搜索MtF群体,最好找里面靠药物变性的药娘

很大占比的有抑郁症,可以帮助你了解这个群体的症状(并不是抑郁症一定是MtF,MtF一定会抑郁,但是这药娘群体发病率极高,原因什么的,dddd了)

我有个女性朋友是BD(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时候也会伴随抑郁,吃多少药都拉不回来,哭的稀里哗啦的说什么不想活了,这也和她家庭原因有关,一般相处确实感觉不到什么,藏得比较好

这种病吃抗抑郁的药治标不治本,只能靠他自己解开心结了,听之前一个抑郁症后治好的人给我科普说,抑郁症的原因就是三观不完整导致的,它治好后都觉得当时它自己很幼稚

相处的话,就作为朋友一般接触就好吧,他要是有事情找你的时候积极回复,没准能拉住一个将要寻短见的人呢

 

,由emptysuns修改

emptysuns遇见阿里尼,决定跟着他学打游戏,买游戏被G胖骗走了 -2节操

链接到点评

嗯要我說...

究極的虛無主義?有像樓主說的情況,也有啥事都沒得

 

基本上就是正常交流就行,但在特殊情況下,那是必須要看住的,不然下秒可能就往下跳之類的

個人過了那崁,所以屬於我上面說的沒事那類(不是說就痊癒了)

链接到点评

无法思考,思维成为了一滩浆糊,度过的人生就如同被钉在棺材中一样,好像是在正常的行动,但是自己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一切。

上面说到抑郁症病发和三观有关,我深感认同。我自己就是在三观还十分混乱的年纪因为一些小事情思想走进了死胡同,最后才得了一些精神疾病。现在花了近乎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说差不多快要痊愈了。

而最近认识的一位得了抑郁症的女生,内向、不愿意与外人沟通、固执己见,然后被女拳主义洗脑,时不时蹦出来一句,女性就是比男性强很多之类的莫名其妙的话,平时也经常转载一些毫无逻辑的女拳文章。通过对比其他在网络上活动的抑郁症或者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发现,他们都有思想上走歪了的情况。

精神疾病可以看作是大脑生病,从小到大可以看作是其他器官轻微发炎到彻底病变的程度。如果想要痊愈,最好就是远离让你成为这种情况的那个环境,开始进行有氧运动,并积极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物,就算痛苦也要持之以恒地去做。

虽然说的轻松,但是很难很难。所以,最好还是保持着愉快的心情,不要让自己的精神生病吧。:1240732356_SSB(1):

,由毛人会飞修改
链接到点评

作为一个业余心理咨询师,以及曾经得过抑郁的人我可以告诉你。

许多人对“抑郁症”有一种误解。

抑郁症不是自己给自己一堆DEBUFF,而是无法获得任何BUFF。咋一听好像没什么,但其实是非常糟糕的事。

在人的每一天里,其实你无论生活得多么糟糕,其实你都会给自己施加一系列的BUFF。无论是“自我安慰”,“满足感”,甚至是“自我嘲讽”,“屈服”都算是一种BUFF,给你的行动添加动力。无法获得BUFF,也就意味着,你的生活无法获得任何满足感,也得不到任何安慰,甚至逃避都不能让你释怀

打游戏,你不会感到快乐,挑战不会让你感受到成就,人生不是绝望,而是感受到不一丝希望

很多人把“抑郁症”跟“焦虑症”混淆,因为部分抑郁症患者伴随不低的焦虑,而焦虑症患者往往也因为高焦虑也伴随抑郁状态,核心差异就在于究竟是能不能获取BUFF。像是楼上说的那个,基本不能是抑郁,因为如果是真的抑郁,那连“打拳的活力”都不会存在。能够从“打拳中转移自己的苦痛”,其实是焦虑症中通过将焦虑的起因转嫁到别人身上的一种的错误缓解方式。

链接到点评

抑郁症绝对不会天天跑去网上哭卿卿,情节轻又没那么内向的可能会去找心理咨询之类的帮助(比如我大学的时候,不过大学心理辅导处老师太烂p用没有)

我认知到的抑郁是自我塌缩的,表面看不出来心理活动超级丰富,越想越负面。但我不觉得天天打拳的那种顽固牛角尖算抑郁症,那种是自己蠢。

 

链接到点评

syyndi.jpg

我被我妈扯去医院做了给表,被医生说有重度抑郁症,轻微精神病,但我个人感觉良好,也就是比较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仅此而已。我个人的看法是:抑郁不抑郁,更多是自己给自己赐予的,而不是别人定义的。而很多抑郁的人,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一系列debuff,组成抑郁buff,然后没有给自己撇开抑郁buff的自信或者能力。

链接到点评

不知道哇,我个人的感受就是整个人特别累,一天到晚都觉困的那种,但又睡不着:mx018:

有种SAN值特别低的感觉,做什么事都忍不住想一大堆还都是坏的方面:mx031:

小县城没有三甲医院,去县城医院只给开了佑佐匹克隆和盐酸曲唑酮治失眠,结果屁用没有:mx024:

链接到点评
7 小时前,12567758说道:

syyndi.jpg

我被我妈扯去医院做了给表,被医生说有重度抑郁症,轻微精神病,但我个人感觉良好,也就是比较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仅此而已。我个人的看法是:抑郁不抑郁,更多是自己给自己赐予的,而不是别人定义的。而很多抑郁的人,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一系列debuff,组成抑郁buff,然后没有给自己撇开抑郁buff的自信或者能力。

1:这个量表挺奇怪的,一般来说不大可能有人在8分以下

2:分数说明重点词汇——可能。最后一句话——本报告仅供参考

3:指标太多,要有参考性是120题起步,要是加入测谎,恐怕得200-300题才有正确性。顺带一提,PPTI量表是599题,限两小时做完。

4:在量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抑郁症状”,“自杀”,“精神性焦虑”,“疑兵”,“绝望”和“自卑偏高”,是可以怀疑是存在着抑郁症。而这些量表问题往往就在于无法保证准确性,也缺乏测谎。

子之半路过听到路过酱的歌声,不小心被路过的鸡仔绊倒,受到了路过酱的赔偿金2节操

链接到点评
7 小时前,子之半说道:

1:这个量表挺奇怪的,一般来说不大可能有人在8分以下

2:分数说明重点词汇——可能。最后一句话——本报告仅供参考

3:指标太多,要有参考性是120题起步,要是加入测谎,恐怕得200-300题才有正确性。顺带一提,PPTI量表是599题,限两小时做完。

4:在量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抑郁症状”,“自杀”,“精神性焦虑”,“疑兵”,“绝望”和“自卑偏高”,是可以怀疑是存在着抑郁症。而这些量表问题往往就在于无法保证准确性,也缺乏测谎。

准不准我不知道,反正我妈信得十足,差点把我给整自闭了:Genshin_Qiqi_001:

链接到点评
4 小时前,12567758说道:

准不准我不知道,反正我妈信得十足,差点把我给整自闭了:Genshin_Qiqi_001:

准不准确其实是看做量表的你。准确性要求是:不回避不利的答案,第一直觉的答案——是的,如果不是题目理解歧义,想得多准确性也会下降

一般来说,在做完量表之后,还要看做题者的反馈——自身说明跟言语反应,来推断结果的准确性。

而这些参考值是会为接下来的判断作为参考依旧。低分的直接无视,高分的会再次确认。

不过,医院的应该是很少,心理咨询上花费在一名患者上的时间是比普通医生长多了,一般的医院都会因为人手有限而会简化流程。

其次,心理咨询并不属于医学,而是心理学,是人文学科。医院的精神病科是属于医学,属理科。

如果将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严重性由1-10去排列。

1-3 是正常人

4-7 俗称心理疾病,术语为神经,是心理亚健康的正常人。

8-10 精神,这种程度才是交由精神科医生去治疗。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